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雄师-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荷兰人又来了一艘1500吨级的大型武装商船,不用说也知道,这艘船又被黄德美笑纳。
  黄德美审问第二艘荷兰船上的俘虏:“你们巴达维亚方面难道没有得到上面两艘船失踪的消息?一月份失踪一艘船,三月份失踪一艘船,你们还是只来一艘?”
  俘虏回答道:“巴达维亚方面根本就不知道你们已经占领了纳土纳岛的消息,他们以为前两艘船都失事沉了,所以又派我们过来。不过这次我们如果还不能回去,巴达维亚方面肯定会派遣舰队来看看。”
  黄德美哈哈大笑:“不劳你们派人来看了,我们这就可以送去挑战书!”
  把俘虏押入牢内之后,黄德美让人叫来苏三娘和罗大纲等人讨论下一步计划。
  “我们占领南曾母的消息肯定瞒不住荷兰人了,荷兰人连续失踪了三艘武装商船,只要他们头脑没坏掉,都能想得到这里肯定出了问题。与其等他们派遣舰队来,不如我们主动向他们发出挑战书。”黄德美说道。
  罗大纲迫不及待的说道:“我们给荷兰人下挑战书吧,就说婆罗洲岛是我们的领土,我们必须占领婆罗洲岛。”
  苏三娘秀眉微颦,思索片刻道:“不急着宣布婆罗洲岛是我们的领土,我们先把张丙福叫过来,让他以张氏王国国王的名义起草一封战书,就说他是张氏王国国王,他的国家被荷兰人灭了。我们和张丙福同为汉人,路过此地,听说了此事,决定为张氏王国报仇,所以消灭了侵略张氏王国的荷兰人,收复了这块土地。而张氏王国国王张丙福为了表示感激,他的张氏王国成为我们华夏国的附属国。”
  “好!那就按照三娘的意思去做。”黄德美道。
  叫来了张丙福之后,听说要他自己给荷兰人写一封挑战书,张丙福吓得直发抖:“我,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镇长,哪里得罪得起荷兰人?”
  脾气暴躁的罗大纲拔出手枪,顶住张丙福的脑袋:“你写不写?不写我一枪崩了你!再随便找个张杰绪的后人来写!”
  “罗大纲!把枪收起来!”苏三娘冲着罗大纲大吼一声,又转头对张丙福道,“张镇长,你写这封挑战书是最合适的人选,毕竟你和荷兰人有亡国之仇,我们帮你们报仇雪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你不写,我们没有任何借口向荷兰人挑战。”
  见张丙福还有几分犹豫的样子,苏三娘道:“张镇长你不必担心,荷兰人已经衰弱了,他们自己的国家都曾经被法国灭国,荷兰人现在的实力太弱,能够守得住爪哇岛都不错了,他们哪里还有实力顾得上这座小岛?你就尽管写吧。”
  最终,张丙福按照苏三娘的要求,写下一封华夏国给荷兰的挑战书。
  挑战书上写着:南曾母岛,是我中华神圣的领土,明末清初,张杰绪曾在岛上建立了张氏王国,张氏王国也是我汉人的国家,可是你们荷兰人却趁着张氏王国内乱的机会,出兵灭了张氏王国。
  我是张杰绪后裔张丙福,原本我应该是张氏王国的国王,但因为我们的国家遭到你们侵略,我丧失了自家的国家。
  所幸的是,1846年1月6日,华夏军海军从南曾母岛经过,我张丙福向华夏军告知此事,听说荷兰人侵略张氏王国一事,华夏军对此十分愤怒,更有一百多年前巴达维亚屠杀汉人的红溪惨案!鉴于你们荷兰人的野蛮行径,对我们汉人的暴行,欠下我们累累血债,所以华夏军帮助我们张氏王国复国。
  张氏王国同荷兰侵略者有不共戴天之仇,从我张丙福复国之日起,决定向侵略者宣战,从现在起,张氏王国与荷兰正式为敌对国家,我军将攻击南洋所有悬挂荷兰国家的舰船,攻击南洋所有荷兰占领的城市和荷兰军队。
  落款上写着:张氏王国国王张丙福。
  张丙福的挑战书写完之后,苏三娘又让人给巴达维亚总督写了一封信:我是华夏军司令苏三娘,你们侵略张氏王国的侵略军已经被我们全部歼灭,目前在我们手中有荷兰俘虏九百三十二人。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只要你们缴纳了足够的赎金,我们愿意释放所有俘虏。按照一名俘虏三千荷兰盾的赎金,你们一共需要支付2796000荷兰盾,折合1075384西班牙大洋,我们可以给你们打个折,收取一百万西班牙鹰洋的赎金就能放人,后面的七万五鹰洋就给你们打折省了。
  荷兰盾和西班牙鹰洋的兑换是2。6荷兰盾兑换一块西班牙鹰洋。
  张氏王国的挑战书和华夏军的索取赎金信,由一名挑选出来的俘虏送往巴达维亚。这名俘虏被释放之后,由一艘小船送往婆罗洲岛,再让他自己想办法去巴达维亚送信。
  刚刚送走荷兰俘虏,一艘悬挂着英国国旗的商船便来到石塘港外。
  黄德美不敢自作主张,于是向苏三娘请示:“有一艘英国船到了我们港外,他们发出旗语信号,想要入港,说是给我们送货来的。我只担心其中有诈,毕竟荷兰人和英国人都是西洋人,我们可以让他们进来吗?”
  “英国人不可能那么快得到消息,就算得到消息了,也不会给荷兰人强出头。更何况,英国人我们目前还得罪不起,让他们进来吧。不过我们小心点就是了,做好戒备,如果真的是荷兰人藏在船上要动手,我们就反击。”苏三娘道。
  炮台上发出旗语信号,随后一艘引水的小船驶出港外,把英国船引入石塘港内。
  悬挂着米字旗的商船在码头停泊下来,船上走下几名中国人。为首一名老人下了船后,径直就问:“这里可是天地会征义堂的地盘?”
  两名曾经是天地会成员的士兵上前,对上了天地会暗号后,士兵道:“请问这位老爷子尊姓大名?来我们这有何事?”
  老人捻着胡子道:“老夫是新加坡洪顺堂堂主赵清荣,后面两位是婆罗洲和顺堂的朱堂主和洪副堂主,这位公子是兰芳公司的罗家公子罗元亨,这位姑娘是罗家小姐罗诗虞。是你们陈副堂主让我们送信送货来的。”
  朱来刚刚坐船进港的时候,老远就看到城堡上悬挂的日月旗了。下了船后,朱来十分满意的对郑宏说道:“这日月旗,不仅是我们天地会的旗号,也是大明的旗号。看来,我们是来对了地方。”
第77章 铁匠克虏伯
  南曾母石塘镇,华夏军司令部内,这是一栋新盖的砖木结构的房子,前后三进,两侧再各带一个小院子。西侧的院子用作库房,大门口站着四名身穿淡绿色军服,头戴淡绿色三角帽,腰间插着左轮手枪,背上背着大刀的士兵站岗。
  东侧的院子装修的很别致,是招待贵宾的会客厅和客房。刚刚抵达石塘的赵清荣、朱来、罗元亨、郑宏和罗诗虞等人就被安排在这里。
  会客厅内,一身大红色官袍的苏三娘金刀大马的坐在正中间,左边坐着身穿白色军服的海军司令黄德美,右边坐着身蓝灰色军服的罗大纲。
  “既然是陈副堂主的爷丈人,那么我们都是晚辈了。三娘见过赵老爷子!”苏三娘拱了拱手道。
  赵清荣摇头晃脑笑道:“三娘德高望重,是征义堂堂主,又是华夏军司令,老夫也不敢倚老卖老,既然来到这里,一切以三娘号令为准。”
  “见过赵老爷子?”罗大纲和黄德美同时站起来,向赵清荣拱了拱手。
  “这是这批货的清单,请苏堂主过目。”赵清荣让人呈上从新加坡来的货物清单。
  苏三娘打开清单,只见里面写着:密西西比M1841式线膛步枪500支,柯尔特左轮手枪600支,褐贝斯线膛步枪1500支,六磅野战炮24门,十二磅野战炮8门,六磅榴弹炮12门,十二磅榴弹炮4门,手雷6000枚,每支步枪配备弹药500发,每把手枪配备弹药300发,每门六磅炮配备弹药120发,每门十二磅炮配备弹药60发。
  另外还有一份是和顺公司的人员清单,上面写着和顺公司派遣五百人来加入华夏军,那些人将会陆陆续续抵达南曾母。
  “怎么只有线膛枪?”苏三娘有些奇怪的问道。
  “陈副堂主从加尔各答送信回来了,说以后只要线膛枪,用不上滑膛枪了。”赵清荣捻着胡子笑着道。
  “不用滑膛枪?线膛枪装填速度太慢了啊?”苏三娘秀眉微颦。
  “陈副堂主信上说,到了明年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新的弹药,线膛枪的装填速度就一点不会比滑膛枪慢。”赵清荣回答道。
  “明年?明年什么时候那种新式弹药能够供货?”罗大纲迫不及待的问道。
  “怎么说也得过了明年台风季节,新式弹药的制造师是从英国请来的,最快也得五个月之后才能到加尔各答,生产弹药也需要几个月时间。为了安全起见,得等到明年台风季节过了之后才能送来。”赵清荣回答道。
  “可是今年过了台风季节,我们就要去婆罗洲对付刘家父子和荷兰人了。我们手里拿着装填速度那么慢的线膛枪,一旦荷兰人出动骑兵,我们如何对付?”苏三娘摇了摇头。
  “骑兵?”朱来哈哈大笑,“在婆罗洲岛,骑兵是不存在的!就算有,也就是区区几十名荷兰骑兵,两千多支线膛枪一轮射击,那么点骑兵根本就靠不近我们。”
  “请问三娘姐姐,何时出兵婆罗洲岛帮我们罗家?”罗元亨问道。
  “荷兰人很可能会在七月份到八月份的时候冒着台风的危险向我们发起攻击,我们先守住这里。因为是台风季节,他们不敢在海面上多逗留,估计几天攻打不下,他们就只能撤回巴达维亚。我们在十月份会对巴达维亚发起攻击,最迟在今年十一月份出兵婆罗洲岛。”苏三娘回答道。
  遥远的德意志邦联,鲁尔工业区的清晨,一列火车吐着浓烟,汽笛发出震耳欲聋的长鸣,风驰电掣的驶入鲁尔工业区。
  带有浓厚煤烟味的空气从打开的车窗飘入车厢,整个清晨的空气混浊不堪,车窗外是十九世纪欧洲工业城市特有的景象,到处都是林立的烟囱,天空灰蒙蒙的,铁路两边都是肮脏的工人区,污水横流,衣衫褴褛的工人正急匆匆的赶往工厂。
  这里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资源。当年的德国,工业化水平尚不如英国,大批生产出来的优质煤炭被装上船,运往英国。不过德国工业水平虽然比不上英国,却已经露出一个新列强的苗头。
  火车在埃森车站停了下来,陈新元携妻子赵紫楠提着行李走出头等车厢。
  如今陈新元已经获得了柏林科学院通讯院士的资格,柏林科学家,也叫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的身份,可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亲自给他授予的!而且陈新元还见到了未来的德意志第一帝国皇帝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
  腓特烈·威廉四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后来他拒绝了法兰克福国会提出的,邀请让他出任德意志帝国皇帝的提议。直到后来,他的弟弟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上台,才真正成为德意志皇帝。
  “尊敬的国王陛下,我陈新元以上帝的名义发誓,无论我将来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或许某一天我能成为东方的首相,我和德意志人民的友谊是永远的!”当国王向陈新元授予通讯院士勋章的时候,胸口挂着十字架的陈新元以上帝的名义发了个誓。
  这倒是不错,支持拜上帝教的陈新元当然可以用上帝的名义发誓。中国和德国的友谊是真实的,但陈新元信上帝,嗯,好像有些假,只是思想单纯的西方人信以为真。
  腓特烈·威廉四世握了握陈新元的手:“我相信你今后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祝中国和普鲁士的友谊直到永远!”
  “陈先生,我相信你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东方的大人物,我也相信,中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友谊永远长存,永远不变!”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也同陈新元握手,但他说的不是普鲁士,而是德意志帝国。
  陈新元在柏林期间,不时有普鲁士的高级军官来访。当年普鲁士的高级军官,多半都是容克贵族出身。
  其中,还有一位小小的易北河河堤监督官来访,那位容克贵族出身的河堤监督官,虽然只是一名芝麻粒大的小官,但他有个名字叫:奥托·冯·俾斯麦!
  雄心勃勃的俾斯麦同陈新元谈得十分投机,他特别佩服陈新元的一句至理名言:真理只在我的大炮射程之内。
  但陈新元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所以他离开柏林,赶往埃森。
  出了火车站,拦下一辆出租马车,陈新元来到一座小作坊跟前。
  “请问,这里是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铁匠铺吗?”陈新元操着一口流利的德语,询问正在铁匠铺内打造一件胸甲的铁匠。
  “正是,请问您来找我们克虏伯有什么事吗?”铁匠问道。
  “我叫陈新元,是鑫源堂药品公司董事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