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竞的爷爷杨永业有一种难以置信的自负,那么普通,又那么的骄傲。
北征黑武,丧失数十万大楚府兵精锐,让大楚一蹶不振。
这还不算完,也不知道是听了谁的,说是周夫子的十八位入室弟子之一,名为阳笙的那人,后来参透长生不死的秘密。
还说阳笙已经活了几百岁,就隐居在某处岛屿之上,杨永业立刻就动了心思。
长生不老这种事,对于帝王来说,诱惑之大,再无一种其他诱惑可以相提并论。
只是一句岛屿之上,就让杨永业变得癫狂起来。
他立刻就下令兵部和工部,打造战船两百余艘,其中大多数就是李叱他们现在乘坐的这种,大概二十丈左右的武威。
最大的,大概为二十八九丈的虎斗战舰,一共建造了三艘。
杨永业下旨,亲自挑选组建了一支八千多人的水师队伍,就负责在大楚国内各地寻找阳笙的下落。
听起来这似乎不是多大的一件事,可是到几年后,户部上书请求皇帝停止这项军费开支,杨永业问了问才得知,这几年来,这支被他亲自定名为虎威军的队伍,军费开支比他之前北征黑武还要高。
银钱消耗的速度之快,前后所需银两之巨,那数字看了让他都头皮发麻。
杨永业觉得是那虎威军的领兵将军狄赤贪墨,一怒之下,下旨将狄赤调回大兴城,在狄赤回来之前,他就让刑部将狄赤满门抓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狄赤得到了消息,他没有返回大兴城而是逃之夭夭,自此之后消失无踪。
皇帝一道旨意,把狄赤全家砍了脑袋,又过了几天,皇帝觉得气没有撒出去,又一道旨意,株连三族。
自此之后,虎威军就被解散,二百余艘大大小小的战船,被分派到了各地用于河道水路巡防。
可是这么大的战船,对于地方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用处,没有熟悉操控战船的水手,没有经受过水师训练的士兵,大部分都被遗弃不用,几十年后,七八成都已经破损不能使用。
维安县这边,水匪猖獗,所有的商户聚集起来商量了一下,由他们出资组建了一支队伍,隶属于维安县衙。
可是商人们显然低估了维安县县令等人的贪念,他们凑出来用于维护县衙水军的银子,像是被丢进了无底洞一样。
那县衙的人,今日要这个钱明日要那个钱,没多久商人们就明白过来,县衙的人比水匪要黑的多。
水匪抢劫船只,最多损失一艘船的货物,可是再养着这县衙水军的话,他们的家业都会被县令等人吞进去。
和大楚官府的人相比,那水匪又算的什么。
后来无奈之下,这些商人们就只好放弃,改为聘用更多的武师随行护卫。
这艘武威战船算是虎威军解散之后,保存下来的最为完好的一艘。
李叱站在船头,听着船夫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把这艘船的来历说清楚,心中便觉得自己对这大楚砸的还不够透彻,不够粉碎。
此时船上的人也已知道,站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宁王,所以大家也都很好奇,为何以宁王之尊,竟然想去那神秘的湖心岛上冒险。
万一出什么意外,那可真是亏的大了。
李叱又询问了一下关于那岛的事,这些船夫谁都没有去过,听闻之事,和昨日那老伯对李叱说的一般无二,也问不出什么新鲜的。
都说那是阎罗殿,大楚各地其实都有,藏于人不能所见之处,负责本地的接魂引渡之事。
有人敢把这样的故事开个头,就有人能把这故事变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
这湖心岛的事传出来后,立刻就有人说,自己在某地也曾见过一样的大殿,也是在湖泊之上。
还说什么要不是某日狂风大作吹散云雾,那招魂殿也不会露出真容。
还有人说,那凶物就是招魂殿的守卫,也是接引使者。
越往前走,雾气越重,已经不能看到船头前边几丈外,也看不到四周船只。
李叱之前就已经做过安排,下令船只以角声为号,告诉身边船只自己的位置。
宁军训练有素,虽然也是人人心中颇为忐忑,但也说不上有多害怕。
一开始进入雾气之中只是有淡淡的刺鼻味道,越往里边走,这种味道就越重。
李叱他们用围巾将口鼻蒙住,只担心这雾气不是水汽,而是瘴气,好在是走了许久,也没有什么不适之感。
就在李叱和澹台压境说话的时候,船身忽然间震动了一下,似乎是撞在了什么东西上,船上的人全都被震的歪斜,幸而没有人摔倒。
可是前边并没有什么东西,也不是自己人的船剐蹭。
李叱他们扶着船舷往水中看,雾气弥漫中,水中也不见有什么东西。
“前边!”
这时候有人惊呼一声。
李叱他们连忙抬头看,就见在船头处,透过雾气可以看出来,有什么东西立了起来。
一根柱子似的,在船只前边大概三四丈左右出现,刚才还什么东西都没有,突然冒出来的黑影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箭!”
澹台压境立刻吩咐一声。
那东西,太大了。
隐约看着能有双臂合抱粗细,顶端稍大,往下变得细了一些,越往下越粗。
看起来在水面之上有一丈多高,那水中巨蟒,竟是抬头在看着他们。
“放箭!”
澹台压境一声令下。
武威战船上的宁军士兵立刻把弓箭弩箭全都放了出去,一瞬间无数箭矢飞向那东西。
可是片刻后便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隐约还可见到火星四溅,那东西,箭矢不可破。
此时那些船夫,已经吓得腿软跌坐,站都站不起来了。
那东西冒出水面的高度就有丈余,蛇头之下细的地方也有水桶粗细,若是全都露出来能有多大?
有的船夫已经在哀求宁军不要再放箭了,惹怒了那等凶物,直接砸过来的话,船都受不了。武威战船的船头有发射水矛的装置,李叱亲自调整方向,将胳膊粗的水矛打了出去,当的一声脆响,火星四溅。
“柱子?”
李叱微微皱眉:“靠近!”
随着他一声令下,船只缓缓靠了过去,等到近处在发现,原来真的只是一根柱子。
然而这柱子的雕刻,也确实是一条巨蟒,高处是三角形的头,一双眼睛不像是直接刻出来的,而是在眼窝中塞了两颗浑圆的石球。
虽然黯淡无光,但是那双眼睛,不管是谁看,都觉得是在看着自己。
这巨蟒身上的鳞片雕刻的都极为精细,尤其是腹部的细鳞,越看越给人一种压迫感,还有无边的恐惧。
李叱下令吹响号角,提醒四周的船只小心这柱子。
战船过去之后,有人害怕着却忍不住回头看,雾气之中,好像那石头巨蟒在缓缓回头看向他们。
又往前行进了大概几十丈远,雾气逐渐小了,视线变得好了不少。
这种柱子又遇到了好几根,远处隐约还能看到更多。
“那边。”
澹台压境指向距离比较远的一根柱子:“和刚才看到的不大一样。”
李叱顺着他的指点看过去,才发现哪根柱子的造型更为离奇,是两条巨蟒缠绕在一起,柱子的顶端那三角蛇头上边,还雕刻着一个稍微小一点的蛇头,爬伏在大的上边。
这种雕刻风格,有些像是大兴城世元宫大殿里的龙绕柱。
越往前走雾气越薄,再行几十丈,雾气已经几乎消散,各船也都出现在彼此眼前。
李叱吩咐大家小心一些,应该就要靠岸。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根双蟒石柱,然后表情就变了。
那柱子并没有区别,和之前看到的一模一样,哪里有什么双蟒,那柱子顶端的蛇头上,也根本没有小一些的蛇头。
李叱叫了澹台压境一声,往那根柱子指了指,澹台压境看过去后揉了揉眼睛,他也没有看到那双蟒双头,再揉揉眼睛看,那第二个蛇头又出现了。
李叱再看时也看到了,两个人对视一眼,只觉得这地方邪门。
不过,也大概是之前穿过那么浓的雾气眼睛已经花了,水汽那么重,迷了眼睛。
再往前没多远就看到了湖心岛的岸边,竟是有一片很大的洁白无瑕的沙滩。
这种沙子与河沙不同,河沙金黄,这些沙子白的好像贝壳磨成了粉末一样。
大船不能靠近岸边,李叱下令把船锚抛下去,然后把挂在战船两侧的小船向下放。
一艘小船可以运载十几名士兵,所以需要多次往返。
李叱他们先上了岸,踩在这沙滩上,脚底的感觉且并不柔软,若是真的沙滩,踩下去会有脚印,可是这地方踩上去,沙子一点都不往下陷。
小船把士兵们运载过来,除了留守大船的士兵之外,登岛的有七百名战兵。
岛上郁郁葱葱,气候稍显温热,没多久皮肤就觉得湿腻。
李叱抬头看,见岛上高处,半山腰位置,隐隐约约可见一座大殿的屋顶。
离着那么远,也能看到那大殿上盘绕着什么东西,极为巨大。
他下意识的又回头看了一眼,水中,一艘大船旁边,好像有一根柱子刚刚沉入水底,水中出现了波纹。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地方
这白色的沙滩看起来就有些不对劲,太过平整,而且脚下踩着的感觉也不正常。
特别湿的沙子踩上去会陷脚,微湿的沙子虽然会稍显坚实一些,也绝不至于踩上去形态都完全没有改变。
澹台压境蹲下来,用手按了按那沙滩,眉头就皱了起来:“这感觉像不像是城墙夯土?”
李叱听到这句话也蹲下来用手摸了摸,很坚实,确实有点像夯土城墙的那种制造工艺。
可是在这种岛屿上,谁会没事如此劳心费力的把沙滩改造成夯土?
正常建造的夯土城墙,用的三合土,再以黄泥浆来黏合,造出来的城墙坚如岩石。
这里的沙子很细,从颜色上来判断用的也不是黄泥浆,李叱压低身子闻了闻,自言自语了一句:“糯米水?”
这片沙滩这么大,哪里来的糯米水?
李叱又用脚躲了躲,这种强度,就算是抛石车抛射的石头砸上去,怕也难以撼动。
以此就可以推测,有人在这里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也许还不是一个人。
这么大的工程,一个人要想干完的话,没有十年八年的时间怕是难以成功。
李叱起身,抬起头又往那半山腰处隐约可见的宫殿看了看,此地之神秘,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若说是用这种办法修建一圈城墙李叱都能理解,把沙滩搞成这样的用处是什么?
可是如此聪明如此手段的人,当然也不会无聊无趣的干这种事。
“小心些,散乱阵型,五人小队。”
李叱喊了一声,宁军战兵随即呼应,以五人为组,互相掩护着往前探索前行。
余九龄在这沙滩上跳下来使劲躲了几下:“这地方,石头都砸不动,谁这么无聊。”
说完后就往前走,结果才迈了两步,忽然间脚下一空,人瞬间就掉了下去。
李叱眼疾手快,在余九龄往下掉落的同时就一把将他后背抓住,手往上一发力,单臂把余九龄拉了起来。
坍塌下去的地方是一个深坑,下边都是削尖了的竹竿,这种深度,若是掉下去的话必会被穿透。
“注意脚下!”
李叱又喊了一声。
士兵们取了长矛,敲打着往前探路,果然又敲打出来不少陷阱。
如果不是李叱救了余九龄的话,才一上岸就会折损人手,或许还不只是余九龄一个。
余九龄是吓得脸色发白,好一会儿都没能缓过劲儿来。
“如此大的工程,却只是为了掩藏一些陷坑。”
澹台压境对李叱说道:“住在岛上的可不是什么妖魔鬼怪阎罗王,也不是什么巨蟒凶物,而是很阴狠的人。”
李叱不信什么妖魔鬼怪,也不怕什么巨蟒凶物,以宁军的武器装备,对付凶物绰绰有余。
可是人,比妖魔鬼怪比野兽凶物要难对付的多。
“我在最前。”
李叱喊了一声,招呼余九龄跟在自己身后,他率先迈步出去。
在远处的一片草丛中趴着两个人,他们透过缝隙看到宁军登岸后对视了一眼。
其中一个压低声音说道:“怎么能反应如此之快?”
另一个道:“确实很厉害,掉下去的人还能被他拉起来,对了,你认识那旗号吗?”
之前说话的人仔细看了看,摇头。
“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