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那些俄国的革命者,深受马克思思想的影响,致力于要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制度,当然巴枯宁是激进了点,甚至在这个时代就提出了,要取消国家,建立无政府主义的政权。
1864年的华沙,比真实历史上晚了一年多,波兰起义爆发了,美丽的华沙已经变成了一片战场,城市的各个角落都不断有枪声、炮声和爆炸声传出。古老而优美的建筑物也被浓厚的硝烟所笼罩,一栋栋有着悠久历史的精美建筑在这个战火之中化为了废墟。不计其数的华沙市民和波兰人在这个春天死于战争或是屠杀。
来自俄罗斯的革命者巴枯宁,对波兰人民的起义异常兴奋,他是一位俄国人,但他来到波兰帮助波兰人民独立。当然了,他的目标不仅仅是帮助波兰人民从沙皇俄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他还要用自己的革命来唤醒所有俄国人民,把革命的烈火从波兰一直烧到乌克兰、白俄罗斯,最终革命的烈火燃遍俄罗斯大地,把俄罗斯变成了一个他理想中的国度,为了这个目标,巴枯宁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奋斗。
“同志们,反动的沙皇调集了军队,对我们的革命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可是胜利最终属于我们!站在反动的沙皇后面的,只有几十万贪婪野蛮的贵族、剥削阶级和他们的反动军队,可是几千万英勇无畏的俄罗斯人民,却是站在我们这一边!还有几百万饱受剥削的波兰农民,只要我们能够把所有的人民都发动起来,我们不仅仅可以取得波兰的独立,我们还能联合俄罗斯的人民,推翻腐朽的沙皇,建立一个全新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俄罗斯!”巴枯宁站在台上,慷慨激昂的讲话。
但是远在英国的马克思,虽然关注并发言支持了波兰起义,可是他对巴枯宁主义却提出了怀疑。
“波兰更需要的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而不是好高骛远的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波兰,波兰根本不具备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条件,波兰是一个半封建半奴隶制的落后国家,没有资本主义,也没有工人阶级,就要一步登天,建立社会主义,这也就是巴枯宁的空想主义!”马克思对巴枯宁进行了批判,“如果要建立社会主义,应当是在法兰西、英格兰和普鲁士这些国家建立!这些国家具有强大的工人阶级,他们才有条件建立一个比资本主义更加先进的社会主义。”
虽然马克思反对巴枯宁主义,但是却高度赞扬了波兰人民起义,也赞扬了波兰起义军推翻封建主,推翻贵族,解放农奴的做法,同时也对波兰起义军把波兰那少得可怜的工业掌握在政府手中的做法。
其实波兰独立运动,也给了后来的俄国革命者一个启发,和苏联的建立,也有间接联系。
波兰起义,最终在沙俄的镇压,和波兰国内代表大地主大贵族的白党的捣乱之下,最终失败了。起义者原本是采取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来激发波兰农民的斗志,吸引波兰农民参军。但是后来,那些代表波兰大地主大贵族利益的白党,篡夺了起义军的领导权,他们拒不执行解放农奴的法令;实行分裂和叛卖政策。
就这样,波兰起义被俄军镇压下去。
但是这场起义,极大震撼了沙皇和俄罗斯的贵族等统治阶级。
波兰起义领导人雅罗斯拉夫·东布罗夫斯基被捕,他被判处了十五年的有期徒刑,被流放西伯利亚。后来东布罗夫斯基想尽了一切办法从俄国逃了出来,逃到了法国,之后又领导了巴黎公社。
由于准备不足,步子迈得太大了等缘故,波兰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在波兰起义事件之中,普鲁士原本是答应了法国,在暗中支持波兰,但是后来,普鲁士为了保持同俄国的友好关系,在这一事件中采取了中立的立场。不仅是因为普鲁士和俄国良好的关系,还有一点,普鲁士自己也占领了波兰的土地,若是支持波兰独立,那么波兰起义者来向普鲁士讨要土地,该怎么办?
但是普鲁士又不愿意得罪法国这个强国,所以就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所谓中立。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们虽然采取了两不得罪的中立,可是事实上我们已经得罪了法兰西了!”俾斯麦向威廉二世说明了目前普鲁士面临的严重问题。
当年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认为,一旦普鲁士和法兰西开战,普鲁士肯定不是法兰西的对手。甚至包括铁血丞相俾斯麦在内,他对普鲁士能否击败法兰西帝国,都不是抱着很大的希望。
事实上,普法战争爆发之前,普鲁士对击败法国都没有抱太大希望,一开始想的只是打一个势均力敌,阻拦住法军,不要让法国人破坏了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就好了。
威廉二世这时候当然也有些害怕法兰西:“如果法兰西觉得我们阳奉阴违,向我们发动战争,我们应该怎么办?”
俾斯麦仔细思索了片刻,说道:“其实法兰西的位置也不见得比我们普鲁士要好,他们正面有我们,他们的背后还有西班牙和隔海相望的大英帝国,别看现在英国和法国处于蜜月期,但是英国人这次找我们帮忙,就是说明了,英国人在暗中已经对法国不满了!这几年来,法兰西的扩张有些太快了,在亚洲的印度支那,在中美洲的墨西哥,还有在非洲的扩张,已经引起了英国人的恐慌!”
英国在疯狂建造军舰的时候,法国也在疯狂的建造军舰,而且法国人同兰芳的关系也非常好,他们从兰芳获得了一些新的技术,对法国海军的战斗力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只是大英帝国不可能渡海去和法国人打陆战,所以需要德国人在法国人背后捣乱。
“西班牙?”威廉二世听到俾斯麦提到了西班牙,有了一个主意。
第370章 世界格局
普鲁士的想法是,既然把法国人得罪了,那就再得罪得严重一些,然后让恼羞成怒的法国人向自己宣战。只要开打起来,俄罗斯和大英帝国都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当威廉二世提出要拉拢西班牙的时候,俾斯麦开口道:“要拉拢西班牙,我们还是需要先解决另外一个后顾之忧!那就是奥地利!”
与其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不如把话题挑明了,直接开战,还有赢的希望,也比整天提心吊胆好。
俾斯麦的办法是先对奥地利下手,有了俄罗斯的支持,普鲁士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打奥地利,击败奥地利之后,获得了统一德意志的先决条件,这时候再拉拢西班牙,在法国的背后埋下钉子。
“对付奥地利,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否则战争拖延下去,法国人若是给搞些什么事情的话,我们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恶劣局面!”威廉二世担心的说道。
俾斯麦冷笑一声:“我相信,我们只要两个月的时间,就能解决奥地利!”
奥地利的军队武器装备十分落后,普鲁士军队已经全部换上后装枪了,配上手摇式机枪,一些精锐部队已经使用上弹仓式步枪,甚至使用上水冷式重机枪和迫击炮,普鲁士军队的克虏伯大炮,更是先进的后装炮,而奥地利军队,大部分用的还是前装枪,只有少量的精锐部队使用单发后装步枪,几乎没有机枪。
所以说,俾斯麦有把握在两个月之内迅速击败奥地利。
也就在欧洲大陆再次陷入战争阴影的时候,遥远的北美大陆上,战火还在继续燃烧。
美国内战,已经变成了一场世界列强的新式武器试验场,无论是英国、法国两大老牌列强,还是兰芳和普鲁士两个新兴列强,都把最新式的武器,甚至是自己都还没有正式列装部队的武器,都拉出来,投入到北美大陆上!
华人起义军的目的,是帮助墨西哥夺回之前他们被美国人掠夺走的土地,虽然华人没有打算在北美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但是在华人和日本人的协助下发展强大起来的墨西哥帝国,今后就是一个黄种人占了大多数的美洲国家,等到以后推翻了帝制,再次建立墨西哥共和国的时候,黄种人就能通过选举投票,获得政治地位。
陈新元还有其他的计划,就是大规模的移民,往南美洲移民,地广人稀的南美洲,为何后来一直无法出现一个地区性的强国?就是因为南美洲的人口太少了。
这时候,清国内部的太平天国已经被平定,根据兰芳同大清的条约,太平军俘虏全部被送到兰芳,由兰芳把俘虏送出海外。每一名俘虏,都是由兰芳出银子向大清购买,以一名俘虏两块银元的价格购买。
结果这就导致了,原本在太平天国控制区生活的一些平民,也被清兵抓来,当成俘虏卖给兰芳。
而陈新元对人口是来者不拒,无论大清卖出多少人口,他都照单全收,全部给购买下来。到了最后,清国足足卖掉了近一亿的人口!
人口对于陈新元来讲,不是负担,而是财富。这些人除了一部分送去美国和墨西哥,其余的将会送去大洋洲、南美洲。那些地广人稀的地方需要人来开发,当地人口少,这就给了华人机会,相信勤劳勇敢的华人,去了那些地方,一样可以很好的生活下来。真实历史上,二十世纪的时候,华人在南美洲都发了财。而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太平军俘虏在南美洲,还参加了起义,推翻了殖民统治,帮助当地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
至于说地球上的资源不够了?那就向外太空移民!真到了华人(包括日、朝等东亚人口)人口突破了二十五亿的时候,人类文明也应该进入到向外太空扩张的地步了。
不过那都是遥远未来的事情了,目前大清国内部又发生了一起叛乱。
“有国外势力支持我们西北的叛乱分子,希望兰芳皇帝陛下能给我们大清支持。我们两国是叔侄关系,我们的太后陛下是您的大姨子,您是我们皇帝陛下的姨丈,又是大伯,希望您能够为我们大清提供帮助。”清国派遣了翁同龢出使兰芳。
“既然是叛乱,我们肯定要支持大清国。可是我有个问题弄不明白,你们通过贩卖人口,不是都从我们这里获得了两亿白银了?怎么还会没有钱购买新式武器呢?”陈新元对此很不理解。
大清国只有南方的李鸿章在搞洋务运动,花了些钱购买武器弹药,购买机器设备,修建铁路,陈新元还把定远号和镇远号铁甲舰都卖给了大清国。可是大清国的北方朝廷,却几乎没有购买武器。
“朝廷开销太大了,老佛爷造园子,就花了不少钱。”翁同龢红着脸回答道。
慈禧太后还是和原本历史上一样奢侈腐化,这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啊!陈新元只能感叹,毕竟大清南方有曾国藩、李鸿章支撑着,北方是和平久了,慈禧太后不搞建设,反而花钱修建颐和园,把大量的钱财花费到给自己过奢侈的生活之中去。虽然大清国的北方也修建铁路,在兰芳的帮助下,大清修建了从盛京(沈阳)到北京的铁路,不过这条铁路的目的不是为了经济发展,而是为了方便慈禧太后和皇族回关外去祭祖、扫墓所用,这简直就是一条旅游专用线。
大清还向兰芳购买了两列豪华专列,专列简直就是活动的宫殿,而且钢板十分厚实,基本上是按照装甲列车的钢板打造的。虽然说为了采光良好,没有搞成全封闭式的,那个年代也没有防弹玻璃,但是在玻璃窗的位置上,有可以拉起来的防弹钢板。车内全部铺设了奢华的红色羊毛地毯,走进车内,就和进入铁轨上移动的宫殿差不多。
另外,慈禧太后还购买了一艘豪华邮轮,这艘悬挂着大龙旗的豪华邮轮排水量10298吨级,船长150米,上下八层楼,船上设施应有尽有,而且安装了大型中央空调。
这艘名为大清皇宫号的豪华邮轮被送到大清之后,慈禧太后非常喜欢这艘船,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她就带着同治小皇帝和宫内的大小太监宫女,来到这艘船上避暑,舒适的中央空调,在炎热的夏季,船上的温度十分凉爽。
每到夏季,慈禧太后上了船,把船当成宫殿,这艘船大部分时候都是停靠在天津塘沽码头上,有时候慈禧太后心血来潮,下令开船,在渤海湾内逛几圈,但是再往外海走,她就不敢了。
风平浪静的渤海湾内,万吨级巨轮航行十分平稳,和陆地上一样。
虽然说,慈禧太后把钱都花费到了奢侈腐化上,可是该帮忙的还是得帮忙,毕竟她是自己的大姨子。
陈新元回答道:“完全没问题!我们可以向你们提供武器,派遣军事顾问协助你们。当然了,平定西北的叛乱,主要还是要依靠你们大清自己的军队。”
兰芳向大清提供了一万支毛瑟弹仓式步枪,120挺水冷式重机枪,1000支左轮手枪,20门75毫米山炮,40门82毫米迫击炮,80门60毫米迫击炮等先进武器,并派遣了左宗棠、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