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6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皇帝,朱怡成不可能对所有朝臣都有了解,不过这没关系,军机处早就做好了候选人的详细资料,并附在名单后以供朱怡成参考。

    仔细看过人员名单,朱怡成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挑选出来的公使人选是一位子爵,这人属于从龙老臣,由军功封爵,如今因为在战场的旧伤已退出现役,在五军都督府担任闲职。

    这样的勋贵,在大明有着不少,而且作为勋贵对于大明的忠诚是不言而喻的。挑选这样的人作为公使无论从法理还是其他都比较合适。当然除去公使外,还得派遣文武官员随从,对这些人的挑选同样异常严格,其中在礼部和外交部拿出名单后,锦衣卫还会进行核实,然后再递交至军机处审核转至皇帝。

    提起朱笔,朱怡成略微思索了下,在其中几人名字上圈定,这代表着最终人选的确立。

    做完这些,朱怡成放下朱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

    长时间的阅读奏折,让他显得有些疲惫,但精神还算不错。

    端起边上的茶盏,朱怡成喝了一口里面的白开水。

    没错,因为是晚上,这时候再喝茶对于睡眠无益,而朱怡成的身体一向健康,也不喜欢喝参汤这种补品,毕竟是药三分毒,他可不想没事乱补到头来把身体搞垮。至于满清皇帝喜欢的所谓,朱怡成可没那种爱好,想想喝人奶他心里就不舒服,至于羊奶太腥他也喝不惯,而奶牛目前还没有这种,等以后从欧洲搞点过来倒是可以。

    所以现在朱怡成还是喝点白开水,至少喝白开水健康。

    “皇爷,通事处送来的奏报。”刚喝了口水,还没等他把茶盏放下,小江子放轻脚步进了殿中轻声道。

    接着,小江子上前几步,把手中封好的奏报放在案上,接着一句话都不说就倒退着出去了。

    朱怡成放下茶盏,看了一眼这奏报,伸手取了起来。

    这东西他等了一夜了,只所以这么晚还没休息,除了政务外就是在等这玩意。

    拿起,朱怡成直接拆看后细看,看了几行后,他嘴角渐渐露出了微笑,等全部看完后,他又从头至尾再看了一遍,最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个丘吉尔,真是个聪明人。”心里轻道了一句,朱怡成彻底放下心来。

    在前日,朱怡成就得知了乔治丘吉尔开设生日宴会的消息,在京师,甚至整个大明的外国人,全部都在通事处的监视之下,何况乔治丘吉尔作为英国驻大明公使如此醒目的目标呢?

    之前朱怡成特意让何显祖把俄罗斯人的消息给传出去,目的就是要借此机会看看这些欧洲人的反应。而现在,这反应不就是来了么?根据通事处的汇报,葡萄牙那边倒是没什么太大动静,而英国这边却是反应极快。

    在前日,乔治丘吉尔从公使馆发出了一封去本土的信件,虽然大明通事处还无法得知信件的内容,但是根据情报得知这封信件是乔治丘吉尔写给现在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的。

    这封早不写晚不写,偏偏在这个时候写,而且用的是英国人的重要信函渠道,再加上不久前大明刚刚向外披露俄罗斯人的消息,其中奥妙自然不言而喻。

    同时,当天中午英国公使馆就传出今日乔治丘吉尔要为自己过生日举办宴会的消息,而且离奇的是这个生日宴居然是乔治丘吉尔所谓的农历生日。

    当得知这个消息时,朱怡成是哑然失笑,这位英国公使倒是一个妙人,居然能想出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

    今日就是乔治丘吉尔所谓的生日宴会,邀请并赴宴的人不少,其中不仅包括在京的西方国家的贵族、官员和一些商人,更多的是大明朝廷的一些外交人员甚至包括各部官员。

    大明对于官员和外国人的来往平日不做什么太大限制,在外交方面外交部和礼部也仅仅只要求除了普通商业接触外,凡是有关外交接触的必须要进行登记备案这些,至于其他的限制并不多。

    再加上乔治丘吉尔在大明的时间不短,他早在南京的时候就已是英国驻大明公使,同朝中许多官员都有来往。所以他办生日宴会邀请这些人参加,从表面看很是正常,但是朱怡成心里很清楚,这个生日宴会真正的目的恐怕不那么简单。

    通事处对于这个宴会自然也是派人去了,并且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了宴会的实际情况。在宴会刚一结束,通事处就整理了具体资料,第一时间送进宫来,而这份具体资料就是朱怡成刚看完的奏报。

    原本,朱怡成以为乔治丘吉尔会在宴会中想尽办法挑拨大明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以破坏明日的俄罗斯使者觐见之事。但没想到,聪明的乔治丘吉尔丝毫没有这么做,反而在宴会上大谈特谈大明和英国两国之间的友谊,并且用他在欧洲贵族圈里的关系和见闻,向众人讲述了一番欧洲的情况。

    如今的大明因为已经走向了世界,其眼界自然不像以前那么闭塞。但是作为在京师的官员,许多人并没有去过海外,对于西方世界的见闻自然要少许多。

    但由于风气大开,许多大明官员也知道如今大明不是之前满清,开放的大明就如当初的大唐一般,朱怡成更是千古一帝,其对于向世界扩张的企图几乎人人皆知。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朱怡成开拓进取的精神自然也影响了许多官员,虽然整个大明依旧还有些保守的官员,但大势已是如此。再加上如今大明如日中天,大明虽说是继承前明衣钵,可实际上现在的大明是一个新兴的王朝,正如升起的朝阳一般勃勃生机。

    所以说,对于国际形势,许多官员是比较有兴趣的,而且能够和乔治丘吉尔有些交情的官员,自然也是比较开放的。

    对于欧洲之前爆发的大战,许多人仅仅只是听闻而已,却很少了解到其中内幕,而乔治丘吉尔的这番讲述更是让许多人大感兴趣。

    随着乔治丘吉尔的讲解,许多人第一次搞明白了欧洲大战爆发的缘由,虽然许多人依旧对欧洲各国那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仅只是初步了解,但也影响他们对这些海外趣闻轶事的热衷。

    借着讲述,乔治丘吉尔又谈到了欧洲的历史演变,由最初的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三国自大航海时代的崛起逐渐说到了如今欧洲距离。由于其中有葡萄牙公使的参与,再加上西班牙、荷兰王国的贵族也参加了这次宴会,所以这些讲述更令人信服。

    之后,乔治丘吉尔就谈到了大战后的欧洲局势,由法兰西的强盛说到北方局势,当讲到北方局势的时候就不能不提北方联盟,由此就说到了俄罗斯帝国。

    恰好,俄罗斯帝国派遣使者的事已经被所有人知道了,当即就有不少人对此有了浓厚兴趣,让乔治丘吉尔为大家说一说有关俄罗斯帝国的情况。

    这些正是乔治丘吉尔举办宴会的目的,他自然是欣然答应,而且极为详细地向所有人介绍了俄罗斯帝国的崛起和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

    不过乔治丘吉尔虽然说了俄罗斯帝国,但在话语中却没对俄罗斯帝国有丝毫贬义,相反乔治丘吉尔在谈好俄罗斯帝国的沙皇彼得时候,言语中还带着极为敬佩和赞赏。

    用乔治丘吉尔的话来说,沙皇彼得雄才大略,是俄罗斯帝国难得的雄主,如今他的大帝之名可以说是名副其实,正是因为有着他的改革和赫赫武功,俄罗斯帝国才有今日的崛起和强盛。

    在他看来,之前欧洲最伟大的君主自然是法兰西帝国的路易十四,这位太阳王是能够以一己之力抗衡整个欧洲的强人。而现在,路易十四已经去世,那么唯一可以取而代之的唯有俄罗斯帝国的沙皇彼得。

    只要彼得能够继续带领俄罗斯帝国,那么俄罗斯帝国称霸欧洲大陆可以指日可待,而到那时候,说不定俄罗斯帝国就会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大帝国,在彼得的英明领导下,任何同俄罗斯帝国抗衡的国家都会成为他的踏脚石。

    最后,乔治丘吉尔甚至感慨,如果他不是英国贵族的话,真希望能够在沙皇彼得手下建立功勋,到时候横扫欧洲甚至天下都是有可能的。

    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同时让所有人对于这位雄才大略的沙皇心起敬佩,但同时又在心里涌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求月票!)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土包子

    乔治丘吉尔这套表演其实说不上有多么高超,放在后世充其量也就是个流量明星的水准,别说奥斯卡了,恐怕连金鸡百花都拿不到。

    不过乔治丘吉尔聪明的地方在于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东西,这些任凭一个对欧洲有所了解的人都能证明。

    至于他在其中掺杂的私货,那也只是他的个人观点,不妨碍整体。再说了,乔治丘吉尔对于沙皇彼得的评价并没有贬低,反而是敬仰有加,这也非常正常,以沙皇彼得的雄才大略和俄罗斯帝国在他手上崛起的事实,就算是敌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伟大的君主,何况作为一个并没有同俄罗斯进行实际交战的英国和英国的外交官呢。

    再者,就算乔治丘吉尔痛恨沙皇彼得,说他一些坏话,这也没有关系。人嘛,各自的看法和观点是不同的,对于一个人物的评价自然也会不同,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这也是朱怡成在看完通事处送来的奏报,得知了刚结束的那场宴会上所发生的一切后,对乔治丘吉尔称之为“聪明人”的原因。

    别看乔治丘吉尔这样做似乎是无心之举,而且也未破坏大明和俄罗斯之间的谈判,但经他这么一宣扬,恐怕用不了几日,俄罗斯在欧洲的一些情况就会被广为人知。

    中国人有句老话,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乔治丘吉尔越把俄罗斯吹嘘的强大,而且越把沙皇彼得捧到天下,以中国人的性格自然会对强盛的俄罗斯帝国提起防备之心。

    其实不仅是中国人,恐怕换成西方国家也是如此。这样一来,乔治丘吉尔就巧妙地在许多人心中埋下了一根刺,这根刺起初或许不会起眼,而当在特定的时间,它就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朱怡成笑了笑,随手把这份东西丢到了一旁,心中彻底放心了。

    其实乔治丘吉尔所做的一切都在朱怡成的掌控之中,就算乔治丘吉尔不这么做,朱怡成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达到这样的结果。

    而现在,用不着自己出手,乔治丘吉尔就做到了,这不是更好么?毕竟一个外国的公使,而且用这种方式来提醒诸人,反而效果更佳。

    对于俄罗斯帝国,朱怡成的心里是非常复杂的,但作为一个君王他所有的决定都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

    同俄罗斯帝国进行洽谈,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这是出于政治要求。而暗地里借用乔治丘吉尔的言论让朝廷诸公警惕俄罗斯帝国,同样也是出于政治要求。

    有句话说的好,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综观历史,什么兄弟之国,父子之国,这些无非都是蒙骗世人罢了。大明需要成为千年帝国,扩张是避免不了的,而现在大明在海外的扩张同样也是证明了这点。

    虽然大明错过了大航海时代最辉煌的时期,但至少抓住了这个时代变更的尾巴。随着大明的强盛和朱怡成果断的出手,眼下新明已成了大明海外最为重要的领土,当然还有吕宋、柔佛甚至还包括刚刚拿下来的朝鲜。

    世界的瓜分已到了最后阶段,大明的出手可以说分得了最后一块肥肉。再过百年……不!也许再过几十年,等到瓜分完毕,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显而易见。

    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甚至包括世界大战前由1840年起开始的亚洲各场战争,都不证明了这个铁的例子么?

    今天的朋友或许就是明天的敌人,今天的敌人也可以是明天的朋友。

    一战、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同样证明了这点,朱怡成的心里很清楚,但是他清楚归清楚,却不能保证其他人也是这样想。

    目前的大明虽然风气大开,但无论是在朝堂或者民间,对外政治幼稚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说,朱怡成在做每一项决策之前都需要权衡利弊,同时做好后手准备,而他之前让何显祖特意把消息散播出去的用意就在这。

    果然不出所料,乔治丘吉尔这个英国人迫不及待地就跳了出来,他这一跳出来倒是省却了朱怡成一些力气,无论他是出于什么目的,是为公或是为私,这对于朱怡成和大明都没关系,朱怡成要的是结果,而现在的结果显而易见是让他满意的。

    第二天,大朝会。

    今日是俄罗斯帝国使者上朝觐见的日子,

    那位沙皇彼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