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日不落-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越野车本身是轻装甲,而且还有车顶的机枪,所以杀上战场之后的凶残程度是超乎想象的。爬出坦克的谢阿满是看着开足马力的越野车,根本就不是拿机枪和车内的士兵的枪杀人的,这些越野车根本就是冲过去,直接将莫卧儿士兵们撞飞、碾压。甚至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一辆越野车还追赶着一个骑兵,活生生地将马也撞飞才罢休。
    如果是白明修在这里,估计就会觉得这些开越野车的士兵小哥哥们,是深得红警装甲车辆碾压步兵的精髓了。
    这一千多名莫卧儿士兵基本上完全就崩溃掉了,他们跑也跑不掉,就被这些飞驰着的越野车赶尽杀绝。几个明军士兵也跳下来,跑到坦克这里,将谢阿满给扶了出来。
    “谢上尉,你还活着,太好了。”
    谢阿满苦笑,发现自己浑身已经有些虚脱了。
    “就差一点老子就光荣了。”
    那名军官笑笑道:“差一点也是差,不过你能够抗住这么多敌军,一直坚持到我们赶到,也是真的勇。”
    谢阿满道:“总不能给我们大明军队丢人。”
    “没有丢人,没有丢人!”
    战斗最终是告一段落了,明军以非常微弱的代价干掉了莫卧儿人近千人,就连那个莫卧儿将军也被击伤俘虏了。
    军情人员很快从他这里问到了有价值的情报,奥朗则布已经意识到了明军目的在于彻底灭亡莫卧儿帝国,所以立即同马拉塔和迈索尔人选择媾和,甚至还给予了他们地位和土地,换取南部的平静。马拉塔帝国和迈索尔王国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没有选择联合大明一同消灭莫卧儿,反而欢天喜地地接受了这个和平,并安然看着莫卧儿撤军。
    奥朗则布打了一个迂回,向东北方向出兵,直接抄到了明军的后路。这名莫卧儿将军的部队只是打个前站,更多的莫卧儿军队就要抵达。
    消息传到了白明修那里,他也露出了笑容:“奥朗则布这货觉得他能够抄我们的后路?未免有些太天真了。他会发现,自己选择的薄弱处,以他们的牙口可啃不动。”
    奥朗则布的莫卧儿主力是十多万的兵力,然而白明修真的没有丝毫放在眼中。

574 两个皇帝
    奥朗则布其实在白明修带领孟加拉藩军进入莫卧儿帝国境内的时候,就立即跟马拉塔帝国等反对派势力媾和,然后挥师回援了,只不过他这种中古封建时代的军队效率肯定是没办法跟大明军队相比,所以当努尔率领着的孟加拉藩军攻克坎普尔、勒克瑙两大重镇,距离莫卧儿首都德里也只有二百多公里的时候,奥朗则布的大军才刚刚翻过温迪亚山脉,进入到恒河平原。
    奥朗则布是一个有一些刚愎自用的君王,要不然也不会改变莫卧儿帝国的国策,挑动起整个莫卧儿帝国内部的纷争。
    在莫卧儿皇帝的军议帐篷内,奥朗则布面沉如水地对诸位将领们说道:“艾哈迈没有派人来汇报,有可能已经被明军击败了。”
    将军们都没有说话,帐篷内能够感受到一种似乎能拧出水来的沉凝紧张。基本上有一点情报接入的人,都知道大明军队是非常强大的,大明领有的土地几十倍于莫卧儿帝国,人口也是数倍于莫卧儿帝国,更有远胜于这世上任何国家的技术水平,不断地在推出新式的武器。
    奥朗则布继续说道:“明军兵多势强,孤也是知道大明帝国是要强过我莫卧儿帝国的,但是如果明军认为可以侮辱我威严的莫卧儿军队,那么就是他们的愚蠢了。在我们的土地上,我们是有能力击败明军的,只要击败他们,明国的皇帝就要重新衡量他如此轻率想要入侵我莫卧儿帝国的想法,为我帝国争取到和平。”
    他的说法是有些让人忍俊不禁的,面对着马拉塔等一众印度教的反抗军,奥朗则布态度强硬,屡屡用兵,绝不提和平二字;可是轮到跟大明作战的时候,奥朗则布却拿和平说事儿了。
    “明军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太贸然了,居然倚仗他们的自行车辆,快速地进军那么远的距离,而广大的腹地,即便那些印度教的王公们选择暂时投靠他们,但其实他们并无控制力,我们莫卧儿帝国仍旧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明军超过二十万的大军的后勤补给线,虚弱得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已经把一个巨大的机会暴露在了我们的面前。只要我莫卧儿大军一举击破明军的后勤,他们的军队可是严重依赖着武器弹药甚至油料的,那个时候,士气低落而且缺乏补给的明军,会被咱们轻而易举地击破。”
    不管奥朗则布心中究竟如何想,但至少他必须表现给莫卧儿将领们这种强大自信,让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是可以胜利的。
    走出军帐,成千上万的莫卧儿大军都驻扎在这里,奥朗则布也是心潮澎湃。
    “只要能够一朝击溃明军,印度霸权又归我手!莫卧儿帝国的荣光,将继续绵延千年!”
    ——分割线——
    战争中的另一位皇帝,却正蹲在明军的临时食堂中,跟一群孟加拉士兵们一块吃着咖喱和飞饼。
    藩军有着带有自己特色的伙食,白明修也算是尝个新鲜。战争中士兵们最经常吃的还是各种军粮,大明有着五花八门的速食军粮的供应,特别是罐头就有几十上百种,从蔬菜到各种肉类到各种水果不等。
    偶尔在进入能够获取新鲜食材的地方时,采购部门会向当地人采购蔬菜、肉类和主食,然后做一点新鲜和热乎的东西给士兵们。
    士兵们对于这位可以跟他们一同吃饭的皇帝心存敬意,尤其对于孟加拉士兵们来说,这代表了这位皇帝对于帝国的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
    白明修边吃饭,边跟旁边那个非常不情愿坐在那里,拒绝如此普通食物的杨不正说道:“奥朗则布跑到我们后路,想要破坏我们的补给线,他们现在的位置尚没有完全确定,空军已经开始大范围内进行侦察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杨不正抱着一个保温杯,撩了撩自己风骚的长发,说道:“什么叫抄后路,最多算是拦腰罢了。努尔率领的藩军已经快到德里了,另一路藩军则刚驻在勒克瑙,第12集团军大部基本上在后面这一线,清扫着参与的莫卧儿势力,但是藩军后面还有六万多兵力,包括一些刚补编上来的部队,却是在后面的。也就是说我们是一前一后夹在了奥朗则布的两边,况且奥朗则布这算是什么破坏补给线,我们的补给都是走在部队前面,现在第12集团军这边的补给,能够至少维持15天的战斗,后面的藩军补给线更是没有问题。我们只要一回头,就把奥朗则布给平了,也不存在补给线被截断这回事。”
    白明修笑了笑:“反正补给线还在运行,奥朗则布过来了,后面的补给就暂时先压着了,先进兵上来再说。恒河平原这么大,我通过其他路线进行补给也是一样的。”
    杨不正道:“莫卧儿军队现在一定会在那处构建防线,至少会挖一堆战壕,建造一群简易工事什么的。也会派遣骑兵什么的尝试破坏补给线。要打的话,这就是一场决战,只要一战击败奥朗则布的主力,那么整个莫卧儿帝国将对我们敞开大门了。”
    第12集团军部分军力已经开始向奥朗则布所率莫卧儿帝国军靠拢,而另一个方向孟加拉藩军也从东方增兵而来,白明修预计自己到时候将会汇聚8…10万明军,跟奥朗则布十多万的莫卧儿军队展开决战。这也是白明修认为最优的选择,毕竟如果莫卧儿军队化整为零,在不同的地方抵抗明军,对明军来说是更头疼。
    胜负是几乎肯定是事情,白明修也决定这场战役结束之后,他就会委任新的司令来指挥余下的战争,直至整个印度完全落入大明的手中。最近吴敏倒是比较安静,并没有询问许多军事上的事情,而是不断地派遣宣慰司的官员去到新的占领区,接收地盘,并且实施治理。
    大明印度联合宣慰领的成立,已成定局。

575 村镇采购
    小小村镇的大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顶着各种篮子筐子的印度人们,男女老少,将这里变成了市集一样热闹。乡民们出售的东西,五花八门,主要还是食物,从粮食到蔬果,还有他们自制的咖喱等一些玩意。
    只是比较特殊的是,他们针对的买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明军队。
    几个大明孟加拉藩军某部军需处的工作人员搬了桌椅板凳坐在那里,有人拿着账本在记着账,还有一些负责保全的士兵,毕竟他们是带着真金白银来采购的。
    尽管大明军队有着大量的物资直接从孟加拉输送到前线,但是这样一来的运输成本就比较大,所以从古至今军队更加倾向于就地解决吃饭问题,这样就省去了千里输粮的繁琐,在成本上也更是可取。
    印度总归算是丰饶之地,虽然大部分贫民十分贫困,但拿出真金白银、足斤足两地采购他们的东西,这些农民还是非常愿意的。
    “糙米62斤,实付银124文。”军需士官用中文喊着,旁边一个讲印地语的藩军士兵也跟着翻译。
    在大明百姓们是乐于接受铜镍的硬币的,乃至纸币也无所谓,现在人们已经十分习惯纸币的体系了,用着也相当方便,毕竟日常大家也都不愿意拿真金白银,太危险。但是这里毕竟是印度,印度百姓还不认识大明的纸币,所以藩军采购都是拿出真金白银来的,当然大明也不缺这些东西。南非那边已经开始大量地开采金矿,不断地运回本土。
    过了会儿,轮到了一个印度中年男子,他拖拉着几个年岁不大的少女,叽哩哇啦地说了一通。然后那个藩军孟加拉裔的士官脸色就变了,回头对军需官李银林道:“这人说要把他的女儿卖给我们。”
    李银林惊奇:“这人岂不是失心疯了?”
    士官道:“在印度,嫁女儿要奉上极厚的嫁妆的,很多人家出不起这嫁妆,会在女儿生下来的时候直接将女儿给溺死。这家人女儿都长得很大了,可以嫁人了,可是却没有钱给嫁妆,这个男人想要把女儿卖掉了,换他赌博的钱。”
    李银林黑着脸说道:“把他赶走。”
    那士官有些不忍道:“可若是赶他走了,他家的女孩不知道还是什么下场。”
    这士官才二十来岁,基本上从孩提时代起,就是生活在大明治下了,接受的是大明教育,思想上也非常大明化。很多孟加拉人中文都不错,会给自己取一个中文名字,他们于是就会有一个孟加拉语的名字,然后在官方场合用音译的中文。比如这个士官的中文名字就叫宋忠平。
    李银林摇摇头说道:“我们是军队,我们不是救世主,这天下所有的事情,不是我们全都能管了的。此地的民政部门很快就会就位,到时候自然会处理这些事情。”
    宋忠平有一些消沉地道:“要改换人们的思想,破除掉那些愚昧、封建又吃人的东西,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这世上究竟有太多的阴暗之处,希望大明的仁慈光辉能照耀每一寸土地。”
    李银林倒是笑了,道:“那怎么着,我们大明还要占领地球上所有地方吗?”
    “希望如此啊。”
    一个国家能够给其国民提供的最强认同,是来自于优越感的。居于大明的非汉族裔能接受到更好的生活,他们在法律上和社会上都是平等的,他们有各种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这一切都会创造一种内聚性又区分于其他国家国民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直接就会增强他们对大明的认同,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最好的国家,认为一切都比不上大明。
    这种心态其实也存在于白明修那个时代和之前的时代,西方国家的国民如此认同他们的体系,就有这方面因素;后来中国人民的自豪感认同感的增多,也是因为中国在众多领域腾飞,享有极高的国际地位。
    两人讨论的严肃话题,这村镇的印度百姓们是不能理解的,他们认的只有明人手里的钱。旧的社会秩序已经瓦解了,大明公开向所有种姓的人购买货物和收取服务,而且大明给予的报酬是当地的柴明达尔或者贵族的二倍或更多。对于大明来说,他们花的钱是正常的,在孟加拉当地采购也差不多,而却直接压缩掉了当地贵族剥削贫民们的空间。
    往常入侵印度的王朝,总会不自觉地融入到种姓这套制度中,从中获取利益,但是大明却根本不需要如此做。就算所有人都如此地沉浸在种姓之中,但时间一久,总会出现裂痕,然后就会造成溃于蚁穴式的崩塌。
    对大明来说,一个不是自己的食利阶层,不利于自己去对印度这个地区实现数目字的管理,更不利于发挥印度的潜力。所以即便大明不会让所有殖民地变得更自己一样,会实行诸多本地化的措施,但显然种姓制度和一系列过于腐朽的东西,都会让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