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让江山-第10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叱道:“所以我们有一年的时间为大军出征提前做准备,队伍要走四个月,但如果轻装简行,有两个多月就能到。”

    “所以再算起来,我们有大概八个月左右的时间,争取尽量多的,在大军到来之前打探出有用的情报。”

    李叱说完后看向叶先生:“先生才回来,本该多休息,可这次的事需要先生带队才行。”

    叶先生道:“当家的只管吩咐去做什么,若是当家的让我闲在家里,我才觉得难受呢。”

    李叱笑了笑,又看向归元术道:“你那边的精锐有一大部分调派去了太山,所以原本是军机司去敌后打探消息的事,我这次分派一半廷尉府的人支援,你带剩下的人与叶先生配合好。”

    归元术的军机司的首领,叶先生身上还有廷尉府副都廷尉的职位。

    这是军机司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和廷尉府联手办事。

    归元术俯身道:“臣会与叶先生商量着办。”

    李叱道:“经验丰富的千办带上两个,再挑两个年轻人,新晋的千办中,你们觉得谁可以去?”

    高希宁道:“千办周登朝,千办陈丁甲两人可去,再让虞红衣和方洗刀两个人跟上。”

    李叱嗯了一声后看向归元术道:“军机司那边你可有合用的人?我说的不是职位,而是能力

    。”

    归元术道:“有几个年轻人也很不错,可以带出去历练一下。”

    李叱道:“这应该是最后一次大战的历练了,将来这些年轻人都要分派到各地去做分衙的主官,虽然危险,可经历过这样大战的人,对将来做事会大有裨益。”

    归元术道:“人选我定下来后,交给主公筛选。”

    李叱摇头道:“这些事情应该你自己来定。”

    归元术立刻明白李叱的意思,俯身道:“臣明白,臣会挑选最合适的人。”

    李叱看向高希宁道:“老唐写信回来,想在攻蜀州之前把他和沈姑娘的婚事办了,也许会有人趁着老唐大婚的时候闹事,所以大兴城里廷尉府的事也不少。”

    高希宁道:“我已经交代过,不会出问题,若真有敢在老唐成亲的时候闹事,下场会很难看。”

    李叱嗯了一声,起身道:“先生和归元术挑选人手,定好了之后就出发。”

    叶先生和归元术同时起身抱拳:“遵命。”

    李叱和高希宁回新园那边去了,距离老唐和沈珊瑚回大兴城也就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老唐在信里说过,他会和沈珊瑚先赶回来,大队人马交给程无节带着回来。

    所以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他们要为老唐把成亲的大事张罗好。

    那可是老唐成亲啊,李叱比自己成亲还激动,当然他也不知道自己成亲的时候会激动成什么样。

    归元术和叶先生商量了一下,两个人先分头去挑选人手,明天再准备一天,后天队伍就可以出发。

    他们这次是要潜入蜀州,所以要挑选出来的人,务必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等一切准备妥当,队伍离开大兴城的时候,李叱和高希宁都来送他们,简短交代了几句之后,队伍随即出发。

    从大兴城往蜀州方向走,要穿过整个荆州,其中还要渡过六七条河,路途遥远。

    如果是数十万大军行军的话,没有四五个月到了不蜀州,但叶先生他们这支队伍要快的多,毕竟不会带着那么多的装备和粮草物资,况且都是一人三骑。

    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冬天,等到了蜀州的时候已经过了正月。

    二月的蜀州并不寒冷,只是湿气远比京州那边还要重,和冀州更不能相比。

    冀州的冬天是干冷干冷的,风吹在脸上像是刀子在刮一样,蜀州按照气温来说,最冷的时候也不会很低,可是因为湿气重,所以冷的时候像是针刺一样,往毛孔里边钻。

    但是这种天气持续不了多久,连一个月都不会有。

    比起寒冷来说,更让人不好适应的是蜀州的雨天,好在是二月初,要是进了三月,蜀州的雨就可能会连成一片。

    很多时候,一个月都见不到几次太阳,要是到了六七八月那段时间,有些地方一个月都不见太阳。

    队伍没有走大路,蜀州和荆州交界处的城关高大,蜀州军戒备森严,队伍根本不可能进去。

    好在是之前就派来的廷尉虽然没能在蜀州境内打探出什么重要消息,可是却找到了一条可以绕过山关进入蜀州的小路。

    到了这,战马就已经失去作用,所以提前

    找地方安顿好。

    他们要在山里走上六七天的时间,翻过一座座山,穿过一片片密林,这条路上的凶险在于,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野兽。

    在这里等待接应的是廷尉府的一名百办,名为安小庄,二十六七岁年纪,极为精干。

    在山中穿行,还要避开瘴气,这种东西不知道为何会出现,但只要误入,大概也没人能生还。

    从山里出来之后,安小庄带着几名廷尉出去探路,天黑之前赶回来。

    “大人。”

    安小庄把一份手绘的地图拿出来,指给叶先生看。

    “出去之后走大概七八里有个村子,人口不多,正因为如此,不好在村子里落脚。”

    叶先生点了点头。

    村子里人口少,谁和谁都认识,甚至谁家有什么亲戚都知道,他们这么多人进村,村民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对劲。

    “再远一些呢?”

    叶先生问。

    安小庄道:“之前我们的人在前边大概三十几里的县城失去联络,有四十六名廷尉兄弟折损在那,县城叫轻棉县。”

    叶先生问:“怎么回事?”

    安小庄道:“廷尉府在蜀州总计折损的人手,已经超过两百人了,这么多人的死才换回来一个重要的消息,就是在裴旗手下,有一支很强的队伍,名为幕营。”

    他看向叶先生说道:“幕营对于蜀州的控制,就相当于咱们廷尉府对冀州的控制,只要有个外人来,稍稍有些可疑,立刻就会被盯上。”

    “到现在为止,我们对幕营的了解依然很少,只是知道幕营中带百人的首领叫做旗官,在旗官之上有总旗官,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叶先生在心里叹了口气,有些心疼。

    两百多名廷尉牺牲在蜀州,都是年轻人。

    安小庄继续说道:“虽然打探来的消息极为有限,可是我推测,蜀州之内的每一个县城之内,都有幕营的分衙,最少有一名旗官坐镇。”

    “他们也一定有独特的联络方式,就连我们接触过的蜀州百姓,都对幕营没有丝毫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

    安小庄道:“寻常的幕营士兵,叫做幕卒,我们对幕营的了解,都是来自抓住的一名幕卒,但幕卒对于幕营的了解也很有限,他们对上层的了解,最高就到总旗官。”

    叶先生看向归元术:“从现在来看,伤了余九龄的人就是这些幕营的人。”

    归元术点了点头:“是。”

    叶先生道:“所以这次务必小心,幕营的实力,应该不输于廷尉府。”

    归元术道:“轻棉县在靠山关的后边,连轻棉县如果都不能进的话,我们就更不容易进靠山关里打探消息。”

    他看向叶先生道:“得用其他法子了。”

    叶先生点了点头:“好在我们带来的好东西不少。”

    这次面对的幕营,是廷尉府有史以来最强的对手,远远强于当初的山河印。

    从现在情报上来看,旗官大概相当于廷尉府百办,总旗官相当于千办。

    在这两个职位之上的人,就没有任何了解了。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探索新地图

    轻棉县的前方就是蜀州的门户靠山关,这里山势险峻,山谷狭长,要想攻破靠山关,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可能。

    靠山关中有多少蜀州军戍守还不可得知,因为廷尉府的人穷尽心思,都没能渗透进去。

    裴旗那样的人,当然知道靠山关的重要,所以非必要人员一概不准随意进出。

    靠山关内连百姓都没有多少,九成以上都是士兵,而且还是最精锐的士兵。

    负责监察靠山关进出的就是幕营的人,他们对来往的人员极为严苛。

    更为严苛的是粮仓重地,除了粮仓的守军之外,任何人进入这里,都要脱掉全部的衣服光溜溜的进去。

    就连守军过来提取本月军粮,也一样要脱光了才能进去。

    这种防备之下,想要渗透进靠山关难如登天。

    蜀州这个地方,可以说已经被幕营控制的毫无疏漏,最起码想从外部往内渗透的可能不大。

    所以叶先生他们没有急着离开山林,而是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之后才能行事。

    现在到了这,虽然手里有一份牺牲了两百多名廷尉府兄弟才得到的手绘地图,可是却范围极小。

    大概也就是二百里内,从靠山关到轻棉县这一带,村子的坐落,县城的距离等等都标注出来。

    然而对于城内的敌人没有丝毫了解,这才是最难应付的事。

    就好像到了一个漆黑无比的地方,每一步路走需要摸索前行。

    你不知道接下来踩着的地方是什么,也许是平地,也许是沼泽,也许是深渊。

    “分成四个小队出去打探消息。”

    归元术蹲下来,对他带来的人说道:“每一队只三个人,不能多,多了难免会被人注意。”

    “你们这四个小队的任务,就是盯着进入轻棉县的各条道路,记录下来每天进出的人,一定不能有疏漏。”

    他看向手下说道:“不要暴露,不要动手,记住只是看看过往的都是什么人,有没有规律,四天之后再回来。”

    “是!”

    他选出来的那四个小队人应了一声,分散出去,很快消失在林子外边。

    “叶先生。”

    归元术看向叶先生道:“之前廷尉府在轻棉县城里折损了四十六个兄弟,说明在县城内有高手,而且还可能不止一个。”

    叶先生点了点头:“能外派到敌后做侦查任务的廷尉都是强者中的强者,他们折损在这,足以说明问题。”

    归元术道:“所以我怀疑轻棉县里有问题。”

    叶先生道:“如果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县城,纵然有幕营的分衙,有一名旗官,可四十六名廷尉府的好手,一个都没能脱身,这不正常。”

    归元术道:“轻棉县到靠山关只有百里左右,如果这里是靠山关的辎重营”

    他看向叶先生:“那这里就大有可为。”

    他刚才分派了四个小队出去,别的什么事都不管,只盯着官道,就是想看看是不是会有运输队伍。

    靠山关修建在山峡之内,地方本来就那么大,所以不可能存储太多的粮草物资。

    廷尉府的人在轻棉县城内折损如此严重,或许就是因为这县城里幕

    营的人,远远不只是一个分衙。

    四天是在归元术看来是一个极限,不是监视的极限,而是人员的极限。

    到四天之后人回来,他会再派一批人接替前去。

    要想找到规律,找到问题,四天当然不够。

    “这样。”

    叶先生道:“城外的事你全都盯起来。”

    他对归元术说完之后,又看向方洗刀他们四个廷尉府千办。

    “你们四个带人,也要听从归大人的调遣。”

    那死人俯身:“遵命。”

    叶先生道:“我今夜去城里谈谈消息,谁都不用跟我,我一个人反而会更安全些,能进则进,不能进则回,若是到天亮不见我归来,也不必去城中冒险寻找,若是三天不见我回,大概我已经出事,也就更不用去寻我了。”

    归元术刚要说什么,叶先生摇头道:“城里的情况总是要探查,我们带了可以收买人的金银财宝,可却不知道要收买谁,也就永远不会有进展。”

    他拍了拍归元术肩膀:“你我各自分工,筹谋调派上的事归你了,这种事我来。”

    归元术他们也只好答应下来。

    虽然他们带来的都是高手,可真要说和叶先生比起来,确实也有差距。

    叶先生一个人可以来去自由的地方,他们跟上就没准成了负累。

    到了夜里,叶先生换了一声夜行衣,带上廷尉府特殊的装备,在夜色中朝着轻棉县过去。

    三十几里路,寻常百姓要走上半天,叶先生是天一黑就出发了,他也不急着赶路,因为他要在后半夜爬墙进城。

    刚进子时,叶先生到了县城外边,他并没有马上靠近,而是找了个草窝子藏身。

    从这可以观察到城墙上的守军走动,当然看不到人,只能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