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7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就这么大,就和尚未问世的石头记中写的那样,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路上,大明有进无退,朱怡成是打出来的皇帝,妇人之仁对于他来说就是自寻死路。

    退缩、谦让或者对西方抱有幻想这些,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道义永远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点事毫无质疑的。

    之前召见邓秉,朱怡成就把这件事从最初的准备提升到了更高的级别。而现在大明帝国必须要尽快想办法进行布局的完善,同样也需做好必要可能发生的战争准备。

    毕竟目前满清还没彻底消灭,大明北方战场的战火没有平息,在这种情况下大明不可能抽出太多的精力面对国家局势的变化。

    回到宫中,朱怡成坐在寝宫内,迟迟没有入睡,继续思索着这个问题。

    在完善移民的同时,朱怡成觉得从欧洲招揽一些贵族或者政治家也许也是一个好的方式。朱怡成虽有着后世的见识,也比任何人明白西方世界,可是他毕竟只是一个人。

    作为皇帝,朱怡成没有三头六臂,他更不可能事事亲历,军机处的臣子们能力虽强,可他们对于西方世界并不了解,而通事处也仅仅只能给予一定的情报支持,却无法完善地判断和给出合理方案。

    朱怡成想,如果自己的臣子中有着几位对于西方政治和格局精通的人,那么大明的政策制定就要好得多了。可是这些人想在本土寻找根本不可能,唯一可能的就是直接向西方国家招揽,想到这,朱怡成顿时来了精神,他索性从床榻上起身,细细思索了起来。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国税成型

    这近一年来,李卫痛苦并欢乐着。

    国税司的工作千头万绪,在他的手中一点点成型,到如今终于略有了些成绩。

    虽然这个成绩在外人看来还不怎么样,可是李卫心里却知道这有多么的不容易,尤其是国税司负责课税调整和整个政策的执行,其中的压力极大,如果不是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是李卫的话,恐怕早就不成了。

    朱怡成制定的国税政策其重要核心就是把全国的税收权利收归国有,也就是朝廷所有,同时限制地方的税收比例,以完成封建社会至今为止的税收混乱情况。

    大明复兴后,大明采取的税收政策相比满清时期要宽裕的多,尤其是对于人头税、土地的税收比例大幅度下降,甚至取消了一些原本存在的税。

    在起初,这种操作方法执行的很好,毕竟那时候的大明地盘还不大,在南京的朱怡成和刚成立的朝廷可以比较完善地执行策略。但随着大明的地盘越来越大,中央政府不可能直接插手地方税务,所以不可避免的税收权利就从中央转移到了地方,和之前历朝历代一样由地方收税再缴纳中央。

    这种方式运行了千年,可这种制度的执行有利有弊,完全依靠地方政府的能力或者地方官员的品德执行。人治不是法制,人治的问题往往会造成许多方面的不足,而且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在税收上做文章也是经常会有的,这也造成了各地税收的许多问题存在。

    现在,国税司的成立就是要改变这个状态,同时增强目前大明工商不断发达导致的偷税漏税现象。

    这样一来,就成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存在,还有新兴的工商业主对于这政策的抵触和导致的阻力。

    但不管如何,这个政策还是必须推行,这是朱怡成所决定的重大政策,任何人都不能阻拦。

    现在,朱怡成以其威望和地位尚能强制推行,而且大明复兴时间还短,在现在这情况下推行远比将来再推行更好。如果时间长了,甚至等到朱怡成去世后,那么就算朝廷有着想法恐怕也很难做成了,这点朱怡成心里是非常清楚。

    今日,朱怡成在偏殿听取了李卫对于这些日子国税司工作的汇报,李卫的汇报极长,他在朱怡成面前足足汇报了一个多时辰,从国税司的结构开始讲起,讲到国税司在直隶和南京地区两部的推行经过,其中还提到了国税司所组建的税警部门在地方遭到的压力等等,甚至发生的因为税务问题所产生的冲突这些。

    朱怡成静静听着李卫的汇报,没有打断他的讲述,同时还看着李卫承上来的文字报告,只有在关键点上询问了对方几个问题。

    好不容易等李卫说完,朱怡成亲手给他倒了一杯茶,让他润润嗓子,李卫诚惶诚恐连忙谢恩。

    “朕给自己的良臣倒茶有何不可?如果可以的话,朕希望朝中像你这样能做事,敢于任事的人越多越好!”朱怡成微笑着说道。

    “皇爷,臣……臣……。”李卫只觉得喉咙里像有什么东西堵着,感动地说不出话来,身子更是微微颤抖着。

    拍了拍李卫的肩膀,朱怡成叹道:“国税一事,事关国本,非大毅力者不能为。当年前明之所以被满清所灭,虽有各种说法,但朕以为国库空虚,下面的税收不上来才是根本原因。无论治国还是打仗,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钱!没了银子,再好的办法也只不过是空想而已。”

    李卫用力点点头,朱怡成说的一点都没错,李卫对于这个之前虽略有知晓,但仅仅只是略有而已。而现在,他主政国税司,直接负责全国税收的工作,当他深入其中后才真正了解这个工作的重要性。

    李卫是当过地方官的,也在吕宋主政几乎一省的地盘,但做地方官时看待许多问题的角度和现在完全不同,这或许就是政治高度的原因。

    现在的李卫真正明白了国税司对于大明和朝廷的重要,而他这个国税司主官的任务之重大也显而易见。

    “你做的很好,可以说甚至超过了朕的预期。”朱怡成难得用这样的语气给予一个臣子如此赞誉。

    “皇爷,臣做的还不够,如今直隶和南京地区的政策推行虽未全部完成,但臣觉得眼下可以适当地向其他地区逐步推进了,臣算了算,如果顺利的话,全国的国税事务全部完成大约也就三四年的时间,等做完了这些,后续就是继续深入和巩固阶段,这个阶段恐怕需要长些,或许五六年,也或许七八年……。”

    朱怡成满意地点点头:“就依着你的想法去做就是,另外税警的规模也要相应扩大,这是朕给你的权利。”

    李卫大喜,连忙谢过朱怡成。

    朱怡成又道:“做事要不急不缓,更要立足以稳,如自己不稳的话,那么这事也做不好,李卫,你可清楚?”

    李卫明白朱怡成这是在敲打自己,当即向朱怡成保证自己一定不会辜负皇帝的厚爱,做好这件功在千秋的事。

    敲打之后,朱怡成又安抚李卫道:“你是一个做事的人,这点朕心里很清楚,当初把你从吕宋调至京师,朕看重的也是你这个人。好生做,用心去做,等国税全国各地推行后,朕定然不负于卿,这是朕给你的承诺!”

    李卫身子微微一震,顿时露出狂喜之色。

    朱怡成这话等于是告诉李卫只要完成了全国的国税推行,皇帝会给予他重奖。至于是什么奖励,朱怡成虽然没说,但绝对会是丰厚的奖励,也许是爵位,也许是军机大臣之位,作为李卫这样从地方一步步走过来的官员来说,他的政治上升通道可谓已是一片坦途。

    当离开偏殿的时候,李卫的脚步都变的轻快了几分,脸上更是洋溢着抹不去的笑容。这些日子的疲惫和困难,在此时此刻仿佛都已经烟消云散,整个人都焕发出不一样的活力。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子皇女

    皇家学院的院区。

    皇家学院自从南京迁到京师后,朱怡成很大方的在西郊一带划了片区域作为院区。

    这里,就是后世圆明园遗址或颐和园的所在,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圆明园或者颐和园的称呼,不过康熙在位时期已在那边修建了一处面积不大的庭院,真正的圆明园和颐和园是后来雍正后期到乾隆年间再在这基础上进行修建出来的。

    朱怡成对于修建什么皇家园林没什么兴趣,他也不是乾隆那种安逸享乐的皇帝,所以直接就把那片区域划归给了皇家学院,用来作为皇家学院的教学所用。经历几年的修建和扩展,现在皇家学院在原本的庭院基础上扩大了十几倍,从规模来讲已经超过了原本南京旧院。

    作为山长,也就是校长,邬思道是极其称职的,他虽然很少插手日常的学校管理,但皇家学院在他手中越发完善,现在更已成为大明第一学院。

    现在,整个皇家学院有学院老师、教工等五百六十三人,学生三千五百九十五人,学院分为八个年级,按照规定学生在七至八岁可以入学,一年开蒙,两年基础小学三年中学初高中再两年属于大学。

    这个年级的结构是邬思道和朱怡成商讨后决定的,其中第一年开蒙学生只分班级不分学科,到小学阶段基本也是如此,但到三年中学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不同开始分设学科,但是这学科并不是完全固定下来的,只要学生有精力或者能力可以同时分修两个甚至三个学科,各学科之间也可以分别进行申请后的调配。

    而等到最后两年大学阶段就不一样了,皇家学院规定升入大学时就必须对学科进行固定,非特殊情况不得再进行学科之间的调配申请。当然,对于学生的跨学科研读学校并不禁止,只要能满足考核,相反皇家学院还持鼓励。

    学院的学科不少,从最初的寥寥几门学科到如今已经分为理艺术军事四大学科包含数十门学科的综合性学院,师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学院老师中不仅有着大儒人,更有着皇家科学院研究院的学者,同时还有不少从军方退役包括现役的各级军官。

    一片热闹的欢呼声从操场的球场那边传来,听声音就知道这是学院高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足球比赛。

    说起足球比赛,原本足球的起源就来自于中国,早在汉朝时期就有,在宋朝的时候被称为蹴鞠。

    水浒中高俅高太尉就是以蹴鞠闻名,这种传统的游戏一直有着流传,后来传到西方国家,这才在英国在蹴鞠的基础上诞生了现代足球。

    现在,这些学生踢的足球已经很接近后世的现代足球了,无论包括用球、场地、规则等等,都和现代足球没什么差异,这种对抗激励的运动对于学院的半大小子们来讲是极为受欢迎的,在绿茵场上飞奔、带球、射门,给与他们从身心上带来无比的满足。

    “加油!加油!”

    足球场边,一群少男少女拼命地为球场上的同学鼓劲,其中喊声最大,最为兴奋的居然是一个少女。

    这少女虽因为年幼身子还未长开,但个头却不矮,穿着学院类似于新军军装的制服,一头长发束成马尾显得干净利落,红润的面庞上眉目中带着英气,当见到球场上一个身材健壮的男生连过两人直入对方禁区的时候,她情不自禁就挥舞着拳头大声疾呼起来。

    再过一人,少年见前方大开毫不迟疑地就一脚射门,只见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飞向球门,守门员虽然高高跃起扑球,可惜这脚射门的角度实在是太为刁钻,足球在近在咫尺的距离从守门员的手指尖而过,直接从球门的右上死角钻了进去。

    “进球啦!终于进啦!万岁!万岁!”

    女孩猛然间就跳了起来,兴奋得不能自已,而在她身旁左右同样也是如此,众人大声欢呼,为支持的球队赢得最后的胜利喝彩。

    随着进球后没几分钟,裁判吹响了全场结束的哨子。众人这时候更是兴奋,情不自禁把手中的东西往天空中一丢,庆祝这场艰难而来之不易的胜利。

    “大哥,你真棒!”少女蹦蹦跳跳地向场中跑去,她的目标正是刚才一脚定乾坤的球员,从眉目中来看,两人极为相似,不过少年面容的菱角更为分明些。

    跑上前去,少女把手中早就准备好的毛巾递了过去,看着英武的大哥眼里满是小星星的崇拜。

    “喂!我说大姐,不带你这样的呀,大哥进球我也有功劳,要不是我的传球,这个球哪里这么容易进,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一个少年在一旁忍不住说道,不过话语中更多的是玩笑而不是埋怨,看他的面容和那两位少年少女有着几分相似,只是个头稍比那少年略微矮了那么一点。

    “就你爱显摆,少不了你,给你!”少女冲着他一瞪眼,拿出另一条毛巾就直接丢了过去,那少年接过毛巾嘿嘿笑着直接擦了把脸上的汗。

    “走!喝凉茶去,我特意让娘帮助煮的。”少女一把拉起了自己大哥的手,然后又对擦汗的少年招呼了声,蹦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