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雄师-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维多利亚女王又问道:“澳大利亚的土地虽然大,可是那里是一片不毛之地啊。”
  陈新元当然知道澳大利亚有丰富的金矿,还有铁矿等各种矿产,只是他不会告诉维多利亚。
  二十天之后,一切准备就绪的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坐上君王号战列舰,陈新元一行人也跟着女王的座舰一起出发,庞大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从英国朴茨茅斯港出发,往直布罗陀海峡方向驶去。大英帝国女王乘坐的舰队将会开往埃及,在埃及换乘火车,抵达红海,在红海再转乘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另外一支舰队前往印度。
  陈新元笑着道:“尊敬的女王陛下,您现在知道了吧,苏伊士运河有多么重要?如果有了苏伊士运河,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在埃及转火车了,舰队就能直接穿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现在是法国人在修建运河,若是十年前我们就开始修建运河,现在我们的舰队就可以直接穿过红海进入印度洋,不仅是距离近了,而且能够把现在的舰队效力发挥到最大。”
  阿尔伯特亲王感叹了一声道:“我们也想过争夺运河的修建权,可是国会那些大老板不同意啊!他们花费了巨额资金,在非洲西部的大西洋沿岸修建了基地和补给站,这些补给站可以给舰队和商船队提供食物、淡水、弹药和煤炭等补给,他们能够从补给站赚到钱。若是苏伊士运河开通,那些补给站就等于报废了,那些投资补给站的老板们就赚不到钱了,所以他们在议会上投下了反对票!”
  陈新元知道,这就是西方民主的恶劣之处,明明有更好更便捷的计划,却会被那些有钱的大老板们否决,因为更好的计划会损害到那些大老板们的利益。
  所谓的西式民主,真正的决定权还不是掌握在大资本家的手里,真正的人民还是没有多少权力的。后来的英国左派上台,又一味提高工人的福利,搞出了什么高福利培养懒人,最后导致白左圣母的诞生。而西式民主,到了后面干脆变成美国人侵略他国的借口!
  舰队穿过了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地中海。
  沿途中,法国人的舰队远远的遇上英国舰队,法国舰队排列成欢迎的阵型,向不可战胜的大英帝国舰队鸣笛致敬,大英帝国舰队也鸣响了汽笛,向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舰队回礼。
  “法国人的舰队也相当强大了,幸亏法国和我们现在是盟友。”维多利亚女王看着从身边驶过的法国舰队道。
  陈新元笑着道:“大英帝国和法兰西,我估计在未来一百年之内都会是盟友!”
  “其实我们和法兰西,也磕磕碰碰了多少年,当年拿破仑一世的时候,我们就是反对法国的。现在的拿破仑三世并没有记仇,而是选择了同我们大英帝国结盟。因为拿破仑三世知道,如果他不同我们英国结盟,我们可以在海上封锁他们,他们连一块殖民地都休想得到。”阿尔伯特亲王哈哈大笑。
  大英帝国舰队抵达了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舰队缓缓驶入港内。
  这时候的埃及阿里王朝,实际上已经几乎在英国人的控制之下了,虽然英国没有明目张胆的把埃及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埃及还保留着他们的国王,但是穿着大红色军服的英国军队,可以自由出入埃及,而埃及的军队则被限制在三万人以内,埃及只能从英国和法国购买武器,法国人也能自由进出埃及,只是一来法国人的势力不如英国人,而来现在英法是盟友。
  成群结队的英军士兵在码头上迎接女王,向女王行礼。随后在一群英国骑兵的护送下,女王的队伍前往火车站,坐上了火车。
  从亚历山大到陶菲克港,沿途两百多公里的铁路线两边,每隔十米都站着一名英国士兵放哨,防止有人破坏铁路。英国女王的安全保卫工作,是这个世界上最严密和最谨慎的,任何敌对力量都没办法找到一丁点刺杀女王的机会。
  专列穿过了埃及,抵达红海岸边,英国女王和陈新元一行人在那里换乘上军舰,继续驶向印度。
  大英帝国神圣不可侵犯的舰队抵达了印度孟买,维多利亚女王以一位和蔼女皇的形象,出现在阿三百姓的视野中。
  “女皇陛下万岁!”
  “女皇陛下万岁!”
  码头上,黑压压一眼望不到头的印度人跪在地上迎接女皇的到来。
  要从孟买去新德里,必须乘坐火车,维多利亚女王和陈新元一行人,在建立于1853年的孟买维多利亚火车站登上专列,前往新德里。
  目前印度的叛乱还未平定,维多利亚女王这时候踏上印度的土地,还要乘坐火车穿越印度大陆,前往孟买,她有些担心:“亲爱的,我们乘坐火车,路上不会有危险吧?”
  “也许路上并不太平,但是我们伟大的大英帝国军队会在沿途中保护。”阿尔伯特亲王说道。
  陈新元却一点都不担心,在后世的印度的话,乘坐火车最担心的不是遇上有人破坏,而是最担心火车出轨出事,印度的火车实在是太不安全了。可是在这个年代,印度还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印度的铁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大陆铁路系统之一,英国人的管理,根本不用担心火车会出事,比后世的印度火车可是安全多了!
  英国人自从1850年开始在印度修建铁路,在1890年左右,就在印度形成了密集的铁路网,这套铁路系统,印度人一直用到二十一世纪,而且还会继续使用下去,几乎就没有什么花钱维修。
  因为印度土地上的叛乱还未结束,沿途中,大英帝国的军队沿着铁路线保护,在维多利亚女王专列的前面,还有一列铁甲车开道。
  “呜——”两台机车牵引的铁甲车隆隆碾压在铁轨上,这列铁甲车,有两台装甲蒸汽机车,每一台蒸汽机车的前面,还有一台铁甲车厢,那是一节机关炮车,车内有两门手摇式十一管机关炮,车厢上面还密密麻麻开了射击孔,里面驻扎了十多名手持马提尼后装步枪的英国士兵。机车后面,各有一节机关炮车,车内有两门手摇式机关炮,还有使用马提尼后装步枪的士兵。最中间一节是炮车,装备了一门威力强大的后装炮。
  此时的大英帝国军队,后装炮数量极少,除了海军使用后装炮之外,陆军使用的还是前装炮,因为这个时代除了克虏伯公司解决了碰撞式引信技术之外,其他国家都未掌握,后装炮无法发射开花炮弹,绝大多数国家的陆军仍然使用前装炮,这个年代的前装炮技术,已经达到了前装炮的极限了。
  但是列车炮,用的还是后装炮,而且女王卫队使用上最新式的马提尼后装式金属弹壳步枪!
第265章 印度之战(1)
  维多利亚女王终于抵达了新德里,在那里加冕成为印度女皇,维多利亚加冕印度女皇的事情,比真实历史上提前了十七年发生。
  胖胖的,有一张和蔼圆脸的维多利亚女皇,在印度人的心目中立即拥有了极高的地位,印度那些土邦土王们,都纷纷拥护维多利亚。印度人民已经忘记了一年多之前,英军攻下新德里之后,英国人利用尼泊尔人和锡克人,在新德里发起的大屠杀。
  当时英军在付出了伤亡五千多人的代价攻克新德里之后,英国指挥官下令英军放假三天,放任锡克人和尼泊尔人在新德里烧杀掳掠,锡克人和尼泊尔人在城内大肆屠杀,杀得新德里城内看不到一个印度人,大街上到处都是印度人的尸体,锡克人和尼泊尔人,几乎把新德里的印度人都给屠尽了,印度贵族基本上被仇视他们的锡克人和尼泊尔人杀光了,莫卧儿王朝也就此覆灭。
  三十九岁的维多利亚女皇保养得很好,皮肤细嫩,有一双萌萌的大眼睛,看起来仍然像是一位少女,而且像一位温顺、善良的少女。
  但是在和蔼女皇的背后,却是凶残的阿尔伯特亲王!阿尔伯特亲王向驻印英军下令,向起义的印度人民挥起了血淋淋的屠刀,而且刚刚从克里米亚战场上得胜下来的英国军队,也一批批的进入印度,对印度起义者展开了大规模屠杀。
  “尊敬的女皇陛下,我也愿意帮助我们的盟友——大英帝国的军队,一起镇压叛乱分子!”陈新元表示,自己愿意充当屠杀阿三人民的刽子手,毕竟他对阿三没有好感。
  陈新元准备向阿三人民挥舞屠刀,但他并没有再从兰芳调兵,而是把自己两百人的贴身卫队投入到英国镇压印度起义的战争中。
  “我们虽然只有两百人,但是我们的武器是最精良的!”陈新元环视了一圈即将出发的卫队。
  这是世界上最精锐的一支小部队,这支200人的小部队,相当于一个加强连,这支卫队有四个步兵排,一个机枪排和一个炮兵排,步兵排下辖三个步兵班,一个步兵班有13人,班长装备一支毛瑟弹仓式步枪、一支毛瑟半自动手枪和六枚手榴弹,其余的步兵每人装备一支毛瑟弹仓式步枪和四枚手榴弹;正副排长各装备一支毛瑟弹仓式步枪和一支毛瑟半自动手枪,身上携带六枚手榴弹。机枪排装备四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冷式重机枪;炮兵排装备四门82毫米迫击炮。
  这样的装备,远远领先于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步兵,哪怕是普鲁士王国自己的军队,也还没使用上那么好的武器,莱茵公司新出品的新式武器,首先就被陈新元买走了。
  只不过陈新元也就只有这样一个加强连的精锐,兰芳军队大部分使用的还是前装线膛枪,只有三分之一的兰芳军队使用后装单发步枪,使用的机枪还是手摇式机枪,大部分还在使用前装火炮,只有少量后装炮。
  英军正在围攻印度起义军残部盘踞的瓜廖尔,英军架起了大炮,对瓜廖尔城发起了猛烈的炮击。
  而陈新元的一个连,则驻扎在印度援军的必经之路上。
  恒河河面上,几十条小船划了过来,对岸还有几千印度人推着车,扛着木料。这些小船依次在河面上排开,落下了锚,拉起缆绳,随后印度人就把木板铺设在小船上,很快就在恒河河面上铺设出了一座浮桥。
  “陈,为何你的军队不阻拦那些印度人过河?”观战的丘吉尔问道。
  陈新元笑道:“没有必要!我要的是尽可能歼灭印度人,而不是把他们阻拦在恒河对岸。”
  丘吉尔瞪大眼睛:“陈,是您向我们的女皇陛下保证,一定拦住印度援军,不让他们增援瓜廖尔!您该不会拦不住吧?不过也无所谓了,您就那么点人,如果拦不住了,我们那还有四千精锐的战士。”
  陈新元哈哈大笑:“你们的四千精锐战士,一会儿就负责追杀印度阿三就好了!”
  印度人开始渡恒河了,成群结队的印度士兵冲过了浮桥,后面的印度炮兵也慢悠悠的渡过恒河。此时,印度人也感觉很奇怪,为何对岸的“英军”没有阻拦自己?而且那些“英军”表现非常奇怪,他们在地上挖掘壕沟和坑,还拉起了铁丝网,在那些“英军”的后面,还有一些看起来非常小,小得令人可笑的小炮,那些小炮的炮口都是对准天空,小炮非常小,和一个人蹲下来差不多高,而且没有轮子,看起来就是只有一个简陋的炮架。
  陈新元的贴身卫队,军装颜色也是红色的,所以看起来和英军非常相似。目前陈新元的普通陆军,穿的是蓝灰色的军装,但是他的贴身卫队其实属于特工组织,平时穿的是红色的军装,在盛大庆典上,穿的是斗牛服,头戴无翅乌纱帽。这时候他们是穿着红色军装,头上带着黑色三角帽。
  这样的军装,颜色非常显眼,不利于隐蔽,不过陈新元的这支卫队也不需要什么隐蔽,因为他们的武器射程远超过印度人的武器,威力更是远超印度人。
  印度人的炮兵开炮了,他们使用的还是滑膛炮,呼啸的炮弹不断的砸在陈新元的兰芳军阵地上。不过对于挖掘了壕沟的兰芳军来讲,印度人的大炮几乎没有什么威胁,除非印度人能够运气好得刚刚好把炮弹砸到壕沟里面。
  兰芳军队挖掘的壕沟是弯曲的,而且壕沟非常窄,印度人发射的开花炮弹,都没办法对这些壕沟造成威胁。更何况,印度人使用的开花炮弹还是老式的黑火药开花炮弹,因为英国人根本没把新式的炸药炮弹卖给他们。
  “沉住气,不要开火!”陈新元让人到各阵位上传令过去。
  印度人停止了毫无意义的炮击,开始让步兵排列着整齐的方队,向陈新元的兰芳军阵地走了上来。
  不得不表扬一下英国人,英国人对印度士兵的训练还是非常严格的,眼前这些印度兵,队伍十分整齐,他们伴随着鼓点的节奏,一步一步缓缓向兰芳军的阵地走上来。这种还是排队枪毙式的打法,其实早已落伍了。
  印度士兵一步步的往前推进,埋伏在壕沟内的兰芳士兵屏住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