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杭州城刚破,白明修也不能得喘息的功夫,他必须在45天之内攻克南京。
“张阁部,江南抗清事业一片大好,最迟在一周之后,广东那边便会陆续有三个步兵师投入到江南战场,不过时不我待,此时我们必须多点开花,攻破尽可能多的城池,并争取江南群众的支持。我现在任你为浙江省督,暂代浙江卫戍部队总司令,统一管理义军,改组为浙江卫戍区,负责扩大我军影响力,并把守大明光复地区。”
白明修新创的大明中央地方体制,是省…府…县…乡里四级制度,取消了总督、巡抚、布政使、道员等官职,一省首长为省督,直管省政机关,严格来说省督是文官,不负责军务,不过战争时期难免存在交叉。
“谢殿下恩典,”张煌言向白明修行礼。
“只是,殿下,大明王师甫复杭州,就要马不停蹄地去攻打南京吗?这一招是否有些行险,何不待更多援军抵达,再做打算。”
白明修未语,他身边的游龙却笑着对张煌言道:“张省督,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咱们太子殿下用兵一向贵在神速,往往在敌未觉察时,已然兵动如雷击,迅猛非常,现在我军新破杭州,消息估计也就刚刚传过长江,南京那边郎廷佐肯定来不及做出什么反应,我军便直接逆大江而上,炮轰南京城,一战便可成功,夺回旧都。”
张煌言心中也是火热:“若是可以夺回应天,那天下抗清之事,必有一番不同的光景。”
白明修着张煌言作为省督,署理浙江民政,并从系统兑换了几个营的复模板雇佣兵,每一座府城驻军一个营,配合张煌言征募的江南义军共同守城。张煌言以白明修下放的王师为核心主力,同时武装江南义军,形成了浙江卫戍部队的雏形,不仅可自守,而且具备一定的进攻周边州县的能力。张煌言以太子监国的名义,向浙江各地发檄文,要求鞑子伪官速速归降忏悔。
张煌言多得马恩的“新儒术”的启发,不仅联络浙江士人,而且还专门派人在民众中宣传,历数满清治政苦难,宣扬太子的仁政,与分田免粮的政策,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并且开创了一条白明修在广东都未开创的“义勇军”的路子。
白明修是很信任张煌言的能力和眼光,在张煌言做出一番成绩的时候,白明修已经相识筛子一样,把江南给过了一遍。
太子殿下率领大明复独立旅在杭州再次登船,这次有了瀛王郑成功率领的舰队护航,五千官兵登舰后直接北上。白明修在杭州仅仅整备了三天时间,这个时候消磁才刚刚传到江南(苏南)各府,清军自然没有做好迎战的准备。
白明修完全是随便地在长江入海口放下了105团上岸,当天下午便占领了松江府城,基本没有遇到明显的抵抗。白明修顺便也把完成的第一个江南烟雨系列主线任务的奖励给拿了出来,一座近代化的上海新城。
186 上海直辖市
白明修原本是不想在松江府停留的,但是架不住自己对系统送出的第二座城市的好奇,还是亲自登岸“旅游”了。
“呃,这新城直接给建在浦东了吗?这算不算不符合历史规律办事?”白明修在ar界面里选择安放城市,就跟游戏画面一样,城市的虚影出现在地表,白明修选择确认,接着虚影就逐渐现实化。
就算是历史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浦东都是比较荒凉的,更不要说明末这会儿了。白明修还是让人将附近的民众带走,然后在系统确认无误之后,才顺利地将城市摆了下去。
跟之前系统奖励的悉尼(熙天府)不同,这座新城市只有城市中的各种建筑,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白明修也从界面里获得了城市的相关情报。
“……市政府、各机关单位、学校、医院都有啊,哈哈,还有一百多家工厂的厂房,外加一座已经有一定港口设施的港口。这可真是赚了,要从平地建立起这样一座城市,恐怕要花费好多年的时间啊。”
白明修带着人于宽阔的水泥马路上溜达着,因为什么人都没有,自己感觉还是有点毛毛的。
“还是得赶紧利用起来这座新城啊。干脆吧,直接设立上海直辖市,以浦东区为主城区,逐步往黄浦江西岸扩展起来。之后还是要大力发展江南的对外贸易的,上海这个港口还是非常必要的呢。”
从城市规模和新潮程度来看,这座被白明修已经直辖市化的上海新城,总体上很像是民国时期的感觉。但是更为整洁一些,建筑风格上也更偏中式。陆家嘴一带高楼林立,白明修甚至见到了三十多层的高楼,六车道或者八车道的大马路旁边,建立的基本上都是四层以上的建筑,沿着主干道能看出这些建筑基本上都是商业类的,或者是商店、酒店,或者是办公写字楼什么的。稍微外围一点的区域,则有很多的城市住宅。
白明修还饶有兴致地挑了一家民居,啧啧称奇地说道:“按照我穿越前的标准,这个都算是联排别墅了,欧美那边好像是叫做townhoe,城市屋什么的。一家上下两三层,面积有一二百平米的样子,还带自己的小后院。”
按照系统的说法,上海新城足以容纳五十万人居住,白明修觉得就是这个规模,已经足以支撑起这座亚洲最大的城市,使其成为大明经济的一个重要支点和坐标,并带动江南华东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白明修已经习惯了在江南战役中,占据一个重要的城市,就招募一个连或者一个营规模的雇佣兵进行守卫。一座突然出现的城市,对于普通民众的冲击还是有点大了。白明修打算先封锁这一区域一段时间,以军事禁区为名晾一段时间,等江南战役平息,几个月结束后,人们再看到一座城市,固然惊讶,但是总比一夜之间看到一个城市要相对可以接受。
上海直辖市的出现给了白明修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虽然他如今首要任务仍是占领江南,断掉清廷的钱粮,继而断了清廷的命根子,不过对他而言,一个能够提供强大经济后盾的江南,也同样意义重大。
“江南这边人地矛盾大概是全国最尖锐的地方了,这里即便是在这个乱世中,土地都是高度集中在江南地主阶级手中的,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只能成为佃户,毫无疑问这就会造成社会矛盾,而且不利于小农经济的转型。要在江南开拓工商业,怎么样也得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啊。”走在上海街道上的白明修,趁着还没有上船之前,就这样自己思考一下方略。
“真是有点麻烦诶,现在江南士绅恐怕是普遍支持我这个南明太子的,满清催科加重,对于江南士绅打压,其实都是我想要做的事情啊。广东那边人地矛盾并不算是多么尖锐,而且那边人开拓精神更强一些,转行做工商并不难,江南这里就不太一样。土改肯定是要土改的,不能因为这边地主支持我就转而对他们照顾。当年大明倒掉的时候,他们这些食利者怎么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
白明修的心理活动,系统也是非常明白,系统问道:“宿主,你果然是个白眼狼啊,江南地主们如此热心你的回归,你的主意却打在他们身上,这也算是恩将仇报了。”
白明修白眼一翻,说道:“不愿意做我大明子民,去做鞑子也是可以的。鞑子对他们苛刻,他们却老实得很,大明对他们优待,他们却蹬鼻子上脸,这人啊,就是贱嗖嗖的。玩《欧陆风云》的大萌,一个‘士绅优待’就够折腾人了,在我手里绝对不能出现这个情况。
我都想好了,一方面要破除宗族化和家族控制,户籍上人口多的家族,采用高额的税收,对于一夫一妻的核心家庭,实行较低的税务,甚至进行一定的税务抵免。另一方面,对土地集中实施重税,比如一个家庭所持有的土地,在100亩以上就征收高额的土地税。当然,想要豁免这种土地税也可以,那就把土地长租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再由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关于农业的国营化垄断,我可是认真的。
这还都是比较温和的处理手段,我准备采用换地的方式对付地主们。比如江南的一亩水田,我换给他们爪哇、缅甸的三亩地,或者换给他们四川的一亩半。江南欠赋情况严重,有的地方甚至万历年间的税都没交齐。这样没事啊,欠赋多年的就直接没收土地。外加投靠满清的、为祸乡里的,诸如此类,我都用司法途径将他们的土地夺过来,进行分田。
我还要在江南进行大规模的招工,用优厚的待遇吸引劳动力进入上海等城市,进入工厂成为我大明国有企业的在编员工,反正都是人身依附,进入国企对他们来说保障却要比给地主种田要更旱涝保收吧。”
系统不由沉默了很久,说道:“宿主,你真的是一个很讨厌的革命者。”
187 顾炎武和傅青主
白明修为了镇守上海,直接招募了一个团规模的守军。除此之外,他还从系统征招了一批工程师和工人,数量只有几百人,不过至少能够让他们在上海进行军械的生产和修理,不需要大费周章地从广东甚至澳洲运过来。
太子殿下再次登上战舰,进入长江口,逆流而上,剑指应天府。
长江虽然是大江,但是水深还是有限的,像是东海号铁甲舰这个级别的大型战舰就难以在长江口及下游一些航段进行航行。海军自然是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所以进入长江的战舰都是吃水相对较浅的舰艇。而运送士兵的大型运兵船(飞剪型东印度商船),则在长江换乘小型船只。
征发小船花费了一些时间,白明修等不及,先行令战舰出动,进入长江。在舰队行驶到崇明的时候,明军发现有人船翻落水,便将落水者救了上来,一询问身份,才发现居然是有两个名人。
三个年纪都已经不轻了的男人哭哭啼啼地跪在地上,因为刚从江水里被拉出来,头发、胡须都是湿漉漉的,根本分不清他们脸上是泪水还是江水。
“天可见怜,终于得见太子殿下,数载飘零未白费,大明终究还有希望!”说话的这位大叔脑袋上光溜溜的,明显是新近将辫子给剃了。他原本应该是戴着幅巾的,只不过落水之后幅巾给冲没了。
另一个跟他年龄相仿的大叔,则是一身道士打扮,也大概是因为此,保全了自己的头发以及名节。
“臣顾炎武叩见太子监国。”
“贫道傅山叩见太子监国。”
白明修不仅惊喜,没想到救了几个落水的,里面居然还有这么两个大牛。
明末三大思想家中,王夫之之前就从湖南跑到了广东,现在属于南明官方宣传阵线的人物,日常就在《国声》杂志上发表对新学的观点。白明修抵达宁波之后,也知道黄宗羲就在余姚,不过黄宗羲并未亲自上门拜见,反倒是他的学生万斯同、万斯大等人投奔,白明修对黄宗羲观感不佳,加之他又是东林一党,根本没有搭理。
现在原本应该在北方游历,写下了《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的这位启蒙思想家顾炎武,居然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而另一位傅山,也不是寻常之辈。换一个名字,恐怕知道的人就更多了,傅青主,也就是梁羽生小说《七剑下天山》中的主角之一。这位傅青主与顾炎武一样,也是学识渊博,他是明末道学大家道,哲学、医学、内丹、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都有很深的造诣,更因为会武艺,行事颇有侠气,成为了后世许多武侠小说中的大侠。傅青主曾经参与过抗清事业,为了避免剃发,甚至出家当了道士,自号朱衣道人,缅怀前朝。
一同被救起的第三人,白明修倒是未曾听过声名,不过却是一条好汉。此人名叫蒙世南,是应天府人士,在江南武林有一些声名,擅使大枪。清军入寇江南时,蒙世南联络江南义士反抗,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一家除了老母被救,妻儿等几十口全部丧生。后来蒙世南遇到了顾炎武,奉顾炎武为先生,一直与顾炎武走南闯北,秘密开战反清的活动。
白明修亲自将这三人扶起来,很是感动,说道:“一直都很想寻访亭林先生(顾炎武),请先生出山,为国效力,共抗鞑子。只是得到消息说亭林先生曾在数年之前谒孝陵,之后去了北方游历,甚是遗憾。青主先生也为抗清奔走,还曾遭遇牢狱之灾,慈煊以为先生人在山西,未曾想今日与亭林先生在一起。”
顾炎武叹道:“没想到,荒野草民之事,殿下居然了然于胸,果真如外界所说,殿下乃是天人下凡吗?自年初闻听殿下与晋王在缅甸大败汉奸吴三桂,欣喜若狂。等年中闻听太子已然光复广东,实在是激动不能自已,臣便立即抛下俗事,带着世南赶往南方。半途遇上了青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