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延宗犹豫了一下,高纬将长刀再次往前递了递。
高延宗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双手接过了这把刀,“臣谢陛下恩典!”
高纬道:“无妨,宝刀赠英雄,朕在这邺城,也不能上前线杀敌,这把刀若是在朕这里,才是不得施展,未免明珠蒙尘,太过可惜……”
高延宗脑子懵了一下,而后立刻反应过来,带着几分压抑不住的狂喜,道:“臣!一定鞠躬尽瘁,为陛下尽忠,为大齐尽忠!”
如果皇帝将话说到这个份上高延宗还是不懂,那么高延宗也不用混了。
陛下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就是要重用他,而且很可能是去前线,成为一方统帅!这可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
高延宗自小尚武,但是文宣以来,历代帝王都对宗室防范甚严,打压是常有之事。
况且,高延宗的哥哥兰陵王已经获得重用,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尚书令、大将军,这就相当于将高延宗的路给堵死了。
高延宗和兰陵王同样是高澄一脉的子孙,那些叔叔又岂会不对他们加以防范?
因此,让兰陵王建功,已经是最大的极限了,高延宗要想冒头,不等到兰陵王逝世,此生怕是绝无可能!
虽然很无奈,但这就是现实。
这还是因为兰陵王的母亲和他的母亲都出身低微的原因,若他们是高澄的嫡子,如今还能不能活着还是两说之事。
高延宗原本都打算好了,这辈子就老老实实地窝在邺城里,好好的当他的闲王,却没有想到居然峰回路转,这样一个天大的好事居然落在了他的头上!高延宗自然是喜不自胜。
高纬望着他,笑了笑:“爱卿想任何职?”
高延宗下意识便要脱口而出,总不能比他四哥的待遇差太多吧?只是话到了嘴边又马上咽了下去,压抑住心中的不安和忐忑,恭敬道:“臣任凭陛下做主!”
高纬点点头,道:“如此,朕便封你为二品车骑将军,领副都督职权,先调去段太宰那边历练一下如何?”
这馅饼接二连三的砸下,直接将高延宗给砸懵了。
狂喜的同时又有点担心这么大的馅饼会不会直接将他给撑死,犹豫道:“这……,可是臣寸功未立,一下子就掌着如此大权,怕是会引得众人异议……不如陛下将臣调到汾北去……?”
这可是晋阳副都督呀!除开太宰段韶和左相斛律光,这个位置简直就是军队中的第一把交椅!连他四哥兰陵王的职权都没有他大!所以他现在心中忐忑也是可以理解的。
高纬赞赏地看了他一眼,却并没有同意高延宗的建议,道:
“朕意已绝,卿不必多言……,况且,朕只是让你暂时先跟在太宰面前历练一下,可没有说过要给你实权……”
他顿了顿,道:“你先历练个三年五载,朕才好放心的用你。想来,段太宰也不至于藏私不肯教你……”
高纬微笑,眼底却有些黯然,他知道,段韶可能没有三年五载了……
一旦这个支撑着北齐门户的老人倒下,北齐的局势会更加困难……
但如今前方战事吃紧,段韶有定海神针的作用,只要他在,无论此战斛律光、高长恭是胜是败,晋阳就稳如泰山!因此,他现在不能将段韶召回安养。
对于这个为大齐奉献了一生的老人,他心中存着很高的敬意。
“王兄此去,要替太宰多负担一些军务,太宰毕竟年事已高,朕不能召他回来安养,本就是对不住他……”
高延宗是帅才,且忠心耿耿,不该这么埋没了,让段韶带一带,将来接班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高延宗面色严肃起来,道:“既然陛下信任臣,臣自当做好分内之事!”
房彦谦眼底都流露出一丝羡慕,安德王高延宗这是时来运转,一步登天啊……
“臣该何时赴任?”
高纬想了想,道:“办事宜早不宜迟,如果你们方便的话,最好明日便动身……”
你们?……
高延宗眼底闪过一丝疑惑。
高纬指向房彦谦,道:
“房卿和你一起去,他负责在晋阳和并州布置互市一事,你们,在路上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第一百一十章布局天下(中)
房彦谦也去晋阳?高延宗有些诧异,不过倒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只是问道:“难道,突厥那边已经有回应了?”
他想来想去,也只能是这样的情况了。
高延宗身为太尉,不可能对于朝政真的一无所知,他知道朝廷对于这互市一事极其关注。
陛下要同时和南陈、契丹、突厥、高句丽同时展开贸易,如果突厥不曾答应的话,陛下绝对不会对晋阳做这样的布置的。
高纬磨砂着被划开的指腹,神情淡淡道:“前几日,燕州刺史上奏朝廷,说突厥使臣和木杆的弟弟阿史那库头几日后会抵达邺城,他们如此迫切,想来这件事已经成了一半……”
“那陛下现在的意思是?”高延宗小心的打量着陛下的神色,事情达成本是一件好事,可貌似陛下的兴致并不高……
高纬的兴致的确不高,不是因为事情发展的不顺利,恰恰相反,突厥答应的这么痛快,这出乎了高纬的预料。
按照突厥贪得无厌的秉性,他们不应该先让人讨价还价,占够便宜才会满意吗?
答应的如此痛快,木杆还派来了自己的弟弟来促成此事,不仅超出了高纬的预期,也充分的表明了他们对这次合作的重视,这本是一件很让人愉快的事。
但,就是因为突厥表现得重视过头,才让高纬觉得奇怪。
【木杆那个老家伙,到底在打什么鬼主意?】
想到这里,高纬的眉头微微蹙起。
但现在他还只是猜测而已,于是他索性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对着他们说:
“没什么,突厥此来怕是没有那么简单,水来土掩吧……,反正,这个月南朝使节也要回访,我们索性一并解决了。”
高延宗恍然大悟,问道:“那陛下昨日传召会稽公入朝……?”
高纬瞥了他一眼,道:“朕只不过暂且将他调入朝中,免得他在南边碍事而已……”
王琳是北齐在江淮一带的军头,即使在北齐诸多手握兵权的将领之中,王琳也是排得上号的。
别看他现在在家里每日看书钓鱼,跟退休了没什么两样,但王琳对于部下的掌控力还是十分强,对江淮地区有很大的影响。
高纬想要和南陈联盟,但王琳却是与南陈有着深仇大恨,他若是对此不满,会不会搅局?……甚至造反?
也是未可知的事情……
所以,高纬必须要未雨绸缪,使出一招明升暗降。
不管怎么样,在南陈使者开始动身之前,先把王琳给弄到邺城再说。
许以高官厚禄,还有足够的威权,充分的表现出高纬的爱才和重视。
王琳若是来,那么两全其美。王琳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入朝可以分散枢密院的权力。而且王琳对南阳一带还有南陈也有足够的了解,可以作为为北齐布局南朝做充足的准备,这是其他枢密院使所没有的优势。
同时,高纬不仅可以在南边顺利的开展互市,也可以慢慢分化王琳等地方军头对地方的掌控,将大权收拢到朝廷。
但若是王琳称病不来,那这居心……
这并不是高纬恶意揣度,想想看,若是王琳真的称病不来,不是对朝廷对高纬不满又是什么?
他若是刻意破坏与南陈的互市合作,甚至挑起两国战争,高纬又当如何?
一个掌握实权的军头就在下面窝着,高纬得要随时小心翼翼,警惕他会炸毛,这种感觉实在是很不爽。
即使这根刺历来本本分分,表现得很顺从,但高纬依然不放心,得要把他弄到眼皮底下看着高纬才能放心。
与其看着这根刺杵在那里,天天担心他发作,不如直接将这根刺拔掉,或者,融为血肉!
说到军头,晋阳那边也有不少,军队等于是将领们的私军,将领对底下的军队有着绝对的权威。
生杀予夺,也只不过是主将一句话的事情。
如果只是那么一两个,高纬早就把他们给宰了,然后放手施为,来一次浩浩荡荡的整改。
但是这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十七八个,是一大片!全是军头!
北齐大半的兵力都囤积在晋阳,足足有二三十万大军!
要是高纬敢直接动手,那就是与整个晋阳六镇站在了对立面!
失去了晋阳支持的高纬,跟一次性丢了大半个江山没有什么区别。
晋阳,天下霸府,高皇帝赖以争霸天下,其地位之重要,影响之深远,可不是闹着玩的。
历数北齐立国以来,对上北周的每一场大规模战争,没有一个是不以晋阳作为根据的。
晋阳城号称“金城汤池”,得之者昌,失之者蹙,先至者胜,后至者覆。
这种天然的地理优势成为高齐王朝把晋阳建成自己根据地的首选条件。
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在北齐皇族的大力经营之下,形成了以晋阳为中心的交通干道。
北齐江山的精华在晋阳,其中六镇鲜卑的力量是最主要的一环,如果没有六镇鲜卑,晋阳称不称得上霸府还是两说之事。
高欢起家,就是依靠了六镇鲜卑的力量,打败了尔朱兆,逐鹿天下,在此建立了控制全国的大丞相府。
故此,虽然东魏的国都是邺城,但是真正的权力中枢却是晋阳。
晋阳作为陪都,其影响力甚至高于邺城。
北齐皇帝,一年有大半时间都待在晋阳,而不是邺城,就很说明问题。
也就是今年事务繁忙,各种诸如“整风”、“分田”、“垦荒”之类的工作实在太多,否则高纬现在已经在起驾晋阳的路上。
所以不管怎么说,晋阳都是他一定要掌控的地方!
他很想起驾晋阳,但不是现在。
现在的高纬,一没有壮大国家声势,二没有见到各种政策的收效,他的年纪又轻。如果此时去晋阳进行改革,那么高纬一没有威势,二没有威权,将会举步维艰。
虽然他不回去晋阳,但他可以先在晋阳落子。这棋子便是高延宗和房彦谦,由他们来先为高纬在晋阳打开局面是最好的选择。
“王兄,你这次去晋阳,将西大营的全部人马都抽调走……”
高延宗如果就这么光棍的去晋阳,那么很难干出成绩,高纬在这方面要给予高延宗绝对的支持。
“那邺城这边……?”高延宗对于邺城剩下的军力表示担忧。
高纬道:“无妨,胡长桀还有赵王叔收拢了不少愿服兵役的壮丁,足足七万余人,足够填补禁军之中的空额,你只管带去,东大营还有三万精锐禁军,当无大碍……”
邺城有禁军大营,北大营、东大营、西大营,莫不是拱卫邺城的禁军。
邺城禁军建立的初衷,原本就是为了制衡六镇勋贵,同时镇压河北世家力量!
可以说,现在的北齐,内部可以分为三大军事集团:晋阳六镇、邺城禁军、河北世家的邬堡!
经过琅琊王谋逆一案的大清洗,高纬已经彻底掌控了邺城禁军。现在,他要让高延宗打前锋,将手伸到晋阳去!
“房卿,你的任务也同样重要。”高纬目光灼灼的看向房彦谦。
如果说高延宗这边要一点一点的耐心等待才能见到成效,那么房彦谦这边就是实打实的可以在短期内看到效益。
这是一个十分直接的政绩。没有什么能比财力能能反应一个国家的强大了。
有了钱,诸事可为!
其实说起来高纬对晋阳这边的互市极为重视,其主要原因有三:
他想将全国的经济盘活,让财富流通,增加国家赋税。二,达到对晋阳的进一步控制,而对财政的控制,将会影响到鲜卑、契丹、羯、高车等少民生活上的方方面面。三,乘机将全国上下的货币进行一次清理,进行财政上的改革。
这就是抹了蜂蜜的药,只要沾上它,尝到了甜头,就再也离不开它。
既能达到长远的政治目的,又可以看得到短期的效益,何乐而不为?
之所以选择晋阳,是因为晋阳自创建以来,一直就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重镇,这样的一个地方,其经济潜力可想而知。
这个时代,商贸虽然依旧不繁荣,但是晋阳却是一个例外,商业异常活跃,贸易异常繁荣,晋阳成为当时北方的贸易中心地区。
在北齐时,晋阳城内已经出现了靠租赁店铺而获取利润的商人。
此外,晋阳城还是各地物资集散,珠宝荟萃之地,大量的马匹、珠宝从晋阳城流向各地。
晋阳不仅对内商业发达,对外也时常有西域商人不远万里来晋阳进行商贸活动,和士开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晋阳一度成为丝绸之路的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