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九龄道:“臣想让陛下,在长安城里再赐给臣一座宅子,臣那争气的妻子已经。。。。。。又有了,孩子多了,宅子就需要的多了。。。。。。”
李叱看向余九龄,眼神里闪现过一丝心疼。
余九龄这个国公,不要官职不要权势,哪怕是到了现在,他还是只想做那个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人。
所以李叱语气有些触动的说道:“呸!你自己买不起?”
余九龄:“陛下,臣买的起买不起,陛下心里没点数么。。。。。。臣那点俸禄。。。。。。”
李叱哈哈大笑,看向坐在一边傻笑的丁青安说道:“回去记得提醒朕,在长安城里选个好地方给咱们余国公建个新宅子。”
余九龄看向丁青安说道:“你可记住了,而且一定要坚持。”
丁青安说道:“国公爷,我记住了是没问题,可为什么还要坚持?”
余九龄朝着李叱努了努嘴:“咱就怕,到时候不知道怎么了,陛下就让你记不住了。”
李叱哈哈大笑:“你让他坚持,朕若假装不记得了,他又能坚持什么。”
余九龄:“好歹也得有个人证啊。”
李叱道:“你找这个人证也不怎么样,随时都有叛变的可能。”
余九龄叹道:“可臣也没别的法子了啊,臣也是想相信陛下的,可陛下伤臣太深。。。。。。”
李叱抬起手在余九龄脑壳上敲了一下。
余九龄揉着脑壳说道:“不用选地方,臣觉得城南那边就不错,地方大,又清净,臣也不用再多要一处宅子了,臣就请旨在城南建一座稍微大些的,现在臣住着的那所宅子,陛下以后再赏给别人。”
李叱心里一震。
他抬起手想在余九龄肩膀上拍一拍,余九龄以为陛下又要弹他脑壳,连忙躲闪。
李叱道:“你的就是你的,朕给你的,谁也不能再拿走。”
说到这,余九龄忽然想起来另外一件事,他提醒李叱道:“陛下,关于高真的事,现在大概用不到他与徐绩暗中周旋了吧?”
李叱点了点头:“用不到了,所以朕打算回长安后,就下旨提升他的爵位和军职。”
余九龄嘿嘿笑起来,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开心。
这些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现在就高真还没有获封国公,陛下现在既然说了,那高真这国公封号应该也不不远了,不然的话,高真去南疆那边做大将军,身上没个国公的封号,都显得有些分量不够重。
“九妹。”
“陛下,什么事?”
“你真的不想出去当个官儿?朕让你去领个道府如何?做封疆大吏!”
余九龄听到这话连连摇头:“陛下你可饶了臣吧,也饶了百姓们吧,臣去做道府,那得把百姓们祸害成什么样,臣无祸害之心,可臣有祸害之蠢啊。。。。。。”
李叱又问:“那去做一卫大将军如何?”
余九龄又摇头:“陛下可别劝臣了,臣是真的不想做官了,太累太麻烦,臣就一直做陛下的马屁虫多好。”
李叱道:“你这马屁虫做的,也没什么好处可拿。”
余九龄道:“是。。。。。。陛下你终于能反思一下了,臣这马屁拍的辛苦啊,拍的不好,陛下罚臣的俸禄,拍的好了,陛下还罚臣的俸禄,拍的好拍不好,陛下还都说臣是谗臣。。。。。。”
这话当然是玩笑话。
所有人都算上,得到的赏赐之丰厚来说,余九龄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李叱是没少扣他的俸禄,可李叱赏给他的,比俸禄多百倍。
李叱笑道:“你也知道,御史台的那些大人们盯着呢,不但盯着你们也盯着朕。。。。。。如果朕不扣你俸禄就给你赏赐,御史台的人就会说朕昏聩,朕时不时扣你们俸禄,再给奖赏,他们也没话说。”
余九龄一挑大拇指:“陛下老奸巨猾啊!”
李叱:“。。。。。。”
噌的一声,余九龄从马车上直接跳下去了。
李叱往外看了一眼,噗嗤一声笑了,自言自语似的说道:“朕和内忧外患斗,还得和御史台的大人们斗,更要和你这样的反贼斗。。。。。。你就说朕累不累。”
长安城。
之前因为各种各样的事,原礼部尚书,吏部侍郎,全都空缺了出来。
来自西域的各国使臣就要到了,所以李叱在离京之前,将归元术调任礼部尚书,挂刀门大师兄贾阮调任礼部侍郎。
这俩人这两天也很忙,毕竟各国使臣距离长安已是没多远,纵然不会巴结着他们,可该有的准备还是要有。
陛下对他俩说过的,不能过分热情显得上赶着他们,也不能失了大宁的礼数。
归元术如今一身宽袍大袖,穿起来格外的不自在,他还是觉得那一身武装穿着舒服,也不用整天假装很斯文。
现在最苦的是要重新读书啊,作为礼部尚书,总不能被人说没学问吧。
以前他当然不是没学问的人,当初在大兴城里,可是正正经经在帝都最好的书院结业的高才。
可是架不住他这些年丢的多。
原来在书院的时候,要满嘴的之乎者也,出了书院后就满嘴的格老子屁。
现在搞的,之乎者也不会说了,格老子屁还得憋着不能说。
“大人。”
贾阮问归元术:“那些使臣来了,还需要大人你亲自去接待一下吗?”
归元术道:“我不去了,你代表陛下,代表礼部,到城门口迎接一下。”
贾阮点了点头后说道:“那他们要是拍我马屁的话,我该不该拒绝呢?”
归元术道:“那拒绝个屁啊,他们愿意拍你马屁,你就全盘接收,陛下只说不准咱们拍他们马屁,没说不准他们拍咱们马屁。”
贾阮道:“大人理解陛下旨意,透彻。”
归元术道:“那是。。。。。。其实按理说,我去接一下,也不算是太上赶着他们,只是我怕自己忍不住。”
他叹了口气道:“你也知道我脾气,万一碰见个说话阴阳怪气的,我是忍不住的,当场把使臣打哭了这种事,陛下终究也还是要罚我,所以我还不如不去。”
贾阮:“陛下也是,知道咱俩都是粗人,偏偏还让咱俩干这礼部的差事。。。。。。”
归元术笑道:“好在我官儿比你大,还能让你顶在前边。”
贾阮:“。。。。。。”
正聊着,外边有人快步进来,俯身对他们两个说道:“尚书大人,侍郎大人,西域诸国的使团已经到长安城外十五里了。”
归元术笑道:“陛下还没回来呢,这些人先到了。。。。。。侍郎大人,你去吧。”
贾阮叹了口气:“行,我这就去。”
归元术道:“记住陛下吩咐,不用太给他们面子,毕竟过阵子咱们大宁的边军,就去掏他们老家了,当然啊,你身为礼部侍郎,也不能失礼。”
贾阮嘿嘿笑了笑,向归元术拱手告辞,带着手下人去城门外了。
归元术想着这些使臣到了,自己也得去准备一下,于是就去见徐绩。
作为宰相,陛下不在长安,宰相主事,这接见款待使臣的事,终究还得请示徐绩。
才到未央宫,还没有进徐绩办公的地方,后边就有礼部的官员追上来。
“大人不好了。”
那官员跑的气喘吁吁,一边跑一边朝着归元术喊:“侍郎大人在城外动手了。”
归元术听到这话吓了一跳,连忙问道:“他怎么样?”
那来报信的小吏咽了口吐沫后说道:“侍郎大人没事,有个傲慢无礼的西域人,被侍郎大人打哭了,哭的嗷嗷的。”
归元术:“。。。。。。”
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礼仪之邦
徐绩在屋子里都听到了外边有人喊,他微微皱眉,吩咐一声:“去看看外边是谁在大声喧哗,这可是在宫里,怎么能如此放肆!”
立刻就有人出门来询问,这人一出来就看到归元术归大人往宫门外跑呢,跑的贼快。
他连忙去问外边的人发生了什么,得到回答说,咱们新任的礼部侍郎在城门外和西域使臣打起来了。
这来问话的人吓了一跳,这大大小小也是外交…事件,他不敢耽搁,跑回去向徐绩禀告了此事。
徐绩听完后也不敢耽搁,这么大的事,他虽然为宰相,可也不能做主如何处置。
陛下又还没回来呢,徐绩想了想,便只好跑到东暖阁那边,找内侍去后宫请示皇后娘娘,是否可以求进。
不多时,有内侍回来告诉他,说皇后准他进后宫,徐绩提着长袍一口气小跑着进去了。
高希宁正在宫里斗小坨坨玩呢,夏侯玉立等人也都在。
徐绩到了之后,连忙给皇后和各位贵人见礼。
高希宁问道:“什么事这么火急火燎的,你都解决不了还要来问我?”
徐绩道:“新任的吏部侍郎贾阮,不知道为何在城门外,与西域来朝觐的使臣打了起来。”
高希宁一怔,紧跟着眉角往上一扬。
“动手了?”
徐绩俯身道:“娘娘息怒,据说贾阮没吃亏。”
“他吃亏不吃亏的放一边,西域来的人,敢在长安城门外动手?”
高希宁朝着外边喊了一声:“调黑骑!”
徐绩一听这话,下意识的都想用手拍拍自己的脑门,心说我就不该来。
高希宁大步往外走,走了几步又往屋子里走,一边走一边说道:“玉立你看着孩子。”
徐绩也不知道皇后娘娘回屋干嘛去了,也不敢先走,只好在这院子里站着等她。
不多时高希宁又出来了,徐绩一看就吓了一大跳,心脏都抽抽了一下。
高希宁换了一身衣服,穿着廷尉府都廷尉的黑色锦衣出来的。
此时徐绩心想着,自己现在就算是把脑门拍烂了,大概也无济于事了吧。
城门外。
一群西域使臣全都吓坏了,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这大宁礼部的官员如此生猛。
本来他们这一路过来,其实心里确实都窝着火,因为他们没有受到一丁点特殊的待遇。
一路走过来,所经过的任何城池关卡,他们全都要按照规矩排队经过。
他们也和一路护送过来的边军将军交涉过,问问是不是能特事特办,不要在排队这种事上浪费太多时间。
那将军回答说,我们自家的人都要排队,你们这些客人凭什么不排队?
这话说的好没有道理,自家人排队不是应该的吗,客人不应该被照顾吗?
没有,一点都没有,但凡涉及到了规矩的事,他们什么照顾都没有。
他们需要和那些大宁的百姓们一起在城门口排队,每一辆车都要接受盘查。
所以许多人都是怨声载道,再想想以前,就越发的觉得不能忍。
在楚国灭国之前,西域人曾经有过一次组团到大兴城朝觐,那时候楚国皇帝杨竞亲自出城迎接了他们。
从他们入关开始,一路是被当做了贵宾中的贵宾来款待。
非但沿途所过的城池关卡没有任何阻拦,每到一地,当地的官员都会一脸谦卑的出城迎接。
不仅仅是他们得到了最高级别的礼遇,就连跟着使团一同进入楚国的那些商人们,也一样的享受特权。
楚国皇帝杨竞还下旨,为了彰显楚国的大国风范,西域使团所有人从入关开始,一直到大兴城,沿途不管是吃饭还是买东西,都不收钱,让客人们感受到楚国的气度。
虽然这事导致了后来各地叛乱加剧,但杨竞最终都没觉得他这样做有什么不对的。
咱们泱泱大国,好客一些怎么了?
朕彰显大国风范,又怎么了?
可他就没有想过,这些西域人有多得寸进尺,一路上白吃白喝白拿,多少人因此而破产。
有人亏损巨大,找官府去要个说法,本地官府的人就一句话给堵了回去。
要想找说法,你去大兴城找陛下啊,你找我做什么,又不是我让你不收钱的。
你亏了找当地官府他们不管,可你要是敢收咱们贵客的银子,那官府抓人的时候可一点都不客气。
这次从西域来的使团,他们不少人也是参加过上次使团的。
尤其是他们这些人,怨气更重。
楚国时候他们来那是何等的风光,甚至可以随随便便欺负中原人。
甚至还发生过,西域使团中的人玷污了中原女子,当地官府也根本不管的事,还客客气气的送人家过境。
这次倒好,从入关开始,就没有一天享受的,那些经历过上次去见楚国皇帝的人,在入关之前可是好一顿吹嘘,说他们上次来的时候如何如何的有面子,中原人又是如何如何的要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