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撒丁尼亚的代表阿泽尔摩问道:“将军,请问大明会帮助意大利王战斗吗?”
白明修笑道:“有必要的情况下这是当然的,意大利王国与大明帝国是共主邦联,大明会提供给意大利应有的帮助,意大利会比其他欧洲国家得到大明的武器装备便宜至少百分之二十,大明的军官会帮助你们训练一支来自米兰、那不勒斯、西西里、热那亚和撒丁尼亚,乃至其他意大利地区的军队,统一的意大利军队!很短的时间内,你们就可以成长为欧洲最强的军队之一,而意大利其他邦国,将这支军队面前如同土鸡瓦狗一般,不堪一击!”
他的话倒是也让一些代表们有些心绪澎湃,从梁海晟跟他们开这个建国制宪会议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非常多的允诺,意大利王国不仅可以从大明以无关税的优惠购买到大量的东方商品,而且还会有大明的投资,协助他们开办工厂,帮助他们培养人才,进入他们的政府和他们的专业领域,这样的优势可以说是其他欧洲国家都没有的。
即便是细化到这些贵族身上,梁海晟也许诺他们能够参与到不同的商业中,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公司,进行获利。以至于,其他地方那些反抗意大利统一的贵族,土地都会被掠夺,成为他们的新领地。那时候他们不再是一些不入流小城邦的小贵族,而是欧洲大陆上令人称颂的大贵族。
白明修虽然不会像是对待大明一样那么用心去培养一个欧洲国家,不过至少他会派出大明的顾问,让意大利成长起来,作为大明欧洲战略的一个把手。工业技术什么的虽然不会给最好的,但多少还会给一点,让这个国家完成近代化。毕竟大明已经准备要直接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了,不需要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可是,这些意大利邦国的代表们现在还是有一点怕怕的。
穆萨奇诺斟酌着自己的语句,说道:“将军,意大利王国被赋予了自治的权力吧,我们也是能够选定我们的国家战略和政策吧?”
白明修笑着道:“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你们自治和选择自己的国内政策的,但是如果连统一都做不到,那么大明没意义去成立这样一个不够格的共主邦联,大明可以直接在意大利建立宣慰司,你们不愿意干,那么我们的皇帝陛下会派人来做这件事的。”
反倒是热那亚人更加大胆一些,阿德尔诺道:“穆萨奇诺先生还是有些太过保守了,我们有强大的大明帝国作为后盾,为我们提供各种帮助,难道连统一意大利的信心都没有嘛?”
梁海晟与白明修对视一眼,他其实知道,这里的代表们之所以眼神闪烁,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大明环球舰队走了,他们就没有什么挟制了。
“我可以再向大家通报一个好消息,大明已经派出了一支新舰队,携带有专门组建的大明陆军独立欧洲旅,共三千多人,将未来常驻直布罗陀和摩洛哥宣慰司,这将极大地保护我们的几个身合国。这支舰队预计将在四个月后抵达欧洲,尽量不使得我大明在欧洲事务上出现力量的真空。”
梁海晟嘴上说的是对意大利王国的保护,其实转过来的意思就是监视意大利人。如果他们这些家伙没有按照大明的意思去做,那么大明恐怕就要采取措施了。到时候就不是一个被保护国那么简单了,他们这些贵族的领地可能也都要被剥夺掉。
阿德尔诺倒是非常光棍,直接表达了对大明和新建的意大利王国的支持。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中,按照大明共和院的模式,合并的意大利王国选出了由一百多人组成的意大利议会,这个议会中不仅仅有一些重要的贵族成员,而且还包含了工商界人士、民间比较有威望的人士和知识分子。而意大利议会也在之后选出了第一任的首相,尽管议会的产生背后是白明修的操纵,但是之后的首相选举则是他们自己在玩了。
不同地方和势力的代表们开始互相勾连,而且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南北两派,热那亚和米兰的势力联合形成了北方派,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形成了南方派,相对地撒丁尼亚则比较游离一些。阿德尔诺最终赢得了首相的选举,成为了意大利王国的第一任首相。而阿德尔诺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几乎全盘接受来自大明的顾问提出的意大利王国的改革方案,仿照大明建立了各个功能性的部会,形成内阁,建立统一的行政机构、教育体系、金融体系和税务系统。
最关键的一部分,意大利王国组建一支3万人的常备陆军,一支7000人的海军。这支军队将完全接受大明兵部派出的教官团进行培训,并完全装备1步枪等老式的大明装备。一个新诞生的欧洲强权国家,似乎正在逐渐地成型了。
495 航行继续
意大利王国正式成立,阿德尔诺等王国新大臣都已经返回国内,阿德尔诺还派遣了一名大使前往大明,向大明光复皇帝陛下,也是他们意大利王国的国王朱慈煊请安。阿德尔诺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王室特遣顾问”的官职,由大明派来的一位官员来担任,这算是一个意大利王国内阁中的常设职位,也是内阁一员,用以代表皇帝陛下的旨意。
不过基本上,意大利王国还是由其大议会和内阁来进行治理的,尽管名义上这是一个君主制国家,但某些程度上已经非常接近君主立宪了。当然,白明修从来不热爱西方的制度,他之所以给予意大利人高度的自治权,不是因为他推崇君主立宪,而是他懒得完全承担意大利人的责任。
意大利王国的临时首都设在米兰,阿德尔诺从马德里回去之后,就开始在米兰施展他的行政。新的意大利王国的一系列改革对于仍旧处于封建思维的王国各前邦国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不过法理上他们已经并入了王国,如果他们不配合王国的法令,那么内阁将会采取措施。
与大明一样,意大利王国尽管保留了欧洲的贵族和爵位的权益,但是却并不是分封国家。贵族的一系列政治权利基本上被剥夺,王国是一个单一制的国家,所有的行政都必须按照王国法律来进行,比如领主们无权随意处置自己领地上的百姓,无权随心所欲地征税,必须符合王国法律的规定。
虽然一些贵族对此不满,但西班牙的倒霉下场大家都看在眼中,没有人愿意出来做这个出头鸟。而阿德尔诺也乐得将几个邦国的权力全部集中到王国内阁的手中,作为首相他的权力巨大。不过他也是聪明人,深知自己的权力来源于大明,所以紧抱大明大腿,几乎全盘照抄了大明的系列法律,并且接受了大明的改革方略。
他甚至还命艺术家前往大明,以欧洲人的笔触来给伟大的皇帝绘画、制作雕塑等。阿德尔诺计划在米兰等重要城市都修建巨大的皇帝雕塑,来彰显威严。
另外一个令许多人没有想到的事情是,意大利明明是一个王国,但是上到首相下到老百姓在以后的生活中几乎不会用国王去称呼白明修,意大利人张口闭口都是“地上最伟大的君王”、“仁慈英明的皇帝陛下”,简称也都是“皇帝”,而不是国王。
这其实就是在侧面强调自己的特殊的身份,他们不是什么等闲的欧洲国王的臣民,而是世界上最强大皇帝的臣民。
白明修对于这个意大利王国的关注,着实是有限,更没有太多的投入。几个邦国合并成新的王国后,除了大明提供了一些软件上的支持,形成了王国政制后,也就是白明修给意大利留下了一笔也就是200万两的资金,这钱还是从西班牙那里搜刮来的。意大利王国自己也不含糊,阿德尔诺直接组建了一个千人规模的留学团,前往大明学习从行政、财政、金融、教育、产业、军事上的各种知识。别的不说,单纯是阿德尔诺的这个态度,白明修还是比较认可的。
意大利怎么折腾,将来如何统一意大利,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白明修最多是事后送一些军官参谋去帮忙,不断直接派明军帮助。但是大明的威慑作用肯定还是很管用的。
而现在意大利的其他邦国们也非常紧张,威尼斯、摩德纳、曼托瓦等国都在寻求法国或者奥地利的支持,以继续维护自己独立的地位,如比较强大的威尼斯共和国和教皇国,干脆就开始整军备战了。教皇甚至还放出了,对教皇国的攻击,将是对基督教世界的极大侮辱,成为上帝之敌。教皇国更号召天主教国家团结起来,抵御异端。
但西班牙倒了,葡萄牙已经安心做大明犬,法国的路易十四正兴致勃勃地向东看,奥地利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皇真的是孤立无援。
意大利王、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的成立事务完成后,梁海晟作为大明代表参加了三国的成立庆典,然后回到舰队,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展开自己的环球航行。
来到最大的邮轮蓬莱仙岛号上,白明修看到明显有点吃胖了于成龙,笑了笑道:“于主任,日子看来过得不错啊。”
于成龙稍有汗颜,转而说他的工作:“我们从本土拉来的大部分的货物,基本上在里斯本和直布罗陀已经售出了六成左右了,当然不是都被葡萄牙人包圆了,我们将不少货物直接留在了直布罗陀,让这个自由港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已经吸引了非常多的欧洲客商前往那里了。”
白明修很开心,问道:“我们还有多少货?”
于成龙答道:“约35的货物吧,我们预计是运到法国、荷兰和英国去出售,三国已经都同意了我们直接停靠向他们本国商人出货。据说这些国家还在商量有关类别商品垄断的问题,不过应该是还没有协调好,不过总之葡萄牙人在这一次我们的环球舰队贸易中是占便宜最大的。”
白明修一笑,说道:“不过葡萄牙人为了吃掉这么多货,应该是动用了自己的老本,甚至还找甘兆龙借贷了。”
于成龙也露出了笑意,说道:“但他们在这批货物上能够赚到更多。”
大明一项是蜘蛛经济,多条腿走路的,不仅要发展事业,工商业服务业也齐头并进,甚至金融也绝没有放下。也就是一个非纯粹的资本国家敢有这样的做法,领导者知道国家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迈进,能够调动各种生产要素,而不是单纯在资本的角度考虑,追求投资的最大化。一个带有明显社会主义特征的政权考虑的更多是生产力的发展,与中国文化滥觞相融后,又加入了社会安定稳定的因素。
白明修最后发出了一声预言:“这一波环球舰队的大贸易之后,恐怕欧洲的经济将发生天翻地覆,许多产业都要破产了。”
496 东欧风云乱
就在五国联军攻入西班牙的同一时间,东欧也同样发生着剧变。
为了争夺乌克兰,沙俄与波兰立陶宛联邦进行了俄波战争,趁火打劫的瑞典人也杀入了波兰,从而造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波兰“大洪水时代”。
在经历深刻的改革之前,俄罗斯是欧洲国家们都看不上的东方落后国家,这里的贵族和平民们愚昧未开化,而且实力也不强。他们生活在寒冷的地方,没有太多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而波兰立陶宛联邦则是毫无疑问的东方大国。
沙俄和瑞典联手动作,已经取得了大片的领土,沙俄正准备收获一场让其实力大增的胜利,并逐步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欧洲大国。
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一个重大变故。
西清来了。
自1665年中的时候,费扬古就带领着他已经十分庞大的八旗来到了伏尔加河下游流域,并与这里初步开始殖民的俄罗斯人发生了冲突。一开始俄国人对此产生了警觉,并且派遣了几支军队准备解决掉这些鞑靼人。可显而易见,这些俄军全部战败。
费扬古以承麟为统帅,带领着八旗共27000名士兵,以少量新军为主力,以卫军八旗为主要部队,向沙俄首都莫斯科进发。而敏锐的波兰人立即就发现了这一有利形势,扬·卡齐米日(约翰二世)国王立即渡过第聂伯河,与西清大帅费扬古会面,确立了清波联盟。
承麟率领清军,在波军和亲波哥萨克的配合下,屡败俄军,相继攻破了多个俄罗斯重镇。而且基本上每到一地,清军便屠杀俄罗斯的贵族,抢夺各种物资,俄军在多次失败之后,甚至不敢主动跟清军作战了。
战争进行到最后,甚至连约翰二世都发觉了,这支听说是从远东被大明赶出来的这支鞑靼势力,居然有这类似大明一样的军事力量,他们的新式军队有着非常强大的火力,即便是用大量的骑兵冲锋,都很难取得什么明显效果,更不用说这支清军建立了自己庞大的骑兵部队,不管是波兰还是哥萨克的骑兵都难以撼动他们。
约翰二世有点怂了,没有继续出兵配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