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匹敌道:“先得把情况摸清楚。”
李叱道:“家里练兵的事你还要操持,我带人去摸清楚情况,快的话一个月就够,慢的话大概也就两三个月的事,若可进兵,我派人回来告诉你。”
唐匹敌道:“这事,你安排别人去就好。”
李叱笑道:“我在山上也觉得憋闷,出去走一趟,再说这是咱们宁军要打的第一战,所以还是谨慎些好,我自己去,可以把地形看清楚,绘制地图,制定策略。”
唐匹敌想了想后觉得可行,于是答应道:“那你要多带一些人才行,不要带燕山营的老人,若真是西篱子那些人,就可能认得出来。”
“放心。”
李叱笑道:“若真有什么危险,难道我跑的还不够快?”
他和唐匹敌商量好了之后,请了叶先生过来,带上燕青之,余九龄,张玉须,彭十七,再加上一个澹台压境,这样的几个人,已经足够强大。
又带了几十名精锐斥候,他们第二天就离开燕山营,请了一个难民中的小伙子做向导,一路往西。
这小伙子叫刘铁胆,二十来水,没有习过武,但常年做苦工有一把子力气,而且也机灵。
路上,刘铁胆又把关于东陵道的事详细说了一遍。
“最初的时候,他们派人在各村镇里行走,装神弄鬼的,其中有个人被称为东陵道神使,好像真的会一些法术什么的,看着很神异。”
刘铁胆道:“他们一开始在人多的地方,施展法术,乡亲们很多人都亲眼所见,那个被称为东陵神使的人,抬手指一指,天上的飞鸟就落地而死,朝着远处抓一下,便有长虫被抓过来。”
李叱看向张玉须,张玉须道:“听起来都是江湖把戏,并不是多稀奇的事。”
刘铁胆继续说道:“东陵神使就在各地招收门徒,凡入教之人,都送一小袋粮食,所以一开始很多人都为了这些粮食而入教。”
“到后来,东陵道的人数已经很多了,只几个月的时间,从年前到年后,几个县里,都有不少人成为东陵道弟子。”
“他们就开始很多人游行,那些弟子成群结队,抬着一个宝座,那个神使就一边走一边洒符纸,还说谁捡到符纸,就能驱邪保命,很多人捡了。”
“乡下人,读书的少,符纸上写了什么其实也没人认得,后来有私塾的先生说,那纸上都是造反的话,被朝廷知道了要杀头的。”
刘铁胆道:“然后很多人就把符纸都扔了,但是东陵道的人又来了,说扔了符纸的人会有神罚不得好死,但只要加入东陵道,就能得神的保护,朝廷也不敢把你怎么样,许多人在那时候也加入了东陵道。”
“后来,每个村子里,至少有一半人都是东陵道的信徒了,年后到了三月,东陵道的人忽然说,凡是不入教的人都是妖孽,是祸端。”
“他们说,这些不入教的人,就是想着去朝廷报信,入教的都是当初捡了符纸的,没入教的是想要去告密,是要用乡亲的命换赏钱。”
刘铁胆脸色暗淡下来:“从三月开始,不少人就对乡亲们动手了,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有一天,原本很亲切的街坊四邻,居然会对那么多年的老乡亲们下手。”
“他们像是入了魔一样。”
刘铁胆看向李叱说道:“当家的,你可能都没有见过那样的人,他们打人杀人的时候,那张脸好像不是人的脸了。”
李叱道:“我见过,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见过了。”
余九龄攥着拳头,怒意已经在眼睛里溢出来。
刘铁胆道:“我家里人没有加入东陵道,我大伯家里加入了,那天大伯拿着铁叉来我家,我爹还以为大伯是要喊他一起下田。”
“一开门,我大伯就问我爹,就问你一句,你入不入东陵道,我爹当时都没有过来,大伯以前也劝过几次,我爹都说不愿意,大伯也没有为难过。”
“可是那天早上,大伯听我爹说完,忽然就喊了一声杀妖孽,还喊着想不到你是我亲弟弟,居然要害我,然后用铁叉把我爹插死了。”
刘铁胆重重的吐出一口气,抬起手抹去泪水。
“他们好像疯了,全都疯了。”
他看向李叱道:“我护着我娘和我妹逃出来的时候,村子里到处都在杀人,都是乡亲们,他们怎么就下得去手?”
李叱没办法回答。
“越是乱世,这样的妖邪之人越是会出来为非作歹。”
澹台压境道:“杀了就是。”
刘铁胆道:“哪有那么容易,现在那几个县的百姓,都已经是东陵道的弟子,他们都是一条心的。”
他看向澹台压境说道:“我们在路上停留的时候,后边有和一样逃出来的人说,自从三月杀人之后,那个掌教就发了告示,说凡是从外边来的人,都可能是朝廷派来的人,谁发现了都要报告东陵道。”
“告示上还说,以往都是别的县那些马贼盗贼土匪来我们的地方抢夺,东陵道号召百姓们,女人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种田,男人们都集合起来,去别的地方,把别人从我们这抢走的东西夺回来,还说谁抢夺回来的就是谁的。”
听到这句话,李叱的心里一紧。
这个所谓的东陵掌教,很有头脑,他借助宗教的力量迅速的组建了一支军队。
仅从现在所得的情报来看,这个人,已有几分可怕。
如果这个人真的是西篱子的话,应该背后有别的人在帮他出谋划策。
第四百九十章 他去远行了
李叱他们到了距离临兵县七八里的地方就停下来,再往前走就是一马平川,毫无遮拦。
若是临兵县的城墙上有瞭望手的话,就能看到顺着官道而来的他们。
而且距离县城三四里外还有一个村子,规模不大,但官道正好穿村而过。
按刘铁胆所说,现在村子里剩下的人都已是东陵道的信徒,那么他们一进村子就可能被围堵。
以李叱他们这支队伍的实力,虽然加起来也不过四十几人,也绝不可能被村民围堵住。
然而,那样的话,必会动手杀人。
“我去吧。”
余九龄道:“我一个人去,绕过村子,若能进城的话,我进去打探一下,人多了目标太大。”
李叱刚要说话,彭十七道:“我和余九龄一起去,道门的事我比较了解,万一被发现了还没准能蒙混过关。”
于是这两个人就离开队伍,绕过前边的村子靠近县城,李叱他们找了个比较隐秘的地方停下来等待。
附近有一座高坡,李叱蹲在高坡上用千里眼看着,他还是很担心余九龄他们。
这地方的百姓如果真的都已经入魔一样,看到了外人来,他们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临兵县,县城,县衙。
一群身穿灰色道袍的人进进出出,他们的道袍和正统道宗的道袍也不相同,看着就有几分妖异。
这些人,就是东陵道的所谓护教神兵,有一种很诡异的气质,给人阴森森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说谎话说的太久了,又可能是因为气氛到了,所以连这些人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真的有神通在身一样。
他们走路姿势都很趾高气昂,看百姓的眼神也是俯瞰众生的感觉。
似乎一旦冠上了以神之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已经远远超脱出了芸芸众生。
在县衙里,有个身穿红色道袍的人坐在那喝酒,颇为懒散,进进出出的所谓神兵看到她,都一脸畏惧。
如今这东陵道也算是等级森严,而从他们的衣着,就能判断出等级如何。
那个东陵道掌教颁布法令,划定等级。
护教神兵身穿灰袍,小神官身穿蓝袍,小神官可以自己随意发展教众,也可征收神兵,发展多少人,看自己本事。
身穿红袍的,被称为大神官,一共只有五个人,每一个县之内,都有一名所谓的红袍大神官坐镇。
再往上是紫袍神使,整个东陵道只有两名神使,神使的地位,在东陵道中与掌教平等,被称为左右神使。
掌教身穿黑袍,和神使一样,一开始还抛头露面,后来为了保持神秘感,出行就会带上帽子,遮挡面纱。
这临兵县的红袍大神官不是别人,正是那个从李叱他们面前逃走的雀南。
掌教是西篱子,其中一名紫袍神使,就是雀南的师父方玉舟,而这个东陵道就是方玉舟想出来的东西。
方玉舟在塞北就以此谋生,他知道乱世最好愚民,越乱,百姓们对神仙鬼怪之事就越是笃信。
一开始,西篱子的意思是就像是其他马贼队伍那样发展,靠劫掠维持。
但方玉舟却觉得不行,那样的话,发展的再好也不可能短时间内迅速的拥有很多兵马,只不过还是一伙草寇而已。
他想出来这个法子之后,西篱子决定尝试一下,谁想到东陵道扩充的速度居然这么快。
只半年多的时间,五县范围之内,现在已经都是东陵道信徒,这一下连西篱子他们都变得膨胀起来。
燕山营发展那么多年,最辉煌的时候,拥兵二十万,可是他只用半年的时间,就发展信徒数十万。
这法子,确实比当马贼草寇要管用的多。
而且在感觉上也是不一样的,你做一个大马贼,百姓们自然害怕,但心里抵触。
你做一个掌教,百姓们见到你,甚至会匍匐在地顶礼膜拜,这感觉让西篱子都变得痴迷起来。
他现在出行,已经以掌教身份自居,坐在十六个人抬着的宝座上,接受参拜,而且他也越发觉得,自己就是神选之人。
方玉舟和雀南等人遇到西篱子的败兵队伍也实属巧合,然而就是这样遇到,便很快混在一起。
方玉舟对西篱子放言,以此方法,不出两年,西北这数十县之内,他们就能发展百万信徒。
这种事,想想就很美。
人的地位陡然变了,性格也会随之改变,他们本就是狠厉之人,为了维持地位,也就更为狠厉。
雀南自从逃离之后,性格越发暴戾,在临兵县做大神官,看谁不顺眼便下令剥皮抽筋。
这地方,她就是土皇帝一样。
“神官大人。”
一名蓝袍小神官从外边快步进来,俯身一拜,双手递给雀南一封信:“刚刚掌教派人来送信。”
醉眼迷离的雀南将书信接过来,打开看过后随即眉角一扬:“西篱子算什么东西?居然敢用这样的语气和我说话?若非是我师父帮他,他现在还是一伙流寇呢。”
她骂完了之后,随手将书信扔进旁边的火盆里。
西篱子派人送信过来,让她三天后务必赶到东陵山,若有延误,按教规惩处。
“他怕是疯了吧。”
雀南依然在那自言自语的说道:“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掌教了骗人骗多了,连他妈的自己也骗了。”
雀南啐了一口,吩咐手下人道:“那送信的人走了吗?没走就告诉他,让他回去对西篱子说,我没空,就这三个字,如实说!”
手下人吓得脸色发白,雀南对掌教没有什么敬意,那是她的事,可是手下人不敢啊。
西篱子杀人多狠?
而且现在西篱子手下人越多,他越是害怕别人抢他地位,尤其是经过燕山营的事之后,他对这种事格外的害怕。
越害怕,越担心,就越是要显示出自己地位,所以对下边的人态度,也就越发强势。
他现在除了不敢对左右神使两个人真的怎么样之外,其他人都不放在眼里,当然,这不敢对那两个人怎么样,也只是表面上而已。
西篱子最想做的就是除掉方玉舟他觉得,唯一能威胁自己地位的,也只是方玉舟。
这个东陵道是方玉舟想出来的,发展门徒的时候,也是方玉舟出力最大。
装神弄鬼的事,都是方玉舟做的,在百姓们心中,神使的地位很高很高。
而他这个掌教,因为要时刻保持着神秘,反而百姓们并不熟悉。
如果方玉舟把他杀了,东陵道还会一样的发展,百姓们也不知道掌教已死。
正因为害怕这个,他又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东陵道这种发展的办法,所以就想除掉方玉舟。
这次派人来让雀南返回东陵山,就是想找机会把方玉舟等人一网打尽。
然而他不把雀南放在眼里,雀南对他的轻视更重,在雀南看来,没有她师父,西篱子连个屁都不是。
与此同时,东陵山。
西篱子和方玉舟他们募集人手,在东陵山大兴土木,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建造起来一座大殿,在大殿前边,还修建了一座高高的祭坛。
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