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阁下,这酒这菜您还满意么?”鄂尔泰向别列科夫敬了一杯酒,笑着问道。
“当然满意我的朋友,感谢您的款待。”别列科夫一口把杯中的酒饮了个干净,抹了抹沾在胡子上的酒水笑道。
“满意就好,来来来,你远道而来,我们再干一杯。”
“谢谢,干杯!”
两人再一次倒满了酒,一碰后各自喝了个干净,随后相互间把杯底一亮,同时大笑了起来。
说了些没有营养的废话,等酒过三巡,鄂尔泰提起之前同俄罗斯交易的请求。
听完鄂尔泰的话,别列科夫笑道:“将军阁下,我的朋友,我们可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我们俄罗斯人是最爱和平,也最喜欢交朋友的,尤其是对于将军阁下这样的好朋友,自然是不会拒绝您的请求的。”
“这就好!”鄂尔泰心头顿时大喜,连忙道:“非常感谢将军阁下和总督阁下的帮助,正如您说的那样,我们是朋友,朋友之间相互帮忙是自然的,为此我再敬您一杯。”
谁想,别列科夫并没有马上举杯,反而笑着说道:“我的朋友,虽然我们很想帮助您,但是您也知道现在的局势和之前的局势不同了,尤其是不久前,我们俄罗斯帝国已经和大明帝国签署了外交协议,两国之间也正式建立了外交联系。根据国际的惯例,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和大明帝国交战的大清,作为大明帝国保持正常外交的俄罗斯帝国已经不方便再直接插手,这个您应该清楚。”
“将军阁下,那您的意思是?”鄂尔泰心中微微一沉,放下手中的酒杯问道。
“我的朋友,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别列科夫耸耸肩膀道:“当然,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是非常希望继续和您合作的,毕竟我们是朋友不是?可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政策却是无法破坏的,这是一个国家诚信的问题,所以从目前情况来看,俄罗斯帝国恐怕无法同您和您的政府进行合作。”
“可是您刚才。”
见鄂尔泰正要斥问自己,别列科夫笑着摆了摆手道:“我的朋友,请听我说完。”
“您说。”
别列科夫继续道:“为了不破坏俄罗斯帝国和大明帝国的友谊,同时也不造成外交上的被动,俄罗斯帝国的确不能继续和您或者您的政府合作,这点还请您谅解。不过,作为朋友之间的私人交情,我觉得如果某些民间性质的贸易在绕开政府方面进行或许还是可行,不过您必须清楚,这并没有得到俄罗斯帝国的认可,同时也得不到帝国的保障和承诺,同时因为这中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也会增加不少成本。”
鄂尔泰顿时明白了,别列科夫这分明就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啊!嘴上说的不允许政府之间的合作,但却用所谓的民间合作,或者说走私的方式进行合作,而且还要提价。
这些老毛子看似乎大大咧咧,可贪心比谁都厉害,还故意在自己面前弄这么一套。
虽然心中极度鄙视,甚至想骂两句别列科夫纯粹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但鄂尔泰终究还是没说出这些,他沉思片刻缓缓点了点头,随后询问如果是按照别列科夫所谓的私人建议的话,那么需要花多少代价。
听到这话,别列科夫顿时一笑,他从怀中取出一份东西来递了过去,鄂尔泰取过低头细看,当他看见上面的报价时眼皮情不自禁地跳动起来,这哪里是在做生意,分明就是趁火打劫!
别列科夫的报价上面的价格要比之前合作时候涨了足足三倍,而且还取消了一些原本应有的利益,换句话来讲,以俄罗斯销售火枪一项来说,原本能买三支火枪的钱现在仅只能买一枝了,甚至这一枝火枪还不配备原来就有的火药、子弹这些,所有的火药、子弹都要另行出钱购买。
此外,原来是俄罗斯送货上门,现在是要求鄂尔泰派人去边境取货,这一进一出价格上涨何止这些幅度?同时还把可能产生的风险全部转移到了鄂尔泰这边。
一时间,鄂尔泰心头愤怒异常,差一点儿就想把这份东西给撕得粉碎随后再丢到别列科夫的脸上去。
不过鄂尔泰最终还是忍下了这口气,他渐渐恢复了平静,把这份东西折好放自己的怀里,然后哈哈一笑,举起杯子道:“我的朋友,今天您刚来,我们先喝酒尽兴,至于其他暂时先放一放再说,来来来,再干杯!”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条件
好酒好菜,宾客尽兴。
鄂尔泰亲自把别列科夫送出帐去,还特意安排了两个貌美如花的女子陪同着,但等他回转到大帐后,前一刻还笑容可掬的脸却变得冰冷。
“欺人太甚!简直就是趁火打劫!”
瞧着摆着的几案,心中憋着一团火的鄂尔泰抬起一脚就踹了过去,几案上摆放的残酒剩菜稀里哗啦倒了一地,鄂尔泰看也不看一眼,如同一头烦躁不安的猛兽在帐中来回走动着。
自大清丢失中原后,这天下的局势就很明朗了。作为上书房大臣,鄂尔泰可不是普通人,何况他还是在外领兵的大将军。
之前为了报答建兴皇帝之恩,鄂尔泰始终勉励维持,意图为大清保住手中这些地盘。就算拿不回中原,偏偶一地也是好的,至少还能让大清延续下去。
可谁想到,之后的变化让鄂尔泰目不暇接,雍亲王突然发难囚禁建兴,使得大清中枢的控制权由建兴转移到了雍亲王手上。紧接着,雍亲王开始清洗建兴在朝中的势力,如果不是鄂尔泰在外领兵,手中握这军权,雍亲王一时间不敢动他的话,恐怕他早就和耿额一般稀里糊涂地掉了脑袋。
自耿额出事后,鄂尔泰心里就明白自己是绝对不能放松手中的权利,一旦听之任之,甚至前往甘肃或者辽东,那么等待自己的只是死路一条。
这也是鄂尔泰在撤出山西后果断和蒙古合兵一处,死活都赖在蒙古不尊王命的原因。再者,在他看来所谓的王命完全就是乱命,建兴生死未知,雍亲王这所谓的摄政王根本就是乱臣贼子而已。
自此,鄂尔泰必须要为自己考虑,何况重兵在手,再加上他如今已基本降服了蒙古各部,随时都能拉出几万精锐骑兵。既然无法再回归大清,那何不自立门户呢?
这个念头一出,就在鄂尔泰心中入草一般滋长起来,所以他才会特意派赵伙洛去大明那边,期望能够和大明取得联系,以得到大明的认可和承诺。
鄂尔泰的算盘打的极好,要知道中原王朝从来没有彻底降服过游牧民族的例子,就算强如强汉盛唐,只不过大败和驱赶游牧民族而已。在前明时期,无论是朱元璋或者朱棣,几次进攻蒙古虽然获得胜利,可最终也拿蒙古没有办法,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终前明一朝都是如此。
鄂尔泰想当蒙古大汗,既然要当这个大汗,那么至少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手中的部队和蒙古部落是他当这个大汗的基础,如果没了这些东西,那么他什么都不是,这点鄂尔泰看得非常清楚。
赵伙洛去大明接触,其目的就是如此。现在,对于大清那边鄂尔泰毫不在意,在他看来大清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向自己开战了,何况以自己的实力也不怕大清敢怎么样。
鄂尔泰唯一担心的就是大明那边,虽然假如大明真的领军来打,他鄂尔泰打不过还能跑,以蒙古草原的广阔,总有避开大明军队的可能。但是这么做,对于鄂尔泰在蒙古的威信是一个严重打击,毕竟他不是蒙古人,以满人身份领蒙古大汗,至少要保证蒙古各部的安全,一旦战火四起,甚至兵败的话,那鄂尔泰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一切就会烟消云散。
所以在派赵伙洛去大明同时,鄂尔泰必须再找一条保全自己的路,思来想去他最终选择了曾今合作过的俄罗斯帝国。
换句话来说,打铁要靠自身硬,如果自己的实力不如人的话,随时随地都会存在风险。
同俄罗斯合作,主要是购买各式各样的火器,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同对方展开军事方面的联合。
不得不说,鄂尔泰这么想是正确的,只要他的部队能够武装和强大到一定程度,那么就算打不过大明,至少也能让大明有所顾忌。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现在的大明虽然强大,可一旦在大规模战争中损失过大,对于大明的统治稳固同样不是一件好事。
鄂尔泰是上书房出身,看问题的角度比较全面,而且他这个打算从理论上来讲是无可挑剔的。但鄂尔泰怎么都没想到,别列科夫刚才给了心中期待的鄂尔泰当头一棒。
虽然对于俄罗斯的贪婪有所准备,但鄂尔泰怎么都没想到俄罗斯居然会贪婪到如此程度。
高于之前价格几倍的方案,再加上所有的风险都由鄂尔泰来承担,这让鄂尔泰心中愤怒之极。
“毛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心里越想越气,鄂尔泰抓起一件东西就砸了下去,铺着厚厚地毯的地面倒是没把东西给摔坏,落在地毯上弹跳了几下,随后滚落到了一旁。
“来人!”
“大帅。”帐外的个亲兵连忙迎了一声,进帐打着千单膝跪下,目不斜视地注视正前方,对于帐内一片狼藉彷如不见。
“让赵伙洛来见我。”
亲兵应了一声,起身快步离开,过了片刻赵伙洛急冲冲地赶了过来。
一进帐就瞧见帐内乱七八糟的样子,赵伙洛知道自己这位大帅正在气头上,打着千先给鄂尔泰行了个礼,随后站到一旁。
鄂尔泰看了赵伙洛一眼,却没说话,只是继续在帐内走动着,过了好一会儿他停下脚步,开口问道:“大明那边什么条件,你再仔细说说。”
赵伙洛微微一愣,之前他已经禀报过了,但是鄂尔泰一直没有给予答复。不过既然鄂尔泰再一次问起,赵伙洛当即再次把大明的条件说了一遍。
在一个多月前,赵伙洛就从京师回到了蒙古。相比他去京师的时候,回来的赵伙洛身份有了改变,如今他表面上虽然依旧是鄂尔泰的亲信,可实际上已暗中入了锦衣卫,而且成了锦衣卫的军官。
因为这个原因,对于赵伙洛来讲他是非常希望鄂尔泰能够接受大明条件的,可惜的是鄂尔泰得知他带回来的消息后一直未有正式答复,相反还抓紧了和俄罗斯那边的联系。
作为心腹,赵伙洛自然明白自己这位主子的心思,不过他也不好多劝,因为他知道鄂尔泰看似鲁莽,实质是一个心思很重的人,一旦让他起疑心就坏事了。
所以这些日子赵伙洛一直暗中等待着机会,而今天鄂尔泰宴请俄罗斯来的使者,可从现在大帐的情况来看似乎谈的不怎么样,想到这,赵伙洛打起精神,开始再一次讲述大明的条件。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
赵伙洛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鄂尔泰静静听着。
其实鄂尔泰并不是忘记了赵伙洛之前所说,而是想用这种方式再一次作一下思考和判断。
大明对鄂尔泰的条件很简单,只要鄂尔泰宣布正式脱离满清,同时归顺于大明,大明可以给鄂尔泰一个顺义王的爵位。
所谓的顺义王是当年前明时期对于鞑靼首领俺答的封号,可以说大明把这个封号给予鄂尔泰是变相地承认鄂尔泰不再是满清的臣子,而是一位蒙古大汗了。
不过,仅仅只是一个顺义王,鄂尔泰或许直接就答应了,可大明在给予鄂尔泰顺义王头衔的同时,大明还提出了一系列其他条件。
除去鄂尔泰向大明称臣外,同时蒙古一地需向大明开放,相比之前的开市,这种开放要广泛的多,更重要的是大明还要求鄂尔泰协助明军进攻辽东,以彻底解决在辽东的满清残部。
这些让鄂尔泰迟疑不决,这也是他没有马上答应大明要求的主要原因。
虽然鄂尔泰现在实质性已经独立,但他终归是满人,别说他现在还没当上真正的蒙古大汗,就算真的当上了,鄂尔泰从心里来讲也不希望由自己直接对满清下手的。
坐视满清衰弱,甚至最终被大明所灭。和自己当大明的马前卒,消灭辽东的满清,这对于鄂尔泰来说完全是两个概念。
一旦鄂尔泰这么做了,那么他脑袋上一顶背叛者的帽子至死都是摘不掉的,不仅是他自己,就连他的子孙后代也会背负这个骂名。
至于蒙古向大明开放,这也让鄂尔泰心中忌惮不已。作为曾今的上书房大臣,鄂尔泰太清楚汉人对异族的同化本领了。就说满清吧,仅仅入关不到百年的时间,许多在中原的满人就变得和汉人没什么区别了。假如不是满清上层用诸如满汉不通婚,满人汉人在城中分居,满人必须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