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除了主薄外,邬思道身上并无其他兼职,这使他稍稍安了心。但朱怡成对邬思道的看重是显而易见的,不仅赐了他在大都督府旁一幢大宅子外,同时还给他送去了几个美婢,平日里更有随意出入大都督府的特权,实在是让人看的眼热。
而邬思道就任主薄后不同他人多接触,每日里不是在赐给他的宅子里红袖添香,或就是外出游山玩水,当然有时候也会去大都督府中转上一圈,这样时间长了,对邬思道有所防备的蒋瑾众人觉得或许朱怡成是用他拿来做千金买马骨,特意养的闲人,渐渐也不以为然了。
一转眼就到了五月,随着前后近半年左右的准备,宁波出兵台湾的时机终于到了。按计划,必须得在六月前后攻下台湾,要不等季风到来台湾就不那么好打了。这一日,大都督府文臣武将汇集,就连在苏松的董大山和在台州的马功成都赶了回来。
朱怡成到后,开始正式议事。先是由各将领汇报各地的情况。苏松战场如今基本维持之前态势,宁波义军已牢牢控制住崇明、松江一线,而同苏州之间的战斗虽然还有小规模的进行,不过由于双方力量的相对平衡,再加上地方义军的缓冲,这些日子无论是宁波方面还是清军方面都未有大打出手的迹象。
而在崇明,潘老大的水师已建成,并逐渐从宁波水师手中接过长江防御和对陆军的协助。至此,作为主力的宁波水师也可从苏松战场逐渐脱身,从而南下投入到攻略台湾的计划中去。
至于南边,奉化之战后,宁波在浙江势力不断扩张,已占据了绍兴、义乌、丽水一线,台州方面也已推进到温州以北,依旧如同奉化之战前那样维持对福建的逼迫姿态。
要不是朱怡成吩咐暂不得进攻的话,恐怕以马功成一军的力量就能直接拿下温州城。而现在,随着台湾攻略的即将开始,摆在台州的马功成马上就有了用武之地,这令他兴奋不已。
至杨勖,如今也已完成了对其部的整编和新军招募、训练工作,对杨勖来讲,他最为迫切的就是带兵直入福州,因为之前的浙江巡抚,现在的闽浙总督年羹尧就在福州城,杨勖每日无时无刻不想着能砍下年贼的狗头,为自己和吴升等人报仇。
除此之外,还有在中原的祝建才和江西的袁奇两部情况,如今祝建才的势力扩张迅猛,相比之前又多了两县地盘,再加上八卦教在北方民间力量强大,清廷虽已调兵遣将尽力围剿,可效果并不大。双方在河南几次交战互有胜负,至于祝建才更暗中煽动河北、山东包括山西等地八卦教教民暴动,这些日子这些地区似也有不稳迹象,这令清廷更是大恐。
如今,康熙已从关外紧急调兵,同时令蒙古各王公组织蒙古骑兵南下,以尽快剿灭在中原的祝建才部。
而袁奇,在占据九江、武昌等地后,依靠鄱阳湖之便大力发展水师,再加上袁奇部来去飘突,又有水师接应之便,接连几战均有获胜,其声势同样大振。如今已把触角朝四面八方伸出,更联络上了四川的白莲教众,试图依托长江便利同四川连成一线,随后以湖广为基进而取天下。
随着时间推移,大清王朝可谓处处锋火应接不暇,再加上朱怡成盘据浙江,收编罗教,从实质上基本已切断了清王朝的漕运,如今康熙几乎是焦头烂额,再加上太子清理户部最终未听取四阿哥的建议,搞了个“网开一面、下不为例”的处置方案,导致户部清理并未尽其功,使得财政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发恶化。
“如今情况大家都知道了,现攻略台湾时机已成熟,本都督决定即日起由王东的水师本部为主,并陆军5000人直取台湾,马指挥使……。”
“卑职在!”马功成兴奋地站起道。
“水师出兵,你台州即日就向温州开战,等拿下温州后再南下直逼福建,给我牢牢盯死年羹尧在福建的兵力,同时做好陆上接应。”
“卑职听令!”马功成这些日子在台州早就憋的荒,巴不得早点拿下温州城以建功立业,听到朱怡成如此安排他是兴奋地摩拳擦掌。
“大都督!”这时候,杨勖却站了起来,上前单膝跪地抱拳道:“杨某不才,南下福建愿为先驱,还请大都督成全!”
朱怡成当然知道杨勖的心思,他是要想向年羹尧报仇,可是杨勖初降不久,而且满心的仇恨,让他跟随大军出战万一求胜心切坏了自己整盘计划那就得不偿失了,想到这,朱怡成不由得把目光投向下首的邬思道,而邬思道却微微向他点了点头。
“好吧,既然杨将军如此,那就在马指挥使下为副,但话说在前头,一应行动必须听从指挥,不得擅自浪战,如有违背军法从事,如何?”
杨勖听后喜不自禁,连忙大声答应,看着他这副急切而又欣喜的样子在场众人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至于宁波水师那边,从王东以下全做好了准备,大都督府参谋本部长庄岩当即挂起一副巨大的地图,地图的中央就是台湾。作为参谋部的主官,庄岩同样还是原福建水师仅次于施世骠的将领,福建水师本就有驻扎和防守台湾之责,再加上庄岩早年还亲历过清军攻台湾之战,对于台湾防务是了如指掌。
打台湾首要的是澎湖,拿下澎湖就等于有了进攻台湾的跳板,在庄岩的讲述下,攻略台湾的步骤在众人面前清晰无比,何况如今台湾的防守力量并不强,虽然无论是澎湖还是台湾都有水师和一镇绿营驻扎,可从人数和规模来讲却不到二千余人,其战斗力也不高。
以宁波水师的实力,再加陆军5000人的规模协助,拿下台湾可以说是轻而易举,而主要防备的就是南澳总兵蓝延珍,南澳镇可是大镇,不仅兵强马壮还拥有战斗力不俗的一支水师,一旦攻击台湾时间过长,蓝延珍聚兵北上,年羹尧又孤注一掷的话,或就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变化。
台湾之战,是朱怡成组建的参谋部第一次再众人面前展现,也是参谋部头一回正式参与重大军事决策。随着庄岩指着地图各处侃侃而谈,有条有理地把双方兵力、将领、地形和人员因素、外部因素、甚至包括一些所能想到细节乃至台湾的当地民俗等等全考虑了进去,然后根据攻略台湾的大方案做了详细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拿出了解决办法等等。
如此细致而全面的参谋方式让所有人大开眼界,别说其他人了,就连老于行伍的杨勖都听得感慨不已,这种参谋方式已完全超越了他之前的想象,简直把战争变成了一种另类的艺术似的。
而在其中,只有参谋部人员和朱怡成、邬思道依旧如常,作为主薄的邬思道别看这些日子表面上无所事事,可实际上一直为朱怡成在摸清宁波方面的底子以做调整参考,同时作为朱怡成的“私人秘书”他还负责对参谋部的指导工作。
此会议从上午一直开到下午,众人就连午饭也是让人送进来的,等到最后以王樊和蒋瑾两人的后勤工作准备报告完毕后,这场会议才进入了尾声。
按理说,接下来就是散会了,可朱怡成这时候却没宣布散会,反而笑看了一眼邬思道。
见此,邬思道拿起竹仗站起身,随后空出来的左手向后一伸,一位守备的亲兵连忙把一卷绸做的布递了过来。
“王将军!”邬思道拿过这卷布,然后放开竹仗用双手捧起,神情严峻地喝了一声。
在场的王东先是一愣,紧接着朝朱怡成望去,当见到朱怡成向他微微点头时,王东连忙上前大声道:“王东在!”
邬思道的目光锐利而坚定,他看着王东,同样也望着在场所有人:“当年甲申之变,满清入关,亡我河山,占我神州,杀我汉人兄弟姐妹,驱我等为奴,至今已六十五载。此战台湾,必当重扬我大明天威!更是兴我大明的关键一战!监国殿下有令!拿下台湾就当复我大明旗号,凡是随起义有功之臣更将不惜封赏,希望我军将士奋勇杀敌,以重现洪武先帝驱逐鞑虏复我河山的当年之威!”
说完,邬思道把手中绸布一展,蓝底红色再加用金线绣成的十二角日月旗顿时出现在众人面前,见到此旗众人顿时呆住了,再听得刚才邬思道口说所说的监国殿下,一时间全惊愕的连话都说不出……。
第一百五十四章 澎湖
澎湖,台湾的门户。
驻守澎湖的是副将叶国鼎,下辖水师八百,战舰二十余艘,陆战绿营六百人。
由于郑家数十年前丢掉了台湾,清廷拿下台湾后就把台湾纳入福建管辖,台湾也只设了一镇即为台湾镇,但这镇仅是小镇,总兵力并不多,尤其是澎湖这样的台湾门户加起来也仅是一千四百余人,实际上去掉空额外真正能出战的人数更少。
在清廷看来,灭掉了郑家,残明势力已彻底解决,天下太平,台湾从此高枕无忧,不必再派重兵把守。何况厦门还有强大福建水师在,再南更有南澳总兵蓝延珍随时可以北上,澎湖及台湾的守军说白了也就是防止地方,维持航道,弹压乱民而已。
从康熙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短短的一年中浙江大变,如今中原和武昌也大乱起来,宁波势力突然崛起,占据台州后不仅北进苏松,还在奉化一战中击溃清军两镇人马,其声势大振。
现在,宁波势力又在台州调动兵力,隐有南下攻击温州的迹象。闽浙总督年羹尧见此只能暂缓对福建腹地的陈五显部围剿,重新布置兵力以防不测。
而这些,对于澎湖副将叶国鼎而言却离的太远,因为就算宁波的兵打到福建那也起码先得拿下温州才行,再说台湾孤悬海外,大陆那边的乱子暂时也乱不到这,所以相比福建其他地方的绿营而言,叶国鼎的小日子过的还算不错,每日里在岛上吃吃喝喝,空闲时带着手下战舰在附近转上一圈,遇见来往的商船还能顺手打打秋风什么。
这一日,叶国鼎如同往常一般睡到日上三杆,正打算去码头转转的时候,只见一个亲兵急急跑了过来。
“大……大人!外面……来……来了船!”
“来船了?”叶国鼎听后不惊反喜,澎湖守将这个差事虽不起眼,可实际上却是肥差。要知道台湾海峡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平日里经过的商船可不在少数,只要凡是有船经过,那就是叶国鼎带人出去打秋风的好机会,所以听到外面来了船,叶国鼎心里是高兴不已,还念叨着什么今天出门就听见喜雀叫必有好事之类的话,其实这澎湖列岛哪里来的什么喜雀?到处飞的海鸥倒有不少,可叶大副将既然这么说了,下面人又怎么会扫兴呢?当即都乐呵呵地连声称是。
等到了码头一看,果然远处隐隐约约有船帆出现,看规模似乎是四五艘的样子。
“小的们!准备起来!买卖来了!”叶国鼎见此大喜,四五艘船,而且船看起来还不小,看来是哪个大商家的船队,而且从船行的方向正是澎湖。叶国鼎此时暗暗琢磨着今天能捞多少好处,招呼着部下做好登船检查(敲诈)的准备,却丝毫没有感觉任何不妥。
至于他的那些部下也瞧惯了自己上司的作风,嘻嘻哈哈地登上码头的战舰,很快几艘战舰就驶出码头,朝着船队主动迎了过去。
作为副将的叶国鼎当然不会放过这样机会,他也登上了其中一条战舰,可战舰驶出码头前行了一些时间后,只见那本慢吞吞的四五艘大船突然加快了速度,当叶国鼎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又见到海平面最远处冒出了一条桅杆。
“又来一艘?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叶国鼎喜滋滋地想,可这念头刚刚冒起,又是一条桅杆升起了起来……。
一条……两条……三条……五条……十条……。
仅仅转瞬之间,无数条桅杆从海平面逐一跃出,最后当看到海上突然出现一支庞大的舰队时,叶国鼎脸上的笑容早已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惊愕。
“这……难道老子眼花了?”叶国鼎忍不住揉揉眼,他重新拿起千里镜朝着远去看去,心中还有那么一丝侥幸,也许这是厦门的福建水师吧,又或者是南澳的水师,可当他看见那气势汹汹又如同排山倒海朝澎湖而来的舰队上挂着的那面迎风飞扬的旗帜时,叶国鼎吓得全身一颤,手中的千里镜顿时摔到了地上。
“掉头!赶快掉头!”叶国鼎双手死死抓着船舷撕心裂肺地大呼,满面全是惊恐不已的表情。而这时爬在桅杆上的瞭望手也看清楚了舰队挂着的旗帜,脸上同样露出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十二角日月旗!这是前明的旗帜,怎么会这样?
自台湾郑家灭后,这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