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种-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打算壕沟之内修一道羊马墙,再掘一条内壕,内壕里面再立一圈叉排木。然后将叉排木内的区域划分城营区、眷属区、工房区、库房区、养马场和大校场。
    就是要将洹水镇变成相州大营,准备倚之为抗金救宋的大据点了。
    这些日子洹水大营的施工还没完成,整个营区就是大工地,到处都能看见忙碌的民伕在挖壕筑垒。
    与此同时,大营里面已经住进了大批的军人和军眷,还有不少刚刚入营的相州新兵。
    白天的时候到处都是人声鼎沸,民伕的劳动号子,军将们训练时发出的呐喊,新兵们挨军棍时候的哭闹,还有战马进出大营时的马蹄声,还有都作院的工匠打铁锯木时发出的声音。全都交杂在了一起,好一副热火朝天。
    赵楷带着郭天女和一队骑兵策马从校场边通过时,老将何灌正带着两个儿子和一群从魏府牙军中挑出来的青年军官在那里调教新兵呢!也不是什么高难度的项目,就是最基本的站队列和走队列。
    上万相州的农家子弟,穿着灰白色的麻布战袄,在三月阳春的太阳底下站成了百余个百人方队。每个方队前面都有一个乌帽长衣的军官,拎着棍子,双目当中流露出冰冷的目光。让下面的新兵们不敢乱动,竭力的挺直腰板,凸出胸膛,昂起头颅。看见赵楷路过,都没人敢动弹一下。
    不过赵楷知道,这些相州兵站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摇摇摆摆了然后就该有人挨揍了!
    而在上午的队列训练之后,下午还得习武艺。相州一代的民风比较尚武,而且农人的身体大多强健。所以他们习武的难度倒是不高——有许多人都练过,拉弓射箭、枪棒刀斧子什么的都会。只是现在要学的不是单练,而是阵斗。所以总还得训练上几个月,这些相州兵才能上阵杀敌。
    到了那时,赵楷手中的兵力才会比较宽裕。
    可是战事不等人啊!
    种师道隔三岔五就派人来催,还是什么朝廷正在布署决战,将要以开封之兵汇合勤王之兵,痛歼重创开封府城外的十万金贼
    这事儿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啊!
    种师道一定不知道开封府城内还有十万金贼呢!
    那就是二十万金兵了怎么打得赢?
    所以赵楷这些日子只能一边祈祷开封府那里的决战来得晚一些,一边努力召集一些来之能战的军队。
    可惜没什么效果!
    如果刘锡真能从洛阳带来3000能战的精兵,倒是一桩大功。
    正想到这里的时候,赵楷已经出了相州大营的辕门!
    “大王,您快看,那些军兵如何?”
    郭天女的声音已经在赵楷耳边响起了。
    赵楷忙抬头一看,就看见大队的步骑已经到了百步之外的开阔地带,正秩序井然的展开一个方阵。骑兵列于两侧,步军列在中央。
    “大王,”郭天女这时又开口道,“您看那些步军,人人都手持着长枪、腰挎步弓、肩背环首大刀这是身备三仗的好兵啊!”
    所谓身备三仗,就是一个士兵掌握刀、枪、弓三种战技,而且还要同时携带这三种武器。
    这样他们在战场上就能同时承担远程打击,长枪突击和近身博战等三种任务,作战效率就能大大提升。
    而冷兵器时代的精兵,大多都能做到“身备三仗”,其中相当部分还同时掌握了骑射和骑马冲阵的本事,相当于“身备五仗”,如果体力再格外出众,可以披上两层、三层的重甲出击!
    看着眼前的这支兵马,赵楷也露出了相当满意的表情。
    这就是他想要的兵啊!
    正想着,就看见几名骑士已经从前方的军阵中出来,策马奔到了赵楷跟前,然后一起下马行礼。
    赵楷认得其中一个面皮白净,凤眼细长,留着三绺须髯的三十几岁男子,正是閤门宣赞舍人刘锡,但却不认得跟着刘锡一块儿来的两人。他也不等三人自报姓名,就笑着对刘锡道:“禹珪,可把你给盼来了!哦,这两位是谁?谁是李承节(李孝忠是承节郎)。”
    他的话音刚落,就看刘锡身边一个深目虬髯,肤色黝黑,虎背熊腰的壮汉笑着开了口:“大王,臣就是李孝忠!”然后他一指身后,“这3000子弟兵都是臣自家招募的陇西儿郎,人人都是精壮好汉,都愿意为大宋效死!”
    “好好!”赵楷连连点头,“李承节,咱们一起干,一起打金贼,灭胡虏,将来一起直捣金贼的巢穴!”
    李孝忠显然和赵楷非常投缘,见着这大王就觉得亲切,现在听了他的话,干劲更足,马上揖拜一礼,“臣愿随大王杀贼破虏!”
    “好!这才是好男儿!”赵楷又是重重点头,然后他就看着和刘锡、李孝忠一块儿过来的一个风尘仆仆的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这人穿了身文官的绿袍子,腰里却挎着把直刀,头上没有乌纱,却是武人常戴的交脚幞头。
    赵楷发问道:“这位官人是”
    那人一叉手道:“臣河北西路安抚使司军事参议刘子羽,参见大王”
    求一波推荐票

第八十七章 且看孤王如何八千破十万!(求收藏,求推荐)
    相州大营,河北兵马元帅府,中军大堂。
    一场赵楷特色的军议,正在一处由豪宅大堂改造而来的中军大堂当中举行。
    之所以说这场军议有特色,是因为参加军议的人很有赵楷特色——除了陈记和陈东、张浚、胡寅、邓肃这四个负责记录和起草军令的机宜之外,全都是武将哦,还有刘子羽这个能上马冲阵的假文官。
    另外,军议会场的布置也极有特色。不是公堂式的布置,而是在大堂当中摆了一张大桌子,桌子上铺开一张很大的地图。
    包括赵楷、陈记、刘子羽、韩世忠、何灌、王渊、黄无忌、向克、刘锡、李孝忠在内,所有人都站在大桌子周围低头看图上的形势。
    这地图是河北(包括燕山府路)、河东、京畿、京东、京西等路在内的大图。不仅画上了所有的州军府县,而且还画了山川河流。在地图上面还摆了许多的大大小小的木牌,木牌上面都有字儿,一部分是“金”字,一部分是“宋”字。
    这些木牌代表的当然是宋金两队,其中大木牌代表一万人,小木牌代表一千人。
    站在这么一张地图台边上军议,倒是比空口白话来议论要直观多了。
    而这种军议的方式,当然也是赵楷“发明”的!
    除了“发明”这个“图上谈兵”,赵楷还为军议定了规矩。
    第一、军议就是军议,别扯军事之外的事儿!
    第二、军议以武将为主,不会带兵打仗的原则上不出席,出席也少说话。
    第三、军议要说人话,别整些糙汉子听不明白的之乎者也——其实某个状元现在也听着费劲儿!
    第四、军议上面,只要是军事话题,畅所欲言,言者无过,说错不管。
    第五、军议到最后,能排版定案的只有郓王赵楷。而一旦做出决定,其他人就得努力执行,即便有不同意见,也要执行军议的决定。
    “大王,臣以为平定军城兵微将寡,城池也不算坚固,守臣季军使更是年老昏聩,只知道捞钱根本不可能抵挡金贼西路军的十万之众。现在很有可能已经陷落,所以咱还是别做打算,想想该在哪儿挡住越太行而来的金贼西路军吧!”
    认为平定军将要不守的是韩世忠——他的意见当然是错误的!因为他不知道岳飞的厉害!
    赵楷不置可否,继续等下面人说话。他已经当了几个月的“天选之王”了,当出一点滋味了,知道自己不能在军议开始的时候就亮底牌。
    因为他一亮底牌,别人就没法说话了。
    “大王,”老将何灌开口道,“老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严令河北东路安抚使司调兵守卫井陉口,以求拖延时日。如果能拖延一两个月,老臣至少可以练出一万还堪使用的新兵。另外还可以有两万新兵入营,虽然来不及训练,但还可以充辅兵。”
    “便是多了一万堪用的新兵和两万辅兵,咱也在平原上还是抵挡不住金贼的西路大军”王渊摇摇头道,“老臣以为,咱们还是得全军北上,看看能不能抢占娘子关,如果不行,那就在井陉口和金贼决一死战!”
    “不能在井陉口决战,那里的地形还是太开阔而且由娘子关下井陉口是居高临下,太不利了。”陈记比王渊更加悲观,他一边看地图,一边摇头道,“大王,为今之计,必须考虑退路了!”
    “退路?”赵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帅府司马已经在琢磨跑路的事儿了,但他也没当场批评这种逃跑主义思想,而是问了一句,“往哪儿退?”
    陈记道:“昔日光武据河内的河内郡,就在如今的怀州、卫州和相州西部。这块地盘南依黄河,北靠太行,进可以取河北而逐胡虏,退可以奔洛阳而收关陇、荆楚之众,以谋持久。”
    赵楷听陈记这么一说,脑子里面关于“光荣版三国志”那点记忆又出来了。
    陈记的意思大概是割据洛阳、长安、南阳、襄阳、江陵、江夏、长沙,有些还有整个巴蜀大地
    对于这个跑路方案,赵楷依旧不置可否。而陈记看赵楷不言语,也就没有再说话。
    看到陈记不言语了黄无忌和向克二人就接过他提出的话头说了起来。
    黄无忌道:“大王,臣以为无论救不救平定军,都应该有经营河内的打算安阳是进取之地,而河内是退守之路。咱们现在不能只谋进而不谋退!”
    他所指的河内不是河内郡,而是怀州首县河内县了。
    他的据河内,说穿了就是谋西京了!
    向克也附和了黄无忌的意见,对赵楷说:“大王,臣也觉得必须在河内落个子儿退路有了,大家伙才能安心往前面去打啊!现在不仅有金贼的西路军东进,他们的东路军还围着开封府呢!这开封府能守得住吗?”
    守得住吗?
    赵楷心里也没什么底,于是看了眼刘锜的大哥刘锡,他一个月前还在开封府城里面呢!
    刘锡只是摇头。
    其实这问题根本不用问,刘锡要认为开封府守得住,他怎么可能投靠到赵楷这边,还把李孝忠忽悠过来了?他和刘锜都高太尉的人,是太子一头的。
    赵楷又冲李孝忠温和地一笑:“少严,你怎么看?”
    他当然不知道李孝忠在历史上的作用,但他知道李孝忠带来的3000子弟兵都是好兵!
    能用自家的钱财为大宋拉出3000好兵的人,对大宋一定是有真爱的!
    “守不住!”李孝忠只是摇头,“种家二老,还有姚家老汉都老迈不中用了臣观勤王西军之中,只有一个王德是能战的,其余诸将都远不如臣。靠这样的兵去解开封之围,恐怕是凶多吉少。”
    他还真敢说不过说的对!
    赵楷点点头,道:“少严说得不错,就该这样,有话直说,不必拐弯抹角在孤这里,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孤要是连真话都容不得,还拿什么去和金贼打?”
    赵楷这一套,说不好听的叫“二货”,不会做人,不考虑别人(就是赵佶、赵桓这些人)的感受。但往好了说,就是朝气蓬勃!
    开个军议,有什么观点直接亮明,不要拐弯抹角说半天都不入正题,那样没意思,也没效率。
    李孝忠的脾气其实和赵楷有点像要不然他能散尽家财募兵勤王?如果他是老谋深算的老阴险,现在应该在西北猥琐发展,积蓄力量!
    被赵楷一鼓励,李孝忠的话匣子可就开了,他对赵楷道:“大王,这救兵如救火咱们这里也聊不出个结果,依臣看,您就拍板吧!如果要救,还是赶紧出发吧!
    也别带步军,他们走得慢,等他们到了娘子关,多半金贼已经打破了关隘。娘子关一丢,那平定军铁定不保,而且守井陉口肯定不如堵娘子关啊!所以臣建议,就用能骑马的弟兄去救援平定军最好是一人双马,日夜兼程。
    对了,得带上步人甲、步兵长枪和神臂弓,这样到了娘子关后,就可以下马作战了。”
    骑马赶路,下马作战,他这是把骑兵当成骑马步兵了。
    不过也没什么不可以,金人那边不也经常这样?
    赵楷点点头,拍板道:“河内当然也得有人去经营王太尉,孤王命你知怀州,带上魏府义从军去怀州驻扎,以支援开封府的名义过去。”
    “老臣领令旨。”王渊连忙起身领旨。
    赵楷又道:“有岳飞那样的勇将在,平定军丢不了所以孤王准备出兵解平定军之围!”
    他又问李孝忠道:“少严,你手下有多少人能骑马?”
    “1500!”
    赵楷又问何灌,“相州新兵当中有多少人能骑马行军,而且武艺也比较出众的?”
    “至少有1000人。”
    “天策军呢?”
    韩世忠道:“大王,能出动5500人。”
    “好!”赵楷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