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铁骑-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日,居然难得与他们的想法一致。

    是吃错药了么!还是另有所原因。

    总得来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东方治与蔡中可不相信柳文龙会如此好心。

    “也罢!朕马上拟旨,派八百里加急赶往凉州,三个月必须平定凉州内乱!”

    “有奏本的,直接送到太清殿,”

    “退朝!”

    早会结束。

    但对于东方治来说,预期的目的已经达到。

    三万定、郑两州的军队?可笑!区区三万,平定凉州还是不够。

    扬尘、洪泽、木须,就这三个暗中效力的太子党,光是自家兵力,就有六万。裴浩一家,就拥兵四万,总计十万大军,岂是三万凉州外军,加上一万秦军,能比较的。

    何况!他谏言的定州昭德将军熊安,可未必是就会乖乖听从秦王的。只要是贪财的人,东方治自然就能买通。

    而在七日之后……

    八百里加急,从关中到秦地,日夜只休息几个小时,换马不断,到了秦地。

    “朝廷八百里加急圣旨,请秦王出来接旨!”士兵大口踹着气,手中拿着圣旨,冲着王府外的守军急切说道。

    “启禀殿下,朝廷八百里加急,在府外,请殿下接旨。”

    “八百里加急?”东方羽嘴中嘟囔着,接着招呼一旁的徐猛,“军师,随我出去看看。”

    朝廷派八百里加急给他,这估计不是皇帝的意思,很可能是太子在从中作梗。

    “诺!”

    东方羽、徐猛来到府外。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专用来表示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三百公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最快达八百里里。

    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

    传递消息的人吃喝全在马背上,没有休息的时间,八百里加急的送信人如果身体不够强健,往往会劳累至死。送信人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未能把消息按时送到的话,有可能会被处死,无疑是一个相当劳累而危险的工作!因此八百里加急不到非常紧急的时候是不会用的。

    不过嘛!像古代八百里,用现代来计量的话话,也仅有四百多公里。

    而凉州距离关内大约一千九百多公里,算算下来,以现代算法计算的话,也就一千多公里。八百里加急七天到凉州,也算慢的了。

    “秦王接旨吧!”

    东方羽跪下,双手捧出,接过圣旨。

    “臣接旨!”

    东方羽起身,接着道:“使者奔袭辛苦,来人!扶使者偏院休息。”

    送走了使者,东方羽才将圣旨徐徐摊开,脸色变得越发难看、凝重起来。

    看着东方羽脸上的变化,徐猛问道:“殿下,圣旨写的是什么?”

    “你自己看看吧!”东方羽将圣旨交给徐猛,背过手心。

    “好一个太子哪?”东方羽目光深邃,面色阴寒。

    “宇文护,你去找田平来见我。”

    “诺!”

    感受到东方羽冷的可怕的寒气,宇文护丝毫不敢怠慢。

    “朝廷的意思,是让殿下提领凉州总务,间而言之,就是凉州刺史,可统一管理分配凉州的所有军政、要务。”徐猛言道:“不过!这本是件好事!但以现在凉州的情况来看,无疑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这是东方羽最为担心的,也是徐猛最担心的。

    “不错,按照如今秦地来看,本王的兵马,正好扩充到一万,其中!骑兵五千、步军五千,若攻打几大郡城,几大势力,闭门不出,我们就无能为力了。”东方羽淡淡道。

    未过于多言,东方羽先是与徐猛回了内堂,等候田平。

    十几分钟后,田平可算从外边赶了回来。

    “殿下!春耕之际,农务繁忙,所以晚了些。”田平笑呵呵的脱下身上的蓑衣,头上的斗笠。

    秦地能重新现出今日这片忙碌景象,与秦王的仁爱、政策,脱不了干系。能为此明主效力,他很高兴。

    “丞相,你看看这个。”东方羽大手一挥,圣旨便是交到了田平手上。

    田平望了几眼,“殿下,这陛下的圣旨,明显就是刻意刁难哪?”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其中的刁难之意。

    “与其说刁难,倒不如说是太子在暗中捣鬼。收服六郡,谈何容易?”东方羽怒言道。“两位可有什么法子。”

    田平主政,自然没话说,但徐猛做为他的大军师,可是擅出奇策,“殿下,依我之见,还得引蛇出洞。”

    “何谓引蛇出洞!”东方羽眼前一亮。

    “殿下,以我秦地如今兵力,除去罗宗、蓝田驻守北门关的两千人马,秦郡还需留守三千兵马,以提防敌人偷袭,那么算下来,我们能够调动的士兵,只有五千之数。”

    “若在下能够说服一大势力,投降殿下,里应外合加引蛇出洞,岂不是北凉可定,内乱可除。”



    第39章 虎蹲炮

    

“军师是要说服何人?凉州四大势力,心中可有合适人选。”东方羽试问。

    “武威郡裴浩!据我了解,此人并不是真心分割势力,占取两郡,固守武关,北拒匈奴。其实心向大武,殿下!可以此书信一封,为此加官进爵,投靠殿下,北凉基本可定。”

    哈哈哈……

    东方羽大笑,“先生可识的裴元庆?”

    “裴元庆,那不是裴浩的独子么?”徐猛纳闷,秦王为何如此发笑。

    “不瞒军师,裴元庆早已在我麾下任职,裴浩也已归降于我麾下。此事!唯有我与田丞相知道,其他将军,还不知道呢!”

    “不过!裴元庆在本王手下当职,其他将军,自然也是猜到了不少。现在!军师可有制敌之策。”东方羽解释道。

    那日,裴浩、裴元庆父子二人,便装访秦地,就有投诚之意;他不过顺水推舟,将裴浩收了下来。

    暗地里保持君臣关系,可明里,还暴露出一股敌对关系,为了就是不让另外三家怀疑。当下,加上裴浩在武威、宣威两郡的四万大军,平定凉州,足矣!

    哦…

    徐猛面露惊讶,惊呼道:“若如此,可真是太好了!”

    “吾心中已有计策!殿下尽可调兵。”

    不过!在调兵之前,他还有秘密武器没有拿出来呢!

    “军师!且跟我去个地方,本王藏有秘密武器,运用得当,可不损一兵一卒,尽灭敌军。”东方羽神秘道。

    徐猛眼睛深眯,心中嘀咕,能不损一兵一卒,就灭敌军,世间能有如此武器?

    “那殿下先请!”徐猛倒有些好奇,是什么武器,能如此神奇。

    拐过王府后院,径直朝后面走了去。在城外一片偏僻的深林处,茂林密竹,直到一处非常僻远的山沟坳下,是一片比较广阔的空地。

    哪里是几座新盖的崭新房子,还有乒乒乓乓的打铁声,在山林间清脆响亮。以及坚厚的岩石墙壁上,有几个硕大被摧毁的有些黑漆的烂石壁。

    是何利器,居然能有如此大的威力,他只记得!唯有防守帝都以及海岸线上的神武大炮,方有摧石开山的威力,难不成!这小小的山沟里,也有和神武大炮相当的武器么?

    “莫非殿下也有神武大炮?”徐猛忽然顿住,忍不住问。

    神武大炮,号称大武国护国神器,由两百年前,德武大帝所造。德武大帝继位期间,非常喜好火器嘞的东西,特别是火药,制成一个个地雷罐!

    再到后来火铳,接着就是神武大炮。神武大炮威力巨大,炮弹打出,几乎是一死就是一大片,当年匈奴南下的时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是吃了大亏,死伤惨重。为此!德武皇帝,乘胜追击,一度越过雁门关,打的北地匈奴不得不跪地求饶。赔钱议和,并发誓永远臣服大武国,不再叛逆。后来!神武大炮自然就成了大武国的护国利器。

    不光是帝都,就连东防沿海,都是设有大炮,主要是为了抵抗倭寇。

    不过!神武大炮的缺点异常明显,神武大炮炮体大,炮身总重量达到三吨,极其难以运输,基本是以平原战与攻城、守城战为主。

    “本王打造的可不是神武大炮,神武大炮笨重,不宜走动;本王下令打造的乃是一种轻型小炮。”东方羽淡淡道。

    怎么说前世也是华夏第一特种兵,生产现代炮,以现在的技术,没有个三五年是不可能制造出近现代武器的。就算有那个时间,但东方羽的脑子里,可没有那个技术。

    毕竟!国家的武器秘密研究,都是非常保密的,他一个特种兵,可能还不具备这种资格。

    当然!若是照搬早些年间的明朝的枪炮技术,还是可以的。毕竟!在现在的大武,火炮、火铳技术,还不完善,只有少数大城市才配备有神武大炮、战船上才有一些小轻型的火炮。

    但即便如此,配备战船上的小轻型火炮,没有四五个人,也抬不动炮体。

    “拜见殿下。”

    这时候,两位中年师傅,见东方羽到来,连忙拜见。

    “军师,这是负责兵工厂火器制造的总锻造师,王蒲与马均,郡外的一些水利器械,都是由两人锻造。”东方羽介绍道。

    王蒲、马均出生于铁匠世家,对一些稀奇古怪的武器,也是有所研究。

    “王蒲、马均,本王让你们做好的炮如何了?”东方羽问。

    “殿下请随我来!”

    王蒲引路,“快呀?将我们做好的大炮,都给殿下抬上来。”

    接着!一架架小型炮便是抬了上来,令徐猛大跌眼镜的是,这些小型炮,居然一个人就可以抬动。若是运用于行军打仗,这些炮的优势绝对很大,起码轻型小炮,可以随时移动,就算是遇到敌军的骑兵,也不容易被切掉。只是不知道,这些小型炮,威力如何?

    “殿下!这虎蹲炮,是原原本本按照殿下给的图纸设计的,体重只有三十三斤,我们的士兵,足够每人一个,轻松携带。”

    “另外!经过我们试射,与殿下说的差不多,射程不远五百米,对于敌人近战的士兵以及骑兵,杀伤力极大。”王蒲介绍道。“依照殿下的要求,造虎蹲炮五十门,弹药一千枚。”

    “好!”

    东方羽很满意,“军师!如何!有此炮,不管是山地还是平原,它的作用,可是极大,尤其是五十门虎蹲炮同时发射,打都给敌人打懵了。”

    虎蹲炮乃是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创,为了便于射击,把炮摆成一个固定的姿势,很像猛虎蹲坐的样子,故得名。虎蹲炮威力不大,类似今天的迫击炮,是以曲射为主的火炮,适于在山岳、森林和水田等有碍大炮机动性的战斗地域。

    戚继光军中最常用的火器,这种轻便的火炮炮管薄,射程不远(五百米),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基层部队,与今天的迫击炮有异曲同工的用处。



    第40章 试射

    

望着眼前五十门亮晃晃的虎蹲炮,徐猛心中欣喜万分,有此炮在,定凉州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殿下,此虎蹲炮,难道是王蒲与马均二人所创?若是如此,殿下可得好好赏赐二人哪?”徐猛自知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科技领域,能创造出强大武器的人才。

    呵呵呵……

    王蒲、马均相视一笑,自然不敢贪功,“军师,我二人只是这山洼洼里头的小铁匠,怎能创造出如此强大的武器?”

    徐猛更是一愣,心中更是有了一个恐怖的想法,疑惑道:“此炮不是二人所创,难道是另有其人。”

    而他的余光自然早已飘向了后边的东方羽。只见后者淡定无比,仿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莫不真是殿下所创!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的这位殿下,就真的太可怕了。

    “哈哈…军师,此炮乃是殿下所创,我们只是拿着图纸,照葫芦画瓢,打造出来罢了!”王蒲笑着说道。

    徐猛心中,一时间闪过多少条千丝万缕,复杂无比,“殿下大才,我等自诩才华横溢,可在殿下身旁,也瞬失光辉。徐猛佩服之致。”

    能文能武,又能制造出如此利器,纵观六百年大武,高太祖也比之不及。

    东方羽怪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实话,要抡起智慧,他恐怕还比不得徐猛、田平,只是拥有一世记忆,经历的多了,懂得自然也就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