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让江山-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典心说放你牛爷爷的八卦屁,吹你牛奶奶的罗圈皮。

    罗境的武艺谁人不知?

    武亲王都曾亲口承认,虽然武亲王看不起罗境领兵作战的能力,但对罗境练兵和其武艺赞不绝口。

    武亲王还曾说过,罗境的枪法,在中原天下都可排在第一位了。

    虽然这样说,是为了让宇文尚云领兵北上的时候足够重视自己的敌人。

    可能得武亲王如此盛赞,就足以说明罗境的本事。

    若没本事的,武亲王那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夸的出口。

    宇文典虽然在心里又把余九龄骂了好几句,但表面上却点了点头道:“我知唐大将军的武艺,只是心中忐忑”

    “将军,时间到了。”

    有人在旁边提醒了一句。

    宇文典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点火,待唐大将军到了城下,就立刻打开城门!”

    随着他一声令下,手下的将军们立刻转身离开大帐。

    城中。

    大街两侧的每一座房子屋顶上,都趴着楚军弓箭手。

    在每一条巷子里,都是已经队列密集的楚军士兵。

    若是能在空中俯瞰的话,就能看到就连每一户百姓家的院子里,都密密麻麻皆为兵甲。

    只要宁军入城,放过先头队伍,看到唐匹敌进入大街之后,楚军就会蜂拥而上,拼尽全力将城门封堵,将唐匹敌截留在城中击杀。

    一座木楼高处,宇文尚云也很紧张,他领兵以来都没有如此紧张过。

    面对江南大寇李兄虎,有百万大军,他也没有紧张过。

    可是这次面对的是唐匹敌,是李叱,是那种可以把计划算计到人心深处的变态,是那种谁有一丝一毫轻视都会输的体无完肤的对手。

    在遇到李叱和唐匹敌之前,宇文尚云自觉世上之人,没有人比他更精于战局谋略。

    可是现在,这种自信已经没有了。

    “再次传令下去,所有士兵不准发出一点儿声音,也不准轻举妄动,不见我这里有号令出,谁也不许离开自己位置。”

    “是!”

    宇文英雄应了一声,急匆匆下了木楼,分派人手去各军传令。

    “南平江那边局势如何?”

    宇文尚云问了一句。

    他手下将军宋德经俯身道:“一直都在看着,宁军今夜似乎倒是安静,还未见有所举动。”

    宇文尚云道:“他们绝不可能没有举动,只是在等机会,江南岸怕是已经兵甲如林,只等城中火起。”

    他看向宋德经道:“你不用去管其他的事,只派人盯住南线,负责联络宇文静。”

    “是。”

    宋德经立刻应了一声。

    “大将军!”

    亲兵指向北门方向:“宇文典将军已经点起火光,宁军应该快要进城了。”

    宇文尚云嗯了一声,双手握紧了面前的栏杆,两只手发力,握着栏杆的时候有些滑,才察觉他自己手心里都是汗。

    这一战打赢了,他就可能坐拥冀州豫州两州之地,成为这争雄天下的霸主之一。

    若是败了

    “城门开了!”

    负责观察的士兵在他身边低且急促的提醒了一声。

    宇文尚云立刻举起千里眼往北门处观看,宇文典的队伍已经将城门拉开。

    城门楼上,宇文典同样是手心出汗,他扶着城墙往下看,城下是密密麻麻的马队。

    可是城门开了,成为的宁军骑兵队伍却没有急着进城。

    “这”

    宇文典看向余九龄道:“大将军为何还不进城?”

    余九龄道:“唔!看我这记性,大将军与我约定,我要到城门口迎接,若不见我,大将军不会入城。”

    宇文典立刻喊道:“你这人,怎么不早说!”

    余九龄道:“日日享乐,忘了。”

    宇文典恨不得一刀把余九龄的脑袋剁下来,但也庆幸自己刚才压着冲动,没有提前砍了余九龄。

    余九龄道:“我这就下城去迎接大将军。”

    宇文典道:“你不用下城,在这里呼喊。”

    余九龄道:“喊?你真是幼稚,大将军不见我面是不会进城的。”

    宇文典咬了咬牙:“我跟你下去。”

    余九龄道:“你随意。”

    他在这城墙上,居然还带着那两个青楼女子,抬起手在两个女子屁股上拍了一下,啪啪两声还挺响亮。

    “你们等大爷归来。”

    余九龄哈哈大笑,迈步下城。

    到了城门口,宇文典却不敢跟着他出城门,外边黑暗之中,那些带着面具的宁军骑兵沉默的令人害怕。

    没有一个人说话,甚至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

    余九龄走到城门口喊道:“大将军,我是余九龄,城门已开,城内安全,可立刻夺取安阳!”

    他喊了之后回头朝着宇文典喊道:“让开,大军要入城了。”

    宇文典连忙带着他的人把过道让开,再看时,余九龄不见了。

    变没了。

    余九龄一口气冲出城外,两只脚跑的犹如风火轮一样。

    就在宇文典这一惊愕之际,那支沉默着的宁军骑兵中,忽然有人喊了一声:“冲进城去!”

    然后听到了马鞭响动。

    那还不是寻常的马鞭,听声音那么响亮,就猜到是很长的甩鞭。

    啪的一声脆响,马群开始往城门里边冲。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间马队里就冒出来火光,好像马尾巴被人点燃了。

    一下子,马队开始疯狂的往城中冲入,犹如洪水灌进城里似的。

    与此同时,在另外一座木楼高处。

    高峰来和崔阔元两个人站在那,看到马队冲进城内,两个人对视了一眼。

    高峰来对崔阔元点了点头,崔阔元随即喊道:“发信号,传令各家的人都动起来!”

    一时之间,城内四处火起。

    宁军骑兵冲进城内,埋伏着的楚军全都紧张起来。

    这马队进城,浩浩荡荡,冲锋进来的人依然保持着沉默,居然没有人喊。

    “不对劲!”

    站在高处的宇文尚云立刻就反应过来。

    “传令弓箭手,射杀骑兵!”

    随着他一声令下,埋伏在房顶上的弓箭手全都站了起来。

    他们纷纷拉弓搭箭,朝着那些宁军骑兵开始放箭,奇怪的是,无数宁军士兵中箭,但竟然无一人落马。

    只有战马嘶鸣,不闻有人呼喊。

    按理说,中箭的人疼痛难忍,怎么会不喊叫?

    而且中箭的人又怎么可能还如此牢牢的坐在马背上,没有一个掉下来的?!

    “这是什么味道!”

    房顶上,有人闻到了些刺鼻味道。

    “火油?!”

    “那些宁军士兵身上流的不是血,是火油!”

    “妖怪!”

    “什么妖怪,都是假人!”

    这时楚军士兵才发现,冲进城内的骑兵,都是稻草人,在其中藏了火油,楚军射中稻草人,火油开始往外流淌。

    “箭!”

    城墙上有人高呼了一声。

    嗓子都劈了,沙哑中透着一股恐惧。

    城外。

    唐匹敌抽刀往前一指。

    宁军箭阵,所有弓箭手将羽箭点燃,然后抛射入城。

    漫天火雨,顷刻间就落了下来。

    而在城中各处,那些被余九龄说动的家族,都分派了家中人手在城里放火。

    站在高处的崔阔元发号施令,按照约定好的,第一把火先把安阳府衙门给点了。

    然后他们趁着楚军大营里几乎空无一人,又把楚军大营给点了。

    他们四处大声呼喊,说是宁军已经入城,攻破了府衙,攻破了楚军大营。

    城中,数千匹战马被烧的四处乱窜,对于普通人来说,如看到这样的场面,必然觉得此举格外残忍。

    那些战马无辜,战马的身上,本就被油都涂抹过,见火就着,而且马鞍下边,都压了一层油布。

    几千匹火马在城中到处冲撞,藏在巷子里的楚军被冲击,队形很快就乱了。

    到处都在着火,没多久,城中的起火的地方就密集的好像满天繁星。

    火海如星河。

    站在高处看,城中这场面令人恐惧。

    高峰来对崔阔元道:“如此一来,城中百姓得知后,怕是要骂死你了。”

    崔阔元道:“要有取舍,若一直陪着楚军坚守,先饿死的是城中百姓而非楚军,百姓们想不到的,我又何必费口舌解释,恨就恨吧。”

    高峰来点了点头道:“你其实早就又投宁王之意了,对吧。”

    崔阔元道:“我虽然与冀州崔家是本家,应该记恨李叱他们才对,可是我早有听闻,冀州那般被战乱摧残之地,如今都已重新富庶起来这李叱,当为明主。”

    高峰来嗯了一声后说道:“你是我得意门生,我曾问你多次为何不愿出仕,你说不想浪费自己的本事,不愿与他人同流”

    他拍了拍崔阔元的肩膀:“希望这一次,你选的对了。”

    与此同时,南平江。

    宇文静回头看,城中火光冲天,就知道打了起来,他心中自然无比的急切,这种心慌意乱,有些控制不住。

    可是他奉命在此阻挡宁军,他又不敢擅自离开,更不敢胡乱分兵。

    就在这时候,前边的人喊道:“敌袭!敌袭!宁军渡江了!”

    宇文静连忙举起千里眼看向南平江上,江面上,一艘一艘船只划了过来,密密麻麻。

 第六百六十一章 血战

    南平江北岸。

    楚军明显紧张起来,江面上密密麻麻出现的大小船只,犹如踩着江面过来的无数妖魔鬼怪。

    “弓箭手!”

    宇静一声高呼。

    楚军江边箭阵随着号令之声,整齐的把羽箭送了出去,密如飞蝗。

    在楚军箭阵之前,则是一排弩车。

    大楚虽然已经糜烂,可楚军之装备依然不可小觑,即便到了今日,大楚造的弓箭弩车,依然是战阵上的最强杀器。

    楚国力雄厚的时候,在兵部武库之中存放的各种兵器甲械,可以装备至少一百五十万人,且是随时。

    各地战事吃紧,而在宇尚云奉旨组建新军,前去兵部报备的时候。

    大楚兵部的人一直都在说,国库空虚,兵部也没钱,没办法出资帮他组建新军。

    宇尚云随兵部的人到武库的时候才发现,库房里堆积如山的弓箭。

    很多都已经因为保养不善而坏掉,箭簇掉落,枪杆干裂。

    而那一架一架大楚精工打造的弩车,也一样被堆积在那,落满了灰尘。

    这边兵部的人还在发着牢骚,说户部已经很久没有拨款了。

    另外一边则是这满库无人管理的府兵装备,如何能让人心里不难过?

    岸边楚军箭阵,弩车激发出去的巨大弩箭,带着横扫一切的威势。

    可是在这样的月色之中,江面上又有一层薄雾,弩车能不能命中也只看运气。

    抵御宁军渡江的最大依仗,还是弓箭弩箭。

    可是令人震撼的是,这边羽箭密集到在半空之中碰撞,而宁军那边向北岸靠近的船只居然没有减速。

    宇静举着千里眼看着,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等到那些船只到了再近一些的时候,宇静才看出来,不管羽箭射在船上多少,中箭的那些宁军士兵居然都不倒下。

    被重弩击中的宁军士兵,拦腰穿透都不倒!

    “是假人!”

    宇静立刻喊了一声。

    可是就算知道是假人又如何?

    他们不敢不放箭,不敢让宁军船只靠岸。

    所以弓箭手还在不停的把箭送出去,犹如泼洒的水一样。

    宁军的船上,船头堆的都是穿着宁军战服的稻草人,每艘船都是。

    羽箭射在稻草人身上,很快就几乎扎满。

    每艘船上的宁军数量其实都不多,只是够撑船过来。

    船头,船尾,船体两侧,全都是稻草人。

    到江南岸的时候澹台压境就下令,每个士兵最少要做出来一个稻草人。

    箭留在船上越来越多,船身也就越来越重。

    在一艘比较大的战船上,这也是为数不多的战船之一,澹台压境站在盾兵后边看着,越看越是欣喜。

    “我王真神人也!”

    澹台压境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他心说宁王这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啊,这草人借箭的办法都想的出来。

    他又哪里知道,这办法是李先生给李叱的兵书中记载。

    如今澹台压境的宁军之中虽然不缺羽箭,可是谁还嫌多了。

    宁王说人家是没有去借,咱们这是越多越好。

    楚军这边不敢放宁军靠近,船只一时还在江面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