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冀州去,在宁王面前说,当面说是不是就好很多了?”
曹猎怔住。
这些传言的出现,其实也是出自曹家授意。
因为这种事,其实最伤人心。
曹猎的二爷爷曹赞松之前说过,他从不相信这世上的君主,会无条件的信任手下臣子。
只要手下臣子的力量超过君王,一句谎言一句挑拨,就能让这怀疑在心里扎根。
李叱要南下离不开唐匹敌,说宁军致锐,其实是唐匹敌致锐。
若能让宁王与唐匹敌心生间隙,逐渐生疏,最终宁王在怀疑之下罢免了唐匹敌的兵权,那宁军还有什么可怕的?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唐匹敌的应对之策,居然是把这些人全都送去冀州。
唐匹敌笑着问道:“小侯爷,你觉得我如此处置,可还得当?”
曹猎微微俯身道:“大将军心胸坦荡,处置得当,我对大将军无比钦佩。”
唐匹敌继续说道:“这些人啊,也怪可怜的,我请小侯爷来之前,还特意见了他们之中的几个。”
“询问之下得知,这些人,多多少少,都在商业上与曹家有些牵连。”
曹猎的心一紧。
唐匹敌道:“我新来豫州,和他们不熟悉,但也愿意为他们做一些实事。”
曹猎心说大将军你做的实事,就是把人都送到冀州去吗?
这可真实在。
但他当然不好当面说出口。
从唐匹敌语气来听,大概是已经知道此事和背后的曹家有关,所以来敲打他。
“他们确实和我曹家有生意上的往来。”
曹猎笑道:“可是这要看从什么方面去考虑曹家的产业,遍及民生,每一个豫州百姓的吃穿用度,都离不开曹家的生意,所以也可以说,豫州的每一个百姓都和曹家的生意有所牵连。”
他说到这之后,又故意加重语气说了一句话:“又何止是有所牵连,简直就是密不可分。”
唐匹敌嗯了一声:“那小侯爷为什么不帮帮他们?”
曹猎心说我帮什么?
唐匹敌道:“看来小侯爷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一个新来之人,都愿意为他们做一些实事,小侯爷与他们都是故交,那更应该做些实事,我派人护送他们到冀州,这路费军资,小侯爷来出,应该也不算为难吧?”
曹猎:“?????”
唐匹敌笑道:“我听手下人来汇报消息,说是小侯爷家里人已经决定,过几日就送武王妃离开豫州了?”
曹猎回答:“是。”
唐匹敌道:“我已经安排将军澹台压境,亲率一万精骑,护送武王妃车驾到豫州与京州交界之处。”
曹猎的眉头皱了起来,却连忙俯身一拜:“多谢大将军,也多些宁王的安排,只是护送姑母一事,其实也不必动用大军,我曹家还有能力保护姑母安然返回京州。”
唐匹敌道:“我知道曹家有不少高手,也有私兵队伍,要护送武王妃到京州的话,应该也不会有事,可是曹家的高手再多,私兵再多,分开两路走的话,应该也会人手不够。”
曹猎怔住:“为何要分开两路走?”
唐匹敌道:“因为曹家的另外一支队伍,要护送小侯爷到冀州。”
曹猎的眼睛骤然睁大。
唐匹敌道:“我王说过,小侯爷若是愿意赠送家产资助宁军,我王对小侯爷感激不尽,所以还要请小侯爷往冀州,我王要当面致谢。”
曹猎重重的吐出一口气:“宁王好手段。”
唐匹敌道:“你看城外这些人,就将要去冀州亲见宁王,对宁王给我告状,说我有自立之心。”
“小侯爷不久之后,也可到冀州,亲自对宁王说宁王好手段。”
曹猎沉默下来。
良久之后,他还是压不住心中的怒气。
语气有些愤懑的说道:“派一万精骑护送我姑母返回京州,宁王能得美名,派人把我送到冀州,就能让曹家不敢有二心”
他看着唐匹敌认真的问道:“我只是想知道,这真的是宁王的心意,还是大将军心意?”
唐匹敌笑而不语。
这种态度,让曹猎更为恼火。
他看着唐匹敌问:“若曹猎不愿离开豫州呢?”
唐匹敌道:“那就曹猎留下,曹家搬去冀州。”
曹猎的表情猛的一僵。
唐匹敌的双手扶着城墙,手指有节奏的轻轻敲击。
“小侯爷,我记得前些日子和你说过一句话我王不在军中,小侯爷,刚刚我也和你说过一句话,你去领宁王俸禄,可多带一些人,领的多些。”
曹猎嘴角抽搐了几下,转身而行。
“多谢大将军美意!待我到了冀州,自会当面感谢宁王。”
唐匹敌站在那,也不回头,看着城外那出城的队伍排成长龙。
第六百八十九章 作孽啊
曹家大宅。
曹猎站在曹宅宏伟的大堂中,看着正北供奉着的曹家列祖列宗牌位,已经沉默了许久。
“猎儿。”
武王妃从外边缓步进来,轻轻叫了一声。
武王妃在曹家的存在,其实就是对所谓森严族规的一种挑战,可是曹家的人却没有人觉得这是挑战,又或者不是没觉得,是故意忽略了。
打个比方,这供奉列祖列宗的祠堂,按照族规不准女子进入。
族规森严,一旦查到有女子进入祠堂,那是要重罚的。
然而她是武王妃,她是武亲王的妻子,所以这族规在她身上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规矩这种事,很多时候在身份面前,就是个笑话。
“姑母大人。”
曹猎连忙俯身一拜。
“唐匹敌要把你送去冀州,怕是要让你在冀州久留,是为要挟我曹家而为。”
武王妃有些心疼的看着曹猎,这曹家上上下下都看做小祖宗一样的嫡传之人。
武王妃道:“若是你不想去,便与那唐匹敌撕破脸也无妨,他再霸道跋扈,也不敢真的对曹家怎么样。”
曹猎道:“姑母大人说的没错,唐匹敌初入豫州,还需曹家帮忙才能稳定地方,但他不是不敢对曹家怎么样,而是觉得不必。”
曹猎停顿了一下后说道:“他是下得去手的人,和李叱不一样。”
武王妃道:“为何?”
曹猎道:“姑母大人可曾想过,南下大事,对于李叱来说,是染指天下所迈出去的第一步,李叱的宁军,十之七八都用于此次征战,如此重要,李叱为何不亲自南下?”
武王妃问:“为何?”
曹猎道:“因为作为王,他需要顾虑的太多。”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些祖先牌位,似乎有些不舍。
回过头来,曹猎继续说道:“他若亲自到了豫州,若我直接去找他,许多事他不好直接拒绝,但若是只有唐匹敌在这,唐匹敌要拒绝我,并无顾虑。”
“唐匹敌做什么,自然也就和李叱无关,不管是凶名还是骂名,都是唐匹敌的。”
“我现在都不太相信,这个李叱真的是穷苦出身,真的是在流浪中长大。”
曹猎道:“这种心术手段,连我这样的人都要去思考许久才能明白,他却信手拈来。”
“比如逼我去冀州,虽然是唐匹敌所做,但必然是因为李叱有此心思。”
“若此时他在豫州城内,我去找他,他事事拒绝,态度强硬,对于稳定豫州毫无益处。”
“可一转头把我送到冀州去,见了他,我与他说起这些,他就会好言相劝,再跟我一起埋怨唐匹敌几句,难道我还能不给他面子?”
武王妃听到这些话,眼神里闪过一抹疑惑。
“猎儿,这些事,你确定那李叱可以想的到,还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她摇头道:“我还是不太相信,一个那样出身的人,会有如此头脑。”
曹猎看向他姑母说道:“姑母大人,正因为许多人都如此想,所以都败给李叱了。”
他沉声道:“冀州和豫州相比,虽然有些疲敝,也是地大物博,为争此地,多少豪杰参与其中,冀州曾经都有谁在?”
曹猎一一列举:“羽亲王曾在,节度使曾凌曾在,罗耿,罗境等等等等,纵然不说这些人,冀州之内的名门望族有多少,为何就轮到李叱做主了?”
他对武王妃说道:“所以这次去冀州,我还是要去。”
武王妃轻叹一声:“可是姑母不放心你。”
“没什么,李叱和唐匹敌有一样好,他们答应了的事
,就不会反悔。”
曹猎道:“唐匹敌会调遣一万精骑护送姑母大人回京州,姑母大人就真的不用担心什么。”
武王妃道:“我从不曾担心自己。”
曹猎道:“姑母大人想想看,李叱让我去冀州,正是因为他还不敢动我。”
他停顿了一下后说道:“还有一个原因唐匹敌送走姑母,再把我送走,目的也是想逼迫我父亲回豫州。”
“毕竟曹家如此大的家业,无人做主就会损失惨重,他们觉得父亲一定会回来。”
武王妃哼了一声:“这个世上低估了你父亲的人,才会真的吃大亏。”
曹猎哈哈大笑道:“姑母大人说的没错,豫州虽然交给唐匹敌了,可他想拿稳,没那么容易。”
他转身,再次看向那些牌位。
“有时候,没有刀兵厮杀的战场,也一样可以决定胜负。”
数天后。
武王妃被澹台压境亲率大军送往京州,其实唐匹敌如此安排,当然也不单单是为了送走一位武王妃。
大军所到之处,若要进城,因为武王妃在,难道沿途城池还能不开门?
除非是武王妃执意不肯进任何一城,否则的话,这一路走过去,宁军能兵不血刃拿下多少城池?
唐匹敌所思谋之事,从来都不会只有一个目标。
在武王妃离开豫州的当天,另外一支队伍护送小侯爷曹猎北行,往冀州出发。
幽州。
一座茶楼里,李叱和余九龄坐在这听曲儿,但两个人却不是为了听曲儿来的。
在这幽州最繁华之处,往四周看看,百姓们生活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日子如常,李叱心里就松了口气。
驱赶了那么多人离开幽州,必会引起轩然大波,可是李叱以招贤纳才为手段,就把最能骂人的那一批人收服。
就在这时候,余九龄的视线一直盯着门口。
李叱感到好奇,顺着余九龄的视线看过去,就见几个姑娘站在大街上,茫然四顾。
大概有七八人,为首的是一个看起来二十几岁的年轻女子,瞧着风尘仆仆,但难掩英姿。
李叱抬起手,用扇子在余九龄的脑壳上敲了一下:“回头就去公主面前给你告状。”
余九龄道:“当家的,我只是觉得做人不该冷漠。”
李叱笑道:“你又要有什么歪理邪说?”
余九龄道:“你看那几位姑娘,显然是初到幽州,人生地不熟,想来连去什么地方住店都不知道,我理应过去帮帮她们。”
李叱的眼睛微微一眯。
还没有再说什么,余九龄已经颠颠儿的跑到了门外。
到了门口,余九龄咳嗽了两声,然后装作很有风度的样子,缓步出门。
“这几位姑娘,看起来像是要找什么地方?”
余九龄展现出他自己觉得最为亲善和蔼的笑容,还故意一开始没有看那几个姑娘,说完后才潇洒一转头看向那几人。
他一转头,那个看似领头的年轻女子就微微皱眉。
余九龄道:“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们只管问我就是。”
年轻女子的眼睛眯了起来,这种眼神余九龄再熟悉不过。
那眼神仿佛在揪着余九龄的耳朵,在他耳边大声喊你离我远点,老色批。
余九龄哼了一声,扭头就走了。
那姑娘倒是一愣,心说莫非此人居然看破了我在用眼神骂他?
“这位先生。”
姑娘喊了余九龄一声:“我们确实是初到幽州,不知道要去
的地方在哪儿,正想找人打听一下。”
余九龄回身道:“你想问何处?”
姑娘问道:“请问幽州将军府怎么走?幽州将军,是不是夏侯琢?”
余九龄点头:“正是夏侯将军,将军府就往那边走。”
他指了一个方向说道:“大概走上两刻就会看到,只是不知姑娘你们要去”
他话还没有说完呢,那几个人转身就走,朝着他指的方向快步而去。
余九龄也转身就走,他一进茶楼,就看到李叱已经笑呵呵起身,两个人对视一眼,同时笑了笑。
余九龄道:“介几个娘们儿不像好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