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国的崛起-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令心中一喜,看向陈师爷,“快说。快说。”
    郭总兵看似粗人一个,粗中有细。但是这个“细”那也是相对的。你看他挑唆定西候蒋骥和张昭的矛盾时,用的何其粗糙?
    打个比方:他只能要用计策,而且能用出来。但其计策必定是带着大开大合的武将路数。
    陈师爷走上前两步,低声道:“在张昭抵达前杀掉吕列。死无对证。”说完,赶紧退欧两步,低下头。
    郭令愕然的看着陈师爷。
    握草,果然还是你们读书人心黑啊!吕列的祖辈、父辈跟着他郭家几十年啊。
    …
    …
    二月底至三月中,辽东都司边墙之外的局势也随着建州女真苏护部造反而变得风云激荡。
    当然,鉴于建州右卫那单薄的实力,这个“风云激荡”有点吹牛的意思。
    但是,关外本就是法外之地。常常是一个小部落就住在一个堡寨之中。双方相互攻打。
    这一点看地图就可以得出结论。实际上的建州三卫的地盘就一个县那么大。
    当然,如果一个人深在其中,一个县的区域还是挺大的。
    确确实实,关外的女真各部都蠢蠢欲动起来,暗流汹涌。
    建州左卫所在的城市日后名叫佛阿拉,老奴所建。现在还是一座极小的城堡。
    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建州女真八部总人口不过三万,均分下来可想而知。老奴当年起兵,搞十三副盔甲就可以竖旗。其部实力可想而知。
    佛阿拉。
    建州左卫的都督锡宝齐和儿子福满在屋中商议着情况。
    啊,现在不叫建州左卫都督,而是叫建州左卫百户。官印、官服、敕书早交到辽东都司去。新的印绶还没下来。
    “父亲,现在怎么办?”
   

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业不能丢
    锡宝齐满腹心事,从自家的土砖屋窗户向外面的屋舍、院落、树林,道:“能怎么办啊!唉…”
    作为族中的领袖,他居住的地方在半山坡中。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整个部族所在的小城堡内的情形。
    整个建州左卫如今只有六十二户人家,人口不到四百人。在建州老营这里种地,或者前往山林中渔猎为生。
    就武器装备而言,土制的弓箭是不缺的。但是铁箭,以及铁甲,钢刀这些兵器都非常少。
    像上次去大帅岭拜见张大帅时,明人所展示的最新的削铁如泥的雁翎刀,那更是一把都没有。
    听闻,海西女真四部花费大价钱各得了十把。
    福满脸上带着焦急之色,叹道:“父亲,布耶楚客本来势力就大,有甲兵八百。如今举旗叛明一个月都还没有引来大军围剿,古勒寨周边的几个城主都被迫加入他。咱们哪里跑得了?肯定得选边站。”
    建州三卫就在抚顺关外的长白山脉中。
    狭义的长白山指的是中朝两国的界山。最牛八零后经常去骑马、拍照的地方。其最高峰为将军峰。
    而广义上的长白山脉指的是东三省东部以及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诸多余脉的总称。
    这里指的是广义上的地区。辽河平原往东就是成片的山脉。明长城就是沿着这些山脉的险要地势而修建。
    出抚顺关,沿着浑河,有建州女真浑河部。有萨尔浒、界凡寨,然后便是建州右卫控制的古勒寨。
    然后,顺着苏子河向东五十余里,便是赫图阿拉。这里是建州卫的所在地。
    建州卫往约十里的山中,便是建州左卫所在佛阿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建州三卫早几十年都是共同的一个部落。经过这些年的繁衍、争斗分化成为三卫。但三卫之间的贵族、首领基本都是沾亲带故的。
    譬如:日后万历年间,建州右卫的指挥使王杲就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
    如今三卫中实力最强的便是世袭建州右卫官职的苏护部。其部主要的人口、兵力便是在古勒寨。
    位于赫图阿拉的建州卫,其卫指挥使、锡宝齐的堂兄哈丰阿早就跪舔苏护部首领布耶楚客。
    距离这么近,布耶楚客的实力这么强,所以锡宝齐、福满父子才会如此的忧惧。
    …
    锡宝齐长叹一口气,道:“福满,你没去大帅岭见过那位张大帅的手段。不敢萨尔浒、界凡寨等城主是否被迫加入苏护部的叛军。明军一来,他们都得完蛋。张大帅绝对不会听他们辩解。”
    福满二十多岁,眼界、智商都不缺,迟疑的道:“这…”
    锡宝齐道:“咱们也别想着加入明军如何如何。你是没听张大帅的原话。他令海西女真四部攻福余卫残部,但是明言朵颜三卫旧地归大明。谁敢多占一寸土地,勿谓言之不预。
    所以,海西女真四部拖延着不肯灭掉福余卫。灭掉福余卫,怎么拿大明的好处?同时也是在隐晦的向张大帅施压:你给的利益不够。他们是第一批主动倒向张大帅的部落,张大帅纵然再强硬,也不能随便找借口杀他们。”
    福满点点头,示意他明白。
    汉人里千金买马骨的典故嘛。
    关外的厮杀,主要原因就是利益。而这利益具体起来就是两点:人口、土地。
    关外的战斗如果攻破某个堡、寨或者城池,基本都会将女人、孩童变成自己部落壮大的“养料”,其余的自然是变成奴隶。
    而越是肥沃的土地,越是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他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大明距离很近,早已经学会耕种、锻造。基本都是一半人负责种地,一半人负责渔猎。
    张大帅命令不准侵占朵颜三卫旧地,那海西女真灭掉福余卫的动力确实不足。
    人口当然是可以从福余卫获得的。但是没有足够多的土地,海西女真四部拿什么去养人口?
    现在,海西女真基本是一边拿着和大明交换来的刀剑,一边“放养”福余卫。时不时的去割一刀。
    福满头疼的再次问道:“那父亲,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咱们终究是躲不过去的。”
    锡宝齐沉默半响,道:“逃吧。只要建州右卫、建州卫那边派人来问我们的意见,我们直接带着部众逃到山林中去。只要大明出兵,灭掉苏护部的叛乱根本用不了几天的时间。
    福满,你先带一批人到山中去建立一些茅屋、据点。尽可能的远点。”
    福满振奋起来,道:“好的,父亲。那万一情况不妙,咱们要逃进鸦鹘关里面去吗?守关的佟胖子很贪财,我们几百人要进关的话,得提前打点一二。”
    锡宝齐紧抿着嘴唇,仿佛是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摇摇头,“不。我们不能进大明的地界。现在是张大帅总督辽东军务,他正在搞什么改革。沈阳的报纸你也看了。咱们的族人进去,很快就会被消化掉。祖宗传下来的基业,不能败在我手里。万一情况不济,咱们往东边的董鄂部那边走。”
    福满用力的点头。
    父子俩商议已定,立即开始执行。按照常理来说,明军出关灭掉苏护部的叛乱,算是行军时间,大概一个月就行。他们照这个时间准备粮食。
    然而…
    …
    …
    张昭于三月二十四日率部抵挡辽阳。
    辽东总兵郭令率领着辽东镇的将校们在辽阳城外迎接着张昭。一起的还有掀起抵达的庞泰等人。
    “下官等恭迎大帅。”郭令带头下拜。
    张昭骑在马上受众将一礼,目光掠过四十多岁的郭令,吩咐大军在城外的军营驻扎,参加军营中的接风酒宴。
    宴会后,张昭单独召见辽东总兵郭令。小帐之中,只有王武、庞泰作陪。
    郭令的幕僚陈师爷和7名心腹将校在繁忙的军营中聚拢在帐篷外,一起等候着郭令出来。
    春风习习。
    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中一名千户实在忍不住,低声道:“陈师爷,张大帅不会…”他悄然的做了一个割脖子的手势。
    张大帅明显对他们这帮人很提防。连辽阳城都不进,直接在军营中重开接风宴。
    陈师爷瞪眼道:“瞎说什么!”朝廷的大将是随便可以杀的吗?得证据确凿,得请示朝廷。张昭要是连这点都拎不清,迟早就是身死族灭的结首发
    明末时,有位头铁娃,未经请示用尚方宝剑擅自斩杀大将。为这事被皇帝心里惦记上。
    千户赶紧缩脖子。不是陈师爷的语气严厉,而是最近大家都有点怕他。读书人心黑啊!他们的同僚已经吕列被处理掉了。
    这些人在外面议论时,小帐中其实是另外一番场景。

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
    小帐之中,摆着一套桌椅和简单的行军床榻。这小帐是张昭的休息之地。
    张昭和辽东总兵郭令在小圆桌前坐着喝茶。
    张昭并没有把郭令如何如何,而是平和的向他询问辽东都司这里的各种情况。一个正二品的总兵,手握数万大军,这点场面、礼遇还是有的。
    “郭总兵对建州右卫的叛乱如何看?”
    张昭喝着茶,话锋突然一转,没再问辽东都司的情况,而是直言不讳的问起关外的叛乱。
    郭令长相粗犷,行为举止有着刻意的粗鲁。这是他的一种生存哲学。四十多岁的年纪,穿着明军盔甲,手脚粗大,看起来孔武有力,还能提刀上阵砍人。
    郭令粗豪的笑起来,身上的盔甲叮当作响,他亦提防着张昭突然发难,道:“大帅,跳梁小丑何足挂齿?要我说,早在二月份他们举旗叛乱时,直接从铁岭卫抽调一千兵马,一两天就能平定叛乱。”
    这话隐隐带着指责张昭拖延,导致如今关外局势震荡的意思。
    张昭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道:“动荡好啊。动荡久一点,很多水下的妖怪就露出行迹来。哦,小泰,你把你查出来的那件事说一说。”
    庞泰瞥一眼郭令身上的盔甲,对此嗤之以鼻。真要做掉你,这盔甲有什么用?用狙击枪一枪爆头。直接质问道:“
    郭总兵,定辽前卫指挥佥事吕列突然暴毙。此事,辽东都司为何不向后军都督府、朝廷汇报?此人年仅二十多岁,近来无病无灾呃,却突然在大帅抵达辽阳前暴毙。此事疑点重重。”
    自张昭推行军衔改革以来,武将们的官职多少值钱了一些。一个正四品的卫指挥佥事,以辽阳城这几个卫所所拥有的强劲实力,他们约莫有四五千战兵。至少能授一个实职千户。
    这样的将领忽而暴毙,里面没猫腻?
    古代时,医疗条件确实不够发达,但是“急病”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一般的病情总得拖延一段时间才会死。
    郭令当即就愣一下,随后演技拙劣的转化表情,扭头对着张昭“悲切”的道:“大帅,小吕祖辈都是定辽前卫的军官,他突然暴毙,下官心里难受的很。也曾调查过,但还没有查出原因来。”
    “呵呵。”张昭笑一笑,对于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几次后的他来说,郭令这演技太浮夸,和他弘治十五年刚回京师时差不多。“郭总兵,一个指挥佥事的死,问题不小啊!不过,这都是你们定辽前卫里的事情。你回头查出结果,递一份报告上来。我也好向朝廷交差。”
    郭令给敲打的心里极其的不痛快,抱拳,声音生硬的道:“下官知道。”
    将他的不满,很直白的表现出来。
    张昭点点头,道:“那今天就这样吧。我后日率部前往沈阳。届时,我会在开原召集海西女真四部首领前来参见。你作为辽东总兵,率五千兵马随行以壮军威。有没有问题?”
    郭令继续不掩饰他的“二心”,当着张昭的面琢磨了二十多秒,再道:“下官领命。”
    换言之,如果他刚刚觉得不合适,就不同意。
    看着郭令出去的背影,庞泰冷哼一声,道:“少爷,此人傲慢无礼。真以为杀不得他吗?”
    张昭好笑的道:“小泰,柔不可守,刚不可久。你在我身边,把刚强的做事风格倒是都学去。我跟你说,我还真不能随意的杀他。当然,寻个罪名,罢免他还是可以的。”
    王武本来听得比较郁闷,这会禁不住笑起来,凑趣道:“相公,那我去和赵师爷说,上奏章弹劾他。”
    张昭摆摆手,沉吟着喝口茶。
    …
    …
    辽东总兵郭令从张昭的小帐中出来。陈师爷等人立即围拢上去,“大人…”
    “大人…”
    郭令看到心腹们都等在营盘中,心中大定,大步流星的往外面,身上的铁甲当当作响。
    “没事。”
    少顷,几人汇合亲卫。一行人打马前往辽阳城中。
    到总兵府的书房里,郭令才把和张昭见面的情况告知众人,当然把质问吕列那段给省略掉。他再“粗鲁”也不能在下属们面前说这个话题。
    他愤然的道:“张昭打的好算盘,先敲打我,再让我等卖命。”
    一名心腹道:“大人,他叫咱们去开原,咱们就去开原啊?不去。他麾下带着三个团的新军营,难道还不能压服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