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让江山-第1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小米这个人的身份本来就神秘,在廷尉府里就不是时常抛头露面的人。

    再加上曹猎和廷尉府给陶小米做一个新身份出来,查都查不出什么问题,那陶小米留在这就更有意义了。

    陶小米点了点头道:“都听侯爷的安排。”

    曹猎嗯了一声:“为了不引起他们那些人的注意,我和我的人会暂时离开一阵子。”

    他指了指桌子上的一个盒子:“那是我留给你用的东西,不够了和书生说,书生和幺姑我留给你,有什么事只管吩咐他们就行。”

    说完后曹猎就起身往外走:“让陛下看看你的本事,养出多大的一条鱼出来。”

    陶小米俯身道:“我明白。”

    曹猎交代完就真的走了,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走的潇洒利落。

    陶小米打开曹猎留给他的盒子看了看,然后就惊了,哪怕曹猎已经给过几次震惊,看清楚盒子里的东西后,他还是被吓了一跳。

    他知道曹猎有钱,但他没有想到曹猎会这么把钱不当钱。

    这盒子里除了厚厚的一沓银票之外,还有不少珍贵的东珠,还有陶小米从没有见过的晶石。

    就这盒子里的东西估算价值的话,大概就能把安市县两条主街都买下来。

    陶小米拿起那一沓银票看了看,然后就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我给列祖列宗烧纸钱的时候,都不敢说那值钱这么大面额。”

    这一沓银票就不下十万两,曹猎竟是随随便便就丢给他了。

    陶小米不得不承认,人啊,还是有钱才有底气,拿着这些银票他都觉得自己可以牛皮的不行了。

    曹猎没有离开安市县,但他出了县城,用最短的时间把安市县城外的一座庄园买了下来。

    原本这只是个镇子,规模没多大,这庄园是当初镇子上的首富所建。

    后来闹兵祸,庄园也就废弃了,再后来长安兴建,这庄园的主人闻讯后又赶了回来。

    但是他已经把家搬去了长安城,这庄园只留了几个人看守。

    手下人在收拾院子的时候,曹猎就坐在躺椅上晒太阳,看起来懒散的像是浑身都没有骨头似的。

    “侯爷。”

    东乌归命从外边回来,俯身对曹猎说道:“查清楚了,这里替徐绩做事的人叫陈旭功,从越州来的。”

    “陈家在越州还算有点地位,陈旭功代表陈家跟着徐绩来长安,现在却被派来做生意,显然没得徐绩喜欢。”

    “陈旭功在安市县已经控制了不少生意,而且这两日正在商量着要办什么商会,想让安市县的商人都入会,他好从中谋利。”

    只一天时间,东乌归命就把陈旭功的底细查的差不多了,其一是因为东乌归命确实很了不起,其二是因为陈旭功这个家伙也一点儿都不低调,唯恐别人不知道他是在为徐绩做事。

    “陈家。。。。。。”

    曹猎睁开眼睛看了东乌归命一眼后说道:“去查仔细些,陈旭功在安市县的生意到底有多大,我要个确切的数字。”

    “是!”

    东乌归命立刻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曹猎又看向那个年轻人,沉思片刻后吩咐道:“西野,你去查查这陈旭功身边有多少高手。”

    年轻人没说话,俯身行礼,然后转身就走了。

    “陛下啊。。。。。。这些小喽啰真心不值得现在就都打掉,留着比打掉有用。。。。。。”

    曹猎自言自语了一声,然后就闭上眼睛继续晒太阳。

    长安城。

    李叱把面前的奏折往旁边推了推,下意识的抬手揉起了眼睛。

    每日都是这样,大量的事需要他处置,连练功的时间都变得少了。

    燕先生又抱着一摞奏折从外边进来,看到李叱揉眼睛,他心里都微微一疼。

    “陛下,先歇会吧。”

    李叱笑了笑道:“其实也不算累,而且学会了从这奏折的文字中看天下,便还觉得有点意思。”

    他起身活动了一下,看了看燕先生刚刚抱进来的奏折:“都是和徐绩有关的?”

    “是。”

    燕先生道:“都是各地送上来的奏折,大大小小,皆与徐绩有关。”

    李叱问:“先生看过了吗?”

    燕先生道:“臣都看过了,如果按照奏折上的事来看,徐绩算不上犯错,只能说他手段凶了些。”

    李叱道:“徐绩当然不会犯错,他只是在利用朕给他的权利罢了。”

    李叱指了指桌子上他刚刚看完的那份奏折:“这是陆重楼新写的东西,先生可以看看。”

    燕先生应了一声,拿起那奏折仔细读了起来,越看眼神里的钦佩就越重。

    “陛下,陆重楼确实了不起。”

    燕先生把奏折放回桌子上后说道:“将来真的把内阁推行起来,此人可为首辅。”

    李叱嗯了一声后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但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安排的事,朕算计着,徐绩想要谋大事,最起码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

    燕先生道:“五年也不算太久。”

    李叱道:“可是徐绩太了解朕了,就像是朕了解徐绩一样。。。。。。朕现在怕的不是徐绩胆子越来越大,而是到了关键时候,徐绩缩回去了。”

    燕先生一怔。

    这事确实值得深思。

    徐绩那么聪明的人,在他帮陛下把事办好了之后,突然就缩回去了,到时候这事就会变得雷声大雨点小。

    陛下要的是一个足以震慑天下的效果,徐绩若往回缩的话,这效果也就没了。

    燕先生道:“不然。。。。。。给徐绩再多铺几条路?”

    李叱笑了笑道:“朕裁撤了各地节度使。”

    这句话一说完燕先生就懂了,笑着点了点头:“那这条路给他铺出来,他就不会缩回去了。”

 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二把手

    长安城的冬天再次到来,这庄严的都城在寒风中,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燕先生撩开帘子进入东暖阁的时候,热气就扑面而来。

    这热气之中还夹杂着一些香气,那种独特的气味钻进鼻子里,就让人产生食欲。

    陛下居然在这火盆里在烤红薯,而且看起来已经熟了,有两块红薯烤的都在冒油。

    “陛下。”

    燕先生进来之后回身把棉门帘拉好,双手递给李叱一个本子。

    “这是西域诸国的国主,联名上奏的国书,还有礼单。”

    李叱没看,笑了笑问道:“比上次如何?”

    燕先生道:“看名单,使者的身份都比之前定的人要高不少,这次名单上的人不是亲王就是王子,有几个小国的国主还要亲自过来,礼单上的东西比上次厚重了一倍不止,看着就实惠。”

    李叱嗯了一声。

    西域人这次变得这么快,其实也简单,李叱已经任命了西疆大将军,又把唐匹敌调到了西北练兵。

    这消息传到西域,那些小国的国主们哪个不在心里掂量掂量。

    尤其是唐匹敌到了西北,对于西域人来说,这真的不仅仅是一种震慑。

    老唐要是去练兵的,这兵的实战怎么练?

    虽然西域人没有和唐匹敌直接打过交道,可他们和唐安臣打过交道啊。

    他们连唐安臣都打不过,甚至是被唐安臣按在地上摩擦。

    当初韩飞豹联合西域人的时候,唐安臣带兵到了西北,和西域联军不是没有接触过。

    西域人一开始还觉得自己人多势众,打过几次之后就明白,他们人多势众的唯一优势就是,他们不至于一次就被宁军打的全军覆没。

    传闻中唐匹敌是不败战神,当年韩飞豹都能把西域人吓得不敢张扬,韩飞豹可是被唐匹敌打的狼狈不堪。

    好歹想想就知道,大宁皇帝陛下为什么要加大在西域布置的兵力?

    就因为这些西域人耍小聪明,大宁的皇帝陛下就想着要敲打敲打他们了。

    当年雍州有个韩飞豹,凉州有个澹台器,西域人都不能寸进。

    如今他们更别奢望着能打进中原,唯一的奢望就是宁军别主动出关去打他们。

    现在的宁军是什么士气?是什么战力?

    百万黑武大军都被宁军在漠北给剿了,他们这些西域小国还指望着能和宁军掰手腕?

    “让进吧。”

    李叱笑了笑道:“大宁刚立国,总不能一直都在打仗,既然西域人怂了,那就给他们机会当面向咱们点头哈腰。”

    燕先生也笑了笑道:“让他们来看看也好,看仔细了,也就真的明白他们根本不是对手了。”

    说到这,燕先生问道:“礼部那边在想着用什么样的规格来接待,是不是沿途各关卡都派人迎接一下。”

    “迎接?”

    李叱微微皱眉:“礼部的官员是疯了吗?是西域人要来朝贡大宁的,不是朕请他们来的,还跑去迎接?”

    燕先生道:“他们大概也只是想着,不能丢了大宁的礼仪。”

    “丁青安。”

    李叱朝着外边喊了一声。

    小太监丁青安连忙进来,俯身道:“陛下,奴婢在,请陛下吩咐。”

    李叱道:“去礼部那边传朕的话,礼部五品以上所有官员罚俸半年,三品以上罚俸一年。”

    “是。”

    丁青安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燕先生觉得心里有些愧疚,就因为自己一句话,让那么多人被罚俸。

    李叱起身,活动着身子说道:“朕一直在说,要想让大宁的百姓们骄傲起来,自豪起来,官员们当以身作则。”

    “一群西域来的小国使臣,就值得礼部派官员沿途迎接?”

    李叱说到这的时候,显然怒气更盛了些。

    “接下来是不是人家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半路上要吃的就给吃的,要喝的就给喝的,要女人是不是还要给安排女人?!”

    燕先生连忙起身,李叱的怒气,超出了他的想象。

    “朕没有求着西域人来,用不着礼部的官员去拍他们的马屁!”

    燕先生道:“陛下,息怒。”

    李叱缓了一口气后,看向燕先生说道:“先生,朕不是生你的气,是生那些家伙的气,大宁站起来了,中原站起来了,他们作为大宁礼部的官员,是最该站直了身子的人,对外代表的可是大宁的形象,他们膝盖却还软着?”

    李叱抬起手指了指外边:“先生你信不信,如果朕允了他们的想法,他们真的就能做出所谓以礼相待实则卑躬屈膝的事来?”

    “不是朕非要生气,而是这个头儿不能开,开了,便是遗祸无穷!”

    李叱看向燕先生道:“先生回去告诉他们,这是第一次,朕不重罚,以后不管是谁再提这样的事,一律罚俸三年,再有下次不论是谁,全都罢官轰出去。”

    “是!”

    燕先生俯身应了。

    李叱道:“以后,不管是哪里来的使臣队伍,进了大宁就按照大宁的规矩来,过关卡,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该怎么查就怎么查,若是大宁的官员主动给他们开方便之门,那不是待客之道,那是打自己的脸!”

    “规矩是朕定的,国法是满朝文武商量出来的,一旦这种事成了习惯,那也是打朕的脸,打大宁国法规矩的脸。”

    李叱道:“朕就再定一个规矩,以后不管是从哪儿来的使臣队伍,不得有特权直接过关卡,大宁的百姓们在关卡处怎么排队,外臣的队伍也要怎么排队。”

    燕先生道:“臣记下了,回去之后和礼部那边说一下,然后再召集人商量下写进规矩里。”

    李叱缓了一口气,扶着燕先生坐下来:“什么事都是惯出来的,要让下边的人时刻记住,外边的人来了,永远都不会是大宁求着他们来的,他们来,甚至都不能叫拜访,叫朝觐。”

    燕先生道:“回去之后,臣就召集他们,仔仔细细的商议出来,这个礼字,到底应该怎么把握。”

    李叱嗯了一声:“不失礼就好,用不着去巴结。”

    他问燕先生:“先生还有别的事吗?”

    燕先生道:“没有什么大事,还有就是。。。。。。书院已经建造好,却还没有定下名字,高院长想请陛下赐名。”

    “朕前几日去看过,喜欢极了那座雁塔,所以书院就叫雁塔书院吧。”

    “行,臣回去和高院长他们说。”

    燕先生试探着问:“书院开门的时候,陛下要不要亲至?”

    “要。”

    李叱道:“书院是给天下读书人开的门,是有志者开的门,非但朕要去,文武百官都要去。”

    说到这,李叱笑道:“书院开门之后,朕也会抽空去听课,听先生的课。”

    燕先生连连摆手道:“臣现在哪里还能给陛下讲课,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