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让江山-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叱对唐匹敌说道:“上辈子他一定是个负心汉,而你就是他的小娘子,所以他这辈子拿你没招。”

    唐匹敌:“你上辈子要不是狐狸精插足了我和他之间,你都说不出这话来。”

    李叱:“何解?”

    唐匹敌道:“显然他对你更好,一般臭男人,都对你们这些臭狐狸精更好。”

    李叱看向罗境道:“呵,滥情男人!”

    罗境:“你们俩别演了行不行?怎么越来还越上瘾了。”

    三个人出了书房来到客厅坐下,罗境吩咐人上菜,不多时,精致菜品便一样一样的端了上来,显然罗境早就已经吩咐人准备饭菜了。

    李叱道:“看,是咱们误会人家了。”

    唐匹敌道:“没事,你是狐狸精,胡搅蛮缠是你的本性。”

    李叱道:“呵,贤惠女人。”

    唐匹敌:“”

    三人入座,罗境给他们两个满了酒,坐下来后,说话的语气比之前稍稍轻松了些。

    “吃饭喝酒,该说的还是要说,既然你也说数年内没有人敢来攻击冀州,你为何就不肯接下来?此时你若不接,将来落在别人手里,你再去抢,必会死伤无数。”

    李叱道:“非我不想,实为不能。”

    他喝了一口酒后说道:“我说的都是认真推算过的事,几年内,确实没有太强大的外敌来攻打冀州,可以我现在兵力,燕山比冀州更好,我在燕山下,种田牧羊,放牛养马,敌人来了我就进山。”

    “可若是换到冀州来,我这几千兵力,外边的良田我保护不过来,四面空旷,皆为原野,在燕山我这几千兵力可以据守山道,几千兵力能守得住冀州吗?”

    李叱认真的说道:“我不是故意逗你,也不是故意驳你,我得为那八千士兵着想,这样的大城,八千人怎么可能守得住,东西南北一圈城墙,八千人分布上去,连预备队都没有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年半!”

    罗境看向李叱说道:“你只需守一年半。”

    李叱眼睛微微眯起来,他看向罗境,却没有问为什么,他这样的老狐狸,还能不明白罗境的心思?

    从一开始谈判,看似嬉笑怒骂,其实很多话都在嬉笑怒骂中彼此试探。

    守冀州对于李叱来说不是不能,恰恰就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是在李叱可以接受的时间内,对于宁军来说绝对是好事。

    根据李叱的推算,蜀州杨玄机不是武亲王对手,但杨玄机兵力充足声势浩大,武亲王只能将其击败,却极难将其剿灭。

    一旦战事不利,杨玄机立刻就会退回蜀州,那十万大山之地,武亲王的精兵也难以施展。

    杨玄机又非那种绿林草寇,他领兵作战颇有才能,又有豪门世家支持,钱粮不缺,物资丰沛,败了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大事。

    败了退回去,休整一二年,实力就能恢复过来,他还是一方诸侯。

    这个过程,最多不超过两年,所以在罗境说出一年半这个期限的时候,李叱就明白,罗境知道他在想什么。

    所以李叱点了点头:“好。”

    罗境怔住。

    刚才李叱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哪怕他说的天花乱坠也没有作用,李叱只是不点头。

    可是现在,他只是说了个一年半的日期,李叱便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下来,这确实出乎了他的预料。

    他以为李叱还会再多争取一些好处才对,比如要他一些兵马,冀州军的俘虏可有至少两万人。

    这些兵虽然现在军纪涣散,士气低迷,可他们是正经的大楚府兵,素养不成问题,只要调教半年,便可恢复原本的战力。

    所以罗境有些不敢相信的问了一句:“答应了?”

    李叱点头:“答应了。”

    他笑了笑说道:“你率军离开之后,我会在冀州招兵买马,但城墙上依然挂你的幽州军大旗。”

    唐匹敌道:“一年半的时间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一事无成,可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罗将军也该知道。”

    罗境思考片刻后回答道:“以你的本事,一年半,在冀州招兵买马,没有人来干涉打扰,你舒舒服服的扩军,至少可训练出五万善战精兵。”

    唐匹敌道:“所以之前李叱才会说,你领兵攻打兖州,千万不要兵败,万一有什么挫折,到时候你幽州军势弱,而我们宁军势强,主客之位就要换一换了。”

    李叱道:“所以话要说在前面,说在明面,你得兖州,大胜而归,我和老唐把冀州还给你,带着我们的新兵依然回燕山。”

    罗境沉默了许久许久。

    这三个人之间的交谈,若是放在别人之间,简直就像是天方夜谭一样的事。

    谁会把事情放在这么明面的地方来谈?

    可是这样三个人,就能把这些事很顺理成章的说出口,就好像对弈之际,下一步怎么走都先告诉对方。

    “你们两个是想问我,值不值得赌?”

    罗境缓缓吐出一口气。

    这确实是个问题。

    不赌的话,他在冀州安心发展,将来拥兵二十万不成问题,还有南下的可能。

    但等他拥兵二十万可以南下的时候,也许江南之地,早就已经没有他的舞台。

    赌的话,他就要在一年之内拿下兖州,从兖州征兵,带着大批队伍返回冀州,然后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聚合冀州之力,下一步是南下。

    怎么想,都是留在冀州老老实实的发展更稳妥一些,兵进兖州,本就是兵行险着。

    然而这只是表面上看问题而已诚如李叱想的那样,武亲王回归豫州,最多不过一年半,所有人都会趁着这段时间谋事。

    去打豫州?豫州有武亲王留守的兵马,是未尝一败的左武卫精锐。

    打青州?路途遥远翻山渡河,能不能顺利到青州不说,苏州与青州接壤,而且更近,那边局势哪里容得别人染指。

    罗境又想要冀州,也想要兖州,以两州为根基,这才真的具备争天下的资本。

    最主要的是,得兖州之后,可沿海南下,就能绕过豫州,暂时不与武亲王的精锐碰面。

    一年半,最多两年,将来大事能不能成,就看罗境要不要赌这一把。

    罗境沉默许久之后,看向李叱说道:“我不会给你留一兵一卒,冀州你守,兵力你自己解决。”

    李叱点头:“好。”

    罗境又道:“冀州粮草你运走大半,剩下的我再运走大半,留下一些,只够你们撑到明年夏粮收获的时候。”

    李叱:“好。”

    罗境继续说道:“一年半之内,我若拿下兖州率军归来,你们退回燕山,我不南下,你们不可出山,我若南下,冀州幽州都归你们也无妨。”

    李叱第三次点头:“好。”

    罗境道:“若我将来势大,必会与你们两个有那一战,这是你我皆知的事。”

    李叱道:“那是以后的事,若你以后肯诚心来投靠我,喊我一声当家的,我会收留你。”

    罗境撇嘴道:“若你到时候兵败哭唧唧的来找我,我也会在军中给你一口饭吃。”

    他伸出手:“成交?”

    李叱伸出手与他击掌:“成交。”

    唐匹敌嘴角带笑。

    一年半,对于只有不足万人的宁军来说,这就是最佳的发展时机了,如今局势下,已经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

    给唐匹敌这样的人一年半的时间,他最少能训练出来五万善战之兵,若他疯狂起来,天知道能有多大收获。

    到时候就算宁军退回燕山,进可攻退可守,只一年半的时间而已,实力扩大五倍不止。

    若是不要这一年半的时间,宁军依然留守燕山发展,如何能发展出来这五倍实力?

    所以这样的结果,对于李叱和罗境来说,可算得上皆大欢喜。

    罗境笑道:“那就看看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你们与我,谁更快一些。”

    李叱道:“快,未必都是好事。”

    罗境却不以为然道:“这天下大势,已不似几年前那样谁后发谁制人,如今这局面,先发制人才是正道,再想后发者,必会受制于人。”

    李叱笑而不语。

    “吃饭。”

    罗境端起酒杯道:“今日这杯酒饮过之后,我就要返回幽州备战,明年开春我将率军往兖州,兖州那边气候寒苦,能战之时,不过从春到秋,所以也许用不了一年半我就回来了。”

    李叱举杯:“那就祝你凯旋。”

    唐匹敌依然笑着,没说话,可心里美滋滋。

    除了冀州之外,这整个中原江山内,再也找不出这样三个人,可以坐下来就把事情谈好的。

    李叱与罗境举杯的那一刻,唐匹敌的脑子里,已经在想着征兵的事了。

    本章完

 第五百三十六章 盘着呢啊

    冀州。

    李叱手扶着城墙看向外边的原野,数不清的百姓正在城外收割粮食,场面颇为壮观。

    李叱昨天和罗境谈妥之后,今天就下令城中所有适龄百姓出去收粮。

    十四岁到六十岁,无论男女,只要认为自己能干活的,都要去。

    凡是参与收粮的人,同样不分男女,所收的的粮食交送粮仓,当场分发,粮仓收入一半,百姓分得一半。

    这一下,城中百姓们全都吃了什么烈性的药一样,纷纷涌出城去田里干活。

    这样的乱世之中,没有什么比家中有粮更让人心里踏实的,钱都不能带来这种踏实感。

    看着百姓们如此热火朝天,李叱缓缓吐出一口气,百姓们觉得有希望,才会安定。

    “接下来怎么干?”

    燕先生问李叱。

    李叱道:“我已经派人回去接刘英媛的父亲,他在冀州常年为官,性格沉稳谨慎,把他接到冀州,民治上的事他可以管。”

    他看向燕先生说道:“秋粮收了只是第一步,然后就要准备播种小麦,我打算分发粮种到各家。”

    燕先生道:“分粮种给百姓?这事办起来太繁琐了些,冀州百姓那么多,既然分了粮种就要分田,人手上够用吗?”

    李叱道:“不够也要够,我得让冀州百姓记着咱们宁军的好处,况且人要看怎么用。”

    他看着城外说道:“这件事,先生和刘英媛的父亲两人商量着办,我大概说两个重要的事。”

    燕先生道:“你说。”

    李叱道:“第一,按照每一百户人来分田,一百户分种一千亩田产,到了明年收夏粮的时候,按照收成的一半分给他们。”

    “第二件事是,每一百户中,抽选二十人或者三十人不等的青壮,组成民勇,忙时种田,闲时练兵,他们负责自己的屯田保护,如何保护,他们自己安排。”

    燕先生眼神一亮:“如此一来,其实咱们并不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只需把百姓发动起来即可。”

    李叱嗯了一声:“把种田的事交还给百姓,田产越大,他们自己分得的就越多。”

    “按照之前朝廷定下的,他们所得粮食,大概六七成都要上交,再加上地方上收的,一百斤粮食,他们留在自己手里的连十斤都没有,而咱们分给百姓们一半。”

    李叱缓缓吐出一口气后说道:“就算将来咱们撤离冀州回燕山,百姓们心里也念着咱们的好处。”

    燕先生道:“等到咱们再打回来的时候,百姓们必会夹道欢迎,盼着咱们回来。”

    李叱道:“农牧上的事大概如此,商业上的事先生你们两个也可商量着办,无非就是不收税不要租。”

    燕先生点头:“我明白。”

    李叱又道:“民治上的事解决了,其他的事其实就简单起来,把粮食种下去,百姓们也就要过冬,这个冬天就是老唐练兵的时机。”

    燕先生笑了笑道:“一年半着实是有点短,若是能有三四年时间无人打扰,咱们就能富得流油。”

    李叱微微摇头道:“莫说我们没有三四年的时间了,可能连朝廷都没有三四年的时间了。”

    他转身往城墙下边走,燕先生跟了上去。

    李叱一边走一边说道:“先确定一下主次,让百姓们知道谁能做主,咱们又不是朝廷分封的官员,就别按照朝廷那一套走了。”

    他笑着说道:“先生为冀州城主官,刘英媛的父亲和姜然给你做副手,他们两个一个主办民治,一个训练民勇,先生居中调度。”

    燕先生笑道:“突然做官,感觉有些奇怪。”

    李叱跟着笑起来道:“先适应一下,以后会做更大的。”

    燕先生笑道:“以后让年轻人来做,我就在你们背后,能做些什么就做些什么。”

    李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