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要求适当的留下来一些房子,给以后来这里歇脚的渔民用,出海的人不容易,万一在附近碰到了什么恶劣天气,这里还能避一避。
几天后,福楼县。
武先生处理完了一批公务事,从书房出来活动着身子。
离人带着他手下那些刀兵到了,到了院门口,他们就整齐的俯身给武先生行礼。
“快进来。”
武先生笑着说了一声,然后吩咐手下人去找凳子,这地方不大,屋里肯定放不下一百余人,院子里也就是勉勉强强。
“不用了大人,就都站着吧。”
离人进门后,示意所有人站好。
他们这些汉子,算起来参军没多久呢,可此时此刻却一个个像极了老兵。
“大人,按照咱们说好的,我们以后可都是宁王的兵了。”
武先生听到这句话后噗嗤一声就笑了:“当然是说好了,怎么,你们还想反悔不成?”
一下子,所有人都笑着摇头。
“你们所有人,从即日起就都是宁军的校尉军职,我答应过
的事就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武先生道:“青州海患的事有个了结,我也要赶去冀州那边见宁王了,我会把你们的事禀告宁王知道。”
他笑着说道:“你们应该也都明白,如今天下大定,所以宁王进位也不会很远了,我这次去,除了向宁王禀告战事,也是要去参加大典的。”
众人听到这番话,全都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武先生笑道:“羡慕吗?”
一群人点头。
武先生微微昂起下颌:“我故意说的。”
他看向离人说道:“你立了大功,所以我给你个单独的奖赏,也给你个单独的任务。”
离人肃立道:“请大人吩咐。”
武先生道:“夫子传下来的刀法,不是用来争强好胜的,这一点你们都不否认,对不对?”
“对!”
所有人都点了点头。
武先生继续说道:“如果用夫子传下来的刀法,训练出更多像你们一样的人,保护我中原东疆百姓,这应该也是可令夫子欣慰的事。。。。。。”
武先生在院子里一边走动一边说道:“之前,大将军沈珊瑚打青州的时候,留下来了一批老兵,他们和你们一样擅长用刀。”
“不过这批老兵都分散到青州各地去了,负责训练新兵,戍守地方。”
“我现在有个打算。。。。。。离人,我把他们从青州各地调到这里来,和你们一起训练新兵。”
说到这,武先生看向离人。
“我希望你们能为东疆练出来一支让外敌为之害怕的队伍,也许是一年后,也许是几年后,乃至于很多年后,东疆有外敌,闻刀兵之名,瑟瑟发抖,不敢来犯。”
他看着离人的眼睛问:“能干吗?”
离人大声喊道:“能干!”
武先生又看向那些刀兵:“你们能干吗?”
一群人整齐的喊着回答。
“能干!”
武先生又和他们聊了一会儿,然后示意离人跟上自己。
两个人一前一后出了远门,武先生一边走一边说道:“有件事我得和你说清楚。”
“大人请说。”
“我按照你我约定,可以让他们都成为校尉,可唯独是你,不行。”
离人一怔。
武先生笑道:“你得给我去做将军,好好带兵,我可提醒你,闲暇时候别只顾着风花雪月,要多读读兵书,多学学本领,别让以后你的兵笑话你。”
离人脸一红,低着头说道:“大人,我哪里来的什么风花雪月。”
武先生伸出手,攥着离人的衣角拉了拉。
“就这个。”
离人的那张脸啊,瞬间就红的好像喝了几斤酒似的,红的透彻。
武先生哈哈大笑。
“年轻人啊,你会比我看到更多的美好,关于自己,关于他人,关于未来。”
武先生再次抬起手在离人的肩膀上拍了拍:“结束乱世,我们这些人把事情都干了,创造盛世,轮到你们这些人去干了。”
离人沉默片刻,后退两步后俯身一拜:“卑职,铭记于心!”
武先生嗯了一声,一摆手:“去吧,该去辛苦就去辛苦吧,你多辛苦你的,我可是要去冀州喝酒寻欢去了。。。。。。嗯,还要去那座叫长安的城好好看看。”
离人叹了口气。
然后微微昂起下颌的笑:“不羡慕大人,以后我也会去的。”
武先生再次哈哈大笑起来,大步向前,大袖飘飘。
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下一代
冀州,小院。
李叱坐在院子里,看着神雕在这熟悉的地方撒欢,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以前。
神雕低着头探着鼻子在地上不停的闻,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坑。
可能是因为时间太久,这些坑里已经没有了它的气味,但这不妨碍它依然骄傲。
闻一个坑,就回头看看李叱和高希宁,似乎是在炫耀。
看到没,这个坑,爷刨的。
看到没,这个也是,这个还是,这个依然是。
狗子蹲在一边的矮墙上看着它的宠臣如此幼稚,依然是那副冷冷淡淡的样子。
它仿佛是在用眼神告诉神雕,你挖那么多坑有什么用,拉屎还不是就用一个。
你们这些低等的种族才会把屎拉在坑里,我,尊贵的王者,都是飞着拉的。
“他们三个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高希宁哼了一声。
李叱叹了口气:“确实。”
高希宁指了指身后的东厢房:“他们过分到这个地步,你身为男人,难道不能抗争一下?”
李叱抬起手指了指西厢房:“我反抗了,没有用。”
此时此刻,那仨老头儿就坐在月台上喝茶呢,全都轻抚着胡须微笑,一人一脸慈祥,也就是三脸慈祥。
高希宁看向那仨老头儿:“你们还能再过分一些吗?为了不让我们两个洞房,你们可真是煞费苦心。”
高院长咳嗽了两声后说道:“你是女孩子,矜持一些。”
高希宁走到东厢房那指了指:“这是什么?告诉我这是什么,还想让我矜持一些?”
东厢房上贴了一张红纸,红纸上写着女洞房三个大字,似乎是怕别人不理解,下边还用小字做了解释。
小字是:女方专用。
李叱刚才指的西厢房上也贴着一张红纸,红纸上写了三个大字:男洞房。
同样的,下边也贴心的用小字做了解释。。。。。。男方专用。
李叱轻叹道:“三位老人家这么做,确实有点过分了。。。。。。刚才老人家还和我说,这是不让你们洞房吗?这只是让你们分开洞房啊。”
长眉道人看向高院长道:“你来说。”
高院长瞪了他一眼,然后一边手抚胡须一边很严肃认真的解释起来。
“这样做有两方面的考虑,其一呢,是为了体现新朝新气象,你不是一直都在说,男女平等,我是怕有宾客到来的时候,会讲究你,说。。。。。。你们看,宁王还说什么男女平等,居然连女方专用的洞房都没有,凭什么只有男方家的洞房啊。”
高院长喝了口茶后继续说道:“其二呢,是为了体现出。。。。。。”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看向长眉道人:“其二是什么来着?”
长眉道人呸了一声:“那是你该背的词,我怎么会记得。”
高院长略显尴尬的笑了笑,但他是当世大儒啊,这个世上比他有学问的人可不多。
虽然要背的词儿忘了,但他满腹经纶,怎么可能没有办法。
于是,高院长在那略显尴尬的一笑后继续说道:“其二呢,是为了体现我们三个长辈的公平之心,不能只为丢丢儿准备新房,而不为宁儿准备新房,对于我们来说,你们两个都是一样的。”
长眉道人抬起手鼓掌:“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
他看向老张真人:“你怎么不说话?”
老张真人叹了口气:“我只是觉得,这么说的话,还不如就直接不要脸来的体面些。”
长眉道人:“。。。。。。”
高希宁看着那女洞房三个字,看着看着,噗嗤一声就笑了。
“这东西我怎么进去,进去的时候说什么?”
她看向那三位老人家说道:“人家都是有个正经过程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她问:“我俩这洞房是分开的,那应该怎么说?”
他指着那女洞房三个字:“夫妻对拜结束,我被送到这边来,有个人站在门口迎我,还得喊一声。。。。。。洞房,女宾一位。”
李叱道:“那我这边就是男宾一位。”
长眉道人问高院长:“接下来该怎么解释?”
高院长可是当世大儒啊,满腹经纶啊,他当然有无数花团锦簇的话来解释啊,让他做出个八千字的文章来也不是问题。
所以高院长认真的说道:“要不然就干脆直接不要脸了吧。。。。。。”
长眉道人想了想,点头:“回归本源,返璞归真,足以说明我们三个人的境界,又有了新的提升,心灵上也有了更高层次的感悟。。。。。。”
老张真人起身:“我听不下去了。”
高院长叹了口气:“我也快了。”
高希宁看着他们三个这样,摇头叹息,她走到李叱身边坐下来,问李叱:“他们三个,也算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婚不育操碎了心。”
李叱道:“是,老人都做到这份儿上了,我们做晚辈的,将来肯定要加倍报答。”
高希宁:“如何加倍报答呢?”
李叱道:“当然是加倍对他们好啊,比如,我师父如果偶感风寒,吃点药就好,但那样体现不出咱们对他好,咱看到他偶感风寒了,就得立马准备风光大葬。”
长眉道人:“逆子。。。。。。”
高希宁道:“我要向你看齐,孝心不能不公平,将来我爷爷要是。。。。。。”
高院长连忙起身:“好了好了,咱们现在可以换一个话题了。”
高希宁抬起手指了指东厢房上那张红纸:“换个话题也不是不行,但我不想看到这张纸贴在这。”
老张真人起身道:“孩子们说的没错,我来解决吧。”
那两个老头用看叛徒一眼的眼神看着老张真人,心说阻止他们俩洞房还不都是因为你?
老张真人起身,缓步走到东厢房那边,一伸手把那张红纸就给揭了下来。
高希宁:“真人了不起!”
老张真人对她善意的笑了笑。
然后拿着这张红纸走到西厢房那边贴好,又把西厢房上的红纸揭下来,拿到东厢房这边贴好。
老张真人道:“你不想看到这张纸贴在这房子上,我就把它贴到那边去,这样是不是心里舒服些了?”
李叱道:“老真人你可是有个宝贝徒弟的,你那宝贝徒弟也是想娶妻生子的,现在老真人如此待我们,到时候我们俩。。。。。。”
他威胁的话刚说一半,老张真人已经一脸慈悲的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还管那个。”
高希宁眼睛都睁大了:“这么凶狠?”
老张真人道:“我那徒儿,既然有我这样的师父,自然也有对自己命运多舛的觉悟。”
长眉道人:“羡慕你有个好徒儿。”
李叱:“。。。。。。”
就在这时候,外边有亲兵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到了院子里后俯身说道:“主公,大将军从兖州送来军报。”
李叱把军报接过来看了看,然后就咧开嘴笑:“要说坏,老唐也是佼佼者。”
他把军报递给众人传看。
渤海国那边,迫于无奈,答应了唐匹敌的条件,挑选出来了八十万青壮劳力,老唐已经派队伍分批把这些劳力送到北疆去,重修北疆边关。
除此之外,渤海国那边还给了八百万两银子。
老唐在信里说,看着这些银子,有些时候都忍不住心疼渤海人。
为了凑齐这八百万两,里边有很多可散碎可散碎的银子,散碎的都让人觉得那可真是倾家荡产啊。
渤海国的宰相朴很猛,将军朴很勇,在宁军撤出渤海国之后不久,就被渤海王朴普山下令吊死了。
老唐往兖州动了一次,可谓是让渤海国元气大伤,估计着真得需要二三十年才能恢复过来。
老唐信里还说他已经动身赶回来,会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冀州,参加李叱和高希宁的大婚。
李叱看到这的时候在心里叹了口气,他想说的是。。。。。。老唐啊老唐,你真的是太不了解那三位老人家了。
他心说老唐你这不是急着赶回来参加我们的大婚,你这是给那三位老人家找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