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想个办法,把她的人情慢慢的还掉。
张泰平一路思索着,又去想等会怎么和夫人说。
马车徐徐的离开城西。
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队调动
早春的辽西走廊上,顺着笔直的官道,一队队的步卒高举着红色苍龙旗往广宁屯卫而去。
正是张昭率领的新军营部队。
春天已至,温度回升。燕山山脉的道路变得通畅起来,物资运输变得便利。
张昭已经开始调换防线。镇守赤峰城一个冬天的辅兵二团回撤至开平休整,训练。
同时撤回的还有驻守大宁的五团,驻守兴州府的辅兵三团,驻守古北口的三团,驻守喜峰口的团。驻守在兴州府各镇的蓟镇军李秀部、孟平江部,卫信部。
令新军营主力二团守赤峰,新军营一团守大宁,新军营七团陈康所部守古北口,新军营团方贯所部守喜峰口。
令已经整训四个月,由新军营派出的军官、军法官混编而成的蓟镇军第一师{5600余人}驻守兴州府的兴州,美林镇,锦山镇等地。面向鞑靼右翼永谢布万户,以及位于兴州城西北方向锡林格勒大草原上的哈喇慎部。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张昭的大舅哥李廷德选择进入蓟镇军第一师担任军官。
新军营调出来的军官除开在与朵颜三卫的老哈河会战立功正常的朝廷封赏、升职外,还要再升一级。
这没办法,谁让新军营是老师、蓟镇军是学生呢?李廷德因此官授百户。在蓟镇军单独带一个连队。
令蓟镇军第二师负责宽城镇,松亭关、富裕镇,青城,以及兴城的治安、安全。
蓟镇军第二师下辖三个团,同样是整训后的精锐士卒。军官组成是原本在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学习的优秀毕业生和新军营抽调的军官以及军法官。
在老哈河会战表现极其出色的陈杰申请外调,任第二师的千户。
第二师驻地在大凌河边的兴城。主要是遮掩大宁城的后路,以及拱卫辽西走廊,并负责剿灭山的盗贼。
…
蓟镇军的整编,目前只完成两个师的火器军队整训。其余的部队、琐事还在处理。
整编、整训的地点分为两处。西边诸军、堡寨汇聚在顺义城,也就是原营州左屯卫的驻地,以及现在的大明皇家军事学院所在地。距离京师约十里,方便就粮。
东边的诸军、堡寨各部全部前往开平城整训。这里的资源就不必多说。物资充裕,训练科目多。作为蓟镇军的招牌,第一师所部便是在这里训出来的。
同时,张昭令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学习近五个月的学员全部毕业。成绩好的军官调入第二师。
剩下的这部分毕业生的素质就不大行。有的人还想着官位大小,或者事故军事思想不过关,统一调配到还只是个半成品、名额不满的第三师。
不过,这些人毕竟是因为支持张昭对蓟镇军的整编而选拔到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学习。张昭不会苛待他们。
如果再整训几个月,能跟得上要求,就呆在第三师。跟不上要求的军官,接下来还要组建两万名额的守备军。这里,会有他们的位置。
需要特别指出:因为新军营出战恐怖的消耗,庙堂诸公以及明军的勋贵、高级将领们早就发现火器军队特别费银子。不管是训练,还是出战。
因而,蓟镇军这两万名守备军,不是按照新军营的标准去配给的。而是按照十二团营的标准去配给的。即军设有神机营{火器}、三千营{骑兵}、五军营{步兵}。
这样既保证战力,又少一些消耗。
大明的守备军队,将会按照这个标准去改革。当然,这只是第一轮的军改革。等到大明富裕起来,守备军肯定也得全部换成纯火器部队。
…
李秀、孟平江、卫信所部共计约四千余人听令返回开平整训。
军官、士卒表现优异的,该提拔的,全部都进入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学习。这是军事学院第二期的学生。
剩下的百战精锐士卒是准备补充到第三师。以及对第一师、第二师战损的补充。
按照张昭的命令,李秀带着他的四十名亲卫,在燕山山脉的兴州城以卫指挥的官职统帅蓟镇军第一师。
孟平江同样是带着一个警卫排,在大凌河旁的兴城,以卫指挥的官职担任蓟镇军第二师的军事首官。
这是张昭对他们的提拔、照顾。真要去大明军事学院回炉学习几个月,这两个师的首官位置搞不好就不是他们的。
接下来还要打仗啊!军情如火。
两人将会一边带兵训练,一边学习新的战法。
而在搜索朵颜卫的王子察乌尔之战表现卖力的卫信得到机会前往军事学院学习。他的未来,现在还不可知。
张昭推荐,但是朝廷没有批准的蓟镇副总兵江懿统帅第三师。张昭对他兢兢业业的态度还是很认可的。目前,还未成型的第三师驻扎在开平。
张昭前往辽东之前,还和江懿谈过一次。两人在张昭的住处大院吃着火锅喝着酒。
江懿早从各种渠道打听到,张昭推荐他出任大宁总兵。但是朝廷诸公不同意。
“唉…”江懿举着酒杯苦笑一声,道:“大帅的恩情,下官铭记在心。下官没升上去,和大帅无关。”
张昭拍拍他的手腕,平静的道:“lǎo jiāng,来日方长。不要急于一时。”
江懿点点头。
…
…
二月初三,张昭率新军营一个师经辽西走廊,前往广宁屯卫{锦州},准备推动辽东都司的改革、整训。
其下辖的是李逍遥的团、刘二狗的四团,辅兵一团。
他首先要推动的是辽西走廊这里废除卫所、裁撤、整训军队的改革。
届时,山海关要留一个团驻守。辽西走廊这边预估只会留五千人的守备军负责治安、弹压地面。
其余的军户、部队,将会进入大宁都司,支援那里的建设,防务。准确一点说,就是去赤峰城。
从防守、后勤补给的角度来说,大宁城扼守要道,靠近长城,这是很理想的首府地点。
但从开发、防御的角度而言,赤峰城更适合做大宁都司的首府。
在张昭抵达广宁屯卫时,整个辽东都司都已经开始沸腾起来。26
第四百八十九章 辽东总兵的讨论
三百里辽西走廊,新军营三个团只花费五天的时间就抵达。手机端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而随着张昭抵达,位于沈阳城的真理报辽东分社立即开始发声,宣扬征虏前将军,充总兵官,总督宣府、辽东、蓟州、大宁、奴儿干都司五镇,新秦伯张昭的改革措施。 福余卫首领阿鲁灰的脑袋还没有拿来,张昭的总兵官和将军印都还没有缴还给朝廷。 千言万语,汇聚起来就是一条:辽东镇的卫所、军事改革参照蓟镇! 这是毫不留情,不做任何让利的改革方案。 按照真理报的报道:辽东镇的军官们可以在奴儿干都司中购买土地。现在的辽东诸卫所土地将全部均分给辽东二十五卫的军户。 张昭下属的后军都督府和国泰商行,对辽东的人口没有一个确切的估计。预估辽东的军户人口可能在一百五十万左右。 对于辽东上下大小将门的利益,张昭没有做丝毫的考虑。 谁给你们的权力把大明卫所的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谁给你们的胆子驱使卫所士卒给自己种地? 而这个强硬姿态下面表露出来就是张昭的态度是:不服气的,可以搞兵变。 我欢迎。 … 辽东都司所在地辽阳。 二月初十,江南已是春暖花开。而北国大地还是早春时节,河流方才解冻。 辽阳城中,夜色徐徐的落下。 新任的辽东总兵郭令正在总兵府中的后堂里和心腹幕僚、将校们饮酒。 正统元年辽东就设有巡抚。但是,辽东都司的情况和大明内地不同。这里没有府县,只有卫所,所以辽东巡抚的职权是非常有限的。存在感也不高。 辽东这里还是辽东总兵说了算。万历年间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在辽东这里就搞的和东北王差不多。 所以,辽东总兵府中幕僚是少不了的。麾下的卫所同样需要管理。指望识字不多,打仗靠武勇的将军们来做管理那不现实。 郭令的心腹们有八人。他家世袭定辽前卫指挥使,手里当然有心腹将校。 当下,九人坐在温暖的后堂小厅中饮酒说话。 首席幕僚陈师爷是个方脸儒生,身姿挺拔,目光犀利。一看就知道是那种才智人物。 他坐在八仙桌边,分析道:“大人,如今张大帅来势汹汹,我等不可擅动。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一名二十多岁的小将极其不满的道:“呵,陈师爷,非是我吕列不尊重你。姓张的这是把刀架在脖子上了,我们还等?再等下去,大家都像蓟镇那帮傻子喝西北风去吧。” 数名定辽前卫出身的中级军官纷纷附和。 “就是啊。陈师爷,您赶紧想辙啊。别说静观其变的话。看看蓟镇那帮人的结局啊!” “姓张的,悍然清洗了前总兵阮兴的部属。接下来不听他招呼的,有几个落得好?” “在清理空饷、裁撤士卒中不出力的,消极怠工的,卫指挥同知、佥事给他借口新军衔改革,直接给撸到千户、百户,然后被退役。世袭千户、百户值什么?” “是啊。家里的土地一分,仅仅靠一份千户的俸禄够吃什么?那帮人不敢闹啊。老老实实的去兴州府买几十亩地生活。嗨,想想就可怕。” “就是配合他的,也没得到什么啊!”999小说更新最快 手机端:: “嗯。屁的好处都没有。蓟镇十万大军,整编到最后只有约三四万人。再用军衔改革一套,官职都得降下来,而且以前能捞的油水,现在都捞不了。” … … 陈师爷岿然不动,拿着酒杯慢慢的喝酒,仿佛没有听到这帮武将的叫嚣声。 说句实话,蓟镇军的军官们跟着张昭走,拿到好处了吗?乍一看没有。 想想,空饷吃不了。走私、关卡的好处费消失,以前能支使卫所里的军户“免费”种地,现在就只能管着手下的兵专注于打仗。 油水不厚,但是好歹有一些。 但是,仔细的想想,真的没有拿到好处吗?第一,军饷的提升。警卫(家丁)的费用是朝廷支付的。这解决最大的一个支出项。 第二,蓟镇军的将领可以在兴州府买地。价格便宜的令人发指,只要稍微有点积蓄就能拥有百亩地,变成地主。 更别说有些立功的军官直接能把地买在长城以内。 第三,前途。 蓟镇军整编之后,难道就是吃白饭吗?很明显是要上战场的。这就是军功啊! 张昭虽然不喜欢军中搞世袭那一套。但是有军功在手,把官升上去,这难道不好吗?真的没有隐性的福利吗? 当然,这些福利、好处和辽东镇的各卫所军官们相比,那是差得太远。 辽东镇这边,土地肥沃,粮食收成好。各卫所的军官日子本来就不难过。再加上,紧邻着女真各部。军官们都在经商。家里有商号,这里面的好处一大把。 都是几千亩地的大地主,谁愿意变成几百亩的小地主?而且,幽州商行会垄断掉主要的贸易。张昭还要征商税。 这谁甘心? … 辽东总兵郭令长相粗犷,四十多岁,说话很粗糙,但是心细。这时道:“陈先生,你得给大家伙出个主意啊!” 陈师爷见主将如此,就叹口气,道:“大人,张大帅在京中颇得圣宠。咱们闹出多大的动静,恐怕都没用的。朝廷挺多不痛不痒的训斥他几句。 所以,大人,一动不如一静呐。张大帅天纵之姿,野心勃勃。他能在辽东待多久?最多三五年。而不管什么制度最终肯定是有空子可以钻的。” 郭令微微沉思着。武将用来逼宫最常见的办法就是“闹饷”,搞兵变。 他们各有心腹在军中,要搞出动静来不难。 但如陈先生所说,闹出有何用?朝廷令张昭平息就可以。 张昭手里有兵,有钱,有粮。什么“兵变”镇压不下去?这真是叫人头疼啊! 叫“吕列”的年轻小将呵呵一笑,轻蔑的道:“真的吗?陈师爷,如果建州女真叛乱呢? 去年张昭在大帅岭杀掉建州女真苏护部首领之子图辉,苏护部上下可都是非常不满。 福余卫的残部真的很难剿灭吗?我看是海西女真四部不愿意尽力吧?都杀掉了,哪里来兵器?哪里来好处? 我们都知道,张昭身边带着三个营。新军营战斗力为天下之冠。但让他们出兵数百里作战,真的没有风险? 呵呵。”
第四百九十章 鸦鹘关
随着吕小将的话音落下,总兵府后堂的小厅中气氛有点诡异似的沉默。
吕列没说完的话,谁不懂?
只要新军营败一场,战场上死个把人不是很正常。张昭对他们耍“大帅”的威风,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