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不一样了,你在冀州,北疆边军就不会没了后援。”
他笑了笑道:“所以我也让咱娘省点心,我打算带咱娘一起去幽州。”
李叱点头:“只要娘答应,我就派兵护送。”
夏侯琢道:“我到了幽州之后,如你说的那样,以后北疆的兄弟们就更不必担心没有人惦记着他们了。”
李叱笑道:“幽州治下,所得粮产,足以供给边疆,罗耿那时候受制于冀州曾凌,幽州的粮食不能不给边疆,给了吧,幽州军就要看冀州脸色,不给吧,边疆如果丢了,接下来要丢的第一个就是幽州。”
他看向夏侯琢道:“你在幽州屯田养兵,粮食尽量供给给边关,幽州你所需的粮食,交给我就是了。”
夏侯琢大笑道:“知道了,我到了幽州之后,也会想想办法,派人去兖州打探消息,看看怎么能配合你去搞钱。”
李叱道:“搞钱这么俗气的事,还是我自己来吧。”
夏侯琢摇头:“一个人扛着所有,太累了。”
李叱道:“别瞎说,我可愿意去搞钱了,那是乐趣。”
夏侯琢又大笑起来。
当天,夏侯琢带着李叱分给他的一军精锐,一万两千余人,开赴幽州。
到了这一步,其实冀州之内,格局已定。
夏侯琢从北疆后撤一步,从守北疆一关的人,变成了坐镇整个北疆的人。
幽州冀州,管辖之内,北疆这一线险要关口一共有九个。
现在夏侯琢就是这九关屏障。
夏侯夫人和夏侯玉立也随夏侯琢去了幽州,可能短时间内,也不好再见到了。
夏侯琢到幽州之后,再把澹台压境替换回来。
接下来,李叱就真的要去搞一搞事情了。
还有三个月就是春暖花开,到时候已经养了这么久的宁军,也得找地方去实战。
送走了夏侯琢,李叱开始构想搞钱大业。
他还是那样,习惯了坐在墙头上,看着远处思考。
似乎眼睛在看着远方的时候,脑子里的思路就会更加顺畅清晰。
以前他在车马行的时候,喜欢坐在车马行的院墙上思考。
如今他已经是冀州之主,他喜欢坐在高高的冀州城墙上思考。
正想着事情,唐匹敌拎着两包东西上来,李叱这才醒悟过来,已经到了正午。
唐匹敌把大的那一包扔给李叱,李叱打开看了看,居然是还热乎着的吊炉烧饼。
唐匹敌在李叱旁边坐下来,两个人面对着城外。
“今天余九龄来找我说了件事。”
唐匹敌一边吃一边说道:“这事说起来不急,可是也有必要。”
李叱问:“什么事?”
唐匹敌道:“是不是该给你想个正经的称呼了。”
李叱认真道:“一直都叫爸爸不好吗?”
唐匹敌瞪了李叱一眼。
李叱其实知道唐匹敌什么意思,最近已经有不少人和他提起过这件事,连高希宁都和他说过两三次。
“青州那边,大大小小的王有几十个,有大楚皇帝陛下封的,也有自己封的。”
唐匹敌道:“兖州那边,自封为王的人,也不下七八个。”
他看向远处,咬了一口烧饼。
李叱看着他的烧饼问:“为什么你的烧饼比我少那么多”
唐匹敌道:“你自己心里没有数?”
李叱讪讪的笑了笑。
唐匹敌道:“虽然我觉得这确实是不用心急的事,毕竟名号这种东西,到你天下谁人不知的时候,自然也就有了。”
“可是再想想,军中的将士们,确实希望能有这样一个名号,说起来会让他们感到骄傲的名号。”
李叱道:“你想一个吧。”
唐匹敌刚要说话,忽然看到外边来了一支队伍。
这队伍有些复杂,一部分是宁军的游骑,一部分竟然看着像是穿官服的,只是有些狼狈。
一个时辰后,将军府。
李叱坐在主位上,看了看那个面容有三分高傲,还有七分惧意的朝廷官员,憋着没有笑出来。
这个家伙,刚刚在李叱面前,很严肃的宣读了一份大楚皇帝陛下的旨意。
没错,是圣旨。
这事,要不是发生在李叱面前,李叱想都没有去想过。
这份旨意的大致内容是,皇帝听闻冀州有一个叫李叱的人,虽然出身不好,但有忠君报国之心。
皇帝还听闻,李叱这几年来,一直都在为边军供给粮草物资,于大楚来说,着实为栋梁之才。
又闻李叱已经占据冀州,善待百姓,为民做主,所以皇帝陛下觉得李叱很不赖。
皇帝还听说,李叱的队伍以宁军自称,他想着,这个宁字,应该是祈愿大楚安宁之意。
皇帝心里觉得很欣慰,所以要嘉奖李叱,以及宁军将士。
当然,这个嘉奖都是口头上的。
杨竞决定,封李叱为宁王,领冀州节度使,节制冀州兵马,总理军务民政。
还对李叱好好的鼓励了几句,说朕把冀州交给摸了,你可要好好为朕守着,不要辜负了朕什么什么的。
还说如果冀州这边再有什么叛乱,一定要尽快平叛,朕必不会亏待你们什么什么的。
总之就是,皇帝给李叱封王了。
这事啊,说起来就跟天方夜谭似的,要多荒诞有多荒诞。
然而再想想皇帝在青州那边封的王都有五六个了,冀州这边李叱还是头一个,也就不足为奇。
李叱非但没有抗拒之心,还觉得很好玩。
他笑着问那朝廷官员道:“陛下除了让你来给我传旨之外,是不是也派人去给罗境传旨了?”
那朝廷官员脸色变了变,一时之间不好回答。
李叱笑着问道:“罗境的封号是什么?”
那人犹豫再三,还是回答了李叱的问题。
“回宁王殿下,陛下给罗将军的封号是冀王。”
李叱噗嗤一声就笑了。
皇帝这点小心思啊,真的是一点新奇都没有。
他用这个办法,让青州那边十几个王打的不可开交,也想用这个办法,让李叱和罗境打起来。
“那我就谢陛下的嘉奖。”
李叱看向余九龄道:“带钦差大人下去休息,好好款待。”
余九龄应了一声,带着那些人出去了。
长眉道人有些担忧,虽然激动的不得了,可是又担忧李叱会因为这封王的事,而成为众矢之的。
他看向李叱,犹豫着问了一句:“这大楚皇帝陛下的封号,咱要吗?”
李叱道:“要,当然要,多大一块虎皮啊,咱们当然要扯起来。”
他看向高希宁笑道:“你看,宁字多好。”
高希宁笑道:“确实好。”
她侧头,在李叱耳边声音很轻很轻的说道:“这个字,旺夫。”
李叱笑的跟个小傻子似的。
李叱笑着问唐匹敌道:“你说,我要是顺着皇帝陛下的心意,给罗境写封信,问问罗境是宁王大还是冀王大,罗境会怎么样?”
唐匹敌淡淡道:“罗境会昼夜兼程从安阳赶到冀州,朝你啐一口吐沫,然后再赶回安阳。”
李叱哈哈大笑道:“要不然咱们先去啐他?”
唐匹敌道:“都是王了,体面些。”
李叱道:“嗯,那就体面些,皇帝给咱们送来了礼物,我去给他回个礼。”
唐匹敌问:“回什么?”
李叱道:“你不是让我体面些吗?当然是回个体面些的礼物,我去看看嵩明先生的真迹还有多少”
【明天晚上八点,微信公众号:作者知白,继续发礼物,十件大宁卫衣,颜色随机。】
第五百九十七章 分权
“宁王。”
“哎!”
“把笤帚递给我一下。”
“好嘞。”
李叱屁颠屁颠的跑过去,把笤帚拿过来,当然不会让高希宁来扫地。
他弯着腰打扫,高希宁笑道:“你不让我扫,是不是怕我在这屋子里私藏了土坷垃?”
李叱道:“万一你扫到一个呢。”
高希宁撇嘴道:“我岂会那么幼稚”
她用脚勾了勾桌子底下,勾出来一个木箱。
打开。
“哈哈哈哈我捡了一大箱子!”
李叱叹道:“宁王妃,庄重些好不好。”
“宁王,那你为何把簸箕拿了起来当盾牌。”
“我用簸箕当盾牌,挡得住宁王妃的暗器,却挡不住宁王妃的倾世容颜,其实你有何须打我,你只需一个眼神,我就浑身酥麻软绵绵。”
“噫!这么烂的词还不赶紧再说几次。”
长眉道人坐在客厅里,就听到那两小只在那闹着,咧着嘴傻笑。
他端起茶杯品了一口,然后就使劲儿的深呼吸了几次。
丢儿啊称王了?
好像来的那么突然,又好像来的那么顺其自然。
老道人十年奔波辛苦,为丢儿攒换命钱的时候,从来都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他的丢儿会成为王。
那时候的老道人,只是想着这孩子不能和他一个命,得改。
至于改成什么样子,在那时候他的心里,最美好的憧憬是衣食无忧再加有人尊敬。
他想着,丢儿在四页书院里读书,不去奢求做官不做官,做个教书先生,也是风风光光体体面面。
每天穿着得体的衣服,每天遇到的人都会客客气气的叫他一声先生。
这就老道人所有美梦中,最美的那个。
怎么就是宁王了呢?
怎么就是冀州之主了呢?
他坐在那,仔仔细细的回忆了一下,丢丢儿从丢丢儿变成李叱,那是年纪上的成长改变。
就比如老道人现在,也不会再多喊丢儿这个小名,而是喊李叱这个名字。
在没有别人,或是人少的时候,老道人才会喊他丢丢儿。
可是从李叱,变成宁王的这个过程,却让人觉得太过于神奇。
他打过多少次大仗吗?
没有。
他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吗?
好像也没有。
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可思议,而又那么顺理成章。
李叱从里屋出来,看了看在傻笑着的师父,他问道:“师父,你这样的症状出现多久了。”
长眉道人回头看了李叱一眼,然后问:“什么症状?”
李叱道:“就好像老年痴呆中又带着些少年发…春。”
长眉道人立刻就去抓自己的拐杖,李叱转身就跑了。
“师父师父,别用那个,你那个是短兵器,我这里有射程远的。”
高希宁拉着那口箱子从里屋出来了。
长眉道人道:“那你就助我清理门户。”
李叱噌的一声就跳到院墙外边去了,头顶上有两个土坷垃飞了过去。
李叱跳起来,双手扒着墙头,把脑袋伸出来看着那边。
“你们两个,居然敢谋害本王!”
高希宁叹道:“师父,我不得不说别人当了王嘚瑟起来,应该不是这样的吧。”
长眉道人叹了口气后说道:“怪我。”
高希宁道:“我也有责任。”
李叱呸了一声,从墙头上下来,背着手溜溜达达的走了。
一边走一边想着,皇帝那个家伙随随便便就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自己封了个宁王。
那自己这个宁王,当然可以随随便便封几个大将军。
他一边走一边想着,庄大哥应该封什么呢?
那般少言寡语,就叫木头疙瘩大将军。
澹台压境那般锦衣公子的模样,就叫小白脸大将军。
再想想柳戈,那是为数不多正常的人,就叫真正常大将军。
余九龄那个家伙,就叫干啥都快大将军。
至于老唐
李叱想着,老唐那样的人,一般的大将军都不适合他的气场。
不如也给他封王,就叫博弈王好了
毕竟直接用那个字,有些不雅。
越是想博弈王这个称号,李叱越觉得自己了不起,这么美好漂亮清新脱俗还一针见血的词儿都想出来。
不愧是我啊。
回到前边大院客厅里,李叱又仔细思考了一下。
之前想的当然不能真的那么做,这些名号要是传出去,宁军还能有气势?
自报家门的时候,庄无敌冷冷傲傲的对敌人说,我乃宁军木头疙瘩大将军。
余九龄在敌人面前,抖着腿说,我乃宁军干啥都快大将军。
这特么,若他自己是真快大将军也就罢了,前边加上宁军两个字,就显得不那么好了。
宁军干啥都快士兵们会不答应的。
正想着呢,唐匹敌从外边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