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齐帝业-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斛律羡命令道:“弓弩手预备!”
  “——喏!!”、“——喏!!”喊声震天。
  高俨心中猛地一寒,看向两侧宫墙,不知何时,宫墙上竟站满了全身披挂的弓弩手!
  【他们一早就躲在那里?!】
  “——控!!”
  弓弩手们抽弓、搭箭、拉弦然后瞄准。
  冰冷的箭头闪耀着寒光。
  琅琊王心头犹如一盆冷水浇下,而后无穷的恐惧笼罩了他的脑海,他立即下令道:
  “——撤,撤!!”
  四千人纷纷掉头想要冲出宫门,如果不冲出去,他们所有人都要死!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就在最前排的士兵要触碰到宫门的时候,那一扇扇大门轰然关闭!
  关门打狗!
  琅琊王愤怒的发狂,大声骂道:“库狄伏连,你这个叛徒!卑鄙小人!”
  斛律羡下令:“——发!!”
  空气中传来一阵阵闷响,那是弓弦崩紧回弹的声音,如云层之后的闷雷一般回荡。
  而后数不清的弓箭如同密密麻麻的蝗虫群一般飞出,笼罩着四千兵马,扑杀而下!


第四十章皇座之争(下)

  箭雨瓢泼落下,两三轮之后方才停下了雨点,死尸铺满了一地,在宫门那里,许许多多的尸体还保持着拍门的姿势,羽箭将他们钉死在了大门上,睁大的眼睛空空洞洞的,还残留着这么多的恐惧、绝望、和不甘。
  高俨推开身上的尸体,从死尸中爬了起来,他的肩上还有腿上都已经被羽箭射穿,脸颊也被羽箭划过一道血痕。
  他将肩上外露的箭杆折断,然后吃力的站起来,望着这满目血腥的景象,大脑一片空白。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他心里空落落的,只有这样一个念头回荡,【完了,一切都完了……】
  四千多人活下来的不到一百,全部被弓弩射杀。
  太极殿内,诸王静默无声,他们的脸色苍白,血色完全褪去。
  凭谁亲眼见证这样一场激烈的厮杀还有血腥的屠戮都会双腿发软的。
  所有人都明白了,琅琊王谋反,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控之中,琅琊王之所以可以制造出如此大的声势,根本就是陛下默许甚至纵容下的结果!
  胡太后完全瘫软在了地上。
  她面带惶恐祈求的望向高纬,指望高纬可以抬一抬手轻轻将高俨放过。
  高纬却连眼角的余光也不给她,冷冰冰的,跟一座雕像似的。
  “陛下,韩凤带到……”小顺子悄然从转角的地方出现。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一身黑色劲装打扮的侍女,元韵。
  “带上来。”
  一个身披铠甲的年轻将领被羁押上殿。
  正是原东宫统领,韩凤。
  此刻韩凤浑身抖如筛糠,磕头如捣蒜,惊慌道:“陛下,陛下,这不关微臣的事呀,是陆郡君……是陆令宣胁迫微臣的……”
  “你是禁军统领之一,她如今连穿宫腰牌也没有了,她如何能威胁你?”
  小顺子鄙夷的望了他一眼,对高纬说:“启禀陛下,我们抓捕他的时候,韩凤正命人攻打嘉福宫……”
  高纬的额角青筋一跳,可还是冷静下来:“嘉福宫没事吧?”
  “禀陛下,按照路公公的指示,我们早就在嘉福宫调集了上百内卫还有禁军,所以嘉福宫内平安无恙……”
  “那就好……”高纬看向趴在地上如一条够一样的韩凤,目光冰冷,一点情绪也没有。
  然而这恰恰足以说明高纬愤怒到了极点,越是愤怒,高纬就越是冷静。
  “陛下,陛下微臣知罪了,陛下……”韩凤朝前爬,想扯住高纬的袖子,被高纬一脚踢翻。
  高纬眼底闪过厌恶的情绪,下令到:“斩了他。”
  只看见一抹寒光,内卫手起刀落,韩凤的脖腔便一下栽在地面上,斗大的头颅骨碌碌滚落。
  鲜血溅在高纬的下摆,高纬却丝毫不在意。
  那种样子不像是愤怒,也不像是失望,反而像是无所谓,这种无所谓反而更加给人以恐惧的感觉。
  “纬儿……”胡太后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高纬抬手阻止了。
  他对胡太后失望已极,连看都不想再看她一眼。
  皇帝伫立在大殿中央,在内卫夜枭的拱卫之下踏出了太极殿。
  尸山血海的气息扑面而来。
  斛律羡对着高纬大礼参拜,“陛下万福!”
  高纬只是虚抬一手,平静的说道:“起来吧……”
  “谢陛下…”
  “启禀陛下,逆党已被清理,您看……”
  高纬望向那下方堆叠如山的死尸,道:“除了琅琊王,其余的都斩……”
  斛律羡犹豫道:“会不会杀生太多了?……”
  触碰道高纬冰冷的眼神,他赶紧将头颅低下,高纬反问道:
  “朕能杀他们的人,难道还镇不住他们的鬼?”
  “——给朕杀!”
  “是!”
  于是一队队甲士从队列中下来,在尸体堆里面翻找还有没有活着的人,碰上还活着的便用长矛挑死。
  还有一队人慢慢的逼向琅琊王。
  琅琊王拔出腰间的长刀便要自刎,却被他们联手按住。
  “高纬!高纬!高纬有种你杀了我,高纬!”高俨如今万念俱灰,一心求死。
  对着高纬怒骂,高纬一脚蹬在高俨的脸上,将他踢下台阶。
  “朕的确想杀了你……”高纬冷冷的注视着他。
  “你知道今晚会有多少人因你而死吗?他们——都是你害死的!”
  “你以为你在朕眼皮底下搞的那些小动作朕都不知道?朕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特意布了今天这个局。”
  “本来你如果看到那面王旗便退下,朕可以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你一点事情也不会有。可是现在……”
  “朕也只能处置你。”
  高俨也许是打算破罐破摔了,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笑道:“说这么多,你还不就是想杀我……来呀,杀了我!”
  “——不要!”胡太后提起裙子匆匆忙忙跑出太极殿,头上的发簪散乱。
  “皇帝……”
  高纬抬手制止她,“如果母后是来让我退位的,那么母后可以不用说了,因为朕绝对不会退位。”
  “如果母后是来让朕放过琅琊王,那么母后也可以不用说了,因为朕绝对不会放过琅琊王。”
  “谁要你可怜,你杀了我,快!”琅琊王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胡太后跑到他面前扇了他一个耳光。
  “闭嘴!”她转过头,红着眼睛看向高纬,道:“纬儿,你放过他吧,他毕竟是你弟弟……你们俩都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
  “那母后问问他,如果他篡逆成功了会不会放过朕?”
  高俨咧嘴一笑,满口都是鲜血,道:“假使我登上龙椅,我也绝对不会放过你……”
  “啪!”又一个耳光掌在他脸上,胡太后哭了出来,“你闭嘴,你不要命啦?!”
  “纬儿,他满口胡说八道……,你不要听他的鬼话……”
  “没事……”高纬话锋一转,道:“因为朕同样是这么想的……”
  胡太后双眼彻底失去了神彩,身上像是被抽去了所有力气,烂泥一般瘫倒在地。
  梦呓一般自语道:“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你们俩是兄弟呀……”
  她看向高纬:“你想如何处置你弟弟?”
  高纬面色平静的近乎冷酷:“按照齐律,谋反者当夷三族,他……,一个满门抄斩是跑不了了……”
  “真的非要如此吗?”胡太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高纬默然不语。
  面对这个女人,这个记忆里的母亲,他很难真正的硬下心肠来,高纬所幸不看他,因为看了会心软。
  沉默代表了一切。
  胡太后把脸埋在双手中,寒风吹过太极殿的檐角,发出呜呜然的声音,不知道是风声还是哭泣声。
  高纬心里一沉,艰难的转过身去,却听得胡太后带着哭腔问道:
  “皇帝,你这样下去不怕众叛亲离?你真要做一个孤家寡人吗?……”
  高纬顿住了,缓缓回头,胡太后脸色煞白,眼睛通红一片。
  高纬反问道:“朕难道现在不是一个孤家寡人吗?”
  胡太后的脊梁像是忽然被打垮了一般,是呀,弟弟反他,母亲、奶娘还有舅舅都背叛他,可不算是众叛亲离、孤家寡人吗?
  “纬儿……”胡太后眼泪长流,道:“是母后对不起你,母后错了,母后可以退位,可以去死,母后只求你放过你弟弟好不好?”
  高纬仿佛没有听到胡太后哀求的话,僵硬的转身,迈步上阶,然后慢慢的停了下来。
  “让朕不杀你也可以,反正朕真正的目的从来也不是你……”
  高俨一怔,先是诧异高纬居然会亲口承诺不杀他,然后是对高纬后一句话有疑惑。
  目的不是他?为什么说目的不是他?
  高俨到底聪明,慢慢的反应过来,道:“勋臣……,你的目的是那些勋臣?你要借剿灭叛乱把反对你的勋臣一网打尽?!你——”
  这个计划不可谓不深谋远虑,将所有人都装进了套子里,然后一网打尽。
  自此之后高纬在朝中再无忌惮。
  高纬彻底将琅琊王最后一点骄傲给打灭了,因为高纬的目的自始自终都不是他,高纬要对付的是那些顽固不化的勋贵,至于琅琊王,只是顺带而已。
  高纬看着他,面无表情的下旨道:“琅琊王高俨,举兵谋逆,图谋不轨,贬为庶人。自此之后,圈禁在王府内,没有朕的旨意,不准见任何人,也不得出王府半步……,违令杀无赦!至于太后,年事已高,就在长信宫好好修养,颐养天年吧……”


第四十一章大朝会

  今夜这一场叛乱刚刚燃起,便被镇压下去。前半夜,邺城还刚刚笼罩在欢欣的气氛之中,到了后半夜皇城方向便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普通人在家中喧闹沸腾,但也压不下那拔山摧城一般的震天吼声。
  一瞬间喜悦的气氛便登时散去,满城惶恐,皇城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所有人心中都隐隐有了概念。
  这在邺城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难道说又要变天了吗?
  一些人心想,普通老百姓纷纷将家中的烛火给吹灭,邺城一时间笼罩在黑暗之中,他们一夜未眠,忐忑不安的警惕着会有乱兵闯入家门,那可真是遭了无妄之灾,死了也白死。
  百姓的想法很简单,谁来坐皇位都不重要,只要自己的小日子过的好就满足了。
  没有多余的欲望,自然就没有多余的烦恼。也就自然不会去想这么深、这么远……
  他们一边期待着天明,一边又恐惧着天明,不知道这巨大的变局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在明日揭晓。
  邺城有惊无险,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慌乱,更没有到百官惶惶的程度。
  这其中也有赖于赵彦深的布局,兵变一开始,赵彦深便分批命人吩咐百官,让他们稍安勿躁。
  赵彦深此刻虽然失去了右相之职,可赵彦深的威望毕竟还在,而且赵彦深是内阁的首位阁臣,本质上来说,赵彦深依旧是文臣第一。
  百官安定了,百姓自然也就会跟风,不至于闹得四散奔逃,惶恐不安。
  这个时间点掐的很巧,正在百官惊惧莫名心中纷纷猜测的时候,赵彦深以一个定海神针的姿态出现了,先让人告诉百官不要慌张,言语中隐晦的透露出这次兵变在控制范围之内,赵彦深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再者,能当上朝官的也大抵都不是笨人,一猜测便可以想得到这不过是陛下引蛇出洞的一个计策,虽然谁也不会说出来,可已经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
  至于那些勋臣,有意谋反的都已经站到了琅琊王那一边,剩下一些没动静的都是一些不愿意谋反,还有观望的,当然,观望的站大多数,效忠谁不是效忠啊?反正都是高家的子孙。他们原来还有一部分人考虑要不要跟着琅琊王一块去搏一个功名富贵,将爵位再往上抬一抬,没准还能封一个什么公什么王之类的。
  至于枢密院,的确是保障了勋贵们的特权,但那保障的是最顶层勋贵的特权。
  枢密院名额有限,他们这些小角色又怎么能挤进去?
  他们大多数都是伯爵以下的爵位,不高不低最好拿捏,文官无视他们,上层勋贵也只是拿他们充作棋子、马前卒。这样下去他们迟早要被文官们整倒,虽然不至于丢掉身家性命,伤筋动骨是一定的。
  少不得要将从前吞掉的利益都给吐出来。
  对于这些底层勋臣来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不如去跟琅琊王博一个前程,如果推翻了高纬,那么他们就可以一举将那些汉人文官再次踩到脚底下。说不得,爵位还能上去,一举跻身高阶层的勋贵家族。
  跟着琅琊王的勋臣绝大部分都是这个想法。
  可是时间太仓促,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