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让江山-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手下两万左右的叛军队伍立刻向前发力,而在他们的另外一侧,叛军将军万在也带着他的人马绕了过来。

    两支队伍好像两条巨蟒,绕过了烧起来的宁军大营,又汇合到了一处。

    “看到大王了吗?”

    万在朝着肖貌喊了一声。

    肖貌摇头道:“大王带着人马往你那边绕过去了,你难道没有看到?”

    万在道:“明明是朝着你那边绕过去的,你是看花眼了吧。”

    肖貌道:“大王在后军之中,不会有事,咱们继续追那贼兵。”

    万在点了点头:“那好,且看你我是谁生擒了那小贼。”

    而在他们的队伍后边,被大楚皇帝陛下封为北境王的常行,正在骂街。

    此时队伍发展过快的弊端就反应了出来,虽然他有十几万大军,可确实算不上精兵。

    一旦遇到什么挫折,遇到什么问题,他手下那些原本就没有领兵经验的将军们,连队伍都控制不住。

    这个营的人跑到了另外一个营里,那边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将军在哪儿。

    他之前就想着,要花费重金去请那些府兵的将军来他这里练兵。

    可这事操作起来谈何容易,那些府兵将军,就算有重金利诱,但又怎么看得起他?

    他下令将北境王的大旗举高,不停的让人吹角,把队伍朝着他这边收拢过来。

    这下好了,所有的队伍都往他这边涌,四面八方,他的队伍,硬生生的把自己人都堵在这了。

    常行心说这样不是办法,却又一筹莫展。

    就在他身边,被绑了坐在战马上的武奶鱼却又呵呵冷笑了两声。

    常行暴怒:“你还敢讥讽本王,我先杀了你!”

    他抽刀就要砍。

    武奶鱼却冷笑着说道:“敌军就是要引你队伍混乱,他们可趁机脱身,逼你的前军后军脱节,你前军追上去的队伍没有援兵,怕是要被宁军一口吞了。”

    常行一怔。

    这么久了,武奶鱼第一次与他说这么多话。

    武奶鱼冷笑着说道:“给你十万大军你也不会用若我领军,此时带所有骑兵追上去,从侧翼堵截宁军,一可救你的前军人马,二可断宁军退路。”

    “好!”

    常行来不及多想,立刻喊了一声:“所有骑兵队伍,跟我上去!”

    【再预告一下,花费重金画的唐匹敌图像,会在威信共重号发。】

 第六百一十五章 我懂他懂我

    肖貌和万在两个人带着的叛军队伍在宁军后边紧追不舍,感觉起来,像是两头恶狼不想丢了前边的大肥兔子。

    不管怎么说,这只大肥兔子都显得那么肥美。

    虽然同处冀州,但实际上因为相隔甚远,两边的人都不是很了解对方。

    但是既然同在冀州,就肯定又会尽力的去了解对方。

    这是很矛盾的事,因为这是一个矛盾的时期。

    哪怕再过半年,也不会是这样的矛盾,而是双方已经互为了解了不少。

    唐匹敌在出征之前,对李叱说过的话,就包括这矛盾。

    如今两边对彼此都还不是很了解,所以要快一些动手。

    在双方都不是很了解彼此的情况下,那么自然是宁军更强一些。

    唐匹敌是这么说的。

    他还说,在彼此都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不管对谁,也当然是宁军强一些。

    而若是再给常行这样的人哪怕一年时间,他在碣石州的控制力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这个人很有头脑,不同于之前冀州出现过的任何一支叛军队伍的首领。

    唐匹敌对此人的判断,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高于虞朝宗。

    唐匹敌还说过,常行这样的人是变数,从他懂得利用人皇传说就看的出来。

    若是一开始没能把这个变数按下去,那将来这个变数就可能把很多人按下去。

    当然,不是说此人比虞朝宗强,而是此人在对局势的看法上,比当时的虞朝宗看的要清楚。

    虞朝宗在各方面都要超过常行,个人魅力,武艺,气度,义气,都要远远超过常行。

    但是虞朝宗不如常行的一点,恰恰就是对于一支队伍的发展来说,很重要的东西。

    沉得住气。

    就是这四个字。

    当一个人,手下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士兵,又是在这样一个乱世。

    不要说沉得住气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换谁来,绝大部分人都沉不住气。

    人贪念无穷。

    当一个人拥兵十几万,却还能丝毫都不想扩张地盘?

    常行就没有急于扩张,而是在打造一座能挡得住至少十万府兵攻打的东野城。

    如果是战力一般的队伍,二十万,三十万,也未必能对东野城构成威胁。

    先把脚跟站稳,这就是常行的过人之处。

    在东野军追敢宁军的同时。

    唐匹敌正在看着天空发呆。

    燕先生看着他,他看着天空。

    “你只让李叱带一军人马去,其实也在担心吧?”

    燕先生问。

    唐匹敌点了点头:“担心这种事又怎么可能没有。”

    燕先生在唐匹敌身边坐下来,也抬起头看向天空。

    他不知道唐匹敌在看什么,只是想看看唐匹敌在看什么。

    如果是李叱的话,对燕先生的回答应该是自家儿子单独出门,哪能不担心呢。

    燕先生道:“可你还是让他只带一军人马去了。”

    唐匹敌回答道:“因为那是极限如果李叱带两军人马去,两万多人的队伍,东野城里那个家伙绝不会轻易出来。”

    “一万多人,是李叱能自保的极限,也是能把常行骗出来的极限,对他们两个都是。”

    唐匹敌缓缓吐出一口气:“但是真到了平原交战,我训练出来的一万两千宁军列阵防御,若是挡不住五六万叛军的冲击,那才是奇怪的事。”

    燕先生嗯了一声,他相信唐匹敌的判断,但他也在担心。

    “如果常行最终也没有出城一战呢?”

    燕先生又问。

    唐匹敌摇头道:“不可能,如果他不想出城一战,也会有人让他出城一战。”

    燕先生好奇起来,他问道:“是谁?”

    “两个人。”

    唐匹敌语气平缓的回答道:“第一个是余九龄,余九龄这样的人用好了,就不可能有人不想干掉他。”

    “李叱当然知道余九龄的本事,所以必会让他去骂阵,只要余九龄发挥正常,常行就会忍不住。”

    “那第二个呢?”

    “第二个是个我很佩服的人,没有见过,却听闻过他的故事。”

    唐匹敌看向燕先生,停顿了一下后问道:“先生还记得武奶鱼吗?”

    燕先生的脸色一变:“武奶鱼?”

    片刻后,燕先生的眼睛骤然睁大:“你是说,武奶鱼就在东野城?”

    他猛的站了起来:“如果武奶鱼就在东野城的话,你让李叱只带一军兵马前去,那岂不是送死?!”

    说话的声音急了,连嗓音都变得沙哑起来。

    燕先生当然知道武奶鱼是谁,也当然了解武奶鱼这个人的能力。

    如果武奶鱼在东野城常行手下做事的话,李叱这次就真的可能要出意外。

    常行绝不是李叱对手,但武奶鱼可能是。

    唐匹敌淡淡道:“他是咱们这边的。”

    燕先生再次怔住。

    他看着唐匹敌,眼睛里都是不可思议。

    “你们你们并没有见过才对,他离开冀州的时候,你还没有到冀州。”

    “是,确实没有见过。”

    唐匹敌看向燕先生说道:“可若是从我给他写第一封信算起,到现在已有两年。”

    燕先生的眼睛再次睁大。

    唐匹敌问:“先生觉得,什么样的人是能臣?”

    燕先生张了张嘴,一时之间不好回答。

    唐匹敌缓缓吐出一口气后说道:“我这样的。”

    他的视线看向远处,沉默了片刻后说道:“何为能臣?不只看眼前,也要看未来,不只看己身,也要看他人,不只看本地,也要看远方。”

    他的视线落在燕先生身上,微微勾起一抹笑意。

    唐匹敌抬起手,伸出一根手指:“东野城,武奶鱼,文可治国,武可领军。”

    伸出第二根手指:“蓟城叶策冷,同样文武兼备,至少有封疆大吏之才。”

    伸出第三根手指:“高缸县贺登科贺山雪兄弟,兄长有宰相之才,弟弟有万夫不当之勇。”

    伸出第四根手指:“阐州连夕雾,九年前曾经上书朝廷,写策论七十二,若按照他所写之国策,大楚有中兴可能。”

    唐匹敌伸出第五根手指:“渔阳胡不语,六年前曾在幽州罗耿手下为官,有大才,性桀骜,罗耿不容,他便一怒回家养鱼去了。”

    唐匹敌对燕先生说道:“我要帮李叱,就不能只看我自己,还是那句话,何为能臣?”

    他再次抬起头看向天空:“我这样的。”

    燕先生的心都在狂跳,他一直以来,只觉得唐匹敌练兵作战,天下无双,却不知道唐匹敌的眼界,早已经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

    唐匹敌道:“先生现在可是知道了,为何我要亲自率军去兖州?”

    他微微笑着说道:“渔阳在兖州,渔阳有胡不语。”

    “先生现在可知道,为什么我让庄无敌率军到蓟城?”

    “蓟城有叶策冷。”

    “阐州在西北,柳戈去了。”

    “而李叱这一趟去碣石州,要路过高缸县。”

    唐匹敌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他嘴角的笑意也越发明显起来。

    他缓缓说道:“李叱很强,是帝王之强,强在懂人心,我也很强,我是能臣之强,强在懂李叱的心。”

    燕先生重重的吐出一口气。

    他看着唐匹敌说道:“你自称能臣,那便是天下第一能臣了。”

    唐匹敌道:“唔不是多难的事。”

    他的视线回到远处,指了指前边的战场。

    “咱们该动身了。”

    这是在半山腰,其实就是东野山的一部分,只是距离东野城有三四十里。

    他抬起手微微摆了摆,亲兵随即举起宁军的烈红色战旗摇晃起来。

    山下,六千纳兰精骑轰然而出。

    马踏山河。

    唐匹敌从身边手里把铁盔接过来,戴好。

    “如果我不让李叱只带一军兵马来,常行必然不会出城,他不出城,我如何能抄他后路?”

    他大步走下去,战袍随风而摆。

    此时此刻燕先生心里的震撼,已经难以平复下来。

    他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很懂李叱,很懂唐匹敌,很懂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也觉得自己明白李叱有多优秀,唐匹敌有多优秀。

    然而此时此刻他才知道,年轻人有多可怕。

    故人说,不可欺少年。

    “你不告诉李叱,是因为怕他知道你必会前来支援,所以就不会尽全力了?”

    他在唐匹敌身后大声问了一句。

    唐匹敌一边走一边说道:“我不告诉李叱我必会前来支援,是因为我不必告诉他。”

    唐匹敌翻身上马,看向燕先生笑了笑道:“他一定知道。”

    他微笑说道:“还有常行之辈,配不上李叱尽全力。”

    宁军队伍中。

    李叱回头看了一眼追上来的东野军队伍,瞧着规模似乎不小,但绝非是东野军全部。

    “唔”

    李叱轻轻叹了口气:“本想把人都引出来,结果看起来,能追上我们的也就四五万人的样子。”

    余九龄心说老大啊老大,四五万人还少?

    李叱勒停战马,抬起手晃了晃:“传令,停下来,等着他们。”

    余九龄不解:“此地距离东野城还没有多远,追赶咱们的贼兵后边,必然还有贼兵的后援,这里空旷,若被合围”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李叱就摇了摇头。

    “九妹,如果我们接着跑的话,敌人追之不及就要回去了。”

    余九龄道:“他们追之不及回去,岂不是正好?”

    李叱道:“你果然只适合诱敌,不适合作战。”

    他看向后边追来的叛军说道:“我若不把人黏在这,敌人后边被落下的队伍,怎么会也追的上来?”

    “我就是要在着等着,等着常行带着他的大队人马全都上来,唯有如此”

    李叱看向远处,那座名为东野山的地方。

    “唯有如此,那个家伙才能舒舒服服在常行背后捅刀。”

    余九龄疑惑了一下:“那个家伙?”

    片刻后他反应过来,惊喜的喊出声来:“老唐?!”

    李叱笑道:“唯有我把常行的注意都吸引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