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围绕这个坡地展开了激励战斗,此时占据坡地的明军劣势已经得到了改善,虽然相比高地的毛子其炮火力量还暂时够不着,可要打退进攻的毛子兵却不难。
毛子几次进攻,都被沉着应战的明军给打了回去,非但没有夺回阵地,反而在阵地前丢下了数十具尸体。毛子见此愤怒异常,继续用高地上的大炮朝着坡地一阵狂轰烂炸,只可惜依靠动能的生铁炮子在这种地形下杀伤力不算强,明军虽有不少伤亡却依旧牢牢顶住。
之后,随着山下的明军向占领坡地的明军进行支援,明军的阵地越发稳固,毛子再想夺回坡地是不可能了。
拿下坡地,这仅仅是第一步。
明军关键的是要直接拔掉北边高地的毛子,彻底打破毛子在此设置的三角阵线。
当得知坡地已经到了明军手中后,前锋团团长顿时大喜,立即在向坡地增兵的同时开始着手把佛郎机炮和野战炮拉上去。
只要明军在坡地设置炮兵阵地,那么以明军大炮的射程和威力,北边高地的毛子大炮根本就不是对手。
这点,在高地的毛子同样清楚,所以当毛子门发现明军正在向坡地运输大炮的时候这些毛子顿时发急了,如果给明军把大炮拉上来会是什么后果,毛子们用屁股去想都明白。
为了阻止明军,毛子开始疯狂地向坡地再一次发起了进攻,并调用高地的大炮直接轰炸明军运输大炮的士兵。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只能硬碰硬地死死挺住,虽然毛子的大炮在这种地形下准头不怎么样,射程也是一个问题,可就算这样明军依旧遭到了不小损失,运输的大炮被毛子的炮火直接炸毁了好几门,士兵伤亡了近百,如此大的损失让前锋团团长心痛不已。
等到了夜间,在黑暗的掩护下,毛子的大炮准头更差,这给了明军向上运输大炮的最佳机会。
经过半天一夜的努力,第二天凌晨时分,明军终于把三门野战炮和五门佛郎机架给设了起来,等天刚一亮,坡地的明军毫不迟疑地就向高地的毛子阵地开炮攻击,毛子不甘示弱也开炮还击。
双方你来我往,虽说毛子的大炮占据了地利优势,可明军的大炮也不是吃素的,当明军的大炮能够够上对毛子的射程后,明军大炮的威力和炮手优秀的素质顿时让高地上的毛子吃尽了苦头。
几个回合下来,明军的大炮有所损失,可毛子那边的损失更大,直炸得毛子们鬼哭狼嚎。
更重要的是因为要对付明军大炮,高地上的毛子已经无法继续封锁谷地和通往高地的道路了,这样一来就给了明军直接进攻高地的机会。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里,明军依靠大炮的力量逐渐压制住了高地上的毛子,等到下午另外两门野战炮也被明军拉上坡地后,明军炮火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增强,高地上的毛子已经彻底没了机会,高地被明军拿下仅仅只是时间而已。
终于,当太阳即将西下的时候,明军依靠强大火力掩护直接冲上了高地,当明军士兵如排山倒海一般涌来,高地上的毛子见大势已去也不再作抵抗,直接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就此,北边高地被明军一气拿下,俄罗斯在谷地设置的铁三角阵线被明军生生打破。
拿下北方高地,接下来的仗就好打了。
明军占领北方高地后不仅把俄罗斯在谷地的防御生生撕开了个口子,同时利用高地的优势明军的炮火直接就能攻击到谷地毛子的堡垒。
在这种情况下,谷地堡垒的毛子已经无险可守了,等到第三天的时候,虽然南边高地的毛子拼命意图阻拦明军进攻,为谷地的同伴进行炮火支援,但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已经没有了太多意义,在明军炮火攻击下,谷地的毛子堡垒很快就损失惨重,见势不可为,谷地的毛子指挥官直接就丢下了堡垒向西撤退,明军趁此机会直接一举占领了堡垒,并派部队快速尾随追击。
明军拿下堡垒,南边高地的毛子成了孤军,进不得也退不得,虽然阵地依旧在手,却是瓮中之鳖。
无奈,南边高地的毛子主动打出了白旗投降,就此谷地之战以明军大胜结束。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乌兰乌德城
杨勖拿下谷地要道,但这不代表俄罗斯人在前面就没有防御阵线了,相反在谷地西边毛子设置了好几道防线,意图要这种方式节节抵抗。
面对这种局势,明军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硬碰硬地一路打过去。这一打就是好些天的时间,虽然明军拥有强大的火力和攻击力,毛子的阵线如同钉子一般被明军逐一拔除,但是明军同样遭受了不小损失,更重要的是耽搁了明军直接攻击乌兰乌德的时间,等到最后一刻钉子被明军拔掉,终于打通了整个谷地的时候,时间也来到了北方的秋季。
西伯利亚的秋季异常短暂,从头至尾充其量也就半个月的时间,有时候冬天来的早,这秋季就更短了,当秋季一闪而过,随着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西伯利亚就将进入漫长的寒冬。
杨勖对此非常清楚,他之所以执意要尽快拿下乌兰乌德就是因为冬天的临近。
一旦寒冬来临,明军在野外根本无法生存,明军连同蒙古骑兵十几万人马,假如无法在冬季来前拿下乌兰乌德,那么明军就将面临寒冬的威胁。
这个时代,拿破仑还没出生,三德子的小胡子连他的祖宗在哪里都不知道。可是这两位曾今横扫欧洲的强者却在俄罗斯的严寒中折翼,并且成为帝国由强转衰的转折点。
对此,朱怡成是非常清楚的,早在杨勖决定尽快拿下乌兰乌德的同时,朱怡成就给前线的杨勖发去了旨意,让杨勖必须注意北方的天气变化,如果没有十分把握的话,明军赶在严冬来临之前向南撤军也是可以的。
对于朱怡成的担忧,杨勖自然心里明白,要知道他在此战之前掌控着大明辽东军队,辽东就处于北方,虽说严寒比不上西伯利亚更冷,可也相差不多。
面对朱怡成的警告,杨勖依旧冒险执意攻击乌兰乌德,一来是杨勖不甘心就此回军,一旦大明军队和蒙古骑兵就此撤退的话,那么大明这边掌握的优势荡然无存了,不仅给了俄罗斯喘息的机会,同时也会让部队的士气受到打击。
二来,攻击乌兰乌德杨勖已谋划了许久,他有信心在严冬来临之前拿下乌兰乌德。
而其三,那就是杨勖的私心了,前面说过作为十大开国公之一的杨勖,眼下是仅剩余没有入军机处的两人之一,相比在西域建功立业的林建章,杨勖可不想被林建章给比下去。此外还有一个岳钟琪呢,虽然他的爵位比杨勖稍差,可要知道岳钟琪这些年南征北战为大明立下赫赫功劳,就连林建章都是岳钟琪的副手,以朱怡成向来提拔臣子不拘一格的性格,弄不好岳钟琪会后来居上。
于公于私,在这种情况下杨勖都不可能就此回军,从而放弃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在他眼里乌兰乌德必须打,也有把握打下来,只要拿下乌兰乌德,那么大明军队和蒙古骑兵就能以乌兰乌德为据点牢牢扎在西伯利亚,从而同西边的俄罗斯远东总督府形成对峙。
终于,谷地打通,明军通过谷地进入了乌兰乌德所在的平原地区,当杨勖一眼看见乌兰乌德城的时候,原本放松的心情一下子就又紧了起来。
不得不承认俄罗斯人在乌兰乌德是花了大力气的,乌兰乌德城的位置就在谷地西边出口处不远,而在它北边是高地是山脉,在它的西边是色楞格河,只有西南方向是平缓的平原,可因为色楞格河的缘故直流河道众多,地形复杂,非常不利于大部队展开。
这样的城市或者说堡垒是极为难打的,由于地形的原因明军根本无法彻底围困乌兰乌德。反而乌兰乌德的毛子们却能够通过西边的色楞格河和北方高地山脉自由出入。
明军要打乌兰乌德眼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谷地西边直接攻击乌兰乌德城,并且想办法从西南方向绕过密布的河流渡河,再转道西北后然后向东控制住色楞格河和乌兰乌德的关键位置。
就算这样,乌兰乌德也依旧没有被封锁,只不过能让明军稍抢回些优势罢了。可当杨勖派出斥候探查乌兰乌德周边地形后得到的结果却让他之前的想法有所改变,因为这些毛子在这几片区域同样设置了防线和障碍,明军如果要如此打的话必须先拔除这些据点,这样一来明军会耗费不少力气和时间,甚至还会影响整个进攻计划。
为此,杨勖最终决定继续强攻乌兰乌德。他要用堂堂之战直接打破乌兰乌德的防御,拿下这个重镇。
乌兰乌德之战在明军通过谷地后的第三天上午开始,此时的明军主力已聚集在了乌兰乌德城下,后方的大炮也拉了上来,随着平原区域的部队展开,乌兰乌德这个城市将面临明军猛烈的攻击。
“将军阁下,明军要进攻了!”乌兰乌德城内,驻守乌兰乌德的是少将格里高利。
这位少将之前仅仅只是上校,因为别列克夫晋升的缘故,为了鼓励部下的士气,别列克夫以远东总督府的名义提升格里高利为少将,不过他这个少将只是临时任命,并没有得到圣彼得堡的正式任命,但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成为将军哪怕是临时的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让大家做好准备,注意明军的火炮!”格里高利举着望远镜,通过堡垒露出的窗口向明军方向仔细看着,他的表情异常严肃,眉头更是紧锁。
原本,格里高利以为自己的谷地的层层防御能够彻底拖住明军的脚步,只要等到冬天的到来,那么攻势如虹的明军必然会遭受严寒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守住乌兰乌德没有问题,甚至还能趁此机会进行反击,从而一举击败这个强大的对手。
可没想到明军的进攻力度会是如此之大,决心又是如此坚定。他在谷地的几道防线逐一被明军拿下,虽然让明军遭受了不小损失,可却没能达到他的预期。
眼下算算时间,离冬天来临还有半个月左右,明军就打开了谷地通道直接打到了乌兰乌德城下,这让格里高利意外之余又有些不甘。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穴地攻城
兵临城下,格里高利却没有太多惊慌,相比在谷地的几道防线,乌兰乌德城的坚固根本不是那些临时防线可比。
要知道乌兰乌德当年修建起来时就是城堡,俄罗斯人占领此处后对乌兰乌德进行了多次修筑和扩建,几十年下现在的乌兰乌德说是一座城,其实用一个要塞来形容更为合适。
整个乌兰乌德无论是城墙还是建筑都是用大块的石头切筑而成,西方的建筑修筑和东方有所不同,相比东方习惯于用土木和烧制砖墙修筑,西方人更喜欢用天然的巨石来建造。
从这点来说,巨石的耐久性相比土木更持久,所以西方文明从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建筑并不少见,其中最为著名的自然是古罗马的斗兽场、雅典的神殿废墟,还有闻名于世的埃及金字塔等等。
而在东方,除了长城之外,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建筑极少,仅存下来的往往也只是那些用石头建造的桥、塔寥寥无几的建筑而已。
就算是大名鼎鼎的长城,在后世中国人都称长城是秦始皇所修建的,可其实后世现代人看见的长城并非秦长城,而是明长城。
至于秦长城,仅能在某些地方才能通过遗留的痕迹来进行确认,如果不是专业人士的话,看见秦长城的遗迹根本就认不出来它是什么,因为千年的风霜下古时的秦长城早就没了当年的雄姿,遗留的仅仅只是高低起伏的土堆罢了。
格里高利知道明军的火炮厉害,可再厉害的火炮要打破乌兰乌德的城墙根本就不可能。
巨石堆切的城墙完全可以阻挡住火炮的轰击,而且乌兰乌德的地理位置优势非常明显,明军在无法包围乌兰乌德的情况下只能强攻,可是强攻乌兰乌德谈何容易?以格里高利来看,凭借乌兰乌德的防御和城中的军队和物资,守上一年两年都不是问题。
想当年满清康熙时期,满清因为领土问题和俄罗斯在雅克萨地区打了一仗,这一仗从开始到结束前后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其中真正交战的时间长达三年左右。
俄罗斯驻守雅克萨的兵力并不多,仅只有五六百人而已,而满清派出攻打雅克萨的兵力前后加起来超过五千人,如果再算上民夫和辅兵的话,动用兵力高达上万。
以超过俄罗斯十几甚至二十倍的力量,耗费了这么久的时间才拿下雅克萨,这就是当年雅克萨之战的真相。
更加可笑的是,拿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