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趁着李叱根基不稳,把最大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而让杨玄机烦恼的则是,他的军师荀有疚还不在身边,跑去找什么绝顶高手刺杀大楚皇帝去了。
可是到了现在,荀有疚那边也没有什么好消息传来。
坏消息倒是一个接着一个,李兄虎大军已经进入京州,距离大兴城比杨玄机还要近不少,李兄虎的结义兄弟翟礼也已经起兵北上,试图与李兄虎联手。
这种局面虽然都是已经预见到的,然而该有的好消息都没来,就会让人心情烦躁。
杨玄机哪里知道,一场巧合,荀有疚要找的人,可能不怎么好找到了。
大楚皇帝又哪里能知道,一场巧合,让他躲开了很危险的刺杀之局。
豫州距离河岸大营距离并不近,需要赶路几天才能到,队伍几乎没有任何耽搁,比以往最快的速度还要快一些。
可等到李叱他们到了江北大营的时候,对岸的天命军显然已经在调动了。
“我好像许久没有打仗了。”
夏侯琢深呼吸。
李叱道:“杨玄机派来的人比咱们快了些,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大概不会准备很久。”
夏侯琢嗯了一声,看了看河岸上的布防,已经足够优秀,连改动都没必要。
这里有四千宁军,都是唐匹敌训练出来的善战之兵。
仔细看过之后夏侯琢非但没有看出来这排兵布阵的漏洞,甚至感觉自己学到了什么。
这还是老唐不在的情况下,想想看,若是唐匹敌此时在大营里,夏侯琢可能会有更多感悟。
“营中将军是谁?”
夏侯琢问。
李叱指了指正从远处往这边跑的那人:“小将军卓青鳞,是老唐亲自调教出来的,有领兵之才,亦有万夫不当之勇。”
夏侯琢看着那小将军过来,忽然有了一种自己都已经上了年纪的错觉,可是算起来,他也才二十几岁罢了。
人生的阅历足够丰富之后,心理年龄也会远超生理年龄。
有些时候,你觉得和一个同龄人聊天说话,处处都舒服,不管聊什么对方都能和你聊的很投机,有见解,又不会把见解强加于人,只会让你引起共鸣,或者你以为你让对方起了共鸣,聊的久了,你甚至还会生出一种原来我自己如此博学的错觉。
别怀疑自己是不是变得厉害了,只是人家降维了。
对方的生活阅历,各种经验,还有学识品味都远超与你,所以你才会有这样的错觉。
换句话是,是人家在捧着你。
夏侯琢看过唐匹敌调教出来的军队和将领,心中觉得自己差距甚大。
可实际上,这世上能及的上夏侯琢之人,又有几个?
小将军卓青鳞跑到李叱面前俯身行礼,李叱让他把情况对夏侯琢介绍一下。
听闻面前这雄壮威武的将军就是在北疆力抗黑武人的夏侯琢,卓青鳞的眼睛都亮了。
年轻人心中有偶像,他的偶像就是大将军唐匹敌,就是夏侯琢这样的人。
“对岸从昨日开始调动人马,河道上聚集起来的船只也越来越多,但是敌军仓促之下,能搜集到的船只比起上次渡河的时候要少许多,而且没有大船。”
卓青鳞道:“卑职观察过敌情,猜测敌人或许不是要用渡船过河,而是用渡船造浮桥。”
李叱点了点头,刚才他已经看过,从对岸的准备来看,确实有造浮桥的可能。
天命军的船数量并不是很多,且以小船为主,所以运载能力就很差,零零散散的把人马运送过来,就是给宁军杀着玩的。
把小船横着连在一起,然后往河底打入木桩拦住船只不漂流下去,就这样一个挨着一个的往前递进,后续的士兵,在船身上铺木板而行。
如此一来的话,就能迅速造出来几座浮桥,浮桥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可以让士兵踩桥过河,还能让泅渡的士兵有中途歇一歇的依靠。
看得出来,这是上次天命军强渡失败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对岸领兵的是谁?”
夏侯琢问。
卓青鳞连忙回答道:“回大将军,对岸领兵的是裴芳伦,原楚右侯卫大将军。”
夏侯琢眼神恍惚了一下:“曾经带兵在兖州,血屠了二十万渤海军的右侯卫大将军?”
那时候夏侯琢还是少年,裴芳伦是他心中的偶像。
就像是现在的少年卓青鳞心中的偶像是夏侯琢一样,那时候夏侯琢听闻右侯卫在兖州击败渤海国入侵之敌,并且下令不收俘虏一律格杀勿论的时候,热血翻腾。
他在那时候就确定,军人,为将者,就要如裴芳伦那样。
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带着他的右侯卫站出来,非但将敌人击败,还让敌人记住中原之地不可犯。
那时候的裴芳伦,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一战杀敌六万余,俘获降兵十五万。
大将军裴芳伦一声令下,十五万人被尽数屠杀。
他说狼心狗肺的渤海人,不管是哪一个,但凡有一只脚踏上我大楚的疆土,便不可能得恕罪。
当战事传回冀州,书院里的教习用一种无比激昂的语气告诉大家的时候,夏侯琢真的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在燃烧。
因此,他还在自己的书桌上用小刀刻下了一行字。
一仗新添十万坟,为将当如裴芳伦。
“怎么了?”
李叱看到夏侯琢脸色有异连忙问了一句。
夏侯琢长长吐出一口气,看向李叱,语气低沉的说道:“我之所以坚定信念要去北疆抗击黑武人,其实是因为他。”
李叱心里微微一震。
他知道,偶像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大楚战神徐驱虏,影响了他身后多少人?
澹台家镇守西凉州,就是因为徐驱虏的影响。
那时候,裴芳伦一战几乎全灭了侵入兖州的渤海二十五万大军,逼的渤海王不得不上降书献赔礼。
大楚最近这二三十年来,那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被世人铭记的对外战争。
一百多年前有大楚战神徐驱虏平草原荡西域,为大楚续命,之后就很少再出现这样的英雄人物。
有人会把武亲王和徐驱虏相提并论,可是领兵的人都知道,这两人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徐驱虏这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外敌厮杀,而武亲王这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叛军纠缠。
呼
夏侯琢再次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他沉默着,看起来脸色很不好看。
李叱把手放在夏侯琢的肩膀上,陪着他沉默。
李叱知道,有朝一日,和自己曾经的偶像在战场上相遇,不死不休那感觉并不好。
第九百九十七章 敬重你所以会狠狠打
阵前,夏侯琢看到对岸出现了将旗。
他曾是大楚的边军将领,自然熟悉那将旗代表着什么,曾经的大楚府兵将军,象征着的是大楚的至强战力。
虽然大楚在和黑武的数百年争斗中,胜少负多,可是大楚的边军从来都没有畏惧过,没有退缩过。
而裴芳伦,就是从边军调离,升任为右骁卫大将军的。
在许多边军将领心目中,裴芳伦的地位都很高,甚至可以说他象征着一种精神。
可是人总是会变,离开边军之后,升任为右侯卫大将军第二年的裴芳伦,还能做出不等旨意就率军直扑兖州的壮举。
有人劝他说要等朝廷军令,等陛下旨意,他说等到了,兖州会死多少乡亲父老?
他还说,身为军人,如果需要等命令才能对侵入国家的敌人还击,那是耻辱。
然而几年后,他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连裴芳伦自己有时候回想起来过往的那些岁月,都会感慨,若他不升迁的话,一直都在边军,也还会一直那么纯粹。
到了那样的高度后,就不得不去考虑更复杂的东西,权利,欲望,还有将来。
夏侯琢沉默片刻后问向李叱道:“我可以去和裴芳伦见一面吗?”
李叱点了点头:“小心些。”
夏侯琢道:“我就是心里有些难过,总觉得应该去和他说些什么。”
李叱道:“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也会去。”
夏侯琢不想对李叱说谢谢,因为他们之间根本就不需要说谢谢这两个字。
李叱知道夏侯琢的心情会很沉重,他是因为裴芳伦才下决心去边军的,现在裴芳伦成了敌人。
而且裴芳伦绝非庸才,他在渡河的时候被纳兰部族的骑兵击败,那不是他的污点,换做是谁都会败。
唐匹敌安排了数万骑兵在那等着他过河,兵力过半的时候突然袭击。
这种情况下,以散乱的步兵对抗兵力更多的轻骑,别说是裴芳伦,换做武亲王指挥也赢不了。
夏侯琢让人准备了一艘小船,只带了两名亲兵撑船往南岸那边过去,到河道中间位置把小船停了,丢下锚,然后朝着南岸喊话。
“可否请裴大将军说几句话?我是北疆夏侯琢。”
夏侯琢喊了一声后就没有继续,对岸的人一定能听到,如果裴芳伦不来的话,他也不会强求。
然而,很快对岸就有了回应。
“我听过你的名字,你在那里等我片刻!”
喊声之后,很快就有一艘小船朝着夏侯琢这边过来,如夏侯琢一样,只带了两个亲兵撑船。
两艘小船在大河中间停下,距离只有不到一丈远。
夏侯琢心里有些紧张,整理了一下衣服后抱拳俯身:“晚辈见过大将军。”
“夏侯将军,有礼了。”
裴芳伦抱拳回礼。
他年纪已经不小,和夏侯琢的父亲几乎差不多大,所以夏侯琢以晚辈身份行礼并不过分。
“我听过你的名字,北疆数年来,是你带着边军兄弟们力抗黑武人南下,消息传回大兴城的时候,我自己在家里狠狠喝了一顿酒。”
裴芳伦道:“当时想着,只是可惜了我不认识那少年英雄,若是认得,一定要好好敬他一杯。”
夏侯琢因为这句话,心潮澎湃。
“晚辈当年立意赴边疆从军,就是受大将军影响,在我求学时候,大将军的名字就刻在我的书桌上。”
听到夏侯琢这句话,裴芳伦沉默片刻,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抱拳道:“对不起,是我让你失望了吧。”
夏侯琢摇头:“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失望,只是觉得,大将军在这,我该来向大将军行礼,是大将军用兖州一战教会我,男儿从军,当戍卫边疆,中原男人的刀,该向外指着。”
裴芳伦长出一口气,回头从亲兵手里要过来两壶酒,扔给夏侯琢一壶。
“敬你。”
裴芳伦拔开酒壶的塞子,仰头灌了一气。
夏侯琢也与他一样,仰着脖子咕嘟咕嘟的狠狠喝了一大口。
裴芳伦道:“这杯酒,是我替中原百姓敬你的,北疆不失,中原百姓就免了一场浩劫,我曾为边军,知道那样的仗有多难打,有多苦,有多残酷,你们你们没有后援。”
夏侯琢道:“我有,这数年来,黑武屡次南下,支援我的都是宁王。”
裴芳伦一怔。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去过北方了,关于宁王李叱,他所知道的信息,大部分是来自于杨玄机那边的人所说,还有当初在朝廷里的耳闻。
“宁王”
裴芳伦自言自语了两个字,然后就沉默下来。
夏侯琢道:“大将军,你是中原的英雄,你的边军的楷模,晚辈斗胆想劝大将军一句”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裴芳伦就摇了摇头:“这不仅仅是各为其主的事,你知道的,如果我行事只为自己,我不会在这,我也不会还是楚臣,也许早就撇了这一身甲胄,找地方去逍遥快活,这混沌人间哪还有谁值得我抛头颅洒热血。”
这次轮到夏侯琢沉默。
裴家是大家族,是放眼整个中原都能排进前十的大家族。
裴芳伦这样的人,何来自由?
“喝酒。”
裴芳伦举起酒壶。
两个人又是同时喝了一大口酒,这满满的一壶,两口之后,都已经过半。
裴芳伦问:“黑武人难打吗?你知道,我虽为边军,可是戍守兖州,很少和黑武人打交道。”
夏侯琢点头:“难打,黑武人身材体型都要比咱们中原人占优,力气也大,而且他们生性凶狠,以杀人为乐。”
裴芳伦心中有些震撼。
想想那几次和黑武人的交战,夏侯琢就算有宁王李叱的支援,可是兵力上如何能与黑武人相比?
再加上黑武人天生的优势,这样的仗,打赢一次就是一辈子的骄傲,夏侯琢打赢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