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莫名其妙地陪着他去死呀。
打定主意的刘儒汉顿时使出了缓兵之计,打算先糊弄过去再说,等回到自己老巢再做打算。可谁想,祝建才在之前就做好了准备,听刘儒汉如此一说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教主毕竟就是教主,这做起事来可是滴水不漏呀,不过教主您放心,我祝某这些年也不是没有长进,此事干系太大,教中兄弟们慢慢商量是绝对不行的,万一那个胆小怕事走露了风声这不是害了大家么?我祝建才光棍一个人也就算了,可教主您不是呀,您还有一大家子在呢,您说是不是?”
说到这,祝建才斜着眼看了眼刘儒汉又道:“所以呀,您是教主,只要您直接下个令就行,到时候如哪个不从自然有教规来约束。至于教主担忧家人那更不必,兄弟我早已派人去接您家人了,想来明个您就能见着……。”
“你……你……!”听道这,刘儒汉又惊又怒顿时站了起来,气极指着祝建才道:“祝建才!你如此做究竟何意?难道想以下犯上不成?”
“教主何必生气呢?”祝建才笑眯眯地拿起茶壶给刘儒汉续满了茶水,和颜悦色道:“教主您可是冤枉我了,领会错兄弟的意思了啊,兄弟我可是为教主您好啊!把教主家人接来这也是为了他们安全,您说是不是?”
“祝建才!”
“刘儒汉!”刘儒汉正要再骂,谁想到祝建才提高嗓门顿时冲着他一喝,到嘴边的话被堵了回去。
“给你脸不要脸!你还以为八卦教还是你刘家一手遮天的时候?不说其他已经自立的四卦五宫,就算在你旗下的四卦四宫能真正听命于你的还有谁?如今清廷无道,神州百姓蒙难,我八卦教子第当横空出世以救苍生为己任!难道你刘儒汉忘记当年祖师爷的教诲了么?难道你想把我八卦教数十万教众句葬送在你手中么?”
祝建才一脸正气,义正言辞,刘儒汉听的是哑口无言。倒不是他不想反驳,可现在四周全是祝建才的人,刚前他故意大喝是为了引起自己带来的人的注意,以好冲进来救他,可是外面到现在却半点动静都没,刘儒汉也是lǎo jiāng湖了,当然明白这是什么原因。
骂了几句,见刘儒汉低头默然无语,祝建才这又放缓声音劝道:“教主啊教主,你也是老糊涂了,难道你觉得这么躲下去就能天下太平?这清狗就会放过你?你也太天真了!这神州四处锋火已经点燃,清廷的日子不久了,只要教主此时振臂一呼,我八卦教上下谁敢不从?到时候教主逐鹿中原其业可期啊!教主!我祝建才今天在此对天发誓!定辅助教主创此伟业,如有三心二意绝对不得好死!”
说着说着,祝建才还跪在地上发起了毒誓,但刘儒汉哪里肯相信?这个祝建才如今是翅膀硬了明显就是要拉他下水,而且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啊!其意如此明显居然还装模作样,可现在自己不答应是不可能的,一旦祝建才真恼了自己的性命也就算了,可自己一家人又怎么办?万一这小子狠心来个斩草除根,他刘家就断后啦。
就此,刘儒汉无奈只能答应祝建才起兵,祝建才大喜过望连忙把刘儒汉请到主座坐下,当场就逼着他直接下份手令。没有办法,刘儒汉只能按着祝建才的要求办,不仅下了手令,还封祝建才为副教主代行教主之责,弄到刘儒汉的手令后祝建才笑呵呵地让人把刘儒汉带下去“休息”自己拿着这封手令立即就行动了起来。
作为八卦教的教主,刘儒汉虽没有其先人的雄才大略,可毕竟他在教主之位也坐了这么多年了,对于教中的影响力还是有的。何况八卦教在北方势力可不小,不仅横跨几个省而且其教众更有数十万,如果能聚集起来这是一股相当巨大的力量。祝建才只所以要控制住刘儒汉目的就是要借用八卦教的力量来起大事,如今第一步已经完成了,那么第二步也就不远了,祝建才相信等万事具备,那么也就是自己重整旗鼓的时候。
而在祝建才控制住刘儒汉,进而通过刘儒汉把整个八卦教绑上他的战车时,在鄱阳湖的袁奇也在暗暗准备东山再起。
浙西一战,袁奇也是断尾求生,把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基业大多给丢了。不过还好,这一次相比杭州大战后袁奇下决心还不晚,趁着前线激战的机会袁奇已把最精锐的老营和物资悄悄转移了出去,通过高进的接应神不知鬼不觉地跑到了鄱阳湖。
不仅如此,袁奇在鄱阳湖早就留了后手,鄱阳湖水域广阔,地形复杂,一直就是水匪的老窝,作为义军首领的袁奇和鄱阳湖的水匪大当家朱老六可是烧过黄纸斩过鸡头的兄弟,这一次到鄱阳湖朱老六的确够朋友,不仅帮着袁奇部在鄱阳湖隐避起来,而且还和袁奇的老营合兵一处,直接加入了义军队伍。
宁波出兵江苏,在苏松一带登陆的消息很快传来,当得知这个情况后一直耐心等待机会的袁奇立即就坐不住了,在他看来这可是大好时机,一来苏松甚至包括整个闽浙的注意力全被宁波方面集中在了苏松地区,二来由于苏松之战开始,浙西的清军,甚至包括江西的清军都已急急调走,留下来的仅仅只是不多的地方绿营而已。
为此,袁奇立即召集众人商议,准备出兵。他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道理,如果这时候再不动作,那么等苏松之战被清军平定后他袁奇就再无如此好的机会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虚晃一枪
“王爷,为何不等苏松两败俱伤后我等再出鄱阳湖也不迟啊!”朱老六的位置仅在高进和王友三之下,和周忠良面对而坐,当听得袁奇准备出兵的时候,朱老六忍不住问了一句。
袁奇并没先回答,反而看了看在座诸人,见众人似乎也有这个意思,这才叹了口气。
“之前我部浙西不战而败其关键还在祝建才,如不是祝建才畏敌而逃,放开防务,我部也不会如此措手不及,从而落到如今下场。”话说到这,众人脸上都有愤慨之色,祝建才这次把他们坑的不轻,就像袁奇说的那样,如果不是祝建才一声招呼就不打就先跑了,而且还把手中的地盘直接丢给了清军,袁奇部怎么会措手不及最终使出断尾求生的这招?
假如当时祝建才能主动向袁奇靠拢,两部携手共御清军,那么浙西的最终战局会如何恐怕也不是现在这个结果了。当然了,袁奇自己心里也清楚,在之前高进和他细谈过,如今清军实力依旧强大,凭着他们的力量直接抗衡非常难,可不管怎么说,祝建才这么做完全是把袁奇部推向了火坑,如果不是袁奇当机立断,那么在坐这些人已成刀下之鬼了。
说到这,袁奇话锋一转,又道:“如今苏松大战,清军主力已被江苏战局吸引,此时正是我等出鄱阳湖的大好机会。假如苏松之战尘埃落定,无论谁胜谁负,到那时候再鄱阳湖就为时晚也……。”
听到这句话,众人顿时若有所思,袁奇说的没错,坐山观虎斗虽然好,可也要看情况。现在苏松打成一片,宁波义军的战斗力之强出乎袁奇等人意料之外,这场仗无论是谁赢对于他们出鄱阳湖都具有影响。
如果是清军了赢了,那么宁波义军最终可能连老窝都守不住,到时候宁波义军被剿灭,袁奇部那时再出鄱阳湖就为时晚了。就和之前一样,袁奇部必然成为清军灭之而后快的目标。
假如是宁波义军赢了,那必然震动天下,弄不好整个江苏和半个浙江都将落到宁波义军手里。此时,宁波义军就将取代之前的袁奇成为天下义军共主,那么袁奇又将做何选择呢?难道低头臣服么?这对骄傲的袁奇来讲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必须抢在苏松之战结果出来之前重整旗鼓,再打出自己的旗帜,以表示他袁奇才是这天下义军的领头人。
“王爷,此次出鄱阳湖我军依旧回浙西么?”想明白了这点,众人对于袁奇的深谋远虑表示佩服,而高进却主动询问道。
“不!”袁奇摇头道:“再去浙西只不过走老路罢了,虽说我等当年浙江起义,经历四明山、杭州、浙西三起三落,可古人有言,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如此清廷上下被苏松之战所吸引,正是我等直入中原的大好机会,鄱阳湖地域广阔,四通八达,朱老六的水军更是骁勇善战,我等可直接从鄱阳湖北上,先入江夺九江要地,以此为基近而拿下武昌之地,一旦武昌在手,我军进可攻退可守,逐鹿中原只在旦夕之中。”
“王爷说的好!”周忠良当即拍手大赞道:“王爷如此谋划可谓让我等大开眼界,如真能拿武昌,再加上朱将军的水师遏制长江水道,清狗到时候根本就拿我等毫无办法。”
周忠良虽说是拍马屁,可他的话却没说错,武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可谓长江重镇,又是连接南北的要地。拿下武昌意义重大,如果真能达到这步当然好,可是高进还是有些迟疑,毕竟武昌不是那么好拿下的,江西虽然没有提督,但作为重镇的武昌却有清军一个镇绿营分别驻扎九江和武昌两地,就算有朱老六的水师帮助也比较困难。要知道朱老六的所谓水师只不过是在鄱阳湖干没本钱买卖的水匪罢了,平日里搞搞偷袭、干翻几条商船还马马虎虎,真打起来别说和由福建水师为主题组建的宁波水师了,就连清军的长江水师都比不上。
对于这,袁奇却胸有成竹,这些日子躲在鄱阳湖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一直在悄悄谋划着。的确武昌难打,但他对于武昌是势在必得,也只有拿下武昌袁奇的义军才有可进可退的资本,至于如何拿下武昌,袁奇暂时还不能说,到时候大家就知道了。
在苏松战场,朱怡成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军的策略。他可不是在解放战争中百战百胜的林大将军,虽然这一年来朱怡成成长极快,甚至带着宁波义军从一群残兵败将逐渐发展到如今的规模,甚至连败清军,但从整体来讲朱怡成是占了后世眼光和清军被袁奇、祝建才等义军吸引住的机会趁势而起的便宜。
无论是最初在宁波打败施世骠的福建水师,还是现在在苏松接lián zhàn败师懿德的江南提督本部,或者是同里灭掉欧阳凯的苏松镇,这几仗说白了一是对方轻敌,二来是朱怡成的情报准确,三来是宁波军队的火器装备精良,再加上几次作战朱怡成都提前设好了圈套,一步步引诱清军上钩,然后最终以绝对优势兵力打了清军一个毫无防备,这才有最后的胜利。
但从整体来讲,朱怡成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斤量,再加上一直以来谨慎从事的心理,他并不敢太过冒险。一旦年羹尧趁自己主力在苏松突然出兵宁波,而自己又回师救援不及的话,那么其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事实同样如此,当朱怡成带着本部人马回师宁波,留董大山部继续在苏松同清军周旋的时候,浙江巡抚年羹尧还真的出兵了。
作为巡抚的年羹尧是文官,虽说巡抚自有抚标兵,这是归属于巡抚直属的一支部队,可从人数来讲并不算多。因为浙江自康熙四十七年来一直有义军起义,甚至杭州还差一点儿被袁奇攻下,所以浙江巡抚的抚标规模相比其他省份要大些,但也只不过三千人不到而已。
如果仅仅是这三千人,任凭年羹尧的本事再大也无济于事,靠着仅仅这些人马就要拿下宁波,就算是陈庆之再生恐怕也不可能。不过年羹尧就是年羹尧,他是个胆大包天的人物,凭着康熙对他的信任再加上殷化行之前让他整顿浙江地方的军令暂时未收回的漏洞,年羹尧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居然说动了衢州镇总兵,再加上被占了宁波后只能暂留杭州以东的定海镇主力,两镇兵力再加抚标本部,足有二万余人。
年羹尧把这二万人分为二部,首尾呼应,左右并进,由杭州出军先至绍兴,随后就在绍兴驻扎了下来,派出各路探子不断搜索绍兴以东的义军情况,而大军在其后稳扎稳打,步步逼进,几日后年羹尧部抵达余姚以西地区。
已回到宁波的朱怡成听完军报,眉头顿时紧锁起来,这年羹尧行军实在是太过小心谨慎,而且他派出的探子是四面八方从不遗漏,整支大军如同乌龟壳一般没有丝毫破绽,如果要想和之前那样引诱清军打伏击几乎没有可能。
而且现在年羹尧的大军已接近余姚,一旦过了余姚就是宁波了,这时候两军已将直接接触。对此,朱怡成有些发愁,看来这一仗不好打啊!
余姚城是宁波的势力范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丢的,为保证余姚的安全朱怡成不仅加固了城墙,更在城头摆了大炮,再有几千精锐义军驻扎城中。以余姚的防务,顶住年羹尧大军十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