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齐帝业-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刚才没有辩解,不然他就死定了!
  “——来人!将高延宗杖三十,杨素杖四十!”
  “高延宗除去副枢密事,降为郡王爵!杨素,剥去折冲校尉,念其救驾有功,免除一死,今日起,为太极殿值守!”
  高延宗和杨素一起挨了打,双双送出宫去。高延宗挨了三十杖,现在痛的要命,趴在马车上哼哼唧唧的。想起杨素这厮居然也全身而退,肝火外冒,只觉得更痛了几分……只是皇帝已经下了判决,他就不好再对杨素怎么样了,真是可恨!高延宗一拳锤在马车上。
  “那小子真是走了狗屎运……”
  段韶没好气的说道:“这只能怪你自己,太鲁莽。宫苑禁地,你以为是你的军营?”
  “那小子就是借此摆了你一道,也亏得陛下看得明白,不然你以为就是三十杖那么简单?”
  高延宗这下回过味来了,“陛下为什么维护他?”
  “老夫也不知道呀,大概……他是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你以后别去招惹人家……”
  段韶回忆着杨素的一举一动,若有所思。随即目光又落在了他的伤处,“不好好趴着,还有力气说话,是伤好了?”他不轻不重的,一巴掌拍在高延宗的伤上面,高延宗努力保持镇定的面色终于绷不住了,嘶地倒吸了一口凉气……上身猛地挺了起来:“——干嘛呀!”
  “看看你伤的重不重……”
  段韶一本正经的说,最后总结:
  “还行,我估计再打上个三十棍都没事。”
  “……”


第一百七十二章一把手和二把手

  高纬对着高延宗和杨素大发雷霆一番之后便径自回了宣室殿,这一路都很安静,刘桃枝原本是战战兢兢的,但是发现皇帝并不像表面的那样生气,而后也就释然了,刘桃枝毕竟跟随几代帝王,善于观察天颜,仔细揣摩就可以判断出皇帝是真怒还是假怒,现在看来皇帝确实是生气的,但是若说气成什么样子,其实倒未必。没见皇帝批折子的时候眉宇都是舒展开的吗?倒像是没有放在心上的样子……
  按照高纬的习惯,每隔三日,国子寺都会有博士前来讲经,高纬习惯了由颜之推给他讲解,暂时并不想换别人,今日颜之推给高纬讲授的是《管子》。颜之推行礼,整肃衣冠之后便开始授课:
  “《管子》有云:‘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则宾客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
  前几日皇帝刚刚说过自己想要听帝王御人之术,于是颜之推在家潜心看了几日的书,翻出这么几段来讲解。自春秋战国以来,思想五花八门,但总的来说,绝大多数都是在为统治者服务,讲究的是“尊卑有序,长幼定位”,这种思想放在后世固然有局限性,但在封建年代,却是极其有力的统治工具。
  高纬很认真的在听着,听听“指鹿为马”、听汉代桓灵二帝贪图享乐祸国无道的典故,最后颜之推讲解“崔抒弑君”,点评道:“君王淫辱臣妻,崔抒怒而弑君……君王无德,致使臣子寒心,怒而杀之……”
  高纬知道这个典故,齐庄公是崔抒一手扶立上位,按照正常人的思路,要么,齐庄公重用他,给他子孙后代荣华富贵,让他逐渐淡出朝野,要么,寻找机会,以君臣大义杀之。在高纬看来很简单做到的几件事齐庄公这个二百五都没有干,最终被崔抒干掉了。史书上是这么写的:
  崔抒有个很漂亮的老婆姜氏,崔抒喜欢的不得了,艳名远扬。后来有一天碰巧被齐庄公给撞见,齐庄公这个二百五一见之下,三魂七魄还有所剩不多的节操都丢了个干净,心心念念想要一亲芳泽,虽然姜氏已经是人妻,但这并不妨碍他下手,在他看来这个国家都是他的,他睡一睡臣子的老婆谁敢有意见?
  俗话说的好,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齐庄公这位老兄明显深得其中三味,连哄带强迫让姜氏从了他……所以说,男人呀,一旦被下半身控制住了脑子,就会干下无数的蠢事来……齐庄公显然高看了自己这个国君的威权,也小看了被他戴绿帽的这位老兄的能量。
  崔抒很快就知道了,而且马上付出了行动。有一次很重要的朝会,崔抒称病没有去,这样重量级的臣子生病了,国君当然要去慰问一番了,其实他只是找个借口来和姜氏私通。而这恰恰就在崔抒的谋划之中,他早已准备好了一切,在齐庄公拍着柱子呼唤姜氏的时候,崔抒一声令下,将齐庄公的护卫关在门外,然后命手下甲士围杀了齐庄公,齐庄公就这么做了石榴裙下死的风流鬼……
  在颜之推看来,这个教材很好,是在劝谏君王统御下臣要把握一个度,注意分寸,颇有一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若寇仇”的味道。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他眼前的这个学生是皇帝,而皇帝的思路往往是和正常人不一样的。普通人看问题恐怕都只会想:“这样一个无道昏君,的确该死。”而站在皇帝的角度上来看,这就是另外一回事。
  “区区臣下,竟敢犯上作乱,可恼可恨!”
  是的,站在君王的思路上考虑问题,他首先想到的绝不会是自己错了,既然错的不是自己,那么错的就必然是犯上作乱的崔抒了!
  一言以蔽之,“吾日三省吾身,吾都发现是别人错了。”
  这就是皇帝的思路。
  一个君上,就算他表面上表现的再如何的谦虚、再如何的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但他的本质也绝对是骄傲、冷酷的,知错,改错,但绝不会认错。
  除非遇道百年不遇的天灾人祸,真正的到了束手无策、江山动荡的时候,否则你想让一个皇帝下诏罪己?
  醒一醒吧!
  从前不觉得有什么,自从自己坐上这个位置之后,他深深的觉得唐太宗和宋仁宗的养气功夫是真的好呀,为了后世贤名也是够拼的,换成脾气爆一点的试试?
  如果他还是从前那个人,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他当然会觉得崔抒很可怜,齐庄公该杀。但是站在皇帝的角度上看,那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齐庄公调戏臣妻又怎么了?齐庄公这点有什么错?私通乱伦在皇家还少了,差这一件吗?——一点错也没有!整个天下都是朕的,你就算不满,又能怎么样?又敢怎么样?
  高纬觉得齐庄公唯一的错误就是没有在上位之后动手把崔抒宰了,在人家声势正壮的时候去调戏别人老婆,这不是脑子进了羊水吗?你要调戏人家你也得先把崔抒弄死了再说呀……高纬严重怀疑崔抒之所以那么大胆把这个二货扶上位,就是看中了他脑子不好使……
  高纬很不喜欢今天的课,甚至,对于颜之推也起了重新审视的心思。
  那么颜之推给自己讲这几篇究竟是什么个意思呢?高纬心里微微一沉,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史官,高纬跟他讲得很清楚,他想要听的是古今帝王治理天下的手腕,而颜之推所讲究的,却是臣子们眼中的“帝王范本”,他……几个意思?
  是真的只是授课,还是……隐隐涵盖了劝谏之意?
  颜之推是个典型的儒生,儒家理想型的帝王,就是垂拱而治,挑明了说,就是安安心心的当一个傀儡,任由臣子在下方指点江山。看似很美好,但实际真的会这样吗?
  岂不见当年“王与马共天下”?皇帝成了傀儡,的确是做到了表面上的垂拱而治,但是政治局势却更加恶劣了。在这个年代,知识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这些人便是世家,世家都是重家不重国的,“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无论他们有多少才干,首先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各自的家族。世家和皇族都是趴在百姓的背上吸血的统治阶级,换而言之,世家的终极利益和皇帝的终极利益虽然相同,竞争关系导致了双方必然走向对立……
  就好比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的猫腻,二把手表面上服从于一把手,却时时刻刻渴望分一分一把手的权柄。
  世家、儒家和皇权之间的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
  他早晚是要腾出手对付他们的。
  颜之推也是出自于世家……
  高纬心底忽然便是一阵寂寥。
  这个时候的史官基本都不像满清时期那么没有骨气,随意抹黑历史,粉饰太平,还算比较正直,崔抒曾为了掩盖弑君之实,勒令史官修改史书,但是斩杀了许多史官之后,记录下的仍然只有一句话,“崔抒弑君”。颜之推秉承古老的家训,更是讲究史官的气节。
  高纬不愿意相信颜之推是有意的。
  只是……日后,却万万不可再与颜之推推心置腹了……
  他是史官,那从今往后便安安分分的做一个史官吧。颜之推虽有才,但是有些书生意气了,不能大用。
  他很遗憾,也很无奈,不仅是因为理念的不同,这个身份就注定了他不可能会有真正交心的朋友。
  他应该像冰一样冷,像石头一样硬,让人猜不透。
  颜之推讲解的很慢,丝毫没有察觉到皇帝的心理活动。这位少年帝王很有耐心,时不时颔首微笑,一字一句的听完,淡声道:“讲得不错,赏……”
  待到颜之推退下,高纬开始反思这些日子的政治得失。
  想要打压旧阶级,那么便必须扶持一个新的阶级,是时候开始布局削弱世家影响力了……
  高纬开始忙碌繁重的工作,今天他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宇文护开始明目张胆的剪除宇文邕的羽翼,宇文邕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宇文护开刀的第一个目标,是尉迟迥。坏消息也很让人无奈,北齐武平元年十一月九日,与契丹、高句丽毗邻的靺鞨部落寇边营州。
  在北疆飘雪的冬日,数百里边塞燃起了熊熊烽火……


第一百七十三章北地烽烟(一)

  北齐武平元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北方大地多被皑皑白雪所覆盖,一连十余日没有过天晴的时候,凛冽狂暴的北风长驱直入,攻城拔寨,将北齐的千里疆土吹得黯然萧索。营州北部建平城,城头的大王旗在碎片一般的雪花中飘飘荡荡,似乎要被狂风吹向天际……
  对于守城门的老卒贺六来说,本就平凡的冬日变得更加难熬了,和往常一样,他早早的就在城门十几丈远的地方搭了个木屋,木屋很小很矮,在鼓起来的雪地里丝毫不起眼,偶尔有袅袅炊烟从里边升起来。里面炕、胡凳、铁锅、木炭一应俱全,看城门的人累了便进去喝口热水,顺便烫一烫僵硬的四肢。
  守城的老卒孑然一身,便被同袍们“赋予”了看家的重任,多年以来,边州的军纪早就废弛,也没有人会去计较这些东西,左右不过是个要有人看着就是了。贺六摸摸塞进皮袄子里的好东西,咧开嘴开心的笑笑,这年头银钱难得,这些东西可以添置一些上好的寿材,生前是个穷光蛋,死了说什么也要风光一回。都是别人“请”的,收入囊中丝毫没有心理压力,谁给好处,他就替谁的班,他就这样整整看了二十多年的城。
  独自一人望着远处的天景,白茫茫一片,望不到边。贺六喝了一点酒,晃晃悠悠的上了城楼,早晚查一趟岗还是要的,一般来说建平都很太平,几年没有见过刀兵了,这是一个小地方,又偏僻又荒凉,即使是那些跟野猴子一样的野人都不稀罕抢这破地方,没油水。
  贺六很是自得其乐,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他就是老大!
  他乐呵呵的往喉咙里灌了一口发酸的酒浆,极目远眺过去,壮美的山河就在脚下起伏。忽然,贺六灌酒的姿势顿住了,就在刚刚那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风雪里有什么东西……贺六眯起眼睛,仔细的盯着那边的大雪看,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刚才他明明看见两个小黑点淌过了结冰的小河,往这边移动,一眨眼……就不见了……
  贺六联想到某种可能,喝得涨红的脸色忽然变得苍白一片,他慢慢的后退,身子迅速的矮了下去,躲避着外围的视线,而后抓起了粗糙的猎弓,朝城外瞄准。当年他也是沙场百战的悍卒,若不是身为汉人,一条腿又不灵便,如今说不得早就发达了。虽然退下多年,可是对于危险的直觉和判断已经融入了他的骨髓里。
  刚才他绝对没有眼花——胡人来了!贺六的浑浊的眼睛隼一般扫视着周边,脑海里飞快的思索来的究竟是什么部落,突厥人?契丹人?还是……扶余人?
  不可能呀,突厥与契丹刚刚与大齐签订盟约,这个时候犯事,不是存心挑起战端吗?互市盟约还要不要了?贺六恶狠狠的啐了一口唾沫,心里其实是有些期待来的是突厥和契丹,因为突厥和契丹和大齐撕破脸的可能性不大,游牧民族的统治虽然较为散漫,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