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口!”雍正脸色由青转红,脖子上的青筋直跳,这时候他那里还能忍得住?
张廷玉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居然敢说这些话,甚至还斗胆让雍正和郭亲王、诚亲王等抛弃前嫌联手?
这可能么?根本不可能!
自雍正囚禁建兴一刻起,他和郭亲王、诚亲王就成了死敌,在这两位兄弟的眼里,雍正是谋害建兴的篡位者,是大逆不道的乱贼。
为了皇位正统,雍正甚至杀掉了建兴夫妻,更为了彻底消灭清廷的反对者,雍正还秘密干掉了不少人,更企图一举歼灭在西边的郭亲王部。
可以说,眼下他和郭亲王、诚亲王已是水火不容,双方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再加上之前隆科多的背叛,雍正恨不能把他们扒皮抽筋,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如何能和对方谈判?
反之同样也是如此,无论是郭亲王还是诚亲王,甚至包括隆科多,他们现在也不可能和雍正谈判的,更不可能联手起来。除非雍正做出极大让步,但是这种让步只有建立在雍正失去皇权的基础上,雍正哪里肯这样做?
清廷中不是没有聪明人,相反聪明人还有很多,可偏偏张廷玉居然直接说出了这些话。
这些话,等于直接向雍正的心窝子里戳刀子,让雍正根本无法言对,同时也是在挑战雍正的皇权。
张廷玉丝毫不慌,又向雍正行礼道:“皇上!臣知今日之言已是大过,但臣不后悔,臣不愿看见太祖太宗建立的大清落到最终灭亡的一刻,臣更不愿等到了地下无颜去见先帝。”
“皇上,罢手吧,再怎么说郭亲王和诚亲王终究是您的兄弟,而且诚亲王还是皇上的同胞啊!手足相残,伤的是我大清,皇上啊!臣恳请皇上三思……。”
“张廷玉,你真是好大胆子,居然为叛逆开脱,你意欲何为!”这时候雍正气急反笑,但他的笑却是如此冰冷。
“来人啊!夺去张廷玉顶戴,打入大牢!”
雍正开口道,冰冷的目光望向站在那边的张廷玉,从此刻起他对张廷玉的愤怒已经都了顶点。
“臣……谢皇恩……。”
张廷玉长叹一声,摘下了顶戴放到一旁,随后毕恭毕敬地朝着雍正磕头,当他再一次抬起头的时候,整个人猛然从地上跳了起来。
“拦住他!快!拦住他!”马齐在一旁看得清楚,急忙大喊,同时快步上前意图要拦住张廷玉。
但这时候张廷玉的速度飞快,快的出乎人的想象,只见张廷玉一个起身毫不迟疑地就冲着离他最近的台阶迎面撞去,张廷玉撞的是那么突然,又是那么坚决,就连已经在他身边的侍卫来来不及反应,而马齐也仅仅喊出了声迈出了一步而已。
一声渗人的闷响,张廷玉的脑袋直接就撞上了坚硬的台阶,随后整个人软软地扑倒在地。几秒钟后,触目惊心的鲜血从他的头颅处渗出,很快蔓延成了一片,把整个台阶全部污红了。
众人一声惊呼,谁都没想到张廷玉居然会寻死,而且是如此坚决和突然。
当张廷玉一头撞死台阶后,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呆呆地看着这位大清上书房大臣,赫赫有名的三朝元老血溅朝堂,死的如此凄凉。
“张……。”雍正抬起的手指着张廷玉伏尸的方向,他的脸上带着愕然和呆滞,他也没料到张廷玉会这么做。
生生见张廷玉如此撞死,雍正此时此刻的心中百感交集,在刚才他的确有杀了张廷玉的心,因为张廷玉胆大包天居然如此指责自己,还说出了让自己和郭亲王、诚亲王等人抛弃前嫌的话来。
当时,雍正是气的不行,恨不能把张廷玉当场处死。可是现在,转眼间张廷玉的尸体就躺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但现在的雍正心里却是空荡荡的一片,仿佛突然失去为了最宝贵的东西一般。
一时间,雍正心中迷茫,难道他真的做错了么?
他之前之所以要发动政变,囚禁建兴,那是雍正不愿意看见大清在建兴的手里日渐西下,作为康熙的阿哥,作为建兴的兄长,雍正向来就是一个能做事而且敢于做事的人,面对这种情况心中焦虑万分。
在雍正看来,由自己替代志大才疏的建兴是对大清最有利的选择,如果他是皇帝的话绝对不会面临大明一败再败,最终丢掉全部中原之地。
可当雍正通过政变上位,囚禁了建兴后,他开始掌控了大清的皇权,但是这些年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他又做了比建兴更优秀的事么?
在雍正心里,他无法自欺欺人。说句实话,他并不比建兴做的更好,甚至还不如建兴。
要知道建兴在位的时候,至少整个大清并没有分裂,大清还占据关中,山西也在大清之手,还有云贵两省再加上辽东故地和蒙古。
这些地盘说起来都是在雍正手里丢失的,现在连辽东和蒙古都没了,雍正却是无能为力。
再者,建兴在位,大清虽然疲弱,但内部基本保持完整。而雍正上位后内乱不休,鄂尔泰的自立,郭亲王和诚亲王的叛乱再加上隆科多的叛逃,都是因为内乱的原因。
这些内乱大大消耗了清廷仅剩的实力,除去这些外,大清的财政和民生也不乐观,如果不是建兴在位时间通过西进的战略从西域各地获得补给的话,恐怕清廷早就自己破产了。
所以从这些来看,雍正所做的一切根本不如建兴,而且如果没有建兴当年决定向西域发展的决策话,说不定雍正连立足之地都没了。
这些话不能同外人说,但雍正自己是非常清楚的,不过他一直自己安慰自己,这一切都是因为鄂尔泰、郭亲王、诚亲王等人的离心和叛乱,如果他们肯和自己一条心,听自己的命令和安排的话,大清如何会成这个样子?自己如何又会这样一事无成?
“难道,朕错了?朕真的错了?”雍正目光呆滞的看着前方,一时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心中却有一个声音不断地责问。
马齐同样呆呆地看这张廷玉的尸体,两行老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马齐和张廷玉是老搭档了,两人在上书房共事多年,期间因为马齐这人过于直接容易说错话得罪人,但每一次都是张廷玉在一旁为马齐开脱,并且擦屁股。
两人的交情极深,甚至可以说是好友。而现在,他亲眼目睹张廷玉惨死当场,心中顿时悲从中来,如不是强忍着悲痛,马齐真想放声大哭一场。
“张衡臣啊!张衡臣!你为什么就这么去了呢,为什么呢?”
马齐喃喃说道,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张廷玉的尸体旁,看着这个老伙计已经凹下去净透了鲜血的头颅,泪水止不住地往下落。
雍正终于放下了举起的手,无力地垂落在身旁。过了片刻,雍正这才让人收敛张廷玉的尸体,至于朝议自然是进行不下去了,只能草草了结。
回到后宫,雍正在半路上差一点跌了一跤,亏得身边内侍扶了他一把这才勉强站稳。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不能急
迪化城。
郭亲王再一次回到了迪化城,迪化一战,郭亲王和诚亲王的联军直接击溃了志大才疏的傅尔丹,如果不是傅尔丹跑的快,说不定现在他的人头已经挂在迪化城门上了。
此战后,郭亲王部气势大增,战线直接向东推进了百里左右,亏得傅尔丹的副将等依托地形拼死抵抗,也许就一举击破对方,直接兵指兰州了。
正当郭亲王和诚亲王准备趁热打铁,再来一场胜仗破敌,直接打到东边去的时候,清廷派出了锡保替换傅尔丹为大将军,同时还调了上万部队进行增援。
相比傅尔丹,锡保打仗稳重许多,而且锡保这次过来是救火的,他根本就不奢望在这种情况下来个什么反败为胜。
在锡保看来,迪化一败后,清廷已经暂时失去了主动权,整个部队士气低落,眼下最为重要的是稳住阵脚,扭转局面。
所以锡保到达后就采取了守势,依托地形加固,如同一个乌龟一般直接把脑袋和四肢全部缩回了龟壳之中,任凭郭亲王等人百般挑衅都是不闻不顾。
这种战法虽然无赖,可效果却是不错。几次攻击未果后,战局渐渐胶着起来,而随着战局的平稳,军中惶惶的情况也大为好转。何况锡保这人带兵很有一套,除派人押送傅尔丹返回清廷之外,锡保以大将军的身份向各部将承诺对于之前战败既往不咎,由此也安抚了军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锡保的防线也越发稳固,郭亲王和诚亲王见此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派部分部队进行进行战术性的骚扰和攻击,至于主力暂时撤回了迪化城。
“可惜了,当初如果再加把劲的话,说不定现在我们都打到老四面前了。”郭亲王很是惋惜道,其实当初他根本就没想到傅尔丹这么不经打,毕竟傅尔丹曾今作为一等侍卫是康熙面前的红人,而且他这个人武艺不错,在满人中是出了名的,无论郭亲王还是诚亲王,他们在当阿哥的时候就知道。
可谁能想到傅尔丹是这么一个银样蜡枪头?堂堂大将军居然如此冒进,难道他以为打仗靠的是个人武勇不成?郭亲王甚至觉得傅尔丹这家伙是不是三国演义看多了?
正是因为傅尔丹败得太快,反而让郭亲王和诚亲王没有丝毫准备,而且还使得傅尔丹的清军没遭受到太大的损失,建制基本保持完好。这才会在丢失迪化后还有能力组织抵抗,苦苦支持到锡保到来。
不得不说,这个结果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的。
假如傅尔丹没有这么快败,那么郭亲王和诚亲王就有时间调整军队做出反应。
而如果傅尔丹没有在战场上负伤失去指挥能力,那么他的副将和部将也不会接手指挥,从而组织起顽强的抵抗。
所以说,这一仗成也是傅尔丹,败也是傅尔丹。
“十哥,路要一步步走,饭也要一口口吃,能有现在的结果已经很是不错了,您总不能奢望人人都是傅尔丹吧?”诚亲王在一旁笑着打趣道,郭亲王一听同样也哈哈大笑起来,诚亲王说的没错,自己一仗捞了不少好处,总不能奢望雍正手下都是傅尔丹这种酒囊饭袋。
“舅舅,对于如今局势您怎么看?”诚亲王安抚了一下郭亲王,随后转过头去对一旁的隆科多询问。
隆科多自投靠郭亲王和诚亲王以来,两人虽然暂时没让隆科多直接领兵,但对他却是极为礼遇。尤其是诚亲王,平日里都喊隆科多为舅舅,并且在商议和讨论军务的时候从来不避让隆科多,同时还会征询他的意见。
“那边倒是用对了人,锡保这人我知道,虽不是名将之才,却颇有能力,他现在采取的战术要换成我同样也会如此。眼下要向一举击破恐怕是难了,除非从东边另想办法。”
“舅舅的意思是?”诚亲王眼中顿时一亮,若有所思地询问道。
隆科多笑着对郭亲王道:“王爷,当年你我对敌,我全力攻击迪化的战事还记得否?”
“如何不记得,当时我可是吃了大亏!如果不是这个亏,后来你那里有机会拿下迪化。”郭亲王一听这件事就有些恼怒,他在隆科多手下丢了一部精兵,也因为这些精兵的丢失导致他布置的迪化防务出现了漏洞,从而最终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主动撤离迪化。
现在,隆科多又提起此事,郭亲王心里自然是很不舒服的。
“十哥,舅舅的意思不是说迪化之战,而是说他当时的处境。”在一旁,诚亲王笑着插了一句。
“处境?”郭亲王一愣,有些不明白诚亲王的意思,但隆科多却露出了极为佩服的表情。
“王爷真是英明,一言道破!”隆科多点头说道:“其实当初我并不想直攻迪化,一来迪化坚城,直接攻击损失肯定不小。二来,迪化的守军都是精锐,就算不敌也能安然撤离,拿下迪化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反而留着迪化在王爷的手里更对局势有利。”
隆科多这话让郭亲王听得半懂不懂,但是诚亲王却是听明白了,表示赞同地点了点头。
隆科多继续说道:“我虽为大将军,统领兵马,可有些时候也是身不由己。攻击迪化非我本意,但奈何东边催的急,如我再不出战恐怕就要被东边猜忌怀疑了……。”
“舅舅说的有理!”诚亲王当即就笑了起来:“看来破局还得在东边,等到哪时候就由不得锡保了,他的乌龟壳再硬,出了乌龟壳还有什么能耐?”
“哈哈哈,王爷高见!”
“哈哈哈!”
一时间,诚亲王和隆科多同时大笑起来,而郭亲王在一旁却摸不着头脑。
“等等,你们的话我怎么听不明白?”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