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大户四十多岁的年纪,白胖胖,将紫砂茶壶放下,站起来,咳嗽一声,双手下压。刚刚还很喧闹的村民们便逐步安静下来。其在乡中的威势如此。
刘大户看着聚拢在此的村民,眼神睥睨,一股掌握着生杀大权的感觉油然而生,骄矜道:“今年秋税还是老规矩。正税之外,加耗是一倍。都赶紧回去好生准备,别闹出事来。”
再转头对他刚才可以忽略的张昭,压迫道:“你家二十亩上田,秋税三石米。南口村的加耗,你家出十石米。拿出来吧!”
前院里的村民们顿时有些骚动。
婉儿站在张昭身侧,不满的抗声道:“刘老爷,我们家总共才五亩上田…”
刘大户冷笑一声,打断道:“张小娘子你有意见,可以去县里和老爷们说。县衙里的黄册上,你家就是二十上田…”
张昭摆摆手,同样打断刘大户的话,平静的道:“刘员外,前段时间蒋太监给了我70两银子。卖不卖地,就不用你们费心。秋税我交得起。”
话音一落,满场寂静。
…
…
张昭卖染料配方得了些银子,这件事南口村、东刘村中的村民都知道。所以,对张昭家的伙食,多雇人没有疑问。刘大户同样知道。所以,他认为秋税加重,可以压迫张昭。
这里面有一点需要说明,二十亩地的产量当然不只十几石粮食。但是还要留口粮,还有用去换日用品。基本上,一个农民秋下来,刚刚吃饱而已。
君不见,明末时加饷,看起来不多。一亩地几钱银子而已。但多少自耕农破产?
秋税加重,按照常理确实威胁到张家。但是,谁想到张昭能从蒋条件那里拿到70两银子呢?
刘大户在他气势最盛的时候,于此时,就仿佛是给张昭扇了一耳光。胖脸上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查明白情况,抢在某府管事、某杂流小官、举人管家等人面前“动手”,还去县里改了黄册。结果,屁用没用。
方差役站在厅中,面向前院,看看眼前挺拔、俊朗的青年,还有容颜出众的小娘子,讥笑道:“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今年交得起,明年呢?再一个,我明说吧。你不卖地,我手头正好有个杀人案,听说死者和你认识。”
这就是要明目张胆的栽赃嫁祸。这种事方差役平日没少做。讹点钱什么的,这属于基本操作。
张昭笑笑,淡淡的道:“方差役是吧?解决这件事,并不需要等到明年。我只需要等十几分钟就行。”
说着回头。就见隔壁蒋家庄的丁管事带着人从厅前走进来。他身边跟着气喘吁吁的周大娘。
第二十二章 乡中事了。
张昭带着婉儿从后院出来时让周大娘去隔壁蒋家庄请丁管事来帮忙。这个人情得用掉了。他刚刚对方差役说“我只需要等十几分钟”时,其实已经看到丁管事带着人混在人群中。
丁管事瘦高身材,穿着短衫,带着幞头,带着两名随从走进花厅中。
蒋家庄就在两个村落的隔壁,青龙乡中不少人都认识他。这里面就包括刘大户。他的心顿时提起来。他能在青龙乡中横行,那些人惹不得他心里还是有数的。
张昭客气的拱手,和丁管事见礼,道:“丁管事,烦请你将这个讹诈我家的劣绅押到县中,我请县尊为我做主。”张昭指着刘大户。
围观的村民们都是一脸的疑惑。因为,刚刚要栽赃嫁祸张昭的明明是方衙役这些人啊?怎么张小相公却指着刘老爷?
明代有句俗语:车船脚店衙,无罪也该杀。像衙役这种人物,作恶多端,其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但是,一旦衙役手里拿着“牌票”,那就是代表县令,来一趟乡下就像鬼子进村一样。
张昭心里有数。
他的计划很简单,动用蒋家庄的武力,将刘大户弄到县里去,家里这面的局面自然化解。而他前两天晚上才和徐县令见过面,在县令面前要个体面,严惩刘大户有多难?
粮长,在青龙乡那是代表税务的大佬,但在县里还是小民!没有完成税收任务的粮长,被县令打板子、枷号在县衙外常见的很。
当然,他做事一贯细致。去县里之后,他会散步相关的谣言,把舆论造起来。这年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个乡间大户逼迫童生卖家产,他天然会取得舆论支持。
刘大户背后的一些关系就不好运作吧?刘大户家里没读书人,两百亩地的身家能维持着,肯定有些官面上的关系。
而徐县令如果给他这个面子,县衙上下,他再打点打点,要动方差役一样不难。有县令给的政治风向,有白银带来的威力,他肯定能让此人翻不了身。
这混蛋看婉儿的眼神让他很不痛快。
…
…
丁管事哈哈笑道:“贤侄,你在乡里何须这么低调?什么阿猫阿狗都欺负上门来。你只管看着。”说着,对身边两名彪悍的汉子道:“有劳两位。”
这两人约三十岁左右,穿着常服。其中一人上前一步,伸手一巴掌将要栽赃张昭的方差役扇到地上,“你算个什么东西?”另外一只手熟练的拿出腰牌举起,高喝道:“锦衣卫办案,闲人闪避。”
说时迟,那时快。
另一人一脚将刘大户踹在地上,捂着肚子呻吟。他带来的长随和白役在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后,全部都呆在原地,手脚发凉,不敢乱动。
张家的前院中,汇聚在此的村民们在刘大户宣布秋税方案后就准备离开,但随后张昭和刘大户、方差役的的冲突又让他们留下来。这其中有打听消息的意思,也有看热闹的想法。
而此时,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反应过来的人都立即跑掉。弘治朝的锦衣卫不算凶狠。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很“温和”。但是锦衣卫凶名在外!
张昭其实也愣住。丁管事怎么把锦衣卫牵扯进来?他一个读书人,和锦衣卫牵扯在一起,将来的名声怕是难听的很。但此时他能说什么呢?
很快,两名锦衣卫校尉将方差役、刘大户拿绳子绑住。两人嚣张的气焰不再。其中一人过来抱拳道:“丁管事,事情办妥了。张小相公,这两人我们先押回卫中,必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张昭心里的情绪没有流露出来,拱手致谢,沉稳的道:“多谢两位。”
两名锦衣卫押着人离开。前院里紧张气氛这才缓过来。
而此时,很多人反应过来:横行乡中的刘老爷被送到锦衣卫中。这意味着什么?经过这件事,刘老爷肯定威风不再,不敢再来南口村横行霸道。
一名中年村汉吐口唾沫,嘲笑道:“他之前那么威风,死到临头还不是个没卵子的货色。我看到他尿裤子了。”
村民中有人哄笑起来:“哈哈!”刘大户在南口村很不得人心。
方差役和刘大户的跟班一个个的落荒而逃。
“刚才还在这里耀武扬威,现在像条狗一样。”
村中的长辈张四伯笑呵呵的转身离开。本村难得出个强力人物。张昭这里现在很乱,有些话他回头再来说。
婉儿、吴春时、周大娘并张家的佣人们则是喜笑颜开,心中一口恶气呼出来。
…
…
吴春时、周大娘招呼着还留在这里的村民落座、喝水、说话。
婉儿跟在张昭身后,心情激荡,“二哥…”微微仰视着那挺拔的背影,漂亮的杏眼明亮,熠熠生辉。她之前还在想二哥怎么打发刘老爷,不想是这样痛快的方式!
刘老爷带来的那些人很讨厌。还有那个衙役,看她的眼神很恶心。但是这些人在二哥面前又算什么呢?土鸡瓦狗!
张昭正邀请丁管事到后院稍坐。这时回头,笑着摸摸婉儿的头,“婉儿,没事了。跟着我。”他以为婉儿是想要旁听来龙去脉,婉儿是管家娘子嘛!
到后院落座。张昭给丁管事斟茶,微笑着道:“丁叔,今天真是谢谢你。只是,这怎么回事,我还没搞明白?”
丁管事喝着茶,笑眯眯的道:“贤侄,这事说来话长。我蹭你一顿饭没问题吧?”张昭指挥整治出来的饭菜确实可口,他颇为想念。当然,也有拉近关系的意思。
张昭笑着点头。
时间正好在中午。张昭吩咐下去,周大娘带着仆妇整治了一桌酒菜。张昭正好从京城里带了酒水回来。美酒佳肴,一一陈列在前厅的八仙桌上,张昭、丁管事、吴春时三人落座。
婉儿在后面吃饭,几名雇工和仆妇偶尔上菜,来听个一鳞半爪。
丁管事品着酒,将事情经过说来,“贤侄,上次你去庄中做菜,我家老爷对你很看重。吩咐我照应着你这边。你出门在外不知道,刘大户这几天上跳下窜。”
刘大户到县里改黄册将张家的田地改为上田的事情,他怎么不知道?他在青龙乡中二十年,这点人脉还是有得。
“我得了消息,去城里给二管家汇报。我家老爷派了两个锦衣卫校尉来等着。这不,刚好是守株待兔,给贤侄你出这一口恶气。进了锦衣卫他们别想好过。”
张昭恍然,吃一筷子鱼肉,心里沉吟着。
丁管事兴致很高,接着道:“贤侄,锦衣卫胡小旗的意思是他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他们先把人弄去熬几天,怎么收尾由你说了算。我在这里先恭喜贤侄发财。”
刘大户和方差役想要从锦衣卫里出来,必须要拿钱买命。而看胡小旗的意思肯定会分张昭一笔。刘大户这是吞人家产未成,自己反倒掉进坑里去。
真是可笑啊!
张昭笑一笑,举杯道:“丁叔,谢谢。”
…
…
饭后,张昭、吴春时送走丁管事,从村里往回走。路遇两个下地的村民,笑呵呵的站定打招呼,“张少爷。”神态亲热、尊敬。这显然是刚才的余波。
张昭一一回礼,带着吴春时往回走。
吴春时心情舒畅,笑呵呵的道:“少爷,老丁这么卖力气。不枉当初卖他一个人情。这下子,刘老爷肯定再不敢惦记家里的地了。”
张昭微微一笑,“他以后就是想惦记也没那个能力!”
不仅仅是刘大户,经历这么一遭,之前惦记张家田地的那些人都会收敛。锦衣卫出手有麻烦、隐患,不过也确实省事、有威慑力。都帮他省下他去县里运作的时间。
至此,乡中事了。
…
…
“昭居乡中,才具渐显,时人敬服。昔,有大户连衙役欲谋昭家产,以秋税迫昭,间问杀人案。乡中有不忿者怒曰:何以此事污张相公。乃缚二人至县中。”
——《正德风云志》,王世贞
第二十三章 青龙镇中
刘大户的长随、账房、奴仆从张昭家中落荒而逃。刘大户被锦衣卫带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青龙乡中。如张昭所料,惦记张家二十亩地的那些人都收敛起心思。只惦记二十亩地的人家,其权势显然是不敢惹锦衣卫。
由方差役带到青龙乡的四名白役各自逃散,狼狈的回到京城。
其中一名白役和方差役交好,咬咬牙,第二天上午去京城北面的顺天府县衙中求见典史。稍后,被一个门子带到县衙二门后林典史的公房中。
林典史约四十多岁,马脸,皮肤微黑,身量中等。他正签押着公文,头也不抬的道:“你昨天跟着小方去青龙乡收税。说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典史,在明朝是县令的佐贰官,负责掌管缉捕、监狱。品级不入流。在县衙中排行第四,俗称“四老爷”。
白役“噗通”跪下来,哭道:“四老爷,方大哥被锦衣卫抓走了。”
林典史愕然的抬头。手中的毛笔跌落在公文上,涂抹出凌乱的墨团。喝道:“你再说一遍?”他宦游至宛平县。小方是他爱妾的弟弟。他怎么惹到锦衣卫的?
…
…
且不管南口村、东刘村、蒋家庄中的“风云激荡”,青龙乡中的震动,张昭只在家住了两天,二十五日就带着吴春时、长随陈康去青龙镇中。
数天前,张昭跟着余夫子去京城中的徐郎中府,将陈康留在青龙镇上。他委托同学董朗帮他留意镇中的住宅。陈康用二两银子将一进的小院买下来后,回来找婉儿请示。这才知道张昭已经从京城返回。
上午时分,三人顺着乡间的大道前行。七月下旬,秋意醉人。乡间的树林尽染金黄。
吴春时挑着棉被等物日常用具。张昭要住在青龙镇中读书,这些东西少不得。婉儿都安排好,让老吴挑一趟。
陈康则是背着干粮、水、书籍。
张昭步履轻松的观赏着沿途的乡间风景。
他刚穿越而来时就定下计划。他不会在南口村中长住。田园之乐,从来就不是他的志向!
当然,在他外出闯荡前,他需要安排好家里的事情。为婉儿、虎子留下一个稳定、富足的环境。让他们生活的快乐、幸福。此刻,他已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