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齐帝业-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这一日便全都空出来,作为考举的场所。
  祖珽取得的是红色的凭证,被分配到右侧第八考场第二十七号座位。
  于是在众人诡异的目光之下,这个眼睛不太好使的老头一路靠问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祖珽这个模样没法不惹人注意,头发花白,满脸沟壑纵横,一看就饱经岁月沧桑,虽然衣衫很干净整洁,可看上去也有些年头了,寻常士子参与这么重大的考举起码还要穿的光鲜体面一点。
  更重要的是这个老头走个路都要拄着拐杖到处敲敲打打好一阵才能辨别方位,这不是明显眼睛不太好吗?这样的一个老头也来考举?
  众人心里泛起了嘀咕,可是也没有人多说什么,考举即将开始,谁会在意一个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呢?只当是碰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罢了。
  在公人的搜查之后,所有考生陆续进了考场,祖珽一路摸索着找到了自己的座位,这个倒是很容易,上边是标注了号码的。
  祖珽嘴里喃喃念了几遍自己的号码,确定了这就是自己的座位之后,这才坐下。
  案上放着三只毛笔,一方砚台,就再也没有其余的东西了。
  考举规定由公人统一分配笔墨纸砚,不得自带,另外所有发放的纸张都要署名然后回收,这是为了防止有人作弊。
  每个考场会安排一个考官监考,另外还有四个公人全场巡视,从这就足以看出考举的严格性还是很高的。
  祖珽对此很满意,不严格一点怎么可以检验出每个人的真实水平呢?
  更何况这场考举对于祖珽来说可是至关重要!
  本来如果陆令宣没死的话他是不用和一堆人争的,他和陆令宣也还有些交情,他之所以可以出狱是因为陆令宣保他出来。
  陆令宣原本还承诺助他重返朝堂,而后陆令宣却被今上诛杀了,靠陆令宣回到朝堂这条路算是断送了,所以他能不能翻身就看这一次。
  祖珽除了感到有些可惜也没有别的感觉,本来陆令宣那女人是很狡猾的,可以在高湛这么挑剔的人眼皮底下存活并且逐步壮大,到最后把持整个后宫,她是千百年来独一份。
  从这就可以看出陆令宣是多么狡猾和八面玲珑,这是一个很会玩弄权术的女人,而且对今上也很有影响力,他如果想要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少不得还要跟陆令宣打好交道。
  只可惜陆令宣那臭娘们儿死了,还是造反、被自己亲自奶大的今上给下令诛杀了满门。
  祖珽这心里又是郁闷又是庆幸,郁闷的是陆令宣还没有成功帮自己回到朝堂就这么死了,庆幸的是还好陆令宣没有来得及把自己塞到今上面前,否则少不得被今上打上一个标签,说不定陆令宣一挂自己还得陪着一起死。
  陆令宣聪明一世,可关键时候犯了糊涂,居然跟着高俨一起混,这女人果然再聪明也有限……
  要是为了她搭上自己,那可是大大的划不来。陆令宣的一条命能有他祖珽重要?
  所有人刚坐下不久,考官便从门外进来,环视一圈,高声喝道:“肃静!考举第一场算学马上开始!”
  一个公人抱着一大沓纸做的考卷一一下发,另外一个公人负责发放一张空白纸张,另外还送上一盒算筹。
  公人发放到祖珽这一桌,祖珽将准考证明拿出给他看,公人对了一下,将已经写好名字卷子发给他。
  随后一盒算筹就放到了祖珽案上,公人面无表情的将一张空白的大纸放在他面前,指着纸张的左上角,轻声道:“在这里写好自己的名字、籍贯,纸张不得损毁……”简单交代之后就离开了。
  之所以发放算筹是因为此次考的是第一场算学,对于学子的习惯来说,有了算筹做题会更加方便一点。
  然而众人的注意里却不在这算筹上,而是在这纸张上。
  祖珽抚摸着细白如绢丝的纸张,露出惊讶赞叹的神色,居然还有这般好的纸张?据公人说这是给他们打草稿用的。
  这纸薄如蝉翼、滑如绢丝,而且柔韧非常。
  拿这么好的纸张来给他们作为草稿纸,饶是以祖珽的见多识广也不得不赞叹这真是大手笔。
  造纸技术虽然早在东汉时期就发明了,但是由于技术的问题,质量好的纸张很少,大多做工都很粗糙,在书写的时候常常出现毛细现象,写出的字不好看,所以即使纸张问世这么久,可人们还是更加认可帛书和竹简,这样好的极品纸张是非常罕见的。
  同样眼热不已的还有很多人,如果不是因为纸张必须要署名上交,他们简直都想将这纸张收藏起来,那里舍得用掉它?
  不过毕竟考举更加重要,人们很快收下了对这张纸的赞叹,将注意力集中道考题上。
  只是第一眼,便让大多数考生失声,有的考生目瞪口呆,“这……”
  这个时代要比明清时期更加看重算学方面的问题,而且南北朝时期还有隋唐时期也多有人编撰出算经之类的学术著作,这个时期,事实上很多文人都精通算学。
  南北朝是算学的蓬勃发展时期,但凡是读书人,对于算学方面也是不反感的,至少都会使用算筹,也多多少少读过一些诸如《周髀算经》、《孙子算经》、《算术记遗》、《九章算术》之类的算学著作,有的水平高涉猎广的还学过祖冲之的《缀术》。
  但是绝大多数学子也仅仅是学过而已,并不是精通,更何况这张卷子上足足记载了有二十多道算学大题!都是需要一一解答出来的!而且每一道都是中等难度以上!第一题便是令人头疼的鸡兔同笼问题!
  这就让不少士子头上冒出了汗。考举果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见这考场中嘈杂声乱成一片,考官皱着眉低声喝道:
  “安静!再敢喧哗,逐出考场,取消考举资格!”这才勉强将声音给摁灭了。
  这边祖珽快将考卷贴在脸上了,总算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清楚了上面的内容,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目光转到下一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祖珽兴奋的手几乎都在发抖,强行镇定下来,再看向下一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五;母鸡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
  祖珽几乎要控制不住仰天大笑,【这些题目不过尔尔,老夫全都会做!】


第六十九章考举(三)

  祖珽答题对比起其他士子简直堪称神速,不到半个时辰便答完一多半的题目,这还是在花费了不少时间看题目的情况下。
  祖珽眼睛不好,看题目要很久才可以看清楚,但是祖珽记忆力十分惊人,看一遍就已经记住了题目,根本就不存在忘记题目要求而回去审题的情况。
  而且这一场考试下来,他连装算筹的盒子都没有打开过,全凭心算便将答案给计算出来。
  这一番表现在抓耳挠腮、拼命掰扯算筹的一众士子中简直堪称神人!
  考官还有几名公人频频从他那里路过,目光老是盯着他。
  “他老凑这么前干什么,该不会在舞弊吧……”
  “应该没有,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他拿出什么东西来,而且进门搜查的时候可是我们亲自检查的,连鞋底都查看过了,绝对没有问题的……”
  “真是奇了怪了,这个老头这么厉害……”
  “就是,我看他的眼睛好像还不太好使……”
  “瞎子?嘿,瞎子也可以混进来考举?报名处的那帮家伙干什么吃的?”
  “不是真瞎,多少还是看得清一些的,不过跟瞎子也没什么两样了……”
  四个公人在那里窃窃私语,考官经过那里,皱着眉,道:“肃静。”
  四个公人立刻噤若寒蝉,不敢再言语。
  考官瞪了他们一眼,然后慢慢在考场之中踱步巡视,又一次“路过”祖珽旁边的时候,发现祖珽已经就剩下最后三题了。
  只见祖珽将卷子“看”了又“看”,放下卷子,思考了一下,后面的几道题还是颇有些难度的。
  不过这也难不倒从小有天才之称的祖珽,祖珽略微思考一会儿就得出了答案。
  而且祖珽的字迹很漂亮,俊逸非常。考官看着这道题的时候,也在心里默默的心算,最后结果也就是这个答案,但是比祖珽要慢上一些,还用手指掐算了一下。
  考官将目光从卷面上移回,心情有些复杂的看了祖珽一眼,然后离开了。
  祖珽根本没有功夫理会他,他正在努力攻关最后一道题目,最后一题,只差一题他就要答完了!
  可是这最后一题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没有任何相似的题目可供参考。
  他屏住了呼吸,专心致志的思考这道题目,但是过了一刻钟他还是想不出来,
  “一个口子进,三个口子出,三个口子大小不一,流速不同……问什么时候装满?这……这简直太难了一些,谁出的题目?”
  不过天才的自尊心不允许祖珽就这么放弃,就是要有难度才能显示出他祖珽的本事!
  祖珽深吸一口气,取出了整场考试都没有动用过的算筹还有草稿纸,一笔一笔的在纸上写划,终于在考试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终于斗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没错,是依靠推演斗出来,而不是心算算出来,这已经超过了祖珽所接受的算学知识。
  祖珽听见考官宣布离场收卷,一块大石头也刚好落地,不管怎么样,总算是得出了一个满意的结果……
  第二日一早,各个考区的榜已经张贴出来,祖珽在第一位便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而不在榜上的是大多数,没有在榜上的人纷纷面露失望之色,收拾好东西在公人的安排下离场。
  他们都倒在了第一堂考试之下。
  其他幸存下来的士子目送他们离去的凄凉背影,心里多少有些戚戚然。
  好不容易从算科里挺过来了,那么下一场还有什么再等待着他们,这让他们心里又是兴奋又是忐忑。
  祖珽倒没有什么感触,只要他通过就行了,至于别人,有这么重要吗?
  他直接拿着自己的准考证明去了前苑,通过第一场考试的要重新取证,分配下一个考场。
  很快第二场考举也拉开了帷幕,考经学。
  祖珽原以为会很容易就通过,结果发现经学还要比算学要更加难一些。
  这已经不是寻常经学考察方面的背诵问题了,里面很多题目都需要思考、理解。
  而且很多题目都来自于经书中某个不起眼,寻常根本不会注意到的地方!
  题目五花八门,而且繁杂,足足有一百多道!
  祖珽从小阅遍群书,且记忆力、理解能力超乎常人,这些题目他是不怕的。
  但是题目实在是太多了一些,这对于他的眼睛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但祖珽还是坚持答完了题目,这次又是踩着点。他听着身边一片哀嚎的声音,心若止水,
  【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才是真金!】
  第二场毫无疑问的过了,祖珽马上又要准备第三场时政。
  时政和前两次考试比起来简直不要太简单,无非就是讲述一些朝廷这些年一些政策的好处和弊端以及邻国的动向之类的。
  当然,该拍的马匹还是要拍,批评也不能太过激烈,好处和弊端都要写得清楚明白,这才是考试的灵魂所在。
  高纬准备这道题目,其实就和高中文科生的政治考试一样,答出多少个点,只要言之有理便可以酌情给分。
  祖珽很快就领会了这场考试的精髓所在,将自己的想法一条条列举,写满了卷子,要不是考试时间不多还有卷子限制他还可以写下去!
  结果第三场他又过了,终于等来了第四场考试,考策问。
  祖珽思索了一夜,想到了各种可能考问的方面,
  【今上有励精图治、横扫天下的雄心,这次策问,想必会问如何壮大国家的力量。
  但是朝堂此时情况实在堪舆,勋臣世家对立、鲜卑人欺压汉人、朝廷过于依赖鲜卑人导致赋税过重民不聊生、世家豪族在地方掌控力过大、下层官吏贪腐过重、泰山郡乱民谋反……这些都是问题!
  今上虽然惩治了贪腐,诛杀了乱党,还初步安插了汉人的力量,可是这些还远远不够。
  汉人地位依旧低下,吏治还是存在普遍的腐败问题,
  远的不说,这次考举胜出五十余人可以安置,但是以后呢?
  以后录取的人不安排在地方安排在那里?
  可如今朝廷只有任命地方主官的权力,比如任命县守郡守,
  可是一些有实权的小吏却是由当地世家豪族把控的,朝廷对于地方的影响力远远不足!
  并不足以做到高度集权!
  该怎么办呢?怎么办才好……】
  祖珽思索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