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机枪射手兼通讯兵。
一年后,第一架福克…4型舰载战斗机验证机被制造出来,开始了陆上起降实验。
在普法战争中立下大功的戈尔茨,又回到了莱茵公司,他回来的时候,带回了十多名飞行员,他们都将成为这种新式飞机的试飞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飞之后,戈尔茨和他的伙伴们将会远渡重洋,来到兰芳进行舰上起降的训练。
“把飞机拉上起飞跑道上。”李林塔尔看着停放在停机坪上的福克…4舰载飞机,向工人下了命令。
工人开着车,把这架飞机拉了出来,拉到一条长度只有100米的跑道上,放在跑道起点。
“弗拉克,首次试飞任务,就交给你了。你记得,飞机启动之后,必须在这一百米之内飞上天空,若是超过了,你的首次试飞就宣布失败,立即降落。”李林塔尔说道。
弗拉克登上了福克…4舰载战斗机,当他听到起飞命令的时候,他拧开了开关,前面的一名工人扳动螺旋桨,飞机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还有两名工人搬开了起落架轮子前面的木块,迅速跑开。
用来挡住轮子的木块一搬开,发动机功率已经加到了最大的飞机猛然一下就冲了出去。
弗拉克感觉飞机的加速非常快,他心中感慨,发动机功率大了,飞机加速性能确实好多了。飞机冲出了大约60米的时候,弗拉克就拼命的拉起操纵杆,他感觉飞机重量变轻,在即将冲出100米线的时候,飞机的机头抬起,前起落架的轮子已经离开地面。
“成功了!”一群努力了一年半的技术人员欢呼雀跃。
李林塔尔脸上却没有任何喜色:“起飞容易,一会儿降落的时候才困难,飞机降落的时候,不能超过一百二十米的线,否则飞机就算是坠入大海了,试飞失败。”
弗拉克驾驶着福克…4舰载战斗机,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地面发出了“降落”的命令。
看到“降落”的命令,弗拉克转动机头,对准了地面那块长120米,宽30米的白框,他把飞机襟翼和减速板全部放了下来,飞机的速度从300公里的时速迅速下降,当速度降到100公里时速的时候,飞机起落架已经接触到白框里面。
飞机落地了,弗拉克猛踩刹车,刹车片压了下去,起落架的轮子铁框同刹车片剧烈摩擦,火星四溅,只听到刺耳的刹车声,飞机在短小的跑道上很快的减速,但是没有成功,飞机还是冲出了120米白框的尽头,冲到了250米外,飞机才停了下来。
“实验失败!”李林塔尔宣布了实验结果。
随后,技术人员又对舰载机的刹车装置进行了改进,甚至有人想出了在飞机尾部安装减速伞的方式,可是接下来进行的二十六次实验,没有一次成功,无一例外,都是飞机冲出了白框,距离最近的一次,也冲出了150米,超过了120米白框30米。
“起飞都取得成功,为何降落,却没有一次成功,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了?”远在兰芳的陈新元又接到了电报。
接到了电报之后,陈新元心里暗暗想着:二战航空母舰到底有没有阻拦索呢?弹射器他知道的,像埃塞克斯级、赤城号、凤翔号等二战正规舰队航空母舰是没有弹射器的,而小型的护航航空母舰装有液压弹射器或是燃气弹射器,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阻拦索。
其实这一点是陈新元在前世的时候,看书看资料的时候不仔细了,不要说二战航空母舰,一战前的航空母舰,都已经装了阻拦索了,舰载机带有尾钩。
起飞可以不用弹射器,但是降落,必须又阻拦索。后世的中俄航空母舰,都是采取滑跃起飞的方式,就没有弹射器,可是降落,必须有阻拦索,没有阻拦索保证冲到海里去。
最后,陈新元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还是让人回电:“告诉他们,在地面安装有一定弹性的阻拦索,在飞机尾部安装尾钩,飞机降落的时候,尾钩勾住阻拦索,用这个办法实验看看。”
李林塔尔接到了电报,略微想了一下就明白了,要安装尾钩,首先就要对飞机进行改进。
第428章 舰载机(二)
要在飞机的尾部加装一根尾钩,可不是简单的加上一根钩子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对整个机体强度都要进行重新设计了。
因为陈新元这个小小的失误,没有及时把金手指送到,结果还得莱茵公司的技术人员不得不催福克…4型舰载战斗机进行重新设计,对机身、机体结构都要重新设计,还要重新进行风洞试验。
又经过了一年的努力,第二架福克…4型舰载战斗机验证机完工,虽然都是福克…4验证机,可是这架飞机和第一架福克…4却大不相同了,首先这架飞机加强了机身强度,也加强了尾部的框架强度,连接尾钩的钢索是连接在钢架上面的,尾部蒙皮外面,有一个盖板,平时尾钩藏在尾部尾钩盒子内,盖板关闭。在飞机降落之前,飞行员按下开关,盖板打开,尾钩掉出。
又一次试飞实验开始了,弗拉克坐在座舱内,一名工人扳动螺旋桨,启动了发动机之后,他把油门杆推到底,飞机发动机功率开到了最大。但是因为起落架轮子前面的木块挡住,而且轮子刹车闸压紧,所以飞机停在地面上纹丝不动。工人钻入飞机底部,搬走了挡住起落架轮子的木块,然后飞快的跑开。
看到挡住起落架的木块搬开了,弗拉克松开刹车闸,发动机功率已经开到了最大的飞机一下就冲了出去,速度非常快,冲出了80米后,飞机的前轮就已经离开地面了,弗拉克一拉操纵杆,飞机腾空而起。
“准备降落!”看看飞机已经冲到最高空,李林塔尔让人发出命令。
一名工人发出了信号,在空中盘旋的弗拉克驾驶着飞机,转了一圈回来,高度缓缓降低,襟翼和减速板放下,强大的空气阻力,使得飞机的速度迅速降低下来。当飞机的速度降低到100公里时速的时候,弗拉克按下尾钩按钮,飞机尾部蒙皮上的盖板弹开,尾钩掉落下来。
飞机的前起落架轮子已经落在地面的白框以内了,前起落架轮子和后起落架轮子轮番碾过了地面的阻拦索,这时候挂在尾部的尾钩稳稳当当的构住了阻拦索,在飞机的拉力作用下,钢索两边的液压装置迅速把钢索释放出来,由于液压的作用,飞机被阻拦索死死拉住,很快的减速。当阻拦索被拉到最长的时候,飞机终于停了下来。
“成功了!”所有的人都欢呼雀跃。
飞机停下来之后,地勤人员迅速跑上去,把尾钩从阻拦索上摘了下来,再拉动液压装置上的开关,阻拦索缓缓的回收回去。只能缓缓回收,若是迅速的回收,很可能会打伤人甚至打死人!
舰载机的地面起降实验终于取得成功,但是这并不代表地面起降试飞任务就结束了,接下来,还要对这架飞机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譬如说飞机的最高速度、最低速度、爬升率、最大飞行高度、转弯半径、燃油和起飞状态等等,需要经过多次试飞,之后才算是完成陆上试飞任务,然后莱茵公司还会多造一批验证机,同这些飞行员一起,送到兰芳去,在兰芳的海域进行海上试飞项目。
随着福克…4舰载战斗机验证机的起降实验成功之后,莱茵公司就开始制造舰载轰炸机和舰载鱼雷机的项目了。
无论是舰载鱼雷机还是舰载轰炸机,使用的发动机都是和福克…4舰载战斗机一样的,也同样是双翼机。但是鱼雷机和轰炸机比较重,所以机翼的面积比较大,以更低的速度就能升空。
陈新元又一次来到了德国,对于轰炸机和鱼雷机的项目,是他最关心的项目,因为在这个时代,别国都还没出现战斗机,舰载战斗机的数量根本就不需要多,只要有几架就好了,航母上的主要进攻武器,还是舰载轰炸机和舰载鱼雷机。
“尊敬的陈先生,虽然我们已经造出战斗机了,而且着手在造轰炸机和鱼雷机,可是说到瞄准具,战斗机的射击,轰炸机的瞄准,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李林塔尔对陈新元反馈问题。
原来,战斗机最大的问题是,机枪或者机炮位置的安装,机枪或者机炮若是放在上翼的上方,是可以避免子弹和炮弹打在螺旋桨上面,可是瞄准具的误差就大了。同样的道理,机枪和机炮安装在机翼上面,也会出现距离越近误差越大的问题,所以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机枪或者机炮安装在机身上面。
可是机枪或者机炮安装在机身上,就容易打到螺旋桨,虽然有可能子弹和炮弹穿过螺旋桨叶片缝隙,但还是又很大的可能性会导致子弹击中螺旋桨叶片,造成叶片损伤。至于20毫米以上的机关炮就更加危险了,说不定打中叶片,就把叶片打断了。
陈新元把机枪射击协调器的想法提了出来,其实这种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在螺旋桨的转轴上面安装一个装置,来控制机枪的射击。当螺旋桨叶片刚好挡住机枪枪口的时候,机枪自动停止射击,当螺旋桨过去之后,机枪子弹就从螺旋桨的缝隙之中穿过。
事实上,到了二战的时候,很多战斗机已经不用这种装置了,因为机枪和机关炮都是安装在机翼上,那也是二战时候,瞄准具技术的提高,机枪和机炮安装在两边,距离飞行员的中轴线远了,仍然可以瞄准目标射击,精度不会又多大影响。可是这个时代,瞄准具的技术也没有那么成熟,各方面的性能都达不到要求,所以还是安装机首机枪是最合理的布局,那就需要机枪射击协调器。
接着,陈新元又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航空母舰上的空间有限,为了能够让机库内容纳更多的飞机,能否制造出折叠机翼?”
双翼机的折叠机翼,肯定不能像单翼机那样往上翻的折叠了,而是往后折叠,就像是英国人的剑鱼鱼雷机那样,折叠机翼后,剑鱼鱼雷机就变成了苍蝇一样趴在甲板上。
因为陈新元之前的疏忽,这下福克…4舰载战斗机又要进行改动了,不过把固定机翼变成折叠机翼的改动,难度比加装尾钩要小一些,接下来的第三架福克…4舰载战斗机,在机翼根部位置,加装了可以转动的装置,飞机被推到跑道上之后,地勤人员把机翼往前推动,恢复原样,然后把固定装置卡死了,这样机翼就不会被风吹得折叠起来。飞机降落之后,地勤人员把固定装置解开,然后把机翼往后推就是了。
至于轰炸机,陈新元提出的方法是,采取俯冲轰炸的办法,轰炸机的瞄准具和战斗机的也差不多,都是安装在座舱前面,当飞行员驾驶着轰炸机发起攻击的时候,首先是进入最大飞行高度,从俯冲轰炸机的6000米升限开始向地面俯冲,为了提高命中率,飞行员可以一直俯冲到距离地面只剩下500米的时候,才投下炸弹。在投下炸弹的同时,迅速拉起。
鱼雷机的瞄准具也和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差不多,都是安装在前面,只要鱼雷机对准了敌舰冲过去,把敌舰套在瞄准具中,距离近了,按下鱼雷发射按钮,鱼雷就自动从挂架上掉落,落在海中之后,鱼雷发动机启动,鱼雷向敌舰冲去。
这次陈新元在德国待了很长时间,国内的事情,他都交给左宗棠、罗泽南和肖柏等人了,自己在莱茵公司“帮忙指导”,虽然他不是机械专业的,但他经常可以想到一些宝贵的意见,向技术人员提出来。
改进过的福克…4战斗机,同刚刚生产出来的斯图卡…1轰炸机,以及亨克尔…2鱼雷攻击机从外表上来看,都十分相似,都是双翼机。而福克…4战斗机的的空机重量为765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为1286公斤,比起使用同样发动机的轰炸机和鱼雷机要轻得多了,发动机功率390马力,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360公里的时速,升限可达8400米,机载武器为两挺12。7毫米机首机枪,携带子弹2000发,机腹下的挂架还能携带一枚200公斤的炸弹,也可以向目标俯冲投弹。
斯图卡…1轰炸机,空机重量为1427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为2576公斤,尾部安装一挺12。7毫米机枪,机腹下可以携带一枚500公斤炸弹。这种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220公里,巡航速度180公里,升限为6100米,但最大俯冲速度可以达到410公里的惊人时速!在如此快的速度俯冲之下,再投出炸弹,炸弹就有很强的攻击力。
亨克尔…2鱼雷攻击机,空机重量为1642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为2815公斤,尾部安装一挺12。7毫米机枪,机腹下挂一枚650公斤重的航空鱼雷。该型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为190公里,巡航速度为160公里,升限为3300米。
鱼雷机因为重量最重的缘故,所以除了载重量之外,其余的各项性能,都是三种飞机里面最差的,速度简直可以说是慢吞吞的,最大飞行高度又很低。看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