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自称是关外人,还能说清楚具体地址,和通关文证没有出入。
有出入的是口音。
巧了的是,那天当值的边军中,有一人也是关外的老家,听那家伙说话口音就不大对,于是拦下来仔细盘查。
这一查那人就显得有些慌了,转身就跑,武功居然不错,后来被边军围住的时候,还打伤了三四名边军。
若不是他手里没有兵器,可能还会伤更多人性命。
边军把人抓住之后仔细的查了查,把商队也扣下了。
这商队出发的地点距离边关并没有多远,所以边军也派人去商队出发地查了查。
最终确定,可疑之人确实和商队没有什么关系,在扣留了商队有将近二十天后,把商队放了。
那个可疑之人也是能扛,审问了二十来天硬是没有招出什么。
知道后来廷尉府的人赶到,动用了很残酷的刑…讯…手段,这人才扛不住招了。
但他招了,也是因为那支商队已经出关。
他是元桢的人,但没有跟在元桢队伍里,元桢为了保证稳妥,始终安排三个人在队伍外边接应。
后来元桢身边的黑武人都被杀了之后,连韩飞豹都对元桢没有那么高的防备了。
实在没有想到外边还有三个人潜藏,以至于元桢早早就把三份地图和三封信分别交给那三人。
元桢让那三人尽力绕远,从青州绕路到豫州,再从豫州绕路到冀州西北,然后再绕路回北疆出关。
这三个人出去了几个不知道,但被抓的这个人,把地图和书信分割开,藏在了马的马蹄铁里。
边军仔细搜查了那么久都没有找到什么,是因为确实没有想到居然能在马蹄铁里藏东西。
后来边军和廷尉府的人出关追查,在关外二百多里的地方,发现了那支商队所有人的尸体。
这里属于漠北,不是黑武人地盘,曾是楚国的疆域,但后来确实已无力控制。
因为荒凉,黑武人也懒得驻军,所以漠北有大量的马贼出没。
按照那可疑之人供出的线索查找,果然看到所有的马蹄子都被斩掉带走了。
李叱看完了密报之后,心里微微有些愤懑。
这个元桢,竟然狡猾到了如此地步。
三个人就算有一个人把地图和密报带回去,对于中原来说,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现在怎么办?”
夏侯琢看向李叱。
李叱沉思片刻后说道:“把大典提前,然后我和你亲自带兵去北疆。”
夏侯琢道:“你怎么可能轻易离开都城,我一人去就足够了。”
李叱摇头:“这是黑武人最近唯一的机会了,我亲自去看着,心里踏实些。”
与此同时,黑武都城,红城。
巨大的宫殿里,黑武汗皇坐在那高高的墨玉宝座上,整个人似乎都在散发着一种阴寒的气息。
在这墨玉宝座的两侧,分别站着一个身穿白色长袍的男人,长袍宽大,脸上还带着面具,所以看不出年纪。
但从他们的服饰就能看出来,这两个人都是剑门的大剑师。
一个黑武的将军快步上前,双手捧着密信和地图走到墨玉宝座下边。
有侍从上前把东西接过来,然后躬身送到汗皇面前。
汗皇先是把地图打开看了看,地图是分成几份带出来的,现在又重新拼接在一起。
看了片刻后,汗皇又把书信展开。
良久之后,黑武汗皇似乎是轻轻的叹了口气,然后把书信递给侍从。
“你们也都看看元桢用命换回来的消息。”
侍从把书信递给距离宝座最近的大臣,此人名为阔可敌夜澜,是汗皇最小的弟弟,如今也是黑武帝国内,最为激进之人。
看完了密信之后,阔可敌夜澜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觉得元桢的话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大部分还算中肯。”
汗皇点了点头,示意他不要着急,等那些王公大臣们把信看完再说。
元桢在这封信里请求黑武汗皇陛下,若要南征,需尽快筹备。
他在信里用最重的笔墨描述了一下李叱,他告诉黑武汗皇,李叱这个人太危险,如果不能在宁国开国之际南下,等到几年后,宁国的国力就会远超当初的楚国。
而且以李叱的年纪,李叱手下那些大将军们的战力,只需数年时间积蓄力量,就能让中原变成一块铁板。
元桢笃定的说,如果现在不趁着宁国根基不稳南下,未来几百年内,可能都不会再有更好的机会了。
“陛下。”
一个黑武高官俯身道:“这元桢不过是夸大其词,他明知自己必死无疑,所以才会写这样一封信,一,用夸大敌人的实力来掩饰他的无能,二,以此来展现他的忠诚。”
说到这,他看向黑武汗皇道:“如今帝国也需要修养,再开大战的话,可能。。。。。。”
“可能什么?”
阔可敌夜澜冷哼一声:“可能是你们已经怕了,可能是你们已经变成了习惯享受而不知进取的废物了,可能是你们觉得帝国现在这样就很好无需更为强大了。”
他身份尊贵,那官员哪里敢和他顶嘴,连忙俯下身来,连话都不敢说。
阔可敌夜澜看向黑武汗皇说道:“陛下,元桢虽然出身寒微,但他有忠君之志,也有效死之心,臣不会怀疑一个用命去拼的人,但臣会怀疑一群已经丧失了斗志的家伙。”
他停顿片刻后说道:“臣以为,元桢可以厚赏,重赏,封侯也不为过。”
黑武汗皇的嘴角微微一扬,还是他的亲弟弟了解他啊。
给已死的元桢封侯,那么就说明元桢带回来的消息是对的。
“我深感痛心!”
黑武汗皇起身,缓步走下高台。
“我派元桢去中原修好,元桢便是我的使臣,可是中原人却杀了我黑武帝国派去的使臣!”
他一边走一边扫视那些朝臣。
“黑武帝国的使臣上一次被杀是什么时候?”
他问。
阔可敌夜澜俯身回答:“很多年前了,柏驰国杀了我们黑武帝国的使臣。”
黑武汗皇问:“然后呢?”
阔可敌夜澜道:“然后世上就没有柏驰国了。”
黑武汗皇点了点头:“那,世上也可以没有宁国。”
阔可敌夜澜抬起头看向汗皇:“陛下,臣愿意率军南下,不胜,不还!”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搞事情
叶小千脸色有些不好看,因为心里觉得愧疚,觉得格外的愧疚,这愧疚感让他心里堵得难受。
元桢的案子他以为自己办的很漂亮,可却没有想到元桢会那般决绝。
元桢虽然为自己逃走而做了万全准备,可他从一开始,也许就把自己当成了诱饵。
他用万全准备和那种拼了命要逃走的气势,让廷尉府的注意力全都在他一人身上。
最终,这个人虽然死了,却还是成功的把地图和密信送了回去。
所以有些时候不得不敬佩对手,因为他们并不是你认为的那么愚蠢和软弱。
敌人之中,也有敢死之辈,不乏有忠于敌国的死士。
如今叶小千已经被调到了未央宫做事,可这个心结,他怕是一时半会儿解不开了。
所以在听闻消息之后,叶小千就和李叱请了个假,赶去廷尉府打听一下。
千办虞红衣把两份才送过来没多久的密报递给叶小千:“另外两个也被边军拦住了,他们身上带着的密信和地图也被截获。”
叶小千看了看那两份密报,然后叹息一声。
“截获了两个,和一个都没有截获其实并无区别。”
叶小千道:“陛下没有怪我,都廷尉大人也没有怪我,可我自己不能不怪自己。”
虞红衣抬起手在他肩膀上拍了拍:“别说是你,这个案子换做咱们廷尉府里任何一人去办,结果也是一样的,若有不同,大概也是还不如你办的利索。”
叶小千问:“陛下和都廷尉大人,有没有安排去北疆的事?你跟我透个信,如果有的话,我就去求陛下,也让我去北疆。”
虞红衣道:“如今各有职责,现在你已是大内侍卫统领,你就该做好自己现在的事,怎么。。。。。。教你那么多,你学了那么多,唯独把本分二字给忘了?”
叶小千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好是无奈的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虞红衣说的对,他现在是大内侍卫统领,该做的事已经和廷尉府没有太多关系了。
“回去吧。”
虞红衣道:“不过。。。。。。你想想,若陛下真的要御驾亲征,你是大内侍卫统领,你能不去?”
叶小千眼神一亮,情绪立刻就好转了不少,笑着虞红衣告辞,急匆匆又赶回了未央宫。
刚回到宫里没多久,就看到廷尉府的千办们全都进宫了,比他只是迟了一些而已。
除了廷尉府的千办们之外,还有军机司的人,他也看到了归元术归大人。
虽然归大人如今已经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但军机司的职责还没有交接清楚。
看到这个架势,叶小千就猜着要有大事发生了,所以心里就有些激动起来。
大殿。
李叱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些汉子,这是在长安城的所有千办,和军机司的所有高等军官。
“军机司并入廷尉府的事归元术都已经和你们讲过了。”
李叱语气平缓的说道:“本来这个事不用太急,两边的人要互相熟悉,要把卷宗档案都整理好,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理顺的事。”
“可是现在,黑武人极有可能再次寇边,而且来的可能还会很快,所以廷尉府和军机司的合并,也要加快一些了。”
李叱在他们面前缓步走过:“元桢在给黑武汗皇的密信中,提到了一件事。”
“元桢敢写出来,就不怕被我们看到,因为他也没有把握那三个手下全都安全返回黑武。”
“他不怕,是因为我们现在还什么都不知道。。。。。。密信中说,元桢在中原期间,悄悄分派人手出去,把楚国时候,黑武派入中原的密谍全都联络起来,让他们往北疆汇聚。”
李叱一边走一边说道:“元桢在密信里对黑武
汗皇说,前几次南下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对中原军队的不了解。”
“所以这次南下之前,最先要做好的便是情报一事,他安排密谍进入北疆,黑武人也会安排大量的密谍想办法进来。”
李叱走到大殿一侧,那里有一个巨大的沙盘,而这个沙盘就是北疆的地形。
“这是燕山山脉。”
李叱指了指那沙盘,所有人都聚集过来,站在四周认真的听李叱继续说下去。
李叱道:“虽然在所有险要处,早就修建了城关要塞,可是燕山山脉太长了。”
“在这么长的山脉之中,能力出众的斥候和密谍,不计损失代价的话,还是有人能渗透进来。”
李叱的手往另外一处指了指:“这里是什么地方,你们有人知道吗?”
一名千办回答道:“回陛下,这里是白山和黑山山脉。”
李叱点了点头,他的手指在燕山山脉和白山山脉之间的地域划了一下。
“这就是百姓们常说的漠北。”
李叱停顿了一下,语气平缓的继续说道:“漠北原本是楚国疆域之内,可是在数百年和黑武人的交锋中,楚国的边疆被压着向后退,已经往南退了很多,短的地方退了三四百里,长的地方退了六七百里。”
李叱指了指另外一个地方:“这里就是你们都听说过的外草原,可比漠北大多了,万里草场啊。。。。。。”
说到这,李叱停顿了一下,语气也变了些。
“元桢在给黑武汗皇的密信中,可是狠狠的把我夸了一顿。”
李叱说到这笑了笑:“夸的还算中肯,他说我可能会超越楚国数百年来的所有帝王,这是他的原话,我看过之后想着,这个家伙说的。。。。。。倒也实至名归。”
众人也笑。
李叱道:“他这样夸我是为什么?是因为他想告诉黑武汗皇,如果不能在咱们大宁帝国建立之初,这中原江山还不十分稳固的时候南下,那以后就可能没有机会了。”
李叱笑道:“这一点我也认同,现在确实是黑武人南下最后一次机会了,大宁会越来越强,十年后,二十年后,他们就不可能再如压制楚国边军时候那样打我们,一百年后,二百年后,我们的边军就可能会反过来压着他们打。”
他的视线再次回到燕山以北的那片区域。
“就在这里。”
李叱手指在燕山山脉那一条上扫了一下:“大将军王从渤海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