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
此话一出,明显能感受到,来自两人内心的愤怒,“要我两族臣服于秦王?”
“呵呵!”
“先生,不说我会不会答应,就是这等消息,传回大武皇帝的耳里,大武皇帝,会不会因此,降罪于秦王?”
武国还在,杨修居不已武国名义招降两族,而是以秦王的名义招降两族。也就是说,两族若投降,降得是秦王,而不是武国。
哈哈哈~
杨修忽然低沉的笑了起来。
“我先是秦王的臣子,后才是武国之臣,自然为我主,谋划将来!”
“如今!武国皇位未定,谁能登上宝殿,一切还是未知之数,若两族稍微有些眼光,就应该看得清楚,大武众皇子中,哪位皇子最为优秀,最有机会。自然是我家秦王。”
“若两位此时立功,助秦王打败大辽皇帝呼尔赞,两位便是从龙之臣,日后的好处,可想而知!”
动心!
单于炀与萨保动心了。
若说此时!论起名声,秦王的名气,绝对达到了世界顶峰。就是大武的皇帝,都是避之不及哪?
只要头脑不傻,是个人都能看得明白,当下局面,到底那颗大树,才是最能依附的。
“先生所言,不过是空口无凭!就当下局面,优势尽归于辽,孤想问!先生凭什么断定,秦王会赢得此战!”单于炀继续道。
杨修沉了沉气道:“就凭…大秦的铁骑,天下第一;就凭大秦的火器,冠绝天下;就凭大秦的君王,当世无双,唯此!足矣!”
两王震惊了,当世无双…秦王……
噗嗤!
“先生快哉!我等臣服!投效于秦!但孤心中,只有最后一个条件,希望我二族,效力秦王后,秦王能对待我族的子民,如自己的子民一般!”
“呵呵~秦王仁义之君,对民如子,尔等尽可放心。”
但殊不知,就是如此一条条件,却让两族的境遇,从此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165章 奔袭北门关
呜呜呜!
北门关上,旌旗蔽空,在大风的吹袭下,迎风招展。号角嘶哑,极具气势的,在天际悠悠回荡;擂动的战鼓,气势汹涌。
此时的北门关内,李靖、李孝直、卫虎,三将皆在。
“报!启禀将军,辽军的五万大军,距离北门关不足五里!”
……
“报!二十门红夷大炮,炮弹装填完毕,等候将军的指示!”
……
好家伙,一道道命令,迅速在李靖耳中回荡。他站在楼阁之上,俯瞰着茫无边际的关外草原,这一刻!这个战场的指挥泉,皆拽握在他的手中。
面对已经逼近北门关的五万匈奴大军,他的脸上,无一丝惧怕与慌乱。反而是体内流动的热血,让他变得极为亢奋。
此一战,他已经等了许久,并发誓,要全歼匈奴大军,不留一人。
“李将军神算,匈奴大军,果然还是绕过大王,偷袭北门关。”卫虎登上城楼,语中尽是毫不吝啬的夸赞。
呵呵…
李靖轻笑,旋即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卫虎统领,并非我神算,而是大王精明,绝世无双,早已料知,辽军必然偷袭北门关,故!才将我调来北门关,领北门关军务。”
辽军奔袭北门关,确实是东方羽暗自猜测的。却不想,呼尔赞与库克,居然真的正中他的下怀,率出一支大军,想趁他在前线无暇顾及后方,而拿下北门关,夺取北凉。
总的说,呼尔赞还是太小看他了。更小看,他麾下的暗卫。东方羽的暗卫,装扮、易容,可是精通的很,或许!通往前线与北凉的路上,一块草皮之下,就可能有暗卫得存在。
实则!辽国大将呼尔霍得行军路线,早已被东方羽摸的无比清楚。
当然!李靖的才华,是没得说的。
此时的北凉内,有禁军一万,分五千驻守武关,五千驻守北门关;李家军一万兵马,皆被拉到了北门关。
北门关大抵部署兵力,一共一万五千;红夷大炮部署二十门,分左关五门,右关五门,中关十门。中关是敌军攻击的重点所在,火力必是集中点。
但此时的北门关内,却只有五千禁军,一万李家军,皆不在关内。
李家军阵容,并非都是有步卒组成,其中!三千骑兵,七千步卒。
“卫虎统领,你禁军副统领,五千禁军,由你指挥!这仗如何打,由我统一指挥!”李靖说道。
卫虎抱拳道:“一切听从李将军的。”
说实话,要论官职,卫虎禁军副统领的身份,可是要比李靖的官位,还大上一些。但秦军的阵营中,只有服从与命令。
嗒!嗒!嗒!
“北门关哪?我呼尔霍终于来啦!”望着越发近了的北门关,呼尔霍得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传令!大军三里处扎营。”
“一个时辰后,大军立刻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
“诺!”
时间!是把握战机最佳的条件,呼尔霍领了军令,一路上马不停蹄,就怕延误了战机。
“将军,我军奔袭千里,已经非常疲惫了,此时攻城,会不会……”副将觉得不妥,又不好明说。
呵呵!
呼尔霍的脸上,不由笑了笑,“秦王的主力、大将,皆在前线与陛下斡旋,留在北凉得军队,能有多少?就算有些兵马,也可能是郡、县內的普通官衙。”
“前线吃紧,我大军能早一些拿下北凉,陛下的压力,就会减轻不少。依照本将军意思去做,等拿下了北门关,本将军请大家喝酒吃肉。”
也不知呼尔霍哪里来的自信,居然如此轻看北门关。
而此时!李靖派出去的一万李家军,也是开始行动起来。
一万李家军,分成了三部分,左、右、后,左右各军三千五百步卒,后军则是由李孝直率领的三千骑兵。
这时候!辽军人困马乏,极为疲惫,若再折腾攻城,就算是消耗体力,估计也得耗去一半。
一个时辰后!
呼尔霍麾下的士兵,潦草的填饱了肚子,休息了片刻!军营集结的号角,如梦魇般响起。看得出,长途奔袭而来的辽军,在休息了一个时辰后,身心已经懈怠了不少。
而他们轻装前行,只带了攻城的云梯。若要掩护攻城,只能看弓箭手与步卒了。
四万辽军,形成队形,朝北门关压进。
咚咚咚~
“来了!来人!”
“将军,辽军上来了,四万大军,距离我军只有一里了。”
士兵来报。
李靖迈着急促的步子,登上主楼,望着城下的大军,既是紧张,又有些激动。这是他第一次,领兵打仗,并且!还是一场大战。
“传令!红夷大炮,全部填弹,不必等敌军停泄,立刻发射。”
“诺!”
少废些口水,就率先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优点,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红夷弹药施放程序化、炮表化。此外其尾部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配合火药量改变射程。
炮身上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红夷炮由车运载,可以任意奔驰。
当然,比起弗朗基大炮的射程,红夷大炮炮弹威力巨大,可射程上,却是比不得弗朗基大炮。
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依据当时西方同类型炮数据,宁远之战所用最早的这一批红夷大炮,有效射程为五百米左右,最大射程不到一点五公里。
后又不断改进,使有效射程达到一千五百米米,最大射程到二点五公里。
而此时,拱卫北门关的红夷大炮,自然是拥有二点五公里最大射程的红夷大炮。
第166章 辽兵被打懵了
“大辽的勇士们,拿下北门关,我们就能踏入武国土地,去占领他们最肥美土地,掠夺他们的粮食,抢夺他们的女人!”
“杀!”
五千大辽步卒,就着一千弓箭手的掩护,连招呼都不打,便对北门关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大武!世人都言上朝天国,物产丰富,哪里的百姓,有食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食与矿藏,武国的女人,更是水灵漂亮。可是草原上,所有部落的向往之地。
“红夷大炮。”
“点火!”
“放!”
轰!轰!轰!
那如雷声般的巨大响声,在天地间轰然响起。从炮筒散发的巨大硝烟,以及产生巨大的压迫力,似乎连整堵城墙,都在瑟瑟发抖,摇摇欲坠般。
砰!
炮弹无情的落在地面上,巨大的威力,直接将土地,炸出个巨大的洞坑来,飞溅的泥土,直接向上抛出数米之高。
进攻中的辽军,瞬间被无情的炸飞,就着身体,直接飞出去两三米。
呼噜!
就是秦军的士兵,望着红夷大炮,散发的威力,也是暗自吞了吞口水。
红夷大炮!威力恐怖如斯。
难怪!这炮筒、炮声、重量、坚硬度,都要比弗朗基大炮,强上不少。
当然!这并非贬低弗朗基大炮,就比红夷大炮要差!
“又是大炮!又是大炮!”
“秦王哪里来的那么多尊大炮,就是整个大武国,也没有这么奢侈吧!”呼尔霍几乎要崩溃了。
很幸运!当日呼尔御与秦王对峙于旦城外的时候,他有幸尝到过秦王弗朗基大炮的威力。而今日!似乎已经不是弗朗基大炮了。而是另外一种大炮。
这与镇守大武命脉的护国神器,神武大炮,有得一拼,至少在装扮以及体型上,这两种炮,似乎没有差别。唯一的差别是,秦军使用大炮的威力,要比神武大炮要大;射程要比神武大炮,多出一倍。
攻城的士兵,还没到达城下,就是炸,都炸死了一半,到了城下!敌军再是用弓箭强射一番,几乎已经没几个人。
火器在古代来说,就是最大外挂。
“弓箭手!给我朝城上射击!不许秦军的大炮发射。”呼尔霍大怒,提起长刀,便是亲自率领一万步卒压上,身后五千弓箭手,顿时将弓箭拉的满月。
辽人弓箭手射击的最大射程,应该在一百六十米左右,也就是说,弓箭手要实行对城的射击,必须是一百六十米内。到了这个射程,远射的红夷大炮,更本就不对其构成威胁。
除非调整大炮的目标。
但二十门红夷大炮,组成的炮火群,虽然不大,但还是由遏制作用的。
看着已经凑近的辽军,李靖可不会坐以待毙,旋即让一千禁军,拉弓搭箭,予以还击。
咻!咻!咻!
辽军的弓箭手一上来,确实为前军攻城士兵,减轻了不少压力。可同时,这一百六十米的距离,射击在禁军的铠甲上,却是怎么也透不过去,只能将禁军的外层护甲,给射穿。
却不能伤到里面的皮肉,当然!射到头颅、脸部、手臂等防护少的地方,又是另当别论了。
啪啦!
辽军的云梯,立刻架上了城墙之上,大辽的士兵,冒着箭雨,爬着云梯,向上冲去。
只是!在北门关准备良久的李靖,怎会让辽军如此轻易爬上城墙。
“丢手雷!”
禁军瞬间明白,将早已打开的一枚枚手雷,拉弦,直接朝城下丢了去。
轰!
在云梯下的辽军,可是遭殃了,直接被炸飞了小半个城墙那般高度。古代攻城嘛!总会是密集的,这一炸,就是死伤一大片。
连云梯,都被直接炸的稀巴烂。
当然!北凉火器是多,但不代表,这东西就能乱用,手雷这东西,用一点少一点的,东方羽拿去前线许多,留在北凉的,也就千把来枚。
毕竟!这不像近代,只要技术成熟,火药的材料,可随便开采。但东方羽不能哪?弄来的那点材料,还不够兵工厂正常制造弹药呢!
东方羽虽是秦王,一方霸主!可这火药的材料开采,只局限于北凉地界之内。大武早有禁令,火药的运用,只限于朝廷,像民间百姓!除了制造些炮仗、烟花之外,连一点火星子,都不给私藏。
而就在这时,辽军久攻不下,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