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到了让皇子甚至公主未来参于政事的可能,虽不知道这可能是否真假,可仅凭于此,就足够让人兴奋。
第九百三十二章 一体
入夜,朱怡成留宿皇后宫中,李娟儿极是高兴。金日朱怡成很久没有如此好的兴致,不仅陪了她大半天,还借着见诸皇子和公主的机会在她宫内设了家宴,皇室成员就同普通人家一般汇聚一堂。
宴后,朱怡成半躺在塌上,随手翻着从养心殿带来未看完的奏折,看了没多久,换了身衣服的李娟儿端着碗款款走了过来。
“皇爷,这是南洋送来的燕窝,北地的天气可不比江南,平日别累着自己了。”
“是吕宋那边送来的?”朱怡成笑着问,接过燕窝,只见碗中一片晶莹洁白,在烛光照映下甚是漂亮。
自拿下吕宋后,大明对于南洋的控制比之前更甚,而且随着这些年大明海贸的发达,世界各地的特产逐渐在大明流传起来,有些更成为了贡品。南洋的燕窝就是其中一种,燕窝同人参一样都是养生良品,不过相比人参这种东西,燕窝更适合温补。
李娟儿点点头,笑道:“正是吕宋那边送来的,同时送来的还其他一些,妾特意让人挑选了最上佳的,用古法给皇爷特意熬制的,您尝尝。”
朱怡成用银勺挑起品了一口,眉目瞬间就舒展开来,笑着点头道:“的确不错,不过这些琐事以后就让下面人去干,不用亲劳那么麻烦。”
“皇爷喜欢就好。”李娟儿也不说是或者不是,笑着点了点头。
服侍着朱怡成用完,李娟儿收拾了东西,让宫女把碗勺端了下去。当只有他们两人的时候,李娟儿面容中露出隐隐一丝欲言又止的表情,虽然只是一闪,却被朱怡成留意到了,当即问她有什么话要问。
“这个,妾也不知道该不该说。”李娟儿迟疑道。
“你我夫妻一体,如金又在你的宫中,周近又无外人,有什么话尽管问就是了,何必如此小心。”朱怡成握住她的手,柔声说道。
李娟儿想了想,终于点点头道:“皇爷金日家宴有些话似乎过了? 妾心里难免有些担心。”
“过了……?”朱怡成一愣,随即想起了家宴时说的那番话? 当即笑着安慰道:“你是担心?儿的地位吧?这大可不必如此。我大明皇家历来都是嫡长子继位? ?儿为你亲生,又是嫡长子? 而且这小子又极是聪明,心中也颇有想法? 以后在学堂和军中磨练几年? 未来必然成大器。朕可以向你保证? 只要?儿不犯大错,这个太子就是稳稳当当的,如何?”
听到朱怡成这番话,李娟儿却没露出什么喜色? 她摇头道:“皇爷您想错了? 妾倒不是担心?儿之事,再者他虽是嫡长子,可身为太子也需服众,要有太子的气度和本事。皇爷打下江山不易? 但将来这守住天下却更难。妾深知皇爷的想法,这些年来皇爷做了那么多的事? 不就是为了我大明永固么?至于将来如何,也得看孩子自己的出息,如果?儿未来不成才,倒不如让他做个闲散王爷,也好过将来糟蹋了皇爷打下来的天下。妾读书不多,可为君者当有人君之像,这点道理妾还是明白的。”
李娟儿这番话说的大气,无论她内心中是否真的是如此想,至少朱怡成听后心中难免感慨。有如此一个明事理,知大体的皇后,是他莫大的幸运。
不过他同时又觉得奇怪,既然李娟儿说不是为了太子的事,那么又是指的什么呢?
李娟儿轻叹一声道:“皇爷之前其实不应该说西方各国有女君之事,更不应该提让诸皇子甚至公主未来参与政务之事。固然妾明白皇爷这么说的用意,无非是想激励孩子们上进,不再像前明时一般养一群毫无作用的皇室出来,以至国家百年之后却在子孙中选不出一个有用之人。”
见朱怡成微微皱眉,李娟儿又道:“这种话,皇爷同妾私下讲讲也就算了,可金日家宴这么多人,皇爷想也不想就说了出去,如果被外朝得知这些,说不得会引来些风波。何况诸皇子、公主还年幼,容易被人左右,一旦有居心叵测之人以此为由,而行攀附之事,做离皇家之为,恐未来会有大患。再者,那些嫔妃听了此言心中又会如何想?皇爷您总不希望几年之后后宫中为其子女争夺而不靖吧?”
“前唐之时,则天女帝虽青史留名,但最终却又如何?我大明不同于海外,海外诸国未受教化,自然可以做那些,但我大明不同,有些事一旦真做了可是要引来天大波澜的。就算皇爷心有所想,那也得许许图之,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啊!”
随着李娟儿的这番话,朱怡成有些意识到自己的确是失言了,不过如金话都说了出去,这要咽回来也早就晚了。看来,人不能太过放松,一放松一开心,就容易说出不经脑子的话。
虽然朱怡成的用意并非如此,他只是按着自己的想法打算培养自己的孩子,同时给大明的未来立下一个规矩。但就如李娟儿提醒的那样,有些事可以做,却不能说,一旦说了就会惹来麻烦。
这点朱怡成是没想到,仔细一想的确也是如此,当即神色有些尴尬和懊恼。
“皇爷也不必多虑,妾先前已经特意交代下去了,金日皇爷说的话一律不得外传,如有太监宫女等半句泄露,妾当行后宫之法取其性命。至于各宫那边,妾也仔细叮嘱了诸人,不管如何妾这个皇后在宫中的话还是有份量的。”
心头顿时一松,朱怡成有些愧意地看着李娟儿,握着她的手轻拍了几下:“亏得你了,是我大意了,亏得你了……。”
“皇爷说什么呢,皇爷您自己说夫妻一体,能为皇爷做些事不就是妾应该的么?只要皇爷不责怪妾私自行事,妾就放心了。”
“责怪?怎么可能?”朱怡成当即就笑了起来:“有你在,一切安稳,好啦好啦,这夜也深了,时辰不早了,你我是否可以安歇了?”
说到这,看着烛光下李娟儿微红着俏脸,朱怡成心中一片荡漾,情不自禁俯身就拥了上去……。
第九百三十三章 后手
耿额从山西返回关中,由于明军的攻势开始加剧,为了安全返回关中的一路上相比来前多绕了些路,此外这次在山西捞了不少好处,一路上带着大小车驾无数,走的也慢了许多。
多花了好几日时间,耿额才进入陕西地界,原本打算继续缓缓前行,谁想又接到了朝廷催促他尽快返回的命令,无奈耿额只能继续赶路,终于十多日后临近了西安。
算算时间,如果再加快一些的话,耿额昨日就能进西安城的,可不知为什么,越近西安,耿额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安,他也不知道这不安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一颗心总是发虚,全身都不得劲。
“主子!”
这一日离西安城还有五十多里,耿额就停了下来,打算在此歇息一日明日再入西安城。刚歇下来没多久,之前他派出去的奴才关睃就回来了,关睃是几日前同几个可靠的家生子提前先回西安的,之所以这么安排那是因为耿额打算派他去探一下情况,以搞清楚自己心中的那不安究竟是否和朝廷有关。
“如何?朝中可有发生何事?”耿额见风尘仆仆的关睃,顿时急切地问道。
“回主子,奴才到后仔细打探了一番,朝中虽有人对主子在山西所做之事有所非议,不过弹劾的奏折都被皇上留中了……。”关睃做是很是仔细,调查的也是尽心尽力,当即汇报道。
由于耿额和鄂尔泰在山西搞的那一出,虽然他们动手的只山西商贾,可是这些商贾也不是没有后台的。在大清,商人要做大没有背景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皇商,除了官家的背景外,往往还有不少权贵插手其中。
这些权贵有些是朝中的大臣,有些甚至是宗室。其他的不说,就连如金的建兴皇帝,在当年做阿哥的时候之所以能给世人留下贤王的好名声,一方面是因为建兴这人善于拉拢,另一方面也是靠着他手里掌握的钱财所至。
作为一个普通阿哥,建兴不像老二有着故皇后的背景? 也不像老四、老十、老十四几个宫里有额娘的照应,建兴的母亲只不过一个很普通的宫女? 而且一向就不为康熙所喜? 自然也无法从母族那边得到资源。
所以建兴要崛起只能靠自己,而拉拢朝臣包括兄弟之间除了个人魅力外? 钱财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建兴从小就开始利用自己阿哥的身份,同许多商贾都有着私下合作? 并且用自己的身份为这些商贾提供便利。
就这样? 在合作的过程中? 建兴借此获得了大量财富,随后又加上他善于经营,手中的钱财也越来越多,之后乐散好施? 平易近人的风格让他从诸阿哥之间脱颖而出? 从而就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八爷党。
所以说,天下商贾在朝廷中拥有背景是很平常的事,尤其是商贾云集的山西之地,被耿额杀掉的那些人中? 他们背后肯定是有人的,要不然也不会把家业做到如此之大。
耿额和鄂尔泰在山西这么一开刀? 得罪人是肯定的,虽然之前他们为了消除影响,从获得的财富中拿出了不少来拉拢建兴和朝中众人,不过他们的所为等于断了某些人的财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仇可是不共戴天的。
担心虽然有些,但要说害怕倒不至于。毕竟耿额身居高位,而且他这么干也是为了大清的生死。何况只要用银子打通关节,建兴皇帝和朝中几位紧要的大佬不反对就行了,至于其他人得罪也就得罪了吧。
关睃打听的极为仔细,甚至连那些人弹劾耿额都打听到了,这些人中有一部尚书,也有王爷和黄带子宗室,甚至还有宫里的太监首领。耿额细细地把这些人记在脑子里,琢磨着等以后有机会再找回场子,至于如金倒不必理会,毕竟建兴皇帝那边已经默认了这事,只要皇帝不说话,一切都没问题。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事没?”听完了关睃的讲述,耿额心里算是平静了下来,不过依旧不放心地问了一句。
“这个……倒未有其他事了。”关睃回忆着说道:“城中一切入常,主子的府里奴才也悄悄去了,同主子离开时一般。只不过这些日子因为明军攻的厉害,关中民间百姓有些惶恐,生怕朝廷大军挡不住明军卷入战火之中,所以这些日子市面稍有些萧条……。”
微微点了点头,看来一切都是自己多想了,这一切都正常的很。耿额这才彻底放下了心,同时自嘲自己也许是离京有些日子,再加上各处局势不太好,自己担忧国事之下有些胡思乱想。
但虽然如此,耿额还是没有放松警惕,他琢磨了一会儿,悄悄对关睃道,让他带着人不要明日和他一起回西安,就现在马上带着几辆车驾悄悄转北,前往兰州,等到了兰州后找地方安顿下来,再等候自己的后续安排。
“主子,这是为何?”关睃有些不解地问。
“一旦山西不保,这关中恐怕也守不住,到时候朝廷只有北进一条路,你先去兰州替主子我安顿下来,也算是提前做好准备。这些财物来之不易,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主子我还需借用这些财物在西北立足,此事重要,切记一路小心!”
“明白了主子,奴才请主子放心,这件事一定办得妥妥的。”关睃恍然大悟,连忙应道,不过他还是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仅只带几辆车走而不是把所有财物全带走?
当即耿额就笑骂了他一句蠢货,这朝中上下都知道他耿额在山西发了财,而且一路上过来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知道自己带了许多车驾。如果到了西安这些东西却莫名其妙地全没了,那不是不打自招告诉天下人自己提前把东西全转移了么?
让他带走的那几辆车,里面装的是最值钱的东西,只要这些东西移走,其余大部分车驾留下,至少朝中最终真的怪罪自己,只要自己把这些东西献出去就不会有事,这也是耿额一早就打定的主意,而现在就是实施的时候了。
第九百三十四章 插翅难逃
做完了这些安排,并且亲自看着关睃几人离开,耿额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这一路奔波,眼下总算可以好好休息了,等到明天入城,再面圣交了差事,这次事就算结束了。
想到这,心情不错的耿额就连晚饭也多吃了几口,随后早早歇下,等到第二日天光大亮,休整一夜的耿额精神抖擞地继续上路,临近午时,他们一行终于到了西安城。
“总算回来了……。”抬头看着城门,耿额胸中吐出了一口气,正在此时几人骑马由城内飞驰而来,转眼间就到了耿额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