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8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是丝毫不手软的,这使得原本就被清军打得已经狼狈不堪的策妄阿拉布坦如丧家之犬一般。

    清廷转进,武礼主要负责各军的物资调配补给,这个任务是康德特意交给他的,同样也是想进一步看看武礼的能力。

    虽然康德还没正式任命武礼军中职务,依旧以协办军务来担任此事,可要知道实际上武礼接下这个差事之后等于直接就入了康德的眼,而且这个任务极重要,非普通臣子不能为。

    还别说,武礼的这份工作做的相当不错,这一路上他前前后后奔波劳累,带着儿子阿舒尔任劳任怨,把前军、中军包括后军的物资调配做的井井有条。

    当中军在半个月后绕过西域西北,由后世的崇阿来区域谷地过喜马拉雅山脉北部后,清军可以说已经走了半程路,接下就是继续西进,然后由阿富汗绕道向南,再由喜马拉雅山脉西侧一路南下进入印度。

 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西天

    京师皇宫偏殿。

    朱怡成的办公室。

    蒋瑾正向朱怡成汇报事宜,其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清廷西行印度的大事,对于清廷西行印度,对于大明普通人来说是个新闻,可在大明朝廷核心中枢却早就做出了判断,并一直严密注视这件大事。

    清廷西行,大明军队分别进入西域和藏地,西域和藏地两地归于大明已成定局,从前线传回来的军报,两地进军异常顺利,除了藏地的明军还要彻底解决策妄阿拉布坦的残余力量外,在西域那边根本就没遭到丝毫阻碍。

    “岳帅那边已让前军暂缓,我部行军速度实在是太快,而且西域各地眼下缺粮严重,后勤压力太大,岳帅担心后勤一旦跟不上会影响到自身。”

    朱怡成微微点头,岳钟琪西域出兵后没遭到丝毫阻拦,甚至西域各族见了明军前来更是欣喜万分。眼下西域各地粮食紧缺,别说老百姓了,就连之前的殷实之家也被满清掠夺一空。

    没了财物最多就是损失,可没了粮食这人根本就活不下去。满清在西域抢掠无数,杀人盈野,许多地方更是被满清杀掠成了白地,几乎十室九空。

    明军进入西域中部地区后,那些地方百姓听闻后蜂拥而至,为的就是想要从明军这边讨到些食粮生存,而明军那边也早就做好了准备,虽然不可能全部满足地方需求,但是部分放粮施粥却完全做得到,这样一来很快就赢得了地方民心,使得明军在西域很快就站住了脚。

    这是好事,可目前情况是明军进展太快,地方缺粮太过严重,虽然明军早就有所准备,可依旧不可能完全满足地方,所以岳钟琪限于目前情况只能暂缓进军,等待后续物资跟进后再继续。

    这样一来,地方由于粮荒必然会死上不少人,尤其是原本清廷所在的核心区域,也就是西域的中西部地区。但这和大明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不是因为考虑到名声,朱怡成巴不得西域各族死个精光,从而以后把这块地盘全部留给明人。

    “让岳钟琪稳扎稳打,不用顾忌太多,如地方有冲撞军队事宜,他可便宜行事。”朱怡成开口如此说道,直接就把西域的决策给定了下来。

    蒋瑾应了一声,接着说起了藏地那边的事。

    “皇爷,藏地来报,说是策妄阿拉布坦上书求降。”

    “呵呵……。”朱怡成笑了笑,问:“他的降书何在?”

    “降书已快马送京,约莫着这几日就能到了。”

    朱怡成不置可否道:“既然如此,还是等朕亲眼看见他的降书再说吧,大军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朕虽是大明天子,但也不好过多干涉前线战事,蒋卿以为呢?”

    “皇爷圣明!”蒋瑾会意地也笑了起来,策妄阿拉布坦此人狡诈多变,对于大明来说一个死掉的策妄阿拉布坦远远好过一个活着的策妄阿拉布坦。

    朱怡成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暂时不理会所谓的求降,再说了,假如策妄阿拉布坦真的甘心投降的话,何不直接自绑来京跪降?又何必先弄个降书?

    这分明就是策妄阿拉布坦意图用这方式糊弄大明君臣,朱怡成哪里是能被糊弄的人?何况藏地收复后,留着策妄阿拉布坦根本没什么用,这反而是一个麻烦,倒不如彻底灭掉此人,至于其部只要策妄阿拉布坦一死自然就不成气候,到时候分散部民安置各处,不出数年曾今称雄一时的准葛尔部就会成为历史的尘埃彻底消失。

    “派往两地的民政官员挑选的如何了?”朱怡成根本就不在乎策妄阿拉布坦的死活。

    “回皇爷,这是军机处同吏部初拟官员名册,还请皇爷过目。”蒋瑾递上一份名册说道。

    朱怡成接过翻开看了两眼就合上了,大明如今官员千千万,朱怡成作为皇帝除中枢和地方大员外,普通官员哪里记得那么多?既然这个名册是军机处和吏部一起初拟的,那么就按军机处的名册安排就是。

    这官员派下去,看他们的政绩成效,合适的就留任或者升迁,不合适的直接调走甚至降级,大明眼下官员制度经过十数年的不断完善早就远超前明了,再加上各级监察机构在吏治中起到的巨大作用,朱怡成很是放心。

    “此事蒋卿同军机处、吏部同办就是,朕要看的是结果。”

    “臣遵旨。”蒋瑾接回名册道。

    朱怡成想了想又道:“西域和藏地历经战火,民间损失惨重,我大明控制两地后其关键还需尽快恢复民生,此事是大事。此外,两地黄册也需尽快办理,一应制度需同中原一般建立起来。”

    蒋瑾点头称是,朱怡成说的没错,要彻底掌握这两地这些事是重中之中,此外还有继续向西域包括藏地移民也需抓紧办理。经历满清多年战乱和掠夺,两地如今是直接并入大明的最好时机,这个时机比历朝历代都好的多,尤其是两地的人口锐减,更给大明彻底掌控带来了优越条件,只要从一开始就做好此事,那么等到数十年之后,两地就同中原各地没什么区别了。

    “对了,康德西天取经到了哪里了?”朱怡成随口问。

    蒋瑾一愣,紧接着就笑了起来。朱怡成形容的还真是恰如其分,康德西行选的路线不就是当年玄奘法师去天竺的路线么?所以用取经来形容倒也丝毫不差。

    只不过历史上玄奘法师是单身一人西行,话本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师徒四人再加一匹白龙马。而康德倒是规模远超玄奘法师,浩浩荡荡数十万人西行,就不知道是否能修成正果。

    蒋瑾告诉朱怡成,康德一行如今大致抵达的方向,朱怡成在地图上找了找随后微微点头表示知道了。

    还别说,康德等人跑的还真是快,眼下都彻底离开了西域进入中亚了,按时间来算至多再过半个月其前部就会进入阿富汗地区,如果不考虑季节因素,三四个月后满清大军就能进入印度核心区域。

    一想到满清大军侵入印度,朱怡成嘴角就挂起了笑意,印度是阿三所在之地,这片肥沃的土壤可以说是满地金银,现在印度还处于莫卧儿帝国时代,但已是莫卧儿帝国的末期了。

    莫卧儿帝国在印度曾辉煌一时,可随着奥朗则布统一了整个印度之后,之后帝国的历代君主都是昏庸无能之辈,这些年整个帝国马拉塔人叛乱四起,内忧外患严重。

    现在的印度版图可要比后世大了许多,整个印度包括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各地,划分各邦和行省区域。也就是说满清进入阿富汗地区后就等于实际上进入了印度了,而这个地区就属于印度北部的旁遮普。

    相比印度南部,印度的北部区域还算比较稳定,由于欧洲各国的入侵,各国在印度南部已陆续建立了殖民地,其中包括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其中英国人后来居上,不仅拿下了南部孟加拉区域设立孟加拉总督府,还在印度各地不断扩张。

    在原本历史上,莫卧儿帝国在印度统治的彻底奔溃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如果历史没有改变,那么不出百年的时间,英国就将成为印度的主宰,从而彻底把印度这片土地变成英国国王王冠上的明珠。

    正是因为拥有印度巨大的领土和人口资源,英国人才开创了后来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而现在,由于历史的改变,康德带着满清数十万精锐和人口直接闯进了印度,按照阿三的能力,他们根本不可能阻挡满清入侵的脚步,而且满清的八旗制度和印度原本的种姓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等到满清在印度立足,朱怡成非常期待满清和西方的碰撞。

 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鲶鱼

    说到印度,朱怡成就想起了缅甸。

    高进在缅甸已完全站住了脚,虽说刚入缅甸那会儿高进虽形式上占领了缅甸大部,并得到了大明的册封,可实际上高进在缅甸的日子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舒坦。

    主要还是因为缅甸局势复杂,一来缅甸民族关系不同中原,高进作为外来自被地方排斥是肯定的。二来,东吁王朝虽然覆灭,可依旧有忠于东吁王朝的遗老遗少在缅甸南部死而不僵。三来就是当地的孟族,对于高进实际上成为缅甸的统治者,孟族对此有所不满,在孟族看来东吁王朝覆灭后应该由孟族取而代之才是。至于其四,那就是各国在缅甸南部的势力了,对于各国来讲都不希望看见高进统一缅甸。

    虽然因为大明的强压,各国表面上承认了高进对缅甸的统治,可实际上小动作一直不断,这也是高进一直未能解决掉东吁王朝残部和南部孟族的原因。

    无奈之下,高进只能先解决自己控制区的问题,暂时把南部的事搁置,专心稳固在缅甸的政权。

    不得不说,作为造反老祖宗的白莲教在民心争取上很是有一套,虽说高进是外来者,可在立足稳固后就开始用白莲教的那套东西开始拉拢民心。

    高进部下中传教好手不少,在高进的授意下关于白莲教的传播从缅甸北部区域逐步蔓延,在传教的同时,高进还拿出了大量物资对地方进行拉拢,其效果非常显著。

    在前年的时候,高进自称白莲护教宗主,金蝉子下凡。

    缅甸本就信佛,各地寺庙信徒众多,白莲教在缅甸教义传播极其顺利,尤其是白莲教的那套东西很容易蛊惑人心,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各地寺庙已大多供奉弥勒和无生老母,从而在缅甸这片土壤扎根。

    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高进在缅甸国王的位置逐渐坐稳,此外他还提拔了不少当地的大族子弟作为官员,这样一来就更得人心,如今高进已成了真正的缅甸王,虽然整个缅甸还有南部一些地区还未彻底拿下,但白莲教义通过各种渠道已开始向南部渗透,弄得南部各方势力心中惶惶。

    宗教这玩意,自古以来就是大杀器。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在东方,东汉时期的黄巾起义就是打着宗教的旗号,在后面的历朝历代中,宗教对朝廷的影响力也依旧存在。

    至于在西方就更不用说了,西方文明从最初就是宗教文明转变而来的,教皇国对西方各国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西方各国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一律都信仰宗教,在西方历史上因为宗教原因导致的战争更是数不胜数。

    如果从宗教的影响力来说,西方甚高于东方。这是因为东方王权和西方王权的根本不同导致,在东方,皇帝是受命于天,皇帝称为天子,代天牧民,王权高于宗教。而在西方,王权神授,王权需得到宗教的承认,这一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高进在缅甸大搞白莲教,大肆推行白莲教义,这导致了东西方宗教包括缅甸本土宗教的强烈碰撞。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进搞的还真是不错,白莲教义的“恐怖威力”大明是一清二楚,要不然从前明起朝廷也不会大力禁止白莲教,并且强力打压了。

    一想到缅甸南部如今乱成一团麻的样子,朱怡成的嘴角就不经意地微微翘起,他当初放高进和白莲教一码,并且暗中支持高进进入缅甸,其目的就是要借白莲教之手扰乱南亚地区。

    南亚这个地方小国林立,宗教势力错综复杂。在后世的时候,佛教、绿教、西方教派争夺不休,而现在白莲教也参与了其中,以白莲教的蛊惑力和攻击性,根本就不是那些本土佛教和其他宗教可比,恐怕就连强悍的绿教也稍有不如。

    朱怡成很是期待高进能够把南亚地区搅得翻天覆地的那一日,如果有这样的结果,朱怡成也就彻底放心了。

    朱怡成掌控大明以来开疆拓土,如今大明不仅彻底收复了中原故土,还拿下了西域和藏地,再加上蒙古和东边地区,大明本土的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