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5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笑着,朱怡成才发现廖焕之依旧跪着,连忙伸手把他扶起,随后一摆袖道:“廖卿坐,让朕先看完这再说。”

    廖焕之应了一声,找地方坐下,而朱怡成也回到了他的位置,专心致志地看起了这份军报。

    军报中大致说了一下朝鲜内乱,大明驻朝鲜大臣黄滔涣由于内乱被困汉城,生死不知。故此,提督大明驻济州军务的张鲣和参赞大臣汪文即刻出兵朝鲜,以平定朝鲜内乱,并营救黄滔涣。

    经从南港登陆,明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但至汉城时,朝鲜国中老论和少论两派在大明天兵即至之余居然鱼死网破,来了个玉石俱焚。

    当明军打进汉城,朝鲜王世子已被走投无路的少论一派所害,而少论派和老论派之间也打得死伤惨重,许多朝鲜重臣被杀,就连王宫也被乱兵攻陷,放了一把大火烧得是火光冲天。除朝鲜国主侥幸被赶来的明军救出外,其余朝鲜王族和宫人大多数全葬身火海……。

    看到这,朱怡成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抬头就朝着廖焕之望去。

    “皇爷,臣这还有一份密奏,乃黄滔涣所上,还请皇爷过目。”似乎早就料到朱怡成会说什么,廖焕之不慌不忙地取出一份奏折递上。

    “你这老货!”朱怡成笑骂了他一句,把那份正式军报丢到一旁,转而看起了黄滔涣的密奏。

    既然是密奏,廖焕之当然不会先看,上面的火漆什么都完好无损。不过廖焕之心里却清楚这密奏里会写些什么,也明白为什么黄滔涣会在正式军报之外再上这么一份东西。

    果然不出所料,等朱怡成静静看完这份东西后,对于朝鲜之变的来龙去脉就全清楚了。这份东西里所披露的内幕实在太过惊人,自然是不可能外泄的,至于那份放在明面上的军报,那是给天下人看的,所以里面所言和密奏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了维护大明的脸面,并且给朝鲜一个交代。

    合上密奏,朱怡成心中有些得意,当初他用黄滔涣这人虽说有着邬思道的举荐,可最终决定和任命他的人却是自己。眼下黄滔涣以其手段一举平定朝鲜,而且还把朝鲜王族包括两班大臣势力连根拔起,等于是彻底毁掉了李朝在朝鲜的根基。

    现在的朝鲜,两班大臣中剩余的寥寥无几,而且这些剩余的人都捏在黄滔涣的手中,可以说已经是大明的人了。至于朝鲜王族,王世子和其他继承人已经全部在乱中被“朝鲜乱党”所杀,就连王宫也在大火中毁于一旦。

    虽然朝鲜国主李焞还活着,可他却早就做不了什么事,更决定不了什么,病重的这位国主已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随时随地会咽下最后一口气。

 第一千四十一章 初一大朝

    黄滔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折腾的朝鲜不要不要的。

    如今,大明军队已北上平壤,随后趁势控制住朝鲜全境,等到这一切完成后,整个朝鲜就是大明的囊中之物,接下来大明是直接并吞又或者扶持一个傀儡,都是朱怡成一念之间的事。

    这些朱怡成早就有所预料,但没想会这么快。尤其是当他在黄滔涣的密奏中看到关于朱一贵的汇报时,朱怡成先是一愣,接着仔细看完,顿时心头大乐。

    这个朱一贵还真是不省油的灯,让他去济州跑一趟居然一下子弄出这么大事来。以朱怡成给他的差事为由,硬生生地就从巡察者摇身一变成了大明攻进朝鲜的先锋。

    再加上朱一贵胆大包天,居然领着四千人就敢一路北进,而且还给他弄成了。这四千人进军之迅猛暂且不说,一路之上还大肆收编朝鲜军队并招募朝鲜民夫,等他打到汉城时,居然拥有了十万之众,反而真正负责朝鲜进攻的统帅张鲣却是一仗未打,一直跟在朱一贵的队伍后面吃灰。

    可以说,大明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下朝鲜,而且把朝鲜两班各派的主要人物在汉城一网打尽,朱一贵是功不可没。可这个功劳大明却无法论功行赏,因为朱一贵此次出战并非通过正常程序领兵,他去济州的任务也不包括对朝鲜用兵这条。

    所以,从军法来讲朱一贵可以说不仅无功反而有过,假如真的追究起来,一个擅自出战的罪名是无论如何都逃不掉的,如果再深究,就算把朱一贵解除一切职务,抓进大牢都不为过。

    但在正式的军报中,黄滔涣却丝毫没提朱一贵的名字,只是在给皇帝的密奏中写了这件事。黄滔涣这么做的原因朱怡成心里清楚,那是因为朱一贵虽然有错,但同时有功,用这种方式希望朱怡成网开一面。

    “这个混蛋,好大的胆子,耍着小聪明做出如此大的事!”朱怡成心中笑骂,这朱一贵处置了太过可惜,何况接下来新明那边还要用他。再说,他这一次在朝鲜干的的确不错,但功不掩过,就算他将功折罪。

    除此之外,朱怡成想了想觉得这样还稍轻了些,朱一贵这小子还得敲打一下,要不以后养成习惯还了得?当即他就想好了给朱一贵一个惩介,让这家伙清醒清醒,以观后效。

    看完密奏,朱怡成笑眯眯地问廖焕之,接下来朝鲜如何处置。

    对于朝鲜问题,廖焕之和军机处早就有了预案,当即就回答了朱怡成的这个问题。

    朝鲜虽是大明属国,无论官方或民间都亲近于大明,但这是前明时期的事了。满清入之前,朝鲜实际上就已经被满清给征服,并助纣为虐充当起满清在关外的基地。

    大明复国后,朝鲜一未立即反正,二依旧靠着满清同大明做对,这已引起了大明强烈不满。也是因为如此,才有后来大明直接宣布以海军讨伐朝鲜的事件。

    不过当时的所谓讨伐只是个烟雾弹,大明真正的目标不是朝鲜而是天津。正是因为这一次,大明谋划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那就是由天津登陆,随后直取北京城。

    这次军事行动导致了原本占有主动权的满清遭受重创,不仅丢失了天津,更连北京城也被大明拿下,从而发生了整个神州战场上的巨变。

    也正是那一次战役后,大明彻底从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从而获得了争夺天下的主动,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随着北京的入手,大明占据了北方重要地带,并由此为根基打通南北,这才有了后来的几大战役。

    而就是那时候,随着大明在中原占据主动,朝鲜君臣为之忐忑不安,这才有后来的朝鲜使臣至南京请罪一事发生。为敲打朝鲜,并控制朝鲜局势,朱怡成直接向朝鲜索要了济州和釜山两地,接着派设驻朝鲜大臣和军队。

    至少在那时候,大明对于朝鲜虽然不满,但看在朝鲜之前对大明的态度并考虑到藩属国的渊源,朱怡成实际上还没有并吞朝鲜的念头。充其量朱怡成是打着后世美国在朝鲜驻军,让朝鲜作为大明的小弟来处置的,那些割让的领土,那是为了惩罚朝鲜,以观后效。

    但谁都没有想到,随着朝鲜割让领土之后,朝鲜国内的政治斗争越发强烈,老论和少论两派甚至因为大明宗主的原因各自指责对方,至于朝鲜国主李焞由于身体原因也逐渐失去了对朝堂的控制,使得朝鲜内部开始失衡。

    后来,朝鲜胆大妄为,甚至私下勾结满清做起了阳奉阴违的勾当。当朝鲜这么做的时候,这已经触及到了朱怡成的底线,也就是在那时候,朱怡成心头起了灭掉朝鲜的念头。

    “皇爷,朝鲜虽是小国,但其李朝立国已有三百多年,在朝鲜国内依旧有不小的威望。依臣看来,如果直接就灭掉其国,恐怕我大明要耗费极大的气力,非几十年不能。”

    廖焕之神色郑重道:“所以,直接并吞朝鲜并非不可,但其代价太大。再者,朝鲜乃我大明属国,一旦我大明直接行并吞之事,恐怕会引来周围各国的惊恐。要知道当年琉球随是举国而投,眼下柔佛之地也效仿琉球一事,诸国这些年自然也看在眼里,所以……。”

    朱怡成微微点头,他明白廖焕之的意思,目前虽然朝鲜已在大明掌握之中,但直接并吞朝鲜的时机还不到。无论是朝鲜国内的反对力量,又或者其他国家的反应,这些都是考虑的问题。

    就算接下来大明继续用老办法,那也是换上一块遮羞布罢了,周边的国家又不是傻瓜,他们如何看不出大明的手段?不过就算这样,那也远比直接并吞更好些,所谓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个道理。

    “廖卿的意思朕明白了,既然如此就就按着你的意思来办吧。明天大朝,军机处可直接把这事提出,直接在朝会中确定,你看如何?”

    “皇爷圣明,臣领旨。”廖焕之心头松了口气,当即起身领命。

    由于今天是大年三十,朱怡成照顾臣子所以并未多留廖焕之,说完了正事就让他离开了。

    天黑后,皇宫内,朱怡成设下家宴,同皇后皇子公主还有几个妃子热热闹闹的一起吃了个年夜饭。虽然这个时代过年气氛浓郁,其实早在二十四祭灶开始,皇宫内就已经洋溢着过年的气息了。

    不过相比一些老规矩,对于家庭聚会一般现在都是摆在初一,习惯于后世的那些规矩,作为皇帝的朱怡成更注重过大年三十,而随着这些年宫中的一直定例,这种习俗倒从皇宫内逐渐传了出去,造成如今许多朝廷官员,甚至包括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规定。

    第二日,大朝。

    早早起身的朱怡成换上了大朝的朝服,随后前往参加大朝。

    这一日的大朝是每年最为重要的朝会,作为皇帝不仅要先祭天,更要去太庙世庙祭祀历代先祖,然后再去奉天殿参与臣子们的参拜。

    其他的暂且不说,经过一系列繁复而漫长的各种礼仪后,朱怡成来到奉天大殿,坐在高高的宝座上,望着下面密密麻麻向自己行礼的朝臣,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无比的自豪和满足。

    十数年的艰辛,终于换来了如今的太平盛世,作为亲手打造这一切的朱怡成如何不为之高兴呢?

 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夹击

    “你说什么?”

    就在朱怡成高坐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的同时,盛京的怡亲王府,原来的十三阿哥,如今的怡亲王瞪着不可思议的目光,惊得连手中的茶盏都落到了地上。

    “回王爷!此事千真万确,奴才的人刚从朝鲜跑回来禀报的,朝鲜大乱,朝中王公大臣几乎死绝了,明军不仅已拿下了汉城,如今就连平壤也占了下来,王爷!朝鲜……变天了啊!”

    永谦焦虑万分,脸上更是满头大汗。得到消息的他同样吓了一跳,第一时间就快马来报,如今盛京正是冰天雪地的天气,这一路赶来居然出了一身汗。

    “什么时候的事?怎得来得如此突然?”怡亲王惊愕之余很快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此时此刻他的脸色依旧极为难看。

    “半个月前的事了,其实一月前朝鲜国中就有乱像,老论少论两派突然打了起来,谁想到这一乱就乱成了这样,更让人想象不到的是,这明军会如此迅速反应,毅然出兵朝鲜,仅仅花了十来天就拿下了汉城……。”

    “为何之前不报!”看着永谦,怡亲王眼中简直要喷出火来。

    满清在朝鲜那边是有人的,虽然比不上大明,可自从和朝鲜两派暗中勾结后,就有耳目摆在朝鲜。可是朝鲜出了这么大的事,之前却不汇报,直到明军拿下汉城和平壤后再来报,这令怡亲王愤怒不已。

    “奴才……奴才……。”永谦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看着永谦这样一副表情,怡亲王心中有些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永谦此人虽然忠心,却还是太过于年轻,对于朝鲜那边有着另外的想法。恐怕是永谦觉得之前朝鲜内乱之事无关紧要,反而有利于满清,所以没把这事放在心中。但谁想到之后大明突然出兵,又如此快的速度平定了朝鲜,直到眼下无法收拾。

    心中怒火涌起,怡亲王握了握手,他恨不得狠狠抽这自作聪明的家伙一顿。但满腔怒火最终还是被他克制住了,毕竟永谦是自己人,也是满清王公贵族中的后起之秀,他这么做虽然有错,却也是出自好意,眼下又是用人之时,处置了永谦难免会让其他人心寒。

    “我们的人都撤出来了么?”怡亲王问道。

    “回王爷,大部分都跑出来了,还有一部分奴才暂时让他们留在江对面,奴才觉得这样安排或许会有些用处。”

    微微点头,永谦还不算傻,至少留了点后手。怡亲王沉思片刻,让永谦先回去再说,等他走后,怡亲王连忙去请阿扎兰过来。

    不到半个时辰,阿扎兰就匆匆赶来。

    “奴才……咳咳……给王爷请安……咳咳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