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让江山-第10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只要不死,这个天下就还会有人愿意为皇帝效忠。

    不要低估这个世上有些人的忠诚之心,打个比方,大周灭了百年之后,还有不少大周的旧臣后代谋划复国。

    相对来说,李叱可以不杀皇帝,但韩飞豹必会把皇帝除掉。

    皇帝听于文礼的话后点了点头:“觉得朕是威胁,害怕朕不死心,又对自己不自信,便是韩飞豹了。”

    于文礼道:“韩飞豹如今背后支持的那些人,他们会害怕陛下将来再君临天下。”

    皇帝笑了笑道:“虽然并无可能,但听你这么说,朕还是有些开心。”

    他走到窗口那站住,看着外边的秋色。

    “所以,你觉得如果是向韩飞豹妥协,群臣皆可活,唯独朕不能活。”

    于文礼点了点头:“陛下说的是,文武百官不想向宁王李叱投降是因为他们知道,陛下可活,但他们未必都可活。”

    皇帝嗯了一声:“因为韩飞豹是会向旧臣势力妥协的人,但李叱不会,李叱可是从冀州开始就不妥协的人。”

    于文礼道:“陛下,其实大兴城中尚且有数十万兵力,若陛下愿意的话,可放弃大兴城,率军往南突围。”

    皇帝回头看向于文礼,似乎是想说些什么,可忍住了,他示意于文礼继续说下去。

    于文礼道:“原本越州那边被反贼占据,大贼李兄虎横行于南疆,可是李兄虎死后,关亭候所率领的越州军已经转移到了扬州,越州那边并无势力强盛的叛军,以现在陛下手中这数十万军队南下越州,积蓄实力,谋定后动,以后还可能重新杀回都城。”

    皇帝叹了口气:“这才是忠臣之言,朕之前也和其他人聊过,他们每个人的回答之中,都没有你说的这个选择。”

    于文礼俯身道:“若陛下愿意南下,老臣可率军断后,虽然老臣并无领兵之能,可老臣有效死之心。”

    皇帝重重的舒了口气,他过去扶着于文礼:“朕很欣慰,可是朕已没有斗志了。”

    于文礼一怔。

    皇帝道:“朕可以风餐露宿,朕可以颠沛流离,可朕的孩子不该再去背负什么了。”

    于文礼瞬间就明白过来皇帝的意思。

    皇帝道:“这种压力,这种背负,这种苦楚,到朕这里就足够了。”

    于文礼道:“陛下,若真有此打算的话,臣以为,还是应该把皇子暂时交给武王妃带出大兴城。”

    皇帝摇头:“若朕还想放手一搏,把安儿交给叔母自然是最正确的选择,可现在朕确实不想再去拼了。”

    他看向于文礼:“朕第一次,从骨子里不想再拼了。”

    于文礼的眼睛里,已经满是泪水。

    面前的可是陛下啊,大楚的皇帝陛下,能说出不想再拼了这句话,足以说明陛下的绝望。

    “朕一直都觉得是朕没有什么问题,朕也没有输在自身。”

    皇帝笑了笑:“见过李叱之后,朕才明白,是朕不如人。”

    “见过李叱?”

    于文礼的脸色大变。

    皇帝停顿了一下,笑了笑道:“是见过夏侯琢,朕口误了,不过倒也不算说错什么,毕竟夏侯琢代表的是李叱。”

    于文礼松了口气,刚才他还以为陛下因为绝望而心里糊涂了呢。

    皇帝道:“朕从来都不服气,觉得自己一败再败,是上天不公,是时运不济,是人力不可为。”

    他看向于文礼:“可是再想想,朕依然是十三州之主的时候,李叱不过是冀州车马行的一个小角色,那时候的朕随随便

    便就可号令百万大军,他身边也不过三五好友”

    “输了就要认虽然做皇帝的人,是最输不起的人,可一旦认了,也就没什么了。”

    皇帝看向于文礼道:“你替朕去一趟宜宾苑见夏侯琢,把朕的意思告诉他吧。”

    于文礼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请陛下三思。”

    皇帝道:“何止是三思,五思六思,几百次,上千次的思考,朕也有过了。”

    他笑了笑:“你不用觉得心疼朕,朕都放下了,你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

    于文礼重重叩首。

    他何止是为陛下觉得难过,也为自己觉得难过。

    他,楚臣,将代表皇帝去向宁王的人表示愿意投降,如果他的名字将会写在史书上的话,那么被记录的,也只能是这一件事。

    他的名字,将和楚灭永远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

    哪怕过去几百年上千年,提到楚灭,就会提到他,这个代表皇帝去投降的人。

    “臣知道了。”

    皇帝伸手把于文礼扶起来:“朕知道这又多难,有多耻辱,有多痛苦,可是朕只能把事情交给你。”

    “因为你不仅仅是朕可以依靠的重臣,也是朕的岳丈,是安儿的外祖父。”

    于文礼懂了,他俯身:“臣明白的。”

    皇帝道:“朕让你去谈,还有一个原因你可以和夏侯琢谈谈条件,为你自己要一些条件,国将不国,朕其实已经没有什么能给你的了,不如就让你代表朕去和宁王的人谈的时候要一些好处。”

    皇帝努力的让自己笑起来看的释然些:“你就说,你可以力劝朕向宁王投降,但是宁王得给一些好条件才行,咱们俩也算是最后再合起伙来坑李叱一些东西。”

    皇帝的手握住于文礼的手:“可以是朕死,但务必保住安儿。”

    于文礼再次跪倒在地,重重叩首。

    宜宾苑。

    李叱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秋叶落。

    据说这是很稀奇的事,因为大兴城在江南,江南的秋意一直都不明显,这里的树和北方的树也不一样,不会经历秋落春生。

    今年不知道为什么就这般奇怪,不该落的叶子也落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秋落是意外,春生是必然。

    “当家的。”

    余九龄走到李叱身后,压低声音说道:“皇帝派人来了,来的是于文礼,已经到了门外。”

    李叱点了点头:“请他进来吧。”

    余九龄嗯了一声,转身要走,又停住,实在是忍不住的问了一句:“当家的,这次于文礼来,是要谈投降的事了吧。”

    李叱道:“大概是了。”

    余九龄笑起来。

    李叱笑道:“你笑个屁。”

    余九龄挑了挑大拇指:“当家的牛皮!”

    李叱笑道:“何来此言?”

    余九龄道:“我读书少,可是我听过的故事多,评书也好,也罢,没有过当家的这样,几乎是单枪匹马到了敌人的大本营里,还接受敌人投降的。”

    李叱道:“这马屁略显正经了些,你可以再浮夸一点。”

    余九龄:“当家的天下无敌!”

    李叱点头:“虚心接受。”

    余九龄哈哈大笑起来,笑容之中就是未来的国泰民安,万业永昌。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去做个了结

    于文礼再次见到李叱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都和以往不大一样,看起来这位老人,似乎比实际年岁还要苍老了不少,可明明才几天没见。

    上一次见面的时候,这位老人脸色还不错,精神也还好,此时看着有些颓丧。

    “世子。”

    于文礼对李叱说道:“我就不妨直说了吧。。。。。。陛下遣我来见世子的目的,就是来商讨宁王进大兴城之事。”

    李叱点了点头:“如果陛下有什么要提出来的,于大人只管说。”

    于文礼道:“陛下的意思是,要看看宁王如何能提供对陛下的保护。”

    李叱道:“我来之前宁王就说过,若楚皇愿降,可封公封地,中原之内,楚皇可任选一处。”

    于文礼在心里重重的叹了口气。

    自己这是在做什么啊。。。。。。

    他点了点头:“口头上的保证,陛下信得,可我身为楚臣,我却不能尽信,所以还要劳烦世子派人回去请示宁王,准许我主身边留下人马。”

    李叱道:“不准。”

    于文礼一怔,他看向李叱道:“世子就可决定?”

    李叱回答:“宁王说过,我可全权代表他,在大兴城里我的所言所行,皆为宁王意思。”

    于文礼道:“封地不留兵,如何能保证我主安全?”

    李叱道:“保证楚皇的安全,是宁军该做的事,你们能做的,就是信。”

    于文礼脸色又变了变,从夏侯琢的态度上来看,这一点应该是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了。

    “那。。。。。。封地之内,少许的护卫还是要有的吧?”

    于文礼还是又试探了一句。

    李叱道:“楚皇信得我,于大人却不信我,所以于大人谈的还不如请楚皇亲自来和我谈。”

    于文礼张了张嘴,心里只有悲凉,弱势的一方啊,哪怕这是在自家地盘上,也没有什么权利可言。

    夏侯琢一句话,就把他堵的哑口无言。

    这可是在谈投降的事,陛下身份,如何能亲自来谈,那等羞耻之事,还是让他这个做臣子的来办吧。

    “兵不可留。”

    李叱道:“不要再试探了,这个条件也不用再谈。”

    于文礼道:“此事我回去后,会如实禀告陛下。。。。。。另外一件事是,陛下若封公,是何封号?”

    李叱道:“这件事很急吗?”

    于文礼道:“此事,事关宁王对陛下的态度。。。。。。”

    李叱道:“于大人,纠缠于此,并无意义。”

    于文礼皱眉,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可他还能谈些什么呢,他只能尽可能的去维护皇帝最后的一丝尊严。

    李叱道:“如果楚皇没有别的什么事要谈,只是谈封号与封地之事,我明天一早就可离开大兴城,会再安排一位文官过来与你接洽。”

    于文礼沉默片刻,起身:“那好,我回去如实告知陛下。”

    李叱嗯了一声:“也劳烦于大人告知楚皇,我们明天就要回去了,不久之后,还会安排人来接管楚军,也会安排专人与于大人接洽。”

    于文礼俯身道:“那我告辞了。”

    李叱等于文礼走了之后,看向余九龄道:“去把归元术找回来,我有事交代。”

    余九龄不敢耽搁,连忙出去寻人,此时的宜宾苑已经没有楚军把守,他们可随意出入。

    不多时,余九龄把归元术找回来,还有归元术这两天特别在意的麦秸。

    李叱对归元术交代道:“明日我们先回去,你暂时留在都城,就住在这宜宾苑里反而不会被怀疑,不久之后,我会安排澹台过来接管楚军,或许还会请燕先生过来接洽楚皇开城之事,你独自带人在大兴城里,要照顾好自己。”

    归元术自然明白李叱把他留下来的意思,这城中局势并无定数,天知道会有什么变故。

    他熟悉大兴城,把他留下来,如今手里还有麦秸,可以在暗中多盯着一些。

    李叱又看向麦秸说道:“你在归大人手下做事,他已经跟我说过,以后你的兄弟们只要不再行违法之事,便不再追究,做些正经生意,让归大人给你安排。”

    麦秸连忙俯身:“多谢世子。”

    归元术自然不会告诉他,你面前之人便是宁王殿下。

    李叱交代过之后,第二天一早,就带着高希宁他们离开大兴城。

    他们一出城,安排在城外的斥候队伍就发现了,连忙派人回去报信。

    李叱他们知道回去这路上也未必安稳,他的人在城外等着,韩飞豹的人自然也会在城外等着。

    只见他出来,却不见韩飞豹派去的人出来,韩飞豹也不会轻易把他们放回去。

    好在是唐匹敌早有安排,他分派的斥候,每隔三十里便有一批人隐藏,大兴城这边的人燃起信号,三十里外的人看到了,便也立刻点燃信号。

    如烽火台传递消息一样,很快宁王出城的消息就传递到了宁军大营。

    一得到消息,唐匹敌亲自率军往南,而他带着的是才赶到京州没多久的纳兰铁骑。

    五万骑兵一动,韩飞豹那边有什么举动都不必担忧了,况且看到这五万精骑,韩飞豹那边还能有什么举动。

    韩飞豹又不知道,进大兴城的人竟然是宁王李叱,如果知道的话,他大概还是会拼尽全力的去打一打。

    回到大营之后,李叱就召集所有人议事。

    唐匹敌听闻楚皇已经愿意投降,他忍不住笑了笑:“这一战便再无悬念了。”

    他看向澹台压境道:“你可有把握?”

    澹台压境点头:“我去最合适,好歹那些人应该还听闻过我父之名,他们也容易接受些。”

    唐匹敌嗯了一声,又看向高希宁道:“你再调派两营廷尉军,我调派三万骑兵,便可足够保护燕先生和澹台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