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种-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瓿赏甑脑耸淞苛耍
    如果今年秋冬之际金贼再来,开封府恐怕就很再难坚守下去了从这个角度而言,大宋也必须利用现在还能战的时候,狠狠重创一下金兵,让他们再把敢来!
    李纲想到这里,抬头远远看了一眼滑州方向,自言自语地说:“三山桥金贼会急着过桥吗?”
    狂求一波推荐票!

第123章 ??要水淹开封府啦!(求收藏,求推荐)
    三山浮桥当和三座山有关了,这三山分别是位于黄河北岸安利军黎阳县境内的居山,位于黄河河道当中的大伾山,位于黄河南岸的汶子山。
    原本黄河的河道并不从三山之间而过,而是为了修这座浮桥桥和便于防御,进行了人为的改道,将黄河河道东移了几十里,这才有了三山浮桥和三山之险!
    居山和大伾山之间黄河河道较窄,所以没有修建浮桥,而是修了一座无法拆除的石桥。而大伾山到汶子山之间的黄河河道较宽,所以修了个“永系浮桥”,也就是一年到头都浮在水面上,并不会因为夏季涨水而拆除的浮桥。
    另外,位于黄河河道当中的大伾山占地不小,周十五里,又是一座非常坚固的石山,不会被黄河水冲垮。所以大宋朝廷在修建三山浮桥的时候,就将大伾山当成了一座天然堡垒进行经营,在山上修建城寨,屯驻士兵。
    而河北的居山,河南的汶子山,也同样依山而建了足以长期固守的城寨。
    当金兵南来时,汶子山到大伾山之间的浮桥绳索,就被驻扎三山的宋军防火烧毁然而这并不能阻挡金兵过河,而且修复三山浮桥也没有任何难度。
    除了石桥、浮桥、三山城寨之外,三山浮桥一带还有另外一处险要,就是万年新堤。
    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河段都是地上悬河,既河床高于地面。三山浮桥一带也不例外。所以使黄河改道并修建三山浮桥的最大工程,其实是这道两岸皆长达一百多里的万年新堤。
    堤坝用夯土垒成,平地而起高达数丈,厚达十数丈,比开封府的城墙更加坚固!哪怕在黄河冰封的时候,万年新堤的南岸也是一处天险——因为黄河冬季水浅,结冰的河面距离万年长堤的顶部很远。如果在万能长堤上认真布防,金兵是没有那么容易突破的。
    当然了,他们可以从别的地方突破黄河不是长江,一旦结冰,想守住就太难了!
    而在如今的夏季,黄河本身就成了威胁开封府城的超级武器!
    一旦万能新堤被掘出数十丈的大口子,黄河之水将会以泰山压顶之势冲向不到百里外的开封府城!
    对于黄河大水而言,百里可不算远啊!就在三四十年前,苏东坡知徐州的时候,黄河决口,大水一直冲到徐州,大水围城五十多天才退徐州离黄河多远啊!这要是换成开封府被水冲,估计大宋朝就得提前迁都了!
    不过开封府无比紧要,大宋朝廷对于开封府以北的黄河堤坝非常重视,要自然决口是很难的——河堤决口一般都发生在最薄弱处,所以不必等开封府附近的大堤扛不住,别处早就先崩了。
    但是这一回,黄河万能新堤面临的可不是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为的挖掘!
    当哆哆嗦嗦的大宋太宰张邦昌被人请上汶子山山顶上的山寨时,汶子山下的万年大堤周遭,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被金人掠来的宋国百姓和金军的阿里喜辅兵混杂在一起,正不断将泥土从距离汶子山不过两三里地的万年大堤的堤坝上运下来,然后再用这些泥土,在汶子山脚下的三山浮桥桥头处堆起一道土围子。
    一队队满载财货的大车,正排着长队,缓缓的通过三山浮桥,往北岸的黎阳城而去。
    另外,还有许多女真正兵,也都上了万年新堤,一个个都打着赤膊,甩开膀子,挥汗如雨的大干了起来。他们的任务是在万年新堤上布防,堆起女儿墙、竖起木栅栏,摆出了一副要背水凭坝而战的姿态。
    而这一切全都不瞒着张邦昌的眼睛,不仅不瞒着,而且还派了个名叫高庆裔的燕地汉人带着张邦昌参观,还给他做现场讲解。
    “张太宰,你们宋国的官家太没信义了,和约的墨迹未干,就派了二十多万大兵跟着咱,还琢磨着在咱过黄河的时候来个半渡而击,打咱们的尾巴!太子郎君已经怒了,所以要掘了黄河万年新堤,引黄河大水淹了开封府城!”
    “这,这,这”张邦昌都快给吓尿了,不过他还没忘记装纯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道,“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要不然我就不来了”
    那个名叫高庆裔的汉人看着一脸精明,但实际上也是个老实人,听了张邦昌的狡辩居然就信了,还安慰他道:“张太宰你不要怕,太子郎君也知道你是好人。”
    “对,对,对,我是好的”
    “所以他打算放了你,让你去告诉赵佶,让他赶紧派那些尾随咱的宋军上来决战,就在黄河边上打一场!”
    “不,不敢,不敢”张邦昌一听说能放,心里都乐开花了,可是嘴上还说着“不敢”。
    “不敢什么呀?”高庆裔笑道,“张太宰快些回去吧记着和赵佶说清楚,他如果不敢来战,那万年新堤一毁,开封府可就要遭灭顶之灾了!”
    张邦昌真的给放了,当日下午就到了胙城的宋军大营——胙城在滑州境内,距离封丘二十余里,步步为营而进的李纲大军准备以此为大据点,向盘踞在滑州州城白马和汶子山一带的金兵发起“追尾之战”。
    李纲、种师道他们都算好了只打金兵的尾巴,利用三山浮桥的“堵塞效应”,在大部分金兵都过河后,再发起进攻。
    这样已经过了河的金兵一时没法支援,而留在黄河南岸的金兵多半也会无心恋战,只想着赶紧渡河。这样宋军就能轻轻松松得一场胜利了!
    也不需要斩获太多,能有个三五千的,再据住黄河南岸,就可以继续和大金国讨价还价了
    就在李纲和下面的行营副使宇文虚中,监军使童贯,经略使种师道,诸军都部署姚古、刘延庆、种师中、范致虚、张深、王似等人在原本的胙城县衙内商量决战布署的时候,张邦昌就到了。
    张邦昌可是太宰!
    官比李纲还大,是大宋朝最大的文官。他来了胙城,李纲这些人当然得出迎了,要不然一个拥兵而骄的罪名上去,就该去天涯海角观沧海了。
    而见到一个失魂落魄的大宋太宰时,李纲、童贯、种师道、姚古、刘延庆、种师中、范致虚、张深、王似等人心里都是咯噔一声张邦昌放回来了,康王没回来,看来康王一定已经薨逝了!
    这一届的官家虽然很会生儿子,但是死儿子总归不是好事吧?何况在场的各位都对康王之死负有一定的责任。
    所以大家都是拿出了一副悲伤的表情,李纲快步上前,眼含着热泪,拉着张邦昌的手就问:“太宰公,康王殿下是不是已经薨了?”
    张邦昌摇摇头,“康王没事,金人并不打算加害他可是这回开封府有难了,大宋有难了!”
    “怎么了?”李纲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张邦昌摇摇头道:“你们这些人领着二十多万兵跟在金人身后那金国二太子又不傻,还不知道你们想干什么吗?他已经气急败坏了,所以要掘了万年新堤,水淹开封府!现在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求一波推荐票!

第124章 ?赵佶,拼命的时候到了!(加一更,求收藏,求推荐)
    如何是好?
    当然是打了!
    开封府的死穴有俩,一是万年新堤,二是汴河水道。
    如果汴河水道被切断,东南六路一年几百万石的米粮无法运抵,开封府的百万人口就将面临缺粮。
    而万年新堤一旦在夏季黄河丰水期被挖开,那可就是黄河之水滔滔来了!由于开封府的城墙是一百多年前修筑的,许多地方已经有了破损,而且还开了很多水门。虽然这些破损和水门并不会削弱多少防御力,但是用来防水就不行了。
    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防水的堤坝是最忌某处有破洞的,因为水流会不断冲刷破口,将之越冲越大,用不了多久就是个数十丈的大口子了!
    而开封府城墙上的破损和大大小小的口子可比蚁穴厉害多了!如果给大宋朝廷一个月时间补洞,倒是可以把开封府城墙变成一圈堤坝。可是金人真要掘万年新堤,有个十天八天就足够了,到时候开封府就完了!
    不过就算完颜宗望肯给赵佶一个月时间修城墙,黄河大水依旧不是大宋朝的东京开封府可以承受的
    因为黄河大水灌城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退下去的,淹上一两个月都是有可能的!
    以开封府年久失修的夯土城墙,被大水浸泡上一两月还能好得了?没准水退之后就一下垮塌了。
    此外,黄河大水还会带来数量惊人的泥沙,这些泥沙会把开封府周围的汴河、金水河、五丈河、惠民河、蔡河都给淤塞了到时候通往开封府的漕运就断绝了!
    开封府周围的地盘被大水一没,自然是颗粒无收!东南六路的漕米再运不过来,开封府城内的百万军民吃什么?
    不得不说,开封府作为大宋这个军事弱国的首都,真的是太不合适,甚至有点作死了。大宋的创业之主赵匡胤其实早就看出问题了,所以他才心心念念的要迁都洛阳。
    可惜赵匡胤的正确选择,却被赵光义和满朝文武所阻在当年大宋禁军实力尚属强大的时候,以开封府为都的弊端倒也不严重。敌人真打来了,野战击破他们就行了!可是到了如今,面对有点狗急跳墙的金兵东路军,整个开封府和李纲领导的亲征行营,立即就面临一道横竖都在劫难逃的选择题!
    “打不过的”
    胙城县衙之内,送走了张邦昌的童贯、种师道、姚古、刘延庆、王宗濋、种师中、范致虚、张深、王似等人继续军议。
    现在正在发表意见的是种师道种老爷子。
    他一边叹气一边说:“现在金贼掘黄河逼咱们主动去攻,可是咱们又怎攻得下来?若是摆个万全阵,用强弓硬弩进行防守,咱大概也能立于不败。可是要进攻李相公,你别看咱们行营大军有十几万战兵,可其中能够披坚执锐以战的步军,恐怕还不足万人!
    即便让骑兵下马,全军之中能冲金贼硬阵的战士也不会超过三万”
    和种师道肩碰肩的西军大老姚古也只是摇头:“金贼的精兵至少有五万,而且居高临下,还有矮墙栅栏可以倚我军如要仰攻,只怕必败于敌啊!”
    种师道、姚古两个老将虽然不是特别能打,但眼光还是有的,他们俩都说打不赢,这一战看来真的是没有多少赢面。
    可问题是现在行营大军背后就是开封府,就是朝廷,就是官家他们打不赢就能不打了?
    这不可能啊!
    打不赢也得打!
    就是明知道必败,也得硬着头皮顶上去!
    谁让大宋以开封府为首善之都呢?
    “能不能让官家和朝廷挪个窝呢?”童贯小声提醒,“官家和朝廷如果能迁往洛阳,那咱们就能向东移动,只要到了开德府就不怕了”
    开德府就是濮阳,紧挨着大明府。原来在黄河北岸,后来黄河改道北行,所以现在就位于黄河东岸了。
    行营大军一旦抵达开德府,就能和大名府的宋军连成一片,甚至可以沿着黄河北进,去抄完颜宗望大军的退路。
    宇文虚中摇了摇头,“走不了的官家和朝廷可以走,开封府城内的百姓呢?”
    开封府城内的百姓和开封禁军、民壮其实都是一体的,他们走不了,赵佶和大宋朝廷能走得了?
    “那就只能拼了!”大声发言的居然是刘延庆,“大不了为国尽忠了某家世受皇恩,现在也到了报答的时候了!”
    他的表态倒是挺让人意外的!
    李纲赞许地点点头。
    不过在场的其他将领都投去了怀疑的目光
    童贯这时忽然提出了一个疯狂的建议:“这回可是拼命了!若是打输了,咱大宋不仅精锐尽失,而且连开封府都会被黄河冲了为今之计,只有请官家出城临阵了!”
    什么?
    请官家出城临阵?
    这个童贯疯了吧?
    童贯眯着一双老眼,露出了坚毅的表情,“只有官家临阵,才能让二十余万将士人人奋勇争先!
    大宋存亡就在此战,若是败了,开封不守,朝廷不存,官家又何以为官家?”
    道理是没错的,可问题是老赵家有遗传性怂病啊!
    而且官家临阵拼命也不能包赢,不过是把胜算略微往上提了那么一些。
    李纲思索了一会儿,还是点点头:“那就有劳童大官了!”
    童贯站起身说:“事不宜迟,老夫马上就去一趟开封府!”
    说完,他就径直出了正在举行军议的大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