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洲产生的向全球移民的原因非常多,一方面是宗教清洗导致很多新教徒不得不前往新世界,一方面则是很多欧洲人在本土缺乏必要的生产资料,不得不到新世界碰一碰运气,这两部分才是人口迁徙的主力军,至于那些为了掠夺、为了传教而跑去新世界的,其实并不是主要。
白明修知道,自己现在决不能眼睛只放在中华本土祖地上面,华人必须早早地谋划向世界各地扩张,发展自己更多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为了大明的国家利益。仅仅是大明的这些宣慰司,就具备非常大的经济利益可以获取。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需要的可能都是些“土特产”级别的贸易产品,亦或是将当地人变成一个剥削的独家市场,但熟悉后世经济运作的白明修,却很清楚这些地方在经过发展,并跟大明本土形成一个经济体系之后,能够带来多么大的好处。
缅甸宣慰司是大明最早入手的宣慰司,甚至早于汉地各省,得益于吴敏这一绝世良臣的治理,缅甸现在的gdp已经极为可观了。缅甸现在不仅有着大片的田地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而且为大明提供了重要的铜,缅甸的宝石也成为了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吴敏不仅满足于宝石的出产,而且在缅甸本地建立了全产业链的珠宝加工行业,终端产品直接出口欧洲。仅仅两年的时间,来自缅甸的各种精美珠宝和宝石,已经成为了欧洲人最珍奇的宝物。仅仅宝石一项,缅甸就为大明提供了几百万两的利益。
爪哇的情况虽然没有缅甸这么强,但是也是不错。爪哇的热带种植园经济为大明现在提供橡胶、蔗糖、和棕榈纤维,虽然都是比较初级的产业,但是经过初级加工和次级加工之后,变得越发有价值。
以这种角度看,这些看上去蛮荒落后的地区,只要用心去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堪比汉地的一个省。再加上白明修是严重的“华人生存空间论”的拥趸,更希望让更多的华人在这些地方开枝散叶。就以爪哇来说,爪哇现在并不是后世那人口上亿的拥挤岛屿,落后的生产力和卫生医疗条件,让这个岛屿上人口其实也就百十来万,白明修搞了一大批江南人迁徙了过去,使得整个爪哇岛的华人人口预计在三年之内就会超过土人的人口,成为岛上的最主要民族。
只要坚持这个操作,白明修能让华人在17世纪末成为整个东南亚地区所有土地上最主要的族群。爪哇的这个工作已经基本上干完了,那么下面一个显然就轮到同样拥有非常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吕宋了。
白明修搬出了曲线救国的主意,说道:“如果不愿意直接移民,那么便以招工的形式,跟劳工签订少则三年,多则十年的劳动协议,用比较高的价格吸引他们到吕宋去工作。不管是开矿、做生意、种田,我们肯定还是要倚仗汉人的,让当地人干活儿估计就给他们气死了。”
325 基本国策
在白明修熟悉的华人移民历史当中,大部分的华人移民在去到南洋、北美、澳洲之类的地方时,其实并没有觉得自己会一辈子在这里,而是更多当成出来受个苦,赚很多钱,然后衣锦还乡,娶妻生子。但实际上,受人蛇或者西方殖民者的剥削,他们很多人可能工作了十年都没有赚够钱,甚至支付不起一张回家的船票,在歧视中一直在他们的移民地生活着。
白明修知道让他们直接移民去大明的宣慰司,老百姓八成是不愿意的。
白明修在这个时候只能以不太光彩的方式来实现目的了,白明修转着手中的笔,说道:“像是勃泥、吕宋这些地方,都是有金矿的,有些产量大,有些产量小,但是我们都可以去移民来源地宣传,在某某地方发现了大金矿。像是大洋公司这种企业,完全可以做一个项目出来,比如给劳工们承担船票,让劳工们为其工作一段时间,赚回船票钱之后,劳工可以为自己工作,淘金也好,在淘金镇旁边经营其他的也好,种田也好,都可以。反正只要他们人到了那里,即便是赚到了钱,我们也利诱他们在当地买田置业,孤独了也没关系,搞一些当地的土著女子。等到他们在这些宣慰司已经有了家产,想要抛弃掉这些东西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众人听了白明修如同诈骗一样的计策,都是会心一笑。明明是国家的暴力机构,明明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但是白明修却更喜欢使用引导的方式,让人自动自发地去做这些事情。
淘金只是一种形式,白明修还有更典型一些的“海外劳务派遣”的形式,即让大型国有企业在内地进行招工,然后以高于本土的劳动力价格雇佣劳工,签订相对长一点的雇佣合同,送去宣慰司进行工作,包含农垦、采矿、工业制造业乃至各种服务业。反正虽然这种模式并不是真的将这些人留在了宣慰司,但是却可以人为地增加当地华人人口,哪怕最终很多人都回到了故乡,但是这个模式也是可持续的。
只要华人劳动力在当地工作,就能给大明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很长的海外劳务派遣时间中,可能有的人直接在当地成家立业,甭管是华人老婆还是土著老婆,反正最后第二代成长起来,都会是大明国民。
这也跟白明修的中华文明主义的国族认同有关,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机械地辨认民族是苏联的那一套。白明修不打算在宣慰司搞什么汉人特权,最起码不是明显的种族主义。宣慰司其他民族的住民,一样是有权利加入大明的企业,虽然做到同工同酬是不可能,但是得到应有的报酬是毫无问题的。
本来这些宣慰司的劳动力想要达到华人的生产效率,就非常困难。
更重要的是,比如在缅甸,吴敏就在推行普及式的华文教育。不管是缅族、孟族、掸族还是汉族,都可以送子女进入这些学校。各族的学生是不分班的,都在同一个老师同一个教室之中接受教育。搞什么种族隔离,是不可能出现融合的,而恰巧汉族就是历史上同化其他民族最强势的一个民族。保持交流,以相对公平的标准衡量人的努力和本领,而不是单纯以血缘衡量,这也是大明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优势。
这个优势,就领先现在的所谓文明的欧洲蛮夷们超过四百年。
白明修又询问了几个殖民方面的问题,然后下了一个结论,说道:“这些政策,基本上都是要一百年不动摇的基本国策了。工业化、向外殖民,这些都是我们大明必须要走的路,而且要矢志不移地不断推进才可以。一年下来我们看成果可能非常细微,但是一百年下来,就非常可观了。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强盛,其实看得就是累积量,文明文化的累积、社会财富的累积等等的累积,都会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极大的财富。”
白明修在穿越前也始终认为,中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复兴和崛起,不仅仅跟领导层和人民的奋斗有关,而是这个民族是躺在自己从未断档过的五千年文明史所留下的庞大遗产上的。很多东西可能仅仅是一个精神遗产,但往往在很多时候都能为国人留下不可忽视的机会。
就像白明修现在搞得牵强附会的西方文明成果在中国历史上认爹的闹剧一样,因为中国古代创造出了太多东西,以至于白明修很容易编造一点谁谁谁不仅创造了什么,还创造了些什么,顺理成章。
礼部尚书杨来琼这个时候提到了一个外交口的问题,“殿下,此次击败西班牙,接收吕宋,我国跟欧洲国家的外交问题,恐怕需要一次彻底且深入的审视。尽管欧洲国家在夏洲(作者按:大明官方用语,不称亚洲这个译名,而称夏洲,以彰显华夏之洲的地位)势力相当微薄,算不上什么玩家,不过要推行大明的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大明的势力范围,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跟这些欧洲国家打交道,并且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位置,不要给我们添麻烦。”
白明修点点头,也认可杨来琼的这个说法,说道:“西班牙这事,礼部是要派一名使臣前往马德里的,要表明我们的立场,西班牙如果同意,我们可以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可以释放,呃不,让他们赎回战俘,另外西班牙仍旧可以在大明的港口进行贸易。如果他们不同意,那无所谓,双方保持战争状态就好了,看到西班牙的商船,我们自动进行劫掠。”
杨来琼又问:“那么,跟我们也在战争中的荷兰呢?”
“荷兰啊,不管他们,秉持现在我们的做法,拒绝谈判,至少在我们拿下斯里兰卡之前,不跟荷兰人讨论停战的问题。”
326 大明外交
荷兰人不是没有在私下里派遣使节来到大明,想要跟大明缓解关系。大明…荷兰战争给荷兰人带来的损失是尤其巨大的,特别是当大明控制了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的海权之后,荷兰彻底没办法得到来自大明、日本等地的商品了,甚至连东南亚产出的香料都很难获得了,这对于海上马车夫这一强权的经济打击是巨大的。
这些货物没有荷兰人承运,自然还有不列颠人、葡萄牙人,乃至西班牙人,虽然西班牙人现在也算坐蜡了,但是作为商品生产者、地区霸主,大明可以很容易地选择渠道商,而保证自己的贸易利益不受损害。
哪怕丢掉了殖民地很伤,可是没有了远东贸易更伤,荷兰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放弃这些殖民地的声索权,换取跟大明谈和,以保持继续的正常贸易。因为没有一个欧洲国家能够相信,远东的这个超级强国,秉持的贸易政策跟他们欧洲人的重商主义截然不同。大明贸易政策是一种均衡关税下的自由贸易,某种程度来说对于任何海商来说都是机会均等的。大明一口气开放了诸多港口,并且贸易配套做的非常好,各种新奇且富有商机的产品出现在了市场上,让欧洲的商人们为之疯狂。
在荷兰人为此悔恨之际,不列颠人通过建立大明缅甸宣慰司跟印度之间的贸易,使得不列颠人几乎半垄断了大明珠宝和宝石原石进入欧洲的生意,大赚一笔。这些钱都将转化为英国人的军费,最终让荷兰人更加难受。
杨来琼说道:“关于建立在欧洲各国的大使馆的问题,殿下有何考虑。”
白明修非常直白,也不避讳,说道:“我父皇不日即将抵达顺天府,届时我将继任大明皇帝,之前一直没有正式地跟欧洲国家交换国书,互设使领馆,就是为了省去再一趟换国书的麻烦。当我登基之后,礼部可以着手此事,我们要在各欧洲主要国家建立使馆,并且代表我大明在欧洲的利益。至于我周边的国家,朝贡体系地进一步落实也非常重要。”
大明新型朝贡外交体系,已经差不多有了一个涵盖各方面的雏形了。除了内地的省直辖市,殖民地的宣慰司,还有一些大明不适宜将之直接征服的国家,采用宣抚司制度,保留当地王室和统治班底,但整合在宣抚司行政体系之下。
大明最开始实践宣抚司和附属国并行体制的地方是朝鲜,朝鲜尽管百般不情愿,但是朝鲜君臣很清楚自己没有实力抵挡摧枯拉朽消灭满清的大明,再加上白明修举出的例子实在不好反驳,他们确实背叛了大明,帮着满清打仗了。
现在朝鲜的使臣就在顺天府,在准备朝鲜宣抚司成立的最后事宜,而朝鲜的国名也将正式变更为“大明朝鲜王国”。
白明修同样向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提出了类似的要求,理由是施王化、广恩德于某某地,大明不忍某某地蛮荒落后、战乱频仍,以宣抚司治某某地后,各地将不再面对彼此的战争,更得到发展。虽然这个理由听起来是有些牵强,但是在很多明人的眼中,算是非常有道理了。大明富强,而周边小国羸弱,大明去管理他们,真的就是开恩一样。
甭管这些小国愿意不愿意,反正就是这么给安排的。
第一批被白明修排入宣抚司制度的朝贡国除了朝鲜外,还包括暹罗、柬埔寨、苏禄、琉球四个国家。中南半岛上的兰纳(老挝),在之前就是被缅甸统治的,连君主都要缅甸国王委任,在缅甸被平推之后,白明修也顺手将老挝变成了一个宣慰司。掸邦和泰北清迈等地,也在缅甸的控制下,随即被白明修变成了八百宣慰司(传说中的八百媳妇国)。占城国现在已经被阮氏给消灭了,这也是白明修的故意做法。他在安南北部灭掉了郑主和莫氏,并且挤压阮氏的生存空间,使得阮氏不得不向南。到时候大明再趁势夺取占城,设立宣慰司就行了。
而马来半岛上的那一众绿教苏丹国,大明是一个也不承认,早晚要将他们全部推掉的。
暹罗等国肯定是不乐意交出治权的,不过他们拒绝大明的提议,就等于放弃大明的朝贡国的地位,那么将跟大明产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