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明修最后询问他的顾问杨不正,道:“你还有什么东西建议的吗?”
杨不正晃晃脑袋:“已经到了这个关头了,该做的事情其实都做完了,不管是臣还是皇上,所追求的战争方式,都是在战争前就搞定,当战争最后开打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不用做什么了,等着胜利的结果出来就得了。”
“就像一个放置游戏。”
“什么游戏?”杨不正问道。
白明修哈哈一笑:“没什么。”
杨不正叹口气:“不过,臣的工作也谈不上结束。毕竟战争过后,我们将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欧洲,陛下算计了这么久,无非就是想将欧洲拿下。要重建欧洲,要让欧洲认同大明,这又是劳心劳力的事情呢,臣得好好盘算一下,怎么去建构一个属于未来的欧洲、属于大明的欧洲。”
第693章 列车炮
在承麟还未从莫京飞到巴黎的时候,大明对于西清的全面战争再次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大明西夏战区驻于斯屈达尔的炮兵,开始用大口径火炮向对岸的伊京进行炮击。这一场炮击,大明陆军调动了数量庞大的大口径火炮,最低口径的都是155毫米的榴弹炮,更多的则是大明200毫米、240毫米的陆军大炮,甚至还调动了列车炮。
大明军事科技基本上没有正经地点过列车炮这个科技树,作为后来者的白明修清楚列车炮虽然无敌炫酷,但是随着制空时代的来临,这种充满了多铆蒸钢情结的浪漫主义武器,实际作用非常有限,注定被淘汰。
不过大明还是制造了几门列车炮作为一种技术储备,这场战争来临后,大明陆军就调动了大明仅有的两门列车炮,分别是800毫米口径的“武宁魏国公徐达”型列车炮和360毫米口径“忠武鄂国公常遇春”型列车炮。
土耳其被大明占领以后,大明为了管控野心巨大的土耳其人,并且防备海峡另一面的西清,所以整个土耳其都是按照一个大型军事战备区的标准建设的,这里修建了数量极多的军营、机场、后勤仓库以及铁路。两门重型列车炮在这里,即是给对岸的清军极大的震骇。
伊京本来是一座极为繁华的城市,并是西清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不过随着战争的展开,西清已经意识到这座城市的危险性有多大。所以西清已经开始陆续将伊京的工厂和劳动力撤出,逐渐向北移动,转移到了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等地,形成了新的工业聚落集群。
伊京仍是名义上西清帝国的南部都城,但是这里残留的人口,多是之前的土耳其人和欧洲人了,西清八旗的主要机构已经从这座城市撤出,只剩下清军的第五军团、第六军团和第十三军团驻扎于此。
轰隆隆震天炸响,无数炮火落在了伊京的城市之中。大明陆军正式发动了他们的炮击行动,这场炮击来得非常突然,尽管在事前侦察的清军就已经发现了明军大规模的炮兵调动,从而发出了警示,不过西清方面仍旧低估了大明大口径火炮的威力和射程。
靠近海岸的八公里之内,西清专门净空,留下了旧的一些民居和设施作为巷战的战场,同时也是对明军进攻的缓冲地带。所以清军的主要军事设施都是在这片缓冲区之外的。明军普通的火炮隔着海峡,也非常难打到那么远的距离。
可偏偏大明陆军发动的这场炮击,是调动了超过二百门大口径火炮——这完全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大明陆军火力秀。
清军遭遇炮击,损伤不小,为了阻击明军炮击,清军慌忙也出动了炮兵,对海峡对面的明军炮兵进行轰击。
“要塞炮,命令我们的要塞炮开火!”清军大将宜里布火急火燎地下达命令。
清军的要塞炮是他们防御的重要一环,这些口径堪比舰炮的大口径火炮置身于要塞之中,有着非常厚实的防御。因为除了当年瓜分土耳其,双方非常浅淡地冲突过一阵,明清双方并没有围绕土耳其海峡进行多么严重的冲突。双方是带有默契地占领了海峡两侧,并没有再继续进军。
在清军看来,他们的二三百毫米口径的要塞炮,已经是格外厉害。当初建造这些要塞炮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对付海面上游弋的大明战列舰,二是在明军企图攻击的时候进行压制性射击,取得火力优势。
这么多年来,西清在伊京海岸线上修建了多达三十多座要塞炮,也算是非常用心了。
宜里布也是充满了希望:“明军小瞧我大清实力,岂不知为了今天之战,我大清已是准备多年,伊京有大军三十万,各种防御设施数不胜数,明军想要攻打伊京,付出三倍的损失,也无法攻克的。到时候将此大功呈现给圣上,必然可得圣上欢心!”
就在宜里布浮想联翩之际,突然感觉到大地猛烈地震荡了起来。
“怎么,怎么回事?”宜里布大惊。
他的视线中,远处位于海岸上的一座要塞居然在这如地震般的震动中轰然倒塌。
“这是什么武器?”宜里布惊恐起来,在他看来能够承受上千发炮弹而纹丝不动,内层是装甲钢板外层是厚厚的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碉堡,绝对能够扛住这个世界上所有武器的攻击,却没有想到明军不知道动用了什么武器,居然一击便将这要塞炮给摧毁了。
宜里布等了许久许久,见似乎没有继续攻击的迹象了,刚想要松一口气,却感到猛烈摇晃和炸响,见到另一座要塞炮也被炸塌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
藏身在海峡另一边的列车炮,距离着清军距离非常遥远,甚至因为矮山和海岸的遮挡,基本上看不清列车炮的影子。
“装定诸元!”
“赋予射向!”
“开火!”
武宁魏国公徐达列车炮,一众极为精干的大明炮兵向对面释放出最为可怕的攻击。他们在展开之后,就等待天空中的侦察机以及海面上的侦察快艇,甚至是渗透过去的侦察兵传回诸元,这些列车炮虽然在概念上算是很古旧的东西,但实际上却拥有非常先进的电子系统。
大明研发出来的最新火控系统和计算机都是装在这两门列车炮上面的。也正是因为极为先进的火控,使得这两门火炮的攻击异常精准。
不过列车炮的使用也是比较有限制,无法长时间地进行持续性射击。基本上他们需要20…30分钟才能射出一发,每天炮击的数量是有限的。
可就算如此,明军其他炮兵施展覆盖性的炮火,期间再有列车炮如点名式地破坏清军的重要军事设施,使得这种炮击对于清军的伤害极大。
宜里布已经非常紧张,清军面对如此炮击几乎是没有还手之力,他担心这种炮击后明军会发动登陆作战,所以宜里布令自己的军队向后撤退一段距离,让出一段距离,准备等明军登岸之后再进行攻击,而不是冒着强大的火力阻止明军登陆。
但他也没想到,这种炮击居然开始每日持续,接连进行了。
第694章 法西南会战(上)
1688年11月10日,南欧战区司令官商仲和在大明兵部、参谋总部的命令下,率陆军第20集团军、意军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近三十万兵力,从意大利出兵,攻入法国。
同一日,西南欧战区司令官高宁也遣第17集团军、北非藩军第37集团军一部、混成藩军第42集团军一部,共计二十多万兵力,从巴斯克出兵攻入法国。
据清军占领法国其实也没过多久,虽然法国全境男子已经人人一条金钱鼠尾,但法国人心中的反抗之心尚未完全熄灭。尤其是清军忙于接收法国,并瓜分法国财富,而且承麟在经营法国没有多久之后,就被费扬古撤职,所以现在法国的防线其实是一片乱象。
整个法国有清军七十万,分别镇守各地,在局部的战场上,就完全没办法形成对明军的兵力优势。
明军两位统帅组织战役的能力非常强,特别是高宁,连消带打,压得清军喘不过气来。
十日当天,高宁命海军陆战队一部在海军和空军的掩护下,在奥瑟戈尔海滩发动了佯攻,调动了清军的注意力。随即第17集团军主力则迂回从东部突进,清军的防线轻易便被明军装甲部队撕破。
十三日,明军三个集团军的兵力围绕着塔尔塔斯小城,同清军守军展开了一场会战。这场会战完全就是清军不想展开的,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硬伤。
高宁丝毫没有在意用优势的空军力量先轰炸透,而是直接发动快节奏的轰炸之后,立即派遣地面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进行突击。
塔尔塔斯以南的阿杜尔河,爆发了两军的激烈争夺,为了避免背水而战,清军主动放弃了阿杜尔河南岸的防御,只留下少量关键节点的部队进行防守。
第17集团军则两翼张开,强行渡河。清军调动炮兵,企图以猛烈的炮火阻止明军的行动,不过炮击仅开始了一会儿,清军的炮兵就遭到了赶来的大明空军的空袭,损失惨重。失去掩护的清军,只能发动他们的部队反攻,希望能将过河的明军赶回去。
阿杜尔河北岸爆发了非常大规模的装甲冲突,清军发动了大约65辆坦克,有数千步兵进行掩护,明军这一边过河兵力有限,仅有二十多辆坦克和不足一千人。
指挥过河行动的大明陆军团长邱慎在发现敌人的攻势之后,没有任何退缩之意。
“必须正面突破敌人,为我后续部队到来创造条件!”
邱慎的决定看起来很莽撞,但实际上却最贴切。明军有着优势的炮兵、空军的支援,火力充沛,而且他们刚刚过河,展开区域比较有限。以装甲兵的情况,如果失去了机动性和空间,那么反而很难把守阵地,所以正面突破敌人,向纵深发展,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邱慎命令手下坦克,稍稍缩小了一些坦克间距,使两车之间不至于互相影响,同时又可以比较好地互相照应。他带领的这部坦克全部都是一九式中型坦克,也就是仿制的t…35…85坦克。
实际上,坦克车组成员们的信心比起他们的团长还要更大一些。
“瞧瞧,鞑子们的坦克居然是我们出口的t…2坦克,法国人可真是留了不少东西给鞑子们。”车长刘歆饶有兴致地说道。
“给他们瞧瞧咱们的炮管有多么粗大、多么硬!”刘歆嘿嘿地说着男人之间心有灵犀的段子,一九式坦克在驾驶员地驾驶下,完全没有笨重感觉地冲向敌人。
“注意左前!”
“距离八百。”
炮长邵明刚沉着地瞄准了前方的清军坦克,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踩下击发踏板,发射85毫米坦克炮弹,他选择的是用坦克的同轴机枪对着敌人打了一个长点射。
这完全就是一种经验性的操作,同轴机枪的弹道跟坦克主炮的弹道非常接近,虽然大口径同轴机枪的子弹是很难穿破敌军坦克的装甲的,但是击中了敌军坦克,那就代表着——它完了。
邵明刚调整了一下同轴机枪,终于看到了子弹击中了前方坦克的侧裙板,邵明刚非常憨厚地笑了,终于踩下了射击踏板。
只听轰隆一声,一九式中型坦克的滑膛炮猛地射出一枚穿甲弹,直接打入了这辆t…2坦克的侧面,洞穿并且造成了爆炸,这个车组一声欢呼,他们完成了战场上的首个坦克击杀。
t…2坦克本来就是大明出产,卖给“盟友”的低配坦克,这种东西日常也会被拿来给大明陆军装甲兵进行训练,作为假想敌,模拟的就是西清的豆丁坦克。
西清坦克在面对那么巨大的同行时,也根本就是吓尿了的状态。以他们只有三十几毫米的坦克炮口径,根本敲不开一九式中型坦克的装甲。而他们自己只要被一九式坦克的炮弹击中了,就觉得丧失战斗能力,全车爆炸掀炮塔。
即便是大明陆军的步兵们,在协同坦克作战的时候,也更加有章法。同时他们的火力也根本不像是清军的步兵。
只见明军的步兵们端着突击步枪哒哒点射着,班组中的班用机枪狠狠地压制着敌人,一名士兵协助着战友将火箭筒架在了他的肩上,他们的目标是远处的一辆西清坦克。
这辆坦克周围已经没有为它掩护的步兵了。
火箭弹拖着长尾烟发射而出,轰的一下击中了这辆清军坦克的后部,直接将其报废。
清军明明在兵力上占有一定优势,可是邱慎的强硬突击,还是让明军直接突破。
一座座浮桥被架设起来,30多吨的坦克一辆辆通过浮桥,河对岸的明军越来越多,清军终于维持不住自己的战线,开始向后撤退,而明军就一路掩杀。
即便有一些阵地的抵抗可能是非常顽强的,可是当空军一阵猛烈轰炸,加上炮兵轰、装甲兵冲,一个阵地维持不了几个小时就会被攻陷。
塔尔塔斯周边清军布设的重军,在高宁率领的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