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让江山-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地方尽快能选出来那么多贤才,朕想启用外家的人接手九门兵马司,左领军卫,又武卫”

    武亲王一抬头,他觉得这是违反了太祖皇帝的遗训,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大楚还能用的还能信的,只能是杨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自己人。

    “臣无异议。”

    武亲王都没有反对,皇帝的心情顿时轻松了不少,他深深的吸了口气,然后悠长的吐出,心里堵着的事基本上都已经解决,那种从里到外的通透,让他舒服了很多很多。

    “还有一件事,事关王叔。”

    皇帝看向武亲王说道:“朕打算拜王叔为天下兵马大都督,这是大楚从未有过的军职,过往数百年,大楚最高的军职是正三品,王叔虽然身份尊荣却也只能领正三品的武职,这样不对,也不能让从军者一直都看不到希望,所以朕想着,这大都督就定为正一品,除此之外,王叔,朕还要给你大柱国,领兵部尚书,朕要把天下兵马都交给你。”

    武亲王的脸色一变:“陛下不可,此事从无先例”

    皇帝摆手道:“如果事事都要追随旧例,大楚就不会焕发新机,朕要用人,就要给他们身份地位,给他们荣耀,朕打算改革军制,大都督之下,把大将军的武职提升到正二品,凡晋升为大将军之人,皆领柱国”

    武亲王听到此处,拜倒在地。

    “臣替天下军人,谢陛下隆恩。”

    皇帝连忙把武亲王扶起来,笑着说道:“朕还没有说完呢,朕还打算着扩充府兵,这件事也要交给王叔你来主管,新军将领,皆由王叔任用,朕要让将士们看到希望,真也要让天下百姓都看到希望。”

    武亲王嗓音微颤的说道:“臣,定不负隆恩。”

    皇帝缓缓吐出一口气,转身看向窗外说道:“有王叔帮朕,大楚就还能站起来,那群祸乱天下的宵小之辈,都要在大楚军威之下灰飞烟灭。”

    一个时辰后,大牢。

    皇帝缓步走进来,看了一眼披头散发坐在那的刘崇信,他楞了一下,第一次看到如此狼狈的刘崇信,连皇帝都觉得有些恍惚,觉得有些不真实,在这一刻,他甚至有些害怕。

    “陛下来了啊。”

    刘崇信看到皇帝后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和衣服,然后用最规矩的礼仪拜倒,他跪在那行三拜九叩,行完礼之后刘崇信直起身子,却没有站起来,依然跪着说道:“罪奴这三拜九叩,是恭贺陛下隆登九五。”

    皇帝叹了口气,过去把刘崇信扶起来:“你年纪大了,起来说话吧。”

    刘崇信笑着起来,被皇帝扶着坐在那张有些破旧的木凳上。

    “罪奴替陛下觉得开心,真心的替陛下觉得开心,罪奴一开始还担心陛下能不能稳定朝局,能不能力挽狂澜,罪奴还以为,得等着罪奴回来后才能帮着陛下除掉宇家,现在,罪奴心里觉得舒坦,虽然罪奴也是阶下囚,可是心里真的舒坦。”

    刘崇信微笑着说道:“先帝曾经数次问罪奴说,你看太子如何?罪奴每一次的回答都一样,罪奴说,殿下将来会是大楚最强的皇帝,最明的君主,最勇的统帅。”

    皇帝在刘崇信身边坐下来,低着头说道:“朕,这样做,也是逼不得已。”

    “罪奴知道的。”

    刘崇信道:“这一天,其实罪奴也已经预想过无数次,只是罪奴自己想的比较好,大概是等到罪奴帮着陛下稳定朝局之后,就告老还乡,罪奴在冀州修建了一座宅子,还没有去看过呢,本就是想着等再过一两年就回冀州去养老,说是那地方风水很好,看来是不太好。”

    皇帝又叹了口气,沉默片刻后说道:“朕等不了一两年了,大楚也已经等不了一两年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刘崇信道:“其实,罪奴是最了解陛下的人了吧?罪奴自信,比先帝还要更了解陛下,陛下有雄才大略,就正如这一次,陛下一石二鸟之计,当真漂亮至极,罪奴心服口服,陛下啊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不能再有任何犹豫,一定要重重的处置罪奴,要凌迟。”

    皇帝肩膀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抬起头看着刘崇信那张苍老的脸,脑子里一下子就想到了小时候,他幼年时候奔跑嬉戏,刘崇信张开双臂弯着腰在他背后跟着跑,唯恐他摔着。

    他要爬树,刘崇信就跪下来用肩膀扛着他往上爬,下令小太监们围着那棵树躺在地上,躺了一层,他说若是让殿下摔着了,就把你们都处死。

    他想出宫去看看,是刘崇信亲手给他换上了衣服,拉着他的手在都城里走走停停,他想吃什么,刘崇信就买什么,第一口一定是刘崇信亲自验过才给他吃,他累了,是刘崇信把他一路背回去。

    这么多年来,刘崇信比他父皇更像是一位父亲,所以有些时候,他知道自己对刘崇信喊一声亚父,并非都是虚情假意。

    “你们都退出去!”

    皇帝忽然吩咐了一声。

    所有侍卫全都懵了,他们互相看了看,可是谁都不敢退出去,那老者是谁?那是让天下人都害怕的缉事司督主刘崇信!先帝为何对刘崇信那么信任,最初的时候,有其他皇子想要夺位安排刺杀,每次都是刘崇信挡在先帝面前,这个老者看起来已经白发苍苍,可是他的武艺一定不会放下,而他就是为了要保护先帝才习武的。

    “滚!”

    皇帝一声暴喝。

    侍卫们都躬身退了出去,却站在牢房门口没有远走。

    “都走远些。”

    皇帝回头又吩咐了一句,侍卫们只好走的更远,片刻之后,这方寸之间的大牢世界里,就只剩下皇帝和刘崇信两个人。

    皇帝起身,深吸几口气,然后俯身一拜。

    “朕一直都知道,亚父待朕好,比父皇对朕还要好,从小到大,是亚父一直护着朕,不管多任性多刁蛮的要求,亚父从没有拒绝”

    “陛下!”

    刘崇信跪倒在皇帝面前,看着皇帝的眼睛笑了笑,那笑容之中都是欣慰。

    “陛下,不用说了,罪奴现在死可瞑目,哈哈哈哈有陛下这一句话,罪奴死可瞑目了!”

    他跪在那,朝着皇帝砰砰砰的又磕了几个头。

    皇帝仰起头不看刘崇信,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刘崇信是天下第一的奸佞之人,大楚被祸害成这样,刘崇信罪不可恕,可他也是最真心待皇帝的那个人,哪怕他明知道回都城来可能会有意外还是回来了,只因为他放心不下。

    当小太监高沐恩说陛下离不开你之后,刘崇信就回来了,他难道真的就一点都想不到自己可能会死?

    不,他当然能想到,但他还是回来了。

    “陛下。”

    叩首之后,刘崇信抬起头,眼睛里也已经都是泪水。

    “该动手了,早点动手,那些心里不安稳的人就能安稳下来,唯有罪奴尽快死,陛下才能尽快稳定朝纲,罪奴惟愿陛下福从心至,万寿无疆。”

    皇帝猛地转身离开大牢,抬起手抹去眼角的泪痕。

    “宣旨刘崇信罪不可恕,凌迟!”

    本章完

 第二百六十九章 聚首

    京都大兴城里的事,算是轰轰烈烈,冀州城里的事,算是鬼鬼祟祟。

    羽亲王还在做着春秋大梦,太子杨竞已经在都城登基称帝,而羽亲王的手下人忙着蝇营狗苟,也做着权倾天下的美梦。

    如果说都城里的是一场风,一成轰轰烈烈的风,那么冀州城里的很多人就是一场疯。

    李叱他们还不可能知道都城的巨变,等到知道的时候,最少也要数月之后,这数月间,怕是羽亲王已经开开心心也满怀壮烈的出兵了。

    羽王世子杨卓现在不想那么多,他只想杀了夏侯琢,以及和夏侯琢有关的所有人。

    他要让夏侯琢一个一个的失去至亲好友,体会一下什么叫悲痛欲绝。

    所以在永宁通远车马行里来了一个叫施慈的老者,委托永宁通远车马行护送他家主人回兖州老家。

    在新皇杨竞杀刘崇信的这天,冀州城的城门才在羽亲王的命令下打开,从各地赶来的队伍已经在城外汇聚了数万人,再不开城门的话,怕是要有哗变。

    羽亲王迫不及待的想出兵,又怕别人说他妻子尸骨未寒就要起兵谋反,打个比方就是,他又想做花魁还不想让人说他荡,这反反复复欲拒还迎的心思,搞的手下人也是颇为无奈。

    好在是城门总算是开了,城外的人迫不及待的想进来,城内的人迫不及待的想出去,以至于城门拥堵,一天,就发生了无数场械斗。

    最终等来了羽亲王的命令,各路队伍,谁也不许进城,都在城外老老实实等着。

    从各地奉命而来的多是叛军队伍,谁也不服谁,而且还都想骑到对方头上去。

    这边有人踩碎了一个土坷垃,那边就过来一伙儿人说这土坷垃是他们罩着的,你得赔钱,踩了土坷垃的心说我还怕你们?刚和那边罩着一坨狗屎的人打了一架。

    狗屎都粘我脚底下了,踩你点土怎么了。

    然后就大打出手,打了半天,两家老大过来看了看,这边一看那不是王哥吗,另外一个连忙道这不是李老弟吗,两个人热络的拉起了家常,地上躺着的人大概也会死不瞑目。

    这并不夸张,冀州城外就是这么乱。

    本来李叱就说城门开的第一天不能出城,这么看起来,第二天第三天也未必出的去,只要城外的秩序没有稳定下来,出城的人永远也没办法从那些流寇队伍中毫发无损的穿过去。

    施慈是想尽快出城尽快把李叱他们解决了,他也怕队伍一出城就被叛军堵在那,几十辆马车的车队,那些叛军看着都眼红。

    要是李叱没杀了,还把车队折进去,得不偿失。

    城中大街上,李叱坐在路边茶摊看着城外乱哄哄的场面,忍不住摇头叹息。

    夏侯琢知道他叹息什么,这样的队伍想去争天下?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你看外边那些人是不是疯了?他们还没有随军出征的,就都以为自己是封疆大吏了,恨不得马上就称王,最不济的也觉得自己是个大将军。”

    夏侯琢叹道:“风,挺好的一个字,为什么加上个病字框意思就变得那么多。”

    李叱回答:“因为风无定,加个病,病了的风就更无定了。”

    夏侯琢笑了笑道:“你这么说倒是也有几分道理,这些家伙就是一群无定数的人,今天说要跟着我父亲去清君侧,明天就没准觉得没意思,又回去占山为王了。”

    他们从开城门的那一刻就在这坐着喝茶,因为李叱猜测城外一定有燕山营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冀州城的城门已经关了这么久,燕山营的人怕他和庄无敌出意外,肯定会尽快入城打探消息。

    然而现在这场面,王府下令所有队伍都不准进城,他们又把城门堵的那么严实,不是叛军队伍的人想进来也难如登天。

    这些人真的就跟疯了一下,他们看到有人往城门口挤就会上去打,大概觉得城外的都是各路叛军的人,凭什么我们不让进你就能进去?

    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普通的百姓,要进城和他们这些人完全无关,他们只是不容许自己进不去别人能进去的事发生。

    夏侯琢又看了城外一眼,叹了口气说道:“燕山营的人想进来,怕是没机会了。”

    李叱点了点头:“不急,再喝两杯茶。”

    夏侯琢:“已经喝了七八壶,还喝?”

    李叱道:“反正咱们也没事。”

    夏侯琢道:“我是没事,我那贤弟快要撑不住了。”

    李叱一怔:“你贤弟?谁?”

    他往四周看了看,哪里还有什么别的熟人,也不曾听夏侯琢说过还有个弟弟。

    夏侯琢叹道:“看来你贤弟不急,我贤弟是急的受不了了。”

    他起身道:“我找个地方方便一下去。”

    李叱这才反应过来夏侯琢说的是什么意思,瞪了夏侯琢一眼后说道:“那你贤弟真是一个贤者的弟弟,希望他一直贤者,对了,你方便完了多抖两下。”

    夏侯琢问:“为何?”

    李叱道:“替我也爽两下。”

    夏侯琢:“滚”

    他去找地方撒尿,李叱坐在那,一边抿着茶水一边看着城门方向,这么乱的场面,他也怕燕山营的人要硬闯进来会出什么意外。

    就在这时候,余九龄从远处跑过来,到了李叱身边后喘息着说道:“那个施慈又到车马行去了,说是他家的那个主人已经找人托了关系,明天一早会有武备军的队伍护送咱们出城,这样就不会被城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