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十八年来的头一回,更是让这位一直沉浸在圣君、仁君和太平盛世中的皇帝感觉到自己无比的疲惫,还有从所未有的无力感,

    “皇上,隆科多在外请安……。”一个太监轻声提醒道,把康熙从思绪中拉回现实。

    “叫!”康熙凝凝神,开口道。

    太监连忙应了一声,很快一等侍卫隆科多从外进来,见到康熙连忙叩首请安。

    康熙并没马上让隆科多起身,而是眯着眼打量着面前这个人。说起隆科多,他不仅是康熙的表弟,更是康熙的小舅子,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是当朝一等公,也是康熙皇帝的舅舅和岳父,之前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等要职,但由于和皇子过于亲近,前些年被康熙降三级留用,不过由于他身份特殊,依旧是朝中最有势力的大臣之一。

    至于隆科多,早在康熙二十七年就被授予一等侍卫之衔,后又被提拔为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之职,可谓深得信任。但几年前,由于其父佟国维介入皇子之争,导致被康熙大怒撤其领侍卫内大臣和议政大臣之职,同时找了个下属犯法隆科多作为上级监管不严,未能尽心办事的由头罢顺手免了其副都统、銮仪使的职务,但仍在一等侍卫上行走。

    这时间一晃就四年多过去了,如今的隆科多看起来似乎比之前沉稳了许多,看来这些年的磨练还是颇有效果的。

    “起来吧……。”好一会儿,康熙才道。

    “谢皇上!”隆科多先又磕了个头,这才手脚并用从地上爬了起来。

    “赐座。”

    康熙话音刚落,在一旁的太监就搬了个凳子过来,隆科多连忙谢过,这才小心翼翼地半边屁股落坐,双手规规矩矩摆在膝上,毕恭毕敬准备听康熙教诲。

    康熙先是不闲不淡地问了几句隆科多的家事,毕竟双方是亲戚,这也是康熙用这种方式表示对隆科多亲近的一种手段。隆科多一一小心回答,说了一会儿话,康熙又问了他近来的情况。

    “回皇上,奴才这些年一直遵循皇上当年的教诲,以皇上‘行为端正,勤谨为之’这八字时时勉励自己,丝毫不敢放松……。”

    听到这话,康熙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今天他把隆科多找来不是拉家常的,如今天下反贼四起,尤其是宁波的朱怡成直接亮出身份,自称大明监国,以图反清复明。现在这些反贼已不再是什么疥癞之患,而已实质性地威胁到了大清安危的地步。

    此时的康熙已有了极大的危机感,他非常清楚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的道理,当年的朱三太子一个虚名就搅得整个大清几十年不稳,而现在更不用说朱怡成直接以大明监国身份割据江南甚至拿下台湾了,再加上袁奇、祝建才和陈五显等反贼的势力,这是康熙自平定三藩后所遇到最大的危机。

    虽说康熙登基以来,一直向天下宣扬满汉一家,甚至还亲自祭祀过前明的陵墓,对朝中汉臣重用者也不少。但随着康熙四十七年江南的叛乱四起,直到如今朱怡成自称监国,更直接竖起明军大旗时,作为大清皇帝的康熙心中不免对汉人也有了些提防。

    就如之前,奉化大战失败后,近半浙江落入宁波势力之手,再加上袁奇和祝建才又在中原和江西等地又一次声势浩大的起义,康熙一连处置了数十位地方大员,而接替他们的官员中满人比例已超过了九成,就算仅有的汉官也都是在旗的。

    由此可见,此时康熙在内心已有不信任汉人的倾向,在他看来,如今此时还是“自己人”更可靠些。当然在表面上,满汉一家是绝对不能否定的,毕竟这天下究竟还是汉人居多,可重用自己人的想法占了上风。

    隆科多就是这样一个自己人,更是自己的亲戚,这些年因为受佟国维牵连,隆科多一直未能出头,但康熙却没有忘记他,而现在就是要用他的时候。

    “舅舅这些日子如何?”康熙突然话风一转,问起了佟国维的情况,佟国维虽还在朝,可因为年纪大了,而且之前因为过于和皇子交往密切被降级留用,如今几乎闲置在家养老。

    “有劳皇上关怀,隆科多替父谢皇上之恩。”康熙提到佟国维,作为儿子的隆科多连忙起身向康熙磕头谢恩,随后这才回道:“父亲如今年迈已近古稀,身子骨还行,就是有时脑子有些糊涂,不过还好,有奴才照顾着不会有什么大碍。”

    隆科多这个回答令康熙很是满意,他微微点点头道:“这些几年你能知道自己过错,在家潜心反省,看来是有点长进的。既然是一家人,朕今日就给你一个机会,复了你都统一职。”

 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守为攻

    隆科多官复原职,等他谢恩之后康熙又勉励了他一番就让他跪安了。离开后,隆科多脸上却没太多喜色,急急出了宫就去了家中。

    “父亲,我回来了。”回到家,隆科多快步走进书房,佟国维正坐在窗边手中拿着卷书翻着,闻声抬了抬头,鼻孔里轻嗯了一声。

    给佟国维行了个礼,隆科多起身后先关了房门,接着把刚才见康熙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了讲,佟国维微闭着眼,静静坐着着,等隆科多讲完后他这才轻叹了口气。

    “应对大致还算得体。”

    “那是父亲教诲有方。”隆科多连忙回道。

    佟国维摆摆手,叹道:“这些年你受为父牵连蹉跎至今,以后的路就得靠你自己走了。今日皇上复你原职,估计不日就有大用,为父这从明日起你就不要来了……。”

    “父亲!”听到这话,隆科多神情一变,可还没等他开口,佟国维就道:“皇上的意思你难道还没看出来么?如今大清反贼四起,皇上也开始心急了,要不你也不会如此之快复出,原本以为我这把老骨头走了后你们兄弟才有机会,看来皇上已有些迫不及待了,这是好事,可同样也是坏事。”

    “可是父亲,您为何要插手皇嗣之事?以父亲的威望和身份,如不碰那些事想来皇上也不会打压于您。”这是隆科多一直不解的一点,作为国丈兼康熙的舅舅,佟国维可以说是位及人臣,而且在朝中威望也是极高,更有军功在手,当年甚至有佟半朝之称,两个女儿一为皇后,二为皇贵妃,孝懿仁皇后虽早已去世,可身为皇贵妃的佟佳氏依旧还在,而且康熙后来一直未有立后,佟佳氏如今可是实质上的后宫之主。

    在隆科多看来,佟国维如果不插手皇子之争根本就不会被康熙打压,可如今佟国维虽然还在朝中,但已基本处于闲置养老的状态,这也是隆科多一直不解的地方。

    摆摆手,制止了隆科多继续往下说,佟国维交代了一番后就让隆科多离开了。看着出门去的隆科多,佟国维不由得暗叹了一声,其实他何尝不想如此做?可作为康熙朝的老臣,又是康熙的舅舅和岳父,他对于这位康熙皇帝的了解实在是太深了。

    当年佟国维虽有佟半朝之称,可他的权势也未达到之前索额图和明珠的地步,但这两人又如何?无论是索额图还是明珠,前者其父索尼是顺治留下的顾命大臣,更是康熙的正牌子岳父和太子外公。明珠当年是康熙铲除鳌拜的得力助手,也是康熙的小舅子,他们无论是身份和地位都不亚于佟国维,而且在朝中势力最强大的时候也不是佟国维可以相比的。

    可到头来,这两人的结局又是如何?显赫一时的索相、明相都早已成了过去,康熙这个皇帝向来就不是好相于的,只要有人威胁到他的皇权,他下起手来绝对不会手软。

    何况,佟国维的两个女儿虽然一为皇后二为皇贵妃,可惜的是都未有阿哥,他佟家要想延续富贵,必须在众多阿哥中选择一位以作投资。太子是绝对不可能的,一来太子的品行佟国维根本就看不上,二来太子是索额图的外孙,如太子上位他佟家最多也就是锦上添花而已。至于大阿哥也是如此,大阿哥的舅舅是明珠,而且大阿哥又一向不为康熙所喜。

    看来看去,也只有出身底微,却有贤王之名的八阿哥才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佟国维就把宝押在了八阿哥身上,一直暗中为八阿哥谋划,以图未来。同时也能让康熙顺势抓自己一个把柄,用这种方式从风口浪尖上平安退下去,如果以后八阿哥真的上位,定能念其佟家之好,惠即后人。

    佟国维猜的一点都没错,隆科多官复原职没多久,康熙就又把他的副都统直接提为都统,而且还把五千精锐满蒙八旗骑兵调于他掌握,同时还让他掌丰台大营其精锐六千余人。

    随后,康熙命隆科多先至山西协助地方平定八卦教之乱,然后再拿下对黄河以北的各教民进行清剿。

    隆科多也不负康熙所托,到达山西后只花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平定了山西八卦教之乱,紧接着对黄河以北地区进行清剿,一月之后,黄河以北八卦教势力被隆科多基本扫平,地方上为之一清。

    除此之外,康熙的另外几支部队也已南下,分别在河南同祝建才部展开激烈争夺,双方虽互有胜负,可祝建才部因为战斗力不如却受损更多,为此祝建才只能暂时收缩防线,依托人多优势进行防守,同清军在河南形成对峙状态。

    在江苏,康熙调动兖州、曹州两镇兵力对江苏进行支援,试图从董大山部手中夺回崇明、松江之地。

    至于江西那边,康熙也下旨令四川总督、湖广总督调集兵力支援两江,打通长江航道,彻底解决盘踞武昌、九江一地的袁奇部。而两广总督也接令带军北上,协助年羹尧剿灭在福建腹地的陈五显部,随后再北击朱怡成所部。

    如此一来,整个大清王朝几乎调用了十省兵力,再加南下的满蒙八旗精锐和丰台精锐一部分,意图一举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解决自康熙四十七年以来的乱局。

    这是自三藩之乱后康熙在中原大地第二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其声势浩大,调动兵力之多,牵连之广是前所未有。

    宁波城,监国府。

    “康麻子发急了。”

    朱怡成看完奏报,不由得冷冷笑道,而坐在他下首的两人一是廖焕之,而另一人是邬思道。

    重登监国之位后,廖焕之受封武英殿大学士,并掌吏部尚书一职,而邬思道为东阁大学士又挂了个右都御史的头衔,但对于内阁朱怡成并未组建,毕竟现在可不是太平年代,朱怡成以监国身份摄大都督之职,乾纲独断,并不需要什么内阁。

    “康熙此人的确不简单,如今苏松方面的压力可不小,再加上两广兵力北上,陈五显恐怕抵挡不住,一旦陈五显部被清军所灭,那么南边的年羹尧就没了后顾之忧。再加上袁奇、祝建才等部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果他们两部也被打败的话,清廷就能完全腾出手来对付我们了……。”

    廖焕之毕竟是做过清廷知县的人,对于康熙的称呼并没像朱怡成那样直称康麻子,不过对目前局势来看,清廷反应如此之快,又如此动员之大,不由得有些心忧。

    微微点点头,朱怡成虽然口中对康熙不屑一顾,可实际上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康熙的能耐。其实在正式登位宣告天下之前,朱怡成已经考虑到这个因素,一旦自己宣布身份,重登监国之位后,清廷必然有所反应。可是,康熙现在的反应有些出乎意料,而且其反扑的凶狠姿态更是让人心惊。

    廖焕之所说的不错,现在形式的确不太好,尤其是中原的祝建才和在武昌的袁奇部,中原腹地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两部虽然现在看起来兵强马壮,所占地盘也不小,可毕竟战斗力比不上清军精锐。现在清廷不仅调动几省兵力围攻,还把看家底的八旗骑兵和丰台大营一部精锐都拿了出来,一旦袁、祝两人抵挡不住的话,那么麻烦就大了。

    另外,陈五显在福建腹地的对清军的牵制对于宁波方面来讲更是重要,正是因为陈五显的牵制才使得宁波拿下温州后形成了对福建压制的状态。同时也是宁波方面有余力在苏松面对两江总督的反击,牢牢掌握崇明、松江地盘的基础。

    “邬先生,您怎么看?”廖焕之愁眉苦脸,相反邬思道却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清廷无非是想以势压人罢了。”邬思道笑笑道:“如今天下大局基本已成,清廷如此反应是再正常不过,毕竟江南乱成一团,湖广也不好过,如此下去清廷根本就无法承受。如不能尽快平地地方,恢复生产,那么来年后北方必然大乱。监国和廖先生可别忘了,现在漕运已被我军切断,长江中游也为袁奇部所控制,一旦南北连成一线,不就划江而治了么?”

    “邬先生的意思是说……?”廖焕之先是一愣,紧接着眼前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