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让江山-第8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渤海人把粮草看的比命都重要,一看到大营起火,立刻就慌了,我趁势杀退了他们,一战,斩首二十万。”

    她说这些的时候,还是那么平静。

    李叱想着,这嫂子和老唐真的是人间绝配啊。

    到现在为止,不管是沈珊瑚还是李叱,其实还都不知道唐青原是唐匹敌的弟弟。

    如果李叱知道了的话,大概又会感慨两口子加上一个弟弟,这唐家的人都是人间战神啊。

    “主公,如果兖州那边渤海人退了的话,还能抽调出来五万人左右赶到这边。”

    沈珊瑚道:“不过,估计着就算能赶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所以现在还需要募集兵马。”

    李叱点了点头。

    沈珊瑚起身:“臣下得先去睡一会儿了,困的不行。”

    李叱道:“去吧,好好歇歇。”

    他能想象的出来,沈珊瑚带着她的队伍是怎么赶来的,那一路上有多急。

    李叱还没办法和孛儿帖赤那联系上,如果能联系上的话他就会更加放松一些。

    武先生从青州募集的兵马已经在半路上了,他们走的不如纳兰部族的

    骑兵快,大概还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

    夏侯琢拎着两壶酒过来,挨着李叱坐下来后,把其中一壶酒递给李叱。

    李叱眯着眼睛说道:“这是军中,而且敌兵未退,你身为大将军居然敢饮酒,而且居然还敢勾搭我饮酒?”

    夏侯琢把伸出来的手要收回去,李叱一把将酒壶抓住:“怎么也得找个背人的地方,跟我来!”

    于是,这宁王和大将军,就猫着腰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城墙下的一处角落暗影中。

    俩人蹲在那,拿起酒壶碰了一下。

    啊

    毫无尊严。

    “舒坦!”

    夏侯琢灌了一大口酒,美滋滋的长长吐出一口气。

    李叱:“你特么小点声。”

    夏侯琢嘿嘿笑起来,在衣服里翻啊翻的,翻出来一个咸鸭蛋,又用匕首把这咸鸭蛋切开,和李叱一人一半。

    每人半个咸鸭蛋每人一壶酒,却很满足。

    因为咸鸭蛋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只能舔着吃,舔一口咸鸭蛋,再喝一口酒。

    李叱:“你那个咸不咸?”

    夏侯琢:“”

    他看白痴一样看着李叱,好在是足够暗,不然的话李叱就看懂了,因为那其实不是看白痴一样看他,而是防贼一样的看他。

    一个鸭蛋切开的,他问夏侯琢那半个咸不咸。

    夏侯琢都不敢接话,他说不咸,李叱会说我不信,你给我尝尝,他要说咸,李叱会说我不信,你给我尝尝

    他太了解李不要脸了。

    “说点正事。”

    夏侯琢道:“未名山那边应该已经没有必要再驻守了,兵马虽然有了补充,但粮草不足,我猜着,孛儿帖赤那是从息烽口那边过来的,想办法派人送个信,让他们带着剩下的敕勒人,从息烽口入关,绕一圈再回来。”

    李叱嗯了一声:“我也在想这件事。”

    夏侯琢:“想好派谁去了吗?”

    李叱道:“得找个快的。”

    夏侯琢看了看他,然后噗嗤一声就笑了。

    他笑道:“快的啊咱们有人啊,咱们不管是哪方面快的,都有人。”

    李叱:“你好像还很自豪。”

    夏侯琢呸了一声:“我可慢了”

    深夜。

    李叱和夏侯琢两个人靠着墙,看着正在往身上绑绳索的余九龄,两个人的眼神中满是鼓励。

    余九龄决定最后再问一次:“真的不能给我一匹马吗?”

    夏侯琢道:“马蹄声会惊动黑武人的斥候,外边黑暗中看不到的地方,指不定有多少黑武人斥候在藏着。”

    余九龄叹了口气:“我出发之前,能不能提个要求?”

    李叱问:“什么?”

    余九龄道:“让夏侯跟我一起去,他扛着马跟我跑一段,等到没有黑武人的斥候了,他再把马给我。”

    夏侯琢一脚踹在余九龄屁股上:“我扛着你得了。”

    余九龄:“倒也可以。”

    旁边,几个和余九龄一样正在绑绳索的人都在笑,这几个人,是余九龄的亲兵。

    他们能成为余九龄的亲兵,当然都足够快。

    黑暗中,他们从城墙上被缓缓放了下去,到了城墙下边后解开绳索,几个人迅速的消失在黑暗之中。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给多少

    对于余九龄来说,在夜里赶路七八十里到未名山绝对不是什么难事,以他的脚力,别说七八十里,再多一倍也能到。

    这个世上的人说是一样,都有四肢和大脑,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其实真的很大。

    快到未名山的时候,余九龄担心会被纳兰族的暗哨直接干掉,索性让人把火把点了起来。

    已经快到山下了,倒也不担心黑武人的斥候。

    不久之后,余九龄他们就被纳兰族的人围了起来,又不久之后,余九龄他们就到了孛儿帖赤那面前。

    看到余九龄的那一刻,孛儿帖赤那兴奋的张开双臂:“好久不见啊我的九妹!”

    余九龄也张开双臂:“好久不见啊我的孛儿哥。”

    这两个人见面就拥抱,而这称呼,把沭阳川听懵了。

    隐隐约约的,他仿佛看到了人类感情的另一扇门。

    他看了看那雄壮的孛儿帖赤那,再看看相对来说毕竟瘦弱的余九龄,想着这两个人应该是什么角色。

    然后沭阳川就使劲儿摇了摇头脑袋,心说自己这是怎么了,这是在想他妈什么

    余九龄把宁王的军令说了一遍,孛儿帖赤那他们随即开始准备撤回关内。

    未名山上确实没有粮草,别说太久,十天都坚持不下去。

    如果再被黑武人围住,不需要攻山,只围而不打,山上的人就只能去啃树皮,去吃树叶。

    这边安排妥当,他们有足够多的战马,击败了铁鹤人的骑兵之后,孛儿帖赤那的队伍还缴获了大量的马匹,这样一来,未名山上的敕勒人也都能上马撤离。

    反正也没有什么可收拾的,天亮之前队伍就朝着东边开拔。

    等到黑武人察觉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出去几十里,黑武人也不敢贸然去追。

    况且对于黑武人来说,未名山上的骑兵车撤走,也不是什么坏事。

    可是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孛儿帖赤那却忽然改了主意。

    他下令队伍分出去一多半的兵力,给敕勒人带路,从息烽口入关。

    然后他带着两万纳兰族的勇士,每个人配三匹马,一转身,朝着西北方向进发。

    北山关那边的战事还是在持续,黑武人不会轻而易举的放弃,他们已经在这损失了数十万人马,若就这样退走的话,黑武汗皇必会勃然大怒,说不定很多人都会在这勃然大怒下掉脑袋。

    光是黑武人的损失就超过二十五万,再加上十几万铁鹤骑兵,仗打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每一天,黑武人都还在攻城,每一天,都是尸山血海。

    而孛儿帖赤那的队伍则一路往西北,绕过了黑武人的大军,在二十天后,突然出现在了黑武的南苑大营。

    最为善战的黑武南苑兵,绝大部分都已经调去了北山关那边,大营其实没有多少留守兵力。

    这一下,可把孛儿帖赤那高兴坏了。

    他带着两万轻骑,在南苑大营里狠狠的祸害了一翻,一路走一路杀,一路走一路烧。

    他们也不恋战,风一样在南苑大营各处掠过,打一仗就走,绝不拖延。

    这支两万人的队伍像是一场蝗灾,所过之处,可以说是寸草不生。

    倒也没用多久,消息就传回了黑武大营,业夫烈听闻之后,一下子气的脑袋里都嗡嗡的。

    那支纳兰部族的骑兵明明已经退走了,天知

    道他们怎么会突然折返回来。

    黑武人的斥候也不是没有跟踪,跟了能有一百多里才回来,而孛儿帖赤那他们是走了三百里之后才突然分兵的。

    城墙上,李叱举着千里眼,看到了黑武大营那边有兵力调动,尤其是骑兵,能调动的看起来都已经在集结了。

    不久之后,黑武人的骑兵队伍就先一步出发,然后是步兵也在集结。

    李叱还不知道孛儿帖赤那居然跑去了黑武南苑大营那边,但他猜着,大概是黑武人的后方出了问题。

    又十来天后,已经到了九月初,孛儿帖赤那的族人带着敕勒人绕了一圈,终于到了北山关内。

    李叱听闻孛儿帖赤那去了南苑大营,虽然知道这样做有可能迫使黑武人退兵,可也对孛儿帖赤那担心起来。

    黑武人兵力雄厚,他们可以从各地调兵围堵孛儿帖赤那。

    沭阳川代表敕勒人向李叱行礼,郑重诚恳的表示,敕勒人愿意归顺宁王。

    李叱让他们到后方休整,分拨了粮草物资,沭阳川安排人带着老弱妇孺去驻地,他则带着剩下的敕勒人青壮留了下来。

    这个时候,沭阳川知道他需要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既然已经入关,已经已经得到宁王的接纳,那从这一刻开始,就要适应自己新的身份宁臣。

    黑武人分兵之后,依然没有放弃对北山关的攻打,从三月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半年的时间,这一片土地上,双方战死的士兵数量之巨,难以计数。

    而从李叱开始准备迎战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个月。

    这十个月来,中原大地上发生了诸多大事,只是此时此刻这些大事,和在北疆抵抗外敌的宁军,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七月的时候,大贼李兄虎不得不对大兴城展开进攻。

    李兄虎仗着兵马众多,一开始就攻的极为凶猛,可是大兴城实在太高大坚固,而且守军数量也不少。

    有武亲王杨迹句的兵马退回大兴城,还有皇帝杨竞的新兵,皇帝的改变之后,军民又有同仇敌忾之心,所以李兄虎想把那样一座雄城打下来,谈何容易。

    也是在七月,休整之后的杨玄机再次出兵,这次他学的聪明了,选择绕过荆州。

    梁州和京州接壤之地并不多,而且道路难行,远不如走荆州要来的方便。

    所以当初杨玄机在拿下梁州之后,才会不遗余力的攻打荆州。

    此时的杨玄机,已经对宁军多了几分惧意,哪怕明知道宁军主力在北疆,他也不敢轻易招惹。

    选择走梁州入京州,虽然难走且缓慢,但最起码稳妥。

    到了八月中,杨玄机的大军从梁州进入京州,然后开始提速,朝着大兴城赶来。

    这一次,杨玄机打出了勤王救楚的旗号,目标直指李兄虎。

    也是八月,在苏州的唐匹敌派人出去,给李兄虎分派留守在苏州境内的大将军曹英送去了一封信。

    曹英奉命留守苏州,李兄虎给他的命令是,无论如何都要阻止唐匹敌再次南下。

    如果宁军趁着李兄虎攻打大兴城的时候,再次南下突袭扬州的话,李兄虎可能连退路都没了。

    李兄虎也没少给曹英留下队伍,足足二十万大军,他离开之前,给曹英的交代是只可死守,不可出击。

    曹英当时的想法是霸王你就算让我主动出击攻打唐匹敌,我可能都不去。

    此时此刻,在闯军的大营里,曹英拿着唐匹敌的亲笔信,哭笑不得。

    唐匹敌的信很短,意思也很简单。

    四个月的期限已经到了,你可以来打我了,如果你不来打我的话,我可能要去打你了。

    曹英能说什么呢唐匹敌信守承诺,四个月不与闯军交战,算是还李兄虎的人情。

    现在已经四个多月了,人家要打,那就只能准备迎战,但他又不想迎战。

    这四个月来,曹英也不是一直都傻等着毫无作为,他拥有二十万大军却从没有想过主动攻打苏州城的事,但他想了怎么阻挡宁军南下。

    这四个月内,他下令在苏州城南,修建了许多土墙和箭楼,还挖出来不少壕沟。

    总之,能阻挡宁军出城的办法,他都想到了。

    沉吟了许久,曹英提笔,给唐匹敌回了一封信。

    意思是,大将军你看,我这边挖了许多沟,建了许多墙,我还修建了许多土城箭楼。

    如果打起来的话,对咱们都不好,所以不如我们还像以前那样,我不招惹你,你也不招惹我,多好。

    你老大在北疆,我老大在京州,咱们这些做小弟的,何必打来打去呢。

    第二天,唐匹敌的信又来了。

    曹英展开信看了看,又哭笑不得。

    唐匹敌在信里说,你的提议很好,本来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我这里的粮食确实不多了,我不能让我手下人挨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