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让江山-第4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愿意在江南岸,就让他在那,你不理他,只管去收服周边各地。

    武亲王必是想引你去攻他,那你也引他来攻你,过江这种事,谁先过谁挨揍。

    罗境到了安阳之后,一忙起来,就把唐匹敌这交代给忘了。

    只想着不能分兵出去,要留全力应付武亲王大军。

    现在想起来,罗境忍不住思谋再三,想着唐匹敌这些话,能听不能听?

    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下了决心。

    他回身吩咐道:“罗枝节,你明日就带两万人出城。”

    罗枝节连忙问道:“向南岸进攻?”

    “攻个屁。”

    罗境笑道:“就在那老匹夫眼皮子底下,让他看着,我把安阳周围几十个州县,尽数收于囊中,且看他过来不过来。”

    罗枝节立刻点头道:“少将军妙计!”

    罗境想说这是唐匹敌的计策,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笑了笑道:“这下你不要再总说我容易冲动,压不住性子了吧。”

    罗枝节觉得到了安阳城之后的少将军,变了个人似的,行事处处,与以往都不相同。

    这样的少将军,若是老将军知道了话,必会欣慰。

    他哪里知道,罗境到了安阳的这般种种,都是李叱和唐匹敌教的。

    罗境是好面子的人,自然不会说出来。

    罗枝节领命走了,去点起人马,明天就离开安阳城去扫荡安阳四周。

    若是武亲王看到了,必然心中气恼。

    罗境靠在城墙上,开心着,忽然心里又有几分担忧。

    他想着虽然看起来,李叱和唐匹敌说的都极有道理,但以后还是尽量少听一些。

    若是久而久之,自己对那两人便会有所依赖,那样的话,岂不是逐渐没了主见。

    他的手在城垛上拍了一下。

    笑了笑,心说那是以后的事,现在的事先办了再说。

    其实对于罗境这样的人来说,此时心境,又是开心又是有些难过,这难过,他也不想承认,那是一丝自卑。

    不管是李叱还是唐匹敌,心思之缜密,行事之冷静,确实都在他之上。

    他强迫自己不再去想这些,转而想征战之事。

    安阳附近,几十州县,都很富庶,有些州县甚至可以说富得流油。

    若全都收入囊中的话,不管是控制的地盘范围,还是所得银钱物资,都要超过幽州治下了。

    以此地为根基,不超一年,便能扩军十万。

    两年,就能拥兵至少二十万。

    罗境缓缓吐出一口气,再看向江南岸。

    “老贼,你且等我。”

 第六百章 冀州新局

    四月春暖。

    余九龄派人从安阳城送回来消息说,关于采买布匹的事已经基本完成。

    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余九龄干得不错。

    在罗境的协助下,余九龄几乎买到了安阳城以及附近所有州县的黑布。

    宁军新的军服正在安阳那边几乎所有的工坊加紧赶制,估摸着很快就能运回来。

    之所以是在安阳那边赶制,而不是运回冀州,这道理当然简单。

    安阳那边,随便一个县的织造业,就能甩开冀州八条街。

    而大脸贼李叱留在冀州这边,真的就像是个甩手掌柜一样。

    因为所有人所有事都安排妥当,运转起来之后,他只需要坐镇全局。

    又三个月,到了夏天,余九龄运送着大量的新军服归来。

    李叱在余九龄去之前就交代过,最少要做冬夏两季军服,各做十五万套。

    虽然没有那么多兵,但是备着呗,又不怕多。

    本以为会花掉一笔银子,结果余九龄回来的时候,嘴角都乐开了花。

    因为银子一个铜钱都没有花出去,所有的费用,罗境都管了。

    李叱听说之后就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对余九龄说道:“罗境是怎么说的?”

    余九龄道:“罗境说,这笔款项他用从安阳军那收来的银子算,再减免安阳治下所有织造的一部分税钱。”

    李叱哈哈大笑起来:“一开始说,是咱跟他借兵打安阳,我还想着,他大概怎么也要跟咱们要点钱吧。”

    他一脸遗憾的说道:“这多不好意思,罗境不要钱,还给咱们花这么多银子。”

    李叱问余九龄道:“真是的你没再多要点?”

    余九龄道:“当家的,你这个弯拐的太急,我一时之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李叱笑道:“武亲王那边情况如何?”

    余九龄道:“武亲王的大军被罗境耗在那了,进攻又不敢,退走又不甘。”

    “他不是不甘。”

    李叱道:“他是进攻不敢,退走也不敢。”

    余九龄把李叱的军服递给他,李叱接过来看了看,不得不说,安阳城那边的织造水平真的很高。

    衣服的做工比冀州这边要好,而且还便宜不少。

    按照高希宁的想法,所有的军服都是黑色,但在右臂位置,要补一块大概巴掌大的长方形红布。

    在红布上,再绣上李字。

    可此时到手的军服,那个字都改成了宁。

    之所以会有这样一块红布,是沈如盏和高希宁聊天的时候所说。

    她说是在云隐山的一本书里看到过,觉得很好看,也很有气势。

    高希宁才告诉完余九龄,李叱就让余九龄把字改了,还不许告诉高希宁知道。

    “好看,也结实。”

    李叱道:“尽快给队伍换装,派人运送军服到蓟城,给庄大哥送去。”

    余九龄应了一声。

    他看向李叱道:“对了,罗境还让我给当家的带个口信。”

    李叱道:“是什么?”

    余九龄清了清嗓子,然后声音洪亮的对李叱喊了一个字。

    “呸!”

    李叱笑着摇头。

    他给罗境写信,说你看,我跟你借兵打安阳,现在也打下来了。

    所以,你也该回幽州去了,请把安阳还给我。

    所以这个呸字,就是罗境给李叱的回信。

    李叱道:“九妹,这次你去安阳,事情做的漂亮,应该有奖赏。”

    余九龄眯着眼睛道:“赏什么?”

    李叱道:“但你呸我就功过相抵了吧。”

    余九龄道:“那不是我呸你,那是罗境呸你,冤有头债有主”

    李叱道:“那这样,你现在赶去安阳,朝着罗境呸一声,再回来,自费,回来后该给你的奖赏,必不会少。”

    余九龄:“”

    说来也奇怪,在李叱成为冀州之主的前几年,冀州年年都闹灾。

    春有春灾,夏有夏灾,秋天就颗粒无收,冬天再来一场灾

    等李叱坐镇冀州后,连着两年,冀州年景好的不像话。

    该下雨的时候下雨,该刮风的时候刮风,不该的时候,风雨不见。

    天气都变得一点都不闹心,连续丰收。

    用沈如盏的话说就是,李叱又施法了。

    唐匹敌是正月的时候离开冀州,到现在七月,整半年,李叱的宁军队伍,又招上来新兵三万。

    李叱自己倒是没多想,可是百姓们却不得不多想。

    所以关于李叱是人皇的传闻,在整个冀州之内都传的越来越离谱。

    有人信誓旦旦的说,大楚之所以要完蛋了,就是因为人皇闹得。

    人皇出生的时候,啊的哭了,这一声就震断了大楚的龙脉。

    李叱心说我那会儿哭一声,连我师父尿都震不断。

    还能震断了龙脉,我师父的尿比大楚龙脉都粗吗

    他把想法和师父说了说,还一直盯着师父的眼睛看。

    师父就问他你看我眼睛干嘛,李叱说,看着眼儿也不大啊,怎么能比龙脉粗呢。

    师父是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一拐棍就把李叱打到门外去了。

    还有人说,人皇出生的时候,有一颗大星从天而降,把黑夜都照亮了。

    人皇出生就像是有十几岁那么大,一到了晚上身上就发光,和那天黑夜降临的大星光芒一模一样。

    李叱想着我真是一盏很智慧的灯,到了晚上就自动亮。

    也有人说,人皇降生,本来是要帮助杨氏皇族重振大楚。

    夜里给皇帝托梦,告知皇帝说人皇降临,你以后要听人皇的话,才能保你大楚不灭不亡。

    结果老皇帝勃然大怒,非要在梦中杀了人皇,却被人皇一指点碎了神魂,天一亮老皇帝就驾崩了。

    燕先生给李叱讲这个传闻的时候,李叱的原话是我要是那老皇帝,我也跟人皇干,往死里干

    当时燕先生笑的憋不住,还放了个屁,发声附和。

    在冀州这一大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有过无数神仙鬼怪的故事传说。

    但是所有的故事,现在都必须有人皇一个版本。

    比如关于药神的传说,原本的传说是,药神尝百草为百姓们选出可以治病救人的药材。

    这个版本套在了人皇的故事上是这样的

    人皇尝百草,中了几百种毒,就是毒不死他,但是他身体就变得五颜六色起来。

    李叱想着,我特么五颜六色,还一到夜里就发光。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想想就给人一种想跳起来的冲动。

    我可真棒。

    但荒诞归荒诞,人皇在冀州内的影响,已经逐渐超过了黄大仙,狐仙等等之前排名靠前的选手。

    可也不是所有事都顺心意。

    就在余九龄回来之后不久,从西北方向传来消息。

    在西北,又出现了类似于当初东陵道的邪教,大肆收徒,迅速的发展实力。

    李叱就猜着,大概和当初逃生的那些东陵道假道人有关。

    李叱把大本营从燕山转移到冀州之后,对于西北那十几个州县,已经没有什么震慑。

    虽然那些家伙打着的名号不再是东陵道,可李叱推断,就是东陵道死灰复燃。

    除此之外,在冀州东南,距离冀州城足有两千里之外的地方,也有一股叛军兴起。

    这股叛军打出的,就是人皇旗号。

    有一人名为常行,原本就是啸聚山林的大贼,手下有万余人马。

    听闻了人皇传说之后,给自己改名为李驰,硬说自己就是人皇降世。

    主要是,他也不知道李叱的叱是哪个字,那边的人说话有口音。

    于是就成了李驰。

    还说在冀州的李叱是假的人皇,是妖魔化作人形假扮的,他才是真正的人皇。

    这话也是有人信的。

    就是这么让人不可思议。

    常行改名之后,大肆宣扬,疯狂招兵,等消息传到冀州的时候,已经是近一年之后。

    此时,他已经拥兵不下十五万,当然他的兵良莠不齐,和李叱的宁军不可相比。

    可能就是因为兵多了,常行觉得自己行了。

    在冀州东南碣石州一带宣布称帝,展现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自信。

    称帝之后,常行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要选一个黄道吉日,出兵冀州,剿灭假的人皇,拯救冀州百姓。

    李叱听手下人把这事说完之后,心情略微有些复杂。

    李叱道:“其实这种事,以前我也想过。”

    众人都一惊,看向李叱,心说这种事你想过什么?

    李叱道:“在书院读书的时候,燕先生小院里的菜,看起来就想偷呸,看起来就想吃。”

    燕先生道:“意思一样。”

    李叱笑道:“我就想,怎么能把菜拔了,还不被燕先生发现,后来我想到,我可以在一个下雨天之后,穿着夏侯琢的靴子去,这样留下的痕迹就是夏侯琢的。”

    燕先生道:“那你为何没有实施?”

    李叱道:“因为若凌姑娘天天给你浇菜。”

    燕先生楞了一下,坐在旁边的若凌姑娘脸一红。

    李叱笑道:“从唐匹敌去兖州之前,我就在想怎么练兵整天在校场上操练,到城外拉练,其实都不如打一场来的有用。”

    他起身道:“东南李驰他老人家若是真来打,也是好事。”

    就在他们说着这事的时候,东南,碣石州。

    已经四十几岁,自从宣布自己是人皇后都累瘦了二十斤的常行,跪倒在地,激动的在发抖。

    他是真的激动,抖的身上的衣服都跟小波浪似的,连绵不尽。

    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从大兴城来的朝廷官员。

    虽然只是个六品小吏,可既然是带着圣旨来的,那便是钦差。

    大楚皇帝陛下,封常行为北境王,让他为大楚效力,扫平冀州叛乱。

    而且圣旨还把叛乱写的清清楚楚,就是冀州大贼李叱,幽州叛贼罗境。

    皇帝陛下还说,只要把李叱灭了,再给他加封,还给他奖赏,等打完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