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都是假的。
姜然刚刚那一瞬间甚至还想着,他要是伸手往李叱脸上拽一把,会不会揭下来一张面具,下边是一张不知道什么妖魔鬼怪的脸。
“姜先生。”
正在思考这些的时候,李叱叫了他一声。
姜然连忙点头道:“当家的,你有事只管吩咐。”
李叱道:“也有一件事交给你,九妹去查的是和粮仓那边有关的事,你去查一查三月江楼,那边有没有熟面孔?会不会被人认出来?”
姜然摇头道:“我做官那会儿,虽然也喜好这一口,但我不愿意去三月江楼那种地方,我更愿意去价格低一些的,我这个人,对质量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倒是对数量的追求更大一些。”
李叱:“噫”
姜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我现在留了胡须,而且肤色比原来那会也黑了不少,所以应该不会被人认出来。”
李叱笑道:“那好。”
他取了一些银票递给姜然说道:“去三月江楼里探探底细,我总觉得崔家的人如果藏身的话,会有人藏在三月江楼那边,这些银票你拿去用,不够的话回来在账上补。”
姜然的眼睛都亮了:“还有这等好事!”
李叱笑道:“莫要告诉九妹,不然他会说我。”
姜然一拍胸脯说道:“放心就是,我断然不会说出去的,下午我就去三月江楼那边探听一翻。”
李叱道:“下午就去?倒也不用这么心急。”
“急!必须急!”
姜然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等要紧大事,不急可怎么行。”
李叱:“噫”
他打开车窗看了看外边,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咱们去粮仓的事崔家的人很快就会知道,所以他们的防备会变得更为严密,如果我所料不差,再过几天他们就会动手,粮仓重地,不容有失啊。”
他对姜然说道:“一会儿我在前边路口转弯处下车,你让马车直接进咱们后院。”
姜然应了一声,知道李叱可能要去见夏侯琢他们。
在路口转弯的时候,那里有几个摆摊的,李叱打开车门跳了下去,借助人群遮掩迅速进入转角的一家店铺,转了一会儿后出来,往相反的方向走了出去。
半个多时辰后,李叱已经到了南城城墙上。
唐匹敌昨夜里当值一夜没睡,李叱到的时候他横在墙垛下边躺着睡着了,身下是一些稻草,也没有枕头被子,躺在那睡的应该很不舒服。
李叱没有打扰他,看得出来,这才短短两三天时间而已,唐匹敌在军中已经有了不小的威望,士兵们都没有人喧哗,尽力保持安静,不想吵到唐匹敌休息。
夏侯琢巡城去了,李叱在城墙上等了足足一个时辰夏侯琢才回来,两个人凑在那嘀嘀咕咕的说了很久,除了他们两个之外,谁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反正李叱离开的时候,夏侯琢看起来轻松了不少,似乎是解决了什么问题。
与此同时,代州城。
城中的一家看起来颇有规模的大院中聚集了不少人,这是城中富户郑家所在。
郑家在信州其实也算不得有什么名望,不过多年来一直经商,家中颇为富有。
郑家的人日子过的舒坦,还是因为和前代州一位将军有关,这位将军是代州的厢兵将军,去年黑武人来的时候跑了,一直都没敢回来。
这位将军跑了之后,郑家行事就变得极为低调,几乎很少与人打交道。
此时此刻,院子里聚集了不下二百余人,大多数都是壮年汉子,他们都看向正对面那个妇人,等着她开口说话。
片刻后,那妇人看向身边管事问道:“就这么多了吗?”
管事俯身道:“回大小姐,老爷离开代州的时候带走了一些人,现在各分号的伙计都召集过来了,能用的全在这。”
那妇人轻轻叹了口气后说道:“能用的大概只有这么多,确实少了些”
她抬头看向那些汉子,停顿片刻后说道:“你们这次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小少爷的安全,不管发生什么事,小少爷都不能有危险,我给你们每人每年二百两银子的工钱,第二年翻倍。”
院子里的人全都惊了一下,他们这些人不过是郑家的长工短工,其中一部分是护院保镖有些武艺,另外一部分就是不缺力气。
他们这些人,原本一年的工钱也没几个钱,现在一年能拿二百两银子,第二年还能拿到四百两,这诱惑可以说不可抗拒了。
“如恭。”
妇人看向身边的年轻人,个子不是很高,样貌有些丑陋,或许是因为之前受了重创的缘故影响了长高,显得瘦小了一些。
最主要的是他的脑袋有些大,还是一侧更显偏大,所以看着就更显得别扭,就算是此时此刻李叱站在他面前也不容易认出来,这个人就是当初四页书院里的孙如恭。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听母亲叫了一声,孙如恭连忙俯身道:“母亲大人只管吩咐。”
妇人是孙如恭的母亲,原来代州厢兵将军的闺女,嫁到了冀州孙家。
她娘家也姓孙,郑家的产业,是孙府的管事郑秋福经营起来的,但实则是孙家的产业,只是掩人耳目罢了。
妇人对孙如恭说道:“当初你大难不死,我心中就一直想着报仇,可是这个仇如何报,要看你自己也要看天意,如今传闻青州大军已经快要攻至冀州,冀州能不能保住并无把握,所以之前为娘给你定下的回冀州报仇,就要放一放。”
孙如恭道:“都听母亲的。”
妇人道:“我这些日子一直都在考虑,冀州那边存亡不定,所以要想出头就得换一个地方经营,如今在冀州治下还有前程的地方不是官府,而是燕山营绿眉军。”
她看向孙如恭说道:“我已经赌上了不少家产,让郑管事结交了一位燕山营中还算有些地位的人,虽然不是在燕山营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只是个不大的头目,但能保你进燕山营,为娘相信你的本事,以你的聪明才干,进入燕山营之后,定会让虞朝宗对你刮目相看,很快就可立足。”
孙如恭道:“母亲,我一定会在燕山营有一席之地。”
“为娘信你。”
妇人继续说道:“你带着他们去燕山营,他们就是你的护卫,你把这些人分成两批,一批在明处,一批在暗处,在暗处的人不是不进燕山营,而是要看起来和你没有什么关系。”
孙如恭道:“我记下了。”
妇人又道:“我已经替你想好,虞朝宗有争霸之心,这定州城名义上被羽亲王划归给他管辖,可他却无法真正拿下定州,你到燕山营之后策划此事,只要能协助虞朝宗拿下定州,他必会重用你,我听闻虞朝宗此人求贤若渴,知人善用,你只要是能帮他,他就会给你前程地位。”
她缓了一口气后认真的说道:“只要你能在燕山营有一席之地,成为一位当家,就能有实力将来成就事业,羽亲王南征,冀州不稳,将来虞朝宗就可能完全占据北境,等他实力雄厚之际也必会南下,到时候你想办法留守冀州,冀州之内,谁还能是你对手?”
她吐出一口浊气,然后笑起来,很温柔的说道:“为娘能替你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好了,接下来的事,全都要靠你自己,为娘会在定州继续帮你筹谋,拿下定州是你在虞朝宗那边立下的第一功,可保你暂且安稳。”
“从今日起,你就改名为郑恭如,孙如恭这个名字,你就暂且忘了吧,等以后你功成名就,再改回来也不迟。”
孙如恭向后退了一步,跪倒在地后一下一下的磕头。
“母亲大人,我就要离开代州,你自己保重。”
“儿。”
妇人蹲下来抱着孙如恭说道:“为娘知道你心里苦楚,若不报仇,你以后都不会快活,可是报仇非一日之功,所以切记心急,一步一步走。”
孙如恭嗯了一声,扶着他母亲站起来后说道:“母亲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也知道怎么报仇,更知道怎么出人头地。”
他站直了身子,大声喊了一句。
“你们这些人,给我娘磕个头,咱们出发!”
院子里二百余人立刻就跪下来叩首,然后随着孙如恭离开郑家大宅,他们的目标是燕山营。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很紧张
从粮仓送往城防各处的粮食每隔三天运送一次,历来都是这样的规矩,所以这一点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
而运送粮食的的队伍就成了一个变数,如果粮仓里的人都已经被崔家买通,或者说是数年来崔家不断渗透已经让粮仓里都是他们的人。
那么这支队伍绝对不会被人怀疑,如此熟悉的人如此熟悉的事,最是能让人松懈,谁会去怀疑已经送了几年粮食的人。
而运送粮食的队伍人数并不少,护粮兵加上那些搬运粮食的力工,几百人的规模稀松平常。
如果在粮食之中暗藏兵器,到了城门口之后突然发难,这几百人抢夺城门,再以他们运粮的大车组成防线,抵挡城中冀州军的回夺。
一旦他们得手的话,靠着大车阻挡羽箭和士兵的进攻,死守城门两三刻的时间,城外的青州军就能猛攻到城门口,不计代价拼了命的冲进城门驰援,只要拿下来,后续的大军攻入城内也就犹如大水冲破了河堤,挡都挡不住了。
叶先生在听李叱把事情经过大致说了一遍后,作出这样的推测也就不难。
“叶先生。”
李叱道:“明日就是粮仓往四城运粮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他们会在什么位置突然发难,我昨日去见过夏侯,他说青州军已经完成了对冀州城的合围,也就是说,敌人可能会从六座城门的任意一座突袭。”
李叱抱拳:“明日家里的人,全都靠叶先生保护,阮晨阮暮他们带着的兄弟,都是夏侯原来的旧部,留在此地协助先生,所有伙计我也都给先生留下。”
叶杖竹点头:“你们只管去做大事,家里的人安全交给我即可,叶杖竹还有一口气,便没人可以轻易伤害我身后的任何人。”
“多谢叶先生。”
李叱俯身一拜。
他看向余九龄和庄无敌他们说道:“今夜咱们就要出去,明天有的忙,我已经和夏侯商量好,崔家的安排到底是什么,明天就能看清楚了。”
与此同时,城墙上。
夏侯琢看向唐匹敌问道:“李大丢那边我还真是有些担忧,他跟我借兵两千人,但是两千兵力,根本不足以守住所有要守的地方。”
唐匹敌笑道:“李叱的想法,从来都不会和别人一样,他的想法会很神奇。”
夏侯琢道:“如果他赌对了的话,崔家一下子就会被打懵。”
唐匹敌道:“我是觉得,李叱不可能赌不对。”
夏侯琢道:“为何你这样笃定?”
唐匹敌道:“因为我觉得,我觉得的,就不会有错。”
夏侯琢想了想,这是什么道理了?
唐匹敌笑道:“我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他大概也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我做与不做,皆有把握。”
夏侯琢叹了口气道:“你这么能装,和你离开中原一阵子是不是有些关系?出去进修了一下?”
唐匹敌哈哈大笑道:“你并不知道,我在外边更装一些,因为我在外边更无对手。”
夏侯琢:“”
与此同时,粮仓。
粮仓主官高看了看手下的这些人,他咳嗽了几声后说道:“大事成败,皆在明日,咱们的运粮队伍按时出发,依然分做四队,虽然那个叫李叱的人来过一次,但他一没有证据二没有把握,所以他防不胜防,若真的那么容易被他猜到了我们的计划,那这么多年的筹备岂不是有些冤枉了。”
他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明日他们可能会拦截盘查,但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们早有准备,并不用担心,你们只需记住,不要慌张,该如何就如何,只要我们不自己露出破绽,李叱断然不可能会查到些什么。”
“是!”
他的手下人全都应了一声。
为了这件事,为了明日夺城,崔家人已经筹谋多年,又何止是粮仓这里早有准备,其他各处所谋甚广,他们计划周密,行事谨慎,崔家这些年又从不张扬,所以他们有自信能一举成功。
为了化家为国这个无比令人激动的目标,崔家的人所做的准备,甚至远远超过了羽亲王。
十年前,他们就给刘崇信送去厚礼,促使崔燕来成为青州节度使,其实他们本来的目标是冀州节度使的位子,奈何当时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