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让江山-第9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既然已经是亲兵营将军了,那么肩膀上的责任就更重,以前是呼延胜将军考虑的事,现在轮到他了。

    宁军大营。

    罗境也不开心,特别不开心,没能一鼓作气把左武卫击败,没能手刃那老贼,罗境心里像是堵着一块大石头似的。

    李叱看他那样子,忍不住笑了笑道:“老

    唐把你调回来,就是因为知道你心意,你此时若耍性子的话,我就让老唐再把你调回苏州去。”

    罗境连忙道:“不耍,听话!”

    唐匹敌等人哈哈大笑。

    此时夏侯琢和庄无敌等人带着各路兵马也都到了,宁军连夜对芒砀山形成了合围之势。

    夏侯琢笑道:“罗将军这听话的样子,比刚才看起来可爱多了。”

    罗境撇嘴道:“我不听话不可爱就被大将军调走了,有道是人在屋檐下”

    他看了一眼唐匹敌,硬是没敢把后边的话说出来。

    “说正事。”

    唐匹敌起身,走到众人面前说道:“芒砀山之地形,我已经派人仔细勘察过不下十次。”

    他看向燕青之:“燕先生帮我办的这件事,燕先生的人,探查芒砀山怕是也不下十次。”

    燕青之笑道:“不下二十次才对。”

    唐匹敌道:“芒砀山中没有别的出路,按照之前武亲王运走的粮食数量来推测,他的左武卫在山中能坚守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月。”

    他看向李叱:“我推算过京州局势,三个月内都不会有人来招惹我们。”

    李叱道:“那就先堵他三个月的。”

    罗境:“哼”

    李叱:“老唐写调令。”

    罗境:“哼哼唧唧,哼呼呼,哼啦啦,我可爱吗?”

    唐匹敌瞥了他一眼后笑着继续说道:“现在给各军布置。”

    所有人肃立。

    李叱道:“夏侯和庄无敌,带豫州兵马,封堵芒砀山西侧,屯兵在山下。”

    夏侯琢和庄无敌同时抱拳:“遵大将军号令。”

    唐匹敌又看向沈珊瑚:“沈珊瑚,带你的本部兵马,驻守在山口东侧。”

    沈珊瑚抱拳:“遵命。”

    唐匹敌道:“我与宁王率军堵住山口,各营兵马,没有我的命令不可擅自进山,违令者定斩不赦。”

    “呼!”

    所有人整齐的应了一声。

    唐匹敌道:“行了,大概就这些,先吃饭,都是饿了一天一夜了。”

    罗境眨了眨眼睛:“我我呢?”

    他看向唐匹敌道:“大将军莫不是忘了我?”

    唐匹敌道:“你不归我调遣,你到之前主公就说过了,实在太想你,要把你调到他身边去。”

    罗境瞪大了眼睛,转身看向李叱。

    李叱认真的说道:“甚是想念。”

    余九龄抬起手在胸脯上拍了拍:“好久不见,罗将军又壮实了些。”

    罗境打了个寒颤,立刻对唐匹敌说道:“大将军,我还是留在你帐下听调吧。”

    李叱叹道:“看,又不听话了,老唐,写调令。”

    罗境:“”

    他又不是个傻子,当然知道主公如此安排,是怕他冲动起来什么都不顾了。

    知道归知道,不服归不服。

    所以他撇着嘴,略显傲娇。

    李叱笑道:“若大将军下令攻山的那天到了,我没让你第一个往山里冲杀,你可以把我打一顿出气。”

    罗境:“不信,你知道我不敢打你。”

    李叱道:“那若我没有让你第一个进山,你就打余九龄一顿。”

    罗境:“这个倒是能信。”

    余九龄:“?????”

    【白嫂生病了,上午我带她跑了半天医院,十一点才回来,她睡了我就赶紧码字,更新晚了,抱歉。】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学生和老师

    宁军大营。

    李叱和唐匹敌等人到山口处观察敌情,从这里抬头往上看,能够看清楚木城所在。

    这木城是唐匹敌请燕先生召集工匠建造,图纸都是唐匹敌亲自画的,所以从什么位置可以观察,唐匹敌自然也再清楚不过。

    可是武亲王那样行事缜密且经验老道的人,你若是在建造木城的时候做手脚,大概也不可能瞒得住他。

    而且就算木墙做了手脚,十余万左武卫就在那守着,并无多大意义。

    木墙存在的价值不是挡住了宁军,而是把左武卫关了进去。

    而且可以确定的是,武亲王的人,一定已经里里外外的把木城检查过无数次了。

    “此时武亲王应该分派了大量斥候往后山去打探了。”

    夏侯琢道:“他什么都知道,也知道我们都知道,可没有别的办法,他得让自己手下的兵看到,他在想办法,他得让左武卫的士兵们不知道。”

    这话说起来有些拗口,但意思很清楚。

    武亲王不敢让左武卫的士兵们失去士气,更不敢让左武卫士兵们失去信念。

    他自己可以在没人的时候发愁,却不能在士兵们面前发愁。

    可以想象的出来,他甚至还要在士兵们面前哈哈大笑,说你们看,这就是天意,宁军耗时费力的想包围我们,可却在这芒砀山里还给我们建造了一座木城。

    士兵们会因为这座木城而安心,还要嘲笑宁军之前的布置白白便宜给了他们。

    可是这些自欺欺人的话,武亲王在说的时候,自己内心中会很难受。

    “这个季节,山中树木繁茂,他们不会彻底没的吃。”

    夏侯琢道:“不过围上三个月后,啃树皮吃树叶的左武卫,也就没有那么让人忌惮了。”

    这就是宁军的将军们,哪怕已经占了如此优势,也不会对敌人有任何的轻视。

    尤其是像夏侯琢他们这样的人,从小就听着武亲王的威名长大。

    而对于夏侯琢来说,此时的情况其实更为特殊,毕竟武亲王是他的长辈,是他父亲的亲哥哥。

    唐匹敌道:“若是换作别人,我可能要去劝一劝,能少伤人命终究是好事,可对手是武亲王,劝而无用。”

    这事大家都清楚,大楚的那些名将,换作其中任何一个被围困于此,唐匹敌势必要派人去劝劝。

    那是十万府兵,还是十万最精锐的左武卫府兵,能不伤这些人而取胜,自然更好。

    得十万左武卫精锐,犹如得擎天之柱一根。

    再换个角度想想,哪怕还是这支左武卫,但武亲王不在左武卫中,劝降都有几分可能。

    “要不然,我试试?”

    夏侯琢看向唐匹敌。

    唐匹敌摇头:“不用,第一是凶险,就算你是他的子侄,可以武亲王用兵来说,私情和十万将士生死相比,你一定比不过,你只要进山就会被他扣下,然后以你来做威胁。”

    “第二,武亲王那样的人,如果他真的想为部下考虑,他不用等我们派人去劝,他自己会派人下来。”

    夏侯琢想了想,确实如此,

    他其实和武亲王一共也没见过几面,从关系上来说,极为亲近才对,可从实际上来说,却真的很疏远。

    尤其是夏侯琢这般身份,还不能入杨家皇族的族谱,所以武亲王当然更不在乎。

    别说是夏侯琢,就算是个他熟悉的正经世子

    ,若能以此来威胁宁王李叱,武亲王也一定下得去手。

    “看到那边了吗?”

    唐匹敌抬起手指了指没打算一个高处,众人皆按照他的指点看过去。

    那是这一段山脉的最高处,像是一条鱼背一样,那最高处两侧连树木都没有。

    唐匹敌道:“我查看此地的时候,在那里也想过动些手脚,只是不知道工匠们有没有去办,武亲王到了之后,木城建好,工匠就被遣散。”

    他看着那鱼背一样的地方:“若真安排了的话,倒是能把武亲王吓上老大一跳。

    唐匹敌亲自来芒砀山查看地形的时候,曾经爬到过那最高处。

    发现这里在背面有一道很大的裂痕,下边就是他让人修建的木城。

    如果利用好了,这快长达数十米的巨石一旦砸下去,就能把木墙砸坍塌一片。

    不管攻城还是不攻城,终究是有用。

    他让人给燕先生送信,还特意提到这里,说让工匠用木桩将裂缝撑大。

    不过看那石头没有任何动过的痕迹,大概工匠还来不及做这些。

    “现在可以多派人手,去仔细盯着韩飞豹和关亭候那边了。”

    李叱道:“我计算了韩飞豹进京州的时间,他要绕过散山脉,多走一千多里路,那边又崎岖难行,比走荆州要耗费至少一倍以上的时间。”

    唐匹敌点了点头,李叱给他回信中说过,他会尽力安排好,让敌人一个一个排好队出现在京州。

    如此一来的话,宁军打起来就不会那么辛苦。

    用三个月的时间解决掉武亲王,那时候韩飞豹的队伍也就才绕路过来。

    李叱在想着,只要得知他们在围困武亲王的消息,关亭候会不会带着队伍马不停蹄的杀入京州。

    按照常理说,他们要趁着李叱腾出手来之前,把大兴城据为己有。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大兴城在李叱眼中根本不重要。

    别人都觉得那是中原之中心,是帝国之心脏,拿下大兴城,才意味着成为中原之主。

    但李叱从一开始就没觉得大兴城有什么好的,他在几年前就开始让连先生建造长安。

    别人都把大兴城当第一目标,李叱才不会。

    不管谁比他快的夺了大兴城,他都不在乎。

    只要解决掉武亲王之后,宁军就能把任何一支进入大兴城的队伍死死困住。

    大兴城里那点粮食够坚持多久的?

    当韩飞豹和关亭候都死死盯着大兴城的时候,李叱和唐匹敌,却只盯着武亲王。

    还有关亭候和韩飞豹背后那些人,他们可能知道李叱正在西北修建一座新城,但他们绝对不会想到,李叱要造的是一座都城。

    在那个地方建造新城,不管是谁看,都会以为要建造一座距离边关比较近的军事要塞。

    如果非要说大兴城对于李叱来说有什么作用的话,那就是在长安没有建好之前,会在大兴城里住一阵子罢了。

    宁军这边死死困住左武卫,接下来就是等。

    而此时在扬州和京州边界的关亭候,也确实收到了宁军动向异常的军报。

    关亭候确实是一表人才,才二十几岁年纪,是那种典型的翩翩佳公子的相貌。

    他出身名门,父亲曾是越州节度使,正正经经的封疆大吏,所以他在越州起事的时候顺风顺水。

    而且在多年前,他年少时

    候,就以到大兴城求学为名,在大兴城里结交权贵。

    杨玄机都没有想到自己其实啥也不是,他以为大兴城里那些世家大户是在等着迎接他,却不知要迎接的那人是关亭候。

    “咱们的谍子打探来消息。”

    一个看起来三十几岁的儒生站在关亭候身边说话,此人是关亭候身边最为重要的谋士,名为王阳晨。

    王阳晨看向关亭候:“青州有宁军兵马调动,豫州也有,荆州那边,更是宁王李叱亲自率军。”

    他停顿了一下,试探着说道:“莫不是要给武亲王挖大坑?”

    “不是要。”

    关亭候道:“这个大坑,必然是早就挖好了的,以唐匹敌用兵,不会事到临头才设计,说不得一年半载之前就已经围武亲王把坑挖出来了。”

    王阳晨道:“那,咱们是不是也要动一动了。”

    关亭候起身,一边踱步一边说道:“按理说,此时宁王吃几乎调动了所有兵力去对付武亲王,确实是我们进攻大兴城的最好时机,但”

    他看向王阳晨:“韩飞豹也是这么想的。”

    王阳晨随即笑起来:“宁王李叱逼着韩飞豹从梁州进京州,所以他那支队伍,绕路近两千里,到了京州也是疲惫之师,却还要心急如焚的去抢大兴城。”

    关亭候道:“让他抢就是了,传令下去,大军整顿军备,随时准备开拔。”

    他笑着说道:“什么时候谍子回报消息说,韩飞豹进了京州,我们才往京州动一动。”

    王阳晨道:“只要韩飞豹知道我们动了,他会更加心急。”

    关亭候嗯了一声,一边走动一边说道:“我仔细钻研过宁王李叱这些年打过的仗,筹谋过的大事,发现了一个很特殊的地方。”

    王阳晨:“后发制人。”

    关亭候笑道:“先生也看出来了。”

    王阳晨道:“凡习惯后发制人者,多为阴险狡诈之辈,且实力不占优势,所以才会等待时机。”

    关亭候道:“话是这样说,可能做到宁王李叱那般成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